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23年觀刈麥教案講稿

校園3.97K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觀刈麥教案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年觀刈麥教案講稿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反覆呤誦,理解詩歌。2.培養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讀説結合,讀出詩韻、分層次説出 自己對詩歌 的理解、賞析情感與態度 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痛苦及社會根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瞭解勞動人民的矛盾心理並探究造成這種現象的社會根源。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反覆呤誦,理解詩歌,並學會賞析。2.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痛苦及社會根源。(二)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把握本文的主旨。2.賞析“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三、教學媒體:

ppt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先在ppt上放映一首古詩《憫農》(配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讓學生齊讀一遍,再讓學生説出“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究其根源就是因為苛捐雜税的苛酷。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因賦税而讓百姓飽受痛苦的詩歌《觀刈麥》。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領導人之一。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時而作”的口號,主張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他的諷喻詩反映了中唐社會廣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實踐了他自己的理論主張。感傷詩中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兩首傑出的長篇敍事詩,代表了白居易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

(三)題目解説

《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尉時寫的,當時縣尉的官職不高,需要到民間查訪,在查訪過程中,作者親眼看到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悲慘生活,大有感觸,從而寫出了反映當時農民生活實況的好詩篇。

大家看題目中“刈”字。左邊是“乂”,意為右手;右邊是“刂”旁,聯合起來表示什麼呢?“刈”特指以鐮刀收割莊稼。所以刈麥就是什麼?觀刈麥就是什麼?觀刈麥:指觀看割麥子。

(四)聽讀古詩,檢測字詞

1.下面我們來試着深情地朗讀這首詩。首先由我來讀,你們聽我是如何處理停頓和重音的,然後自己學着讀。(同時讓學生聽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2.師範讀,生自由地、放聲朗讀全詩,要求:進一步弄清詩句意思,讀完後老師將請幾個同學讀。

3.指名讀:全詩共26句,前12句從開頭至“但惜夏日長”,請一位同學讀;13到26句請一位同學讀。

4.全班學生一起齊讀。(讀完後指導朗讀技巧及情感–悲傷)

(五)分析詩歌 1.先看題目中的“麥”,詩的開頭哪些句子寫到了麥?麥子什麼顏色?什麼情態? 明確:“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黃色。覆蓋着田壟。2.作者為什麼要提到南風呢? 明確:颳風會下雨。

3.古有諺語“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井底幹。”割麥時得搶收,搶收不及時麥子遭雨淋之後,不出三天全部發芽,不能食用,之前的一切辛苦將全部白費。農人得接天連夜地幹,什麼時候幹完,什麼時候才能鬆口氣,所以詩中寫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所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交代了時間是–五月,地點是–田間

4.在這兩句詩中有兩個字寫出了勞動人民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的是那兩個字?(少、倍)

5.詩中的人物有誰?請同學們快速閲讀並找出來,並用詩中的原詞作答。

(答:婦姑、童稚、丁壯、貧婦人、“我”)

6.再看題目中的“刈”字。刈麥的人是誰呢?在哪裏割麥?他們的家人有些誰?在幹什麼?

明確:丁壯;南岡。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7.婦姑指誰?“荷”何意?“攜”何意?“荷”與“攜”的位置能否互換?婦女兒童提上湯水,擔上食物全家出動去幹什麼?

(不能,小孩力氣小,只能提,大人則能擔。給田裏勞動的丁壯送飯去)8.這首敍事詩描繪了哪兩個場景?(答:兩個場景:一是烈日割麥;一是抱子拾穗。)

(六)探究:如果你是詩中的丁壯和貧婦你想説什麼?

(七)課後作業 1.背誦本詩。

2.以“你看”描寫圖中兩幅畫的情景。

第二課時

(一)前期回顧

1.上節課我們初步講解了《觀刈麥》的知識,下面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上節課講到了哪些詩中人,以及詩中景有哪些?

(請學生回答:詩中人有婦姑、童稚、丁壯、貧婦人、“我”。詩中景:一是烈日割麥;一是抱子拾穗。)請一位同學試着背誦本首古詩。

(二)分析詩歌 1.作者怎樣描繪割麥人勞動的情景的?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們“不知熱”?並且還“惜”夏日長?

(答: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幾句話可以看出農民為了儘早將糧食搶進收倉,不顧炎陽灼曬,爭分奪秒,拼命幹活。其中“惜”字寫出了勞動人民一種反常的心理,耐人尋味,更讓人心酸不已。)思考:如何理解“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中的“蒸”和“灼”?

(“蒸”説明天氣非常熱,“灼”之太陽曬得皮膚有刺痛感)

2.拾麥者為什麼去拾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請用一句話概括,再用一個字概括。請一位同學回答

(家田輸税盡,拾此充飢腸,一個字概括是“税”)

3.你能結合本詩,説説造成以上這些詩中人物悲苦的社會根源嗎?

(家田輸税盡,一個“税”字道出了勞動人民的勞作卻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

4.作者面對此情景是怎麼想的?體現了什麼情感?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有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5.為此詩中寫到“念此羞自愧”,你們知道作者因何而愧了嗎?

明確:官吏不事農桑卻過着舒適富裕的生活;農民辛勤勞動卻生活貧困。形成鮮明的對比。

6.作者將農民與自己進行對比,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作者譴責自己;對統治者的批判;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s

(三)小結

詩人觸景生情,由農民們痛苦的生活聯想到自己的舒適與安逸,因此感到無比的愧疚與傷懷。詩歌也從上面的敍事轉為抒寫內心同情的情緒,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六、板書設計

農忙季節——-送水送糧——-南岡刈麥——–貧婦訴苦———慚愧不已

七、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把文章改寫成現代文(600字左右)。

標籤:年觀 教案 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