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模板彙編8篇

校園2.7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模板彙編8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樂意參加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讓愛住我家》這首歌曲很富有感染力,旋律優美、舒緩,氣氛柔和,歌曲通過三位家庭成員分角色演唱,把家人之間和睦相愛的美好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於是我設計了本次唱歌活動,想借助歌曲把孩子帶入一個温馨充滿愛的想象空間裏,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體驗美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到音樂欣賞活動中來,欣賞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圍。

2.結合生活經驗,學習用動作表達對歌詞的理解。

3.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CD、手語影像;爸爸媽媽兒子姐姐圖片,全家福照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故事情節。

(1)我們聽過《獅子爸爸和刺蝟媽媽》的故事,故事裏的媽媽為什麼會變成刺蝟媽媽?

(2)提問:"爸爸為什麼會變成獅子爸爸呢?"

(3)提問:"你們喜不喜歡整天吵架的家?你們喜歡什麼樣的家?"過渡語:"老師今天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讓愛住我家》,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家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2、欣賞歌曲。

教師指導語:歌曲裏面的家是什麼樣子的?你們喜歡嗎?你有什麼感覺?

過渡語:幸福的家庭裏每天發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裏,有誰呢?他們認為愛是什麼呢?我們再閉上眼睛靜靜的來聽一聽。

3、再次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和諧、温馨的氛圍。

提問: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裏,有誰呢?他們認為愛是什麼呢?

4、分段欣賞。

第一段:(1)"姐姐認為愛是什麼呢?

(出示圖片)愛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

第二段:(2) "那媽媽認為愛是什麼呢?

(出示圖片)愛是忍耐家庭所有繁雜。家裏的事情特別多,這就是繁雜,可是媽媽從來不嫌煩,總是耐心的把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給我們做可口的飯菜,這就是媽媽的愛,讓我們覺得更舒服。"

第三段:(3)"那爸爸的愛是什麼呢?

(出示圖片)爸爸的愛就是付出讓家裏什麼都不缺。

第四段:(4)"你看,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愛,享受着別人的愛;愛就在你的家,愛就在我的家,愛就在我們的家。"

5、完整地欣賞歌曲,邊欣賞邊自由加入動作,享受家庭的温馨。

(師:"讓我們一起我們的動聽的'聲音、漂亮的動作來表達我們對家的愛吧。"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動作表演)

6、欣賞聾啞人手語表演。

孩子們,我們是幸福的寶寶,我們有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的疼愛,我們可以用小嘴巴説出來,也可以用動作做出來。但有一羣人她們聽不見,不會説話,只會用手來説話,我們一起來看看。

7、小結:

"我們幼兒園也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們在這個家庭裏快樂的成長,讓我們把這份快樂、幸福的感覺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吧!

活動反思:

這個月,我們每一位年輕教師都上了一節觀摩課,我上的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讓愛住我家》。剛開始看到這篇教案,心裏感覺很沒底,最擔心的是在活動中能否營造“愛”的氛圍,如何讓幼兒能真正地感受到愛。

在試教完第一遍後,我從他們的表情(眼中含淚)、語言(想媽媽)中已經感覺到他們感受到了愛,這讓我感到很高興,並有了些許信心。所以,在接下來的豐富中,我有意識地讓孩子們通過語言、動作等形式來表達愛。

就像大家説的那樣,這節課上下來,各個步驟到是挺清晰的,但在有些環節上卻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特別是“將自己的愛通過動作的形式傳遞給他人”時,我雖然引導了幼兒做表達愛的動作,但卻將這個環節的重點(傳遞“愛”)給忽略了,沒有讓幼兒明白“傳遞愛”的真正含義,有所欠缺。

但我覺得我個人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應對和轉換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在語言方面還需要努力加強。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東西。希望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能在這方面得到提高。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嘗試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3、樂意參加活動並在母鴨帶小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母鴨帶小鴨》。

教學難點:嘗試創編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活動準備

歌曲《母鴨帶小鴨》的錄音磁帶、《母鴨帶小鴨》動畫版課件、電子琴、母鴨頭飾一個、小鴨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鴨媽媽(教師扮演)帶着小鴨(幼兒扮演)學鴨子的叫聲走進教室。

二、感知欣賞

1、幼兒欣賞動畫《母鴨帶小鴨》。

2、教師:電視裏面有誰和誰呀?它們在幹什麼?鴨子是怎麼叫的?

3、教師: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呢?

4、教師:鴨子是怎麼游泳的呢?

三、學唱歌曲

1、跟錄音唱

2、電子琴伴唱

四、創編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鴨子走路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走路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走路的動作。

2、啟發幼兒創編鴨子游泳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游泳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游泳的動作。

3、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

五、拓展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改編歌詞。

教學反思

根據中班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的個性特點,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內容簡單,便於孩子掌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積極主動,興趣非常濃厚。回顧剛才我組織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説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動畫激勵的方法,出發點是為了讓幼兒更專心地傾聽,幼兒唱完一遍時,我邀請一兩個唱得好的幼兒來到老師的身邊一起唱,還鼓勵其他幼兒看誰能和她們唱得一樣好聽,老師也請他上來和老師一起唱。這樣反覆幾遍後,幼兒已經在輕鬆的氛圍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我先請幼兒自主表現,然後請能幹的幼兒把動作教給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不侷限於向老師學,更多的是自己大膽想象,向同伴學習,老師作為參與者,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煉出規範、創新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表現。

最後利用“角色遊戲”來鞏固歌曲,提升技能。學唱歌曲。創編動作環節結束後,教學課堂進行到了鬆懈階段,有的幼兒已經開始遊離活動。這時候,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活動設計背景

《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是一首節奏明快、情緒歡快、內容簡單的一個音樂教材。世上的母愛是最偉大的。小鴨和鴨媽媽在一起游泳是一件多麼快樂、幸福的事,折射出親子之間的情感默契。中班幼兒正處於一個刺激敏感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能在學唱歌曲、創編動作中表現出鴨子愉快的心情。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相關介紹:母鴨帶小鴨從生物學角度講是印隨行為,一些剛孵化出來不久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學着認識並跟隨着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通常是它們的母親。印隨行為一般在動物剛剛孵化或出生後發生。如剛孵化的小天鵝如果沒有母天鵝,就會跟着人或其它行動目標走。

小百科:鴨子 英文名稱:Duck。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稱。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動物。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意圖:

音樂是人的教育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全面發展的人。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兒童恰恰具有喜形於色、感情外露的特點。於是開展了此次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通過音樂教育,為兒童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使兒童能真正從聽覺到心靈都沉浸在音樂之中,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體驗遊戲帶來的愉悦,發展音樂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改編童謠《小老鼠上燈台》並帶領幼兒説唱;經改編、剪輯的音樂、音效。

2、生活中瞭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

教學重點:

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學難點:

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教學過程:

一、説唱童謠,遊戲導入,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奏。

教師帶領幼兒邊説童謠“小老鼠 上燈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台|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台|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奏。

二、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造性地表現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並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並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裏藏有一隻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台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麼看?看哪裏?”

教師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後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現。

2.帶領幼兒邊説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三、引導幼兒嘗試用誇張的神情、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麼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台偷油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教師小結: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誇張的動作和神情創造性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裏?”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教師小結: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幼兒在樂曲伴奏下,誇張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樂曲

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五、遊戲

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遊戲,嘗試完整、合拍、誇張地表現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六、增加“大花貓”角色,韻律中玩遊戲,在放鬆和愉悦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並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遊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遊戲,愉悦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遊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遊戲自然融入,在遊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遊戲的愉悦和輕鬆。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並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誇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藉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並進行表現。

不足之處:

幼兒對於表現拉泡泡糖的動作還不夠誇張、形象,對於音樂的節奏把握還不是很到位,對以後教學的建議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想和模仿。這些都有待提高。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要求:

1、認識音色,認識對稱重複。

2、探索發現嗓音,打擊樂器和旋律樂器在表現現實音響時的共同性及差異。

3、創編動作,表現文學作品中的有關形象。

4、體驗人對朋友的需要。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程序:

1、聽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2、請幼兒回憶故事中的三種客人及它們的腳步聲,並用不同的嗓音和動作來表現三種客人走路時的樣子和他們的腳步聲。

3、教師用打擊樂器,如大鼓,串鈴,木魚等分別模仿三種客人走路的腳步聲、請幼兒辨認是什麼樂器?模仿的是誰走路的腳步聲?並要求幼兒用動作對樂器的`演奏做出快速表現性反應。

4、教師用鋼琴的不同彈奏法分別表現三種客人走路的腳步聲,如:請幼兒辨認並要求幼兒用三種客人的走路模仿動作,對演奏做出快速表現性的反應。

5、按故事提供的線索分配角色並完整表演。

6、在有條件的班級可以鼓勵幼兒把他們聽到的三種腳步聲畫出來。

附:小灰老鼠的故事

在一座高高的大橋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這所小小的灰房子裏,住着一隻小小的灰老鼠、朋友們來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小灰老鼠覺得快活極了、朋友們走了,小灰老鼠覺得很寂寞、它天天在家中等呀,盼呀,盼望朋友們再來拜訪它、小灰老鼠豎起耳朵仔細聽、仔細聽。咚咚!咚!咚!小灰老鼠趕緊把門打開。唉!原來是巨人先生從橋上走過,咚咚咚的聲音,是巨人先生的腳步聲、小灰老鼠失望地輕輕把門關上,小灰老鼠豎起耳朵仔細聽,仔細聽、刷—刷—刷—刷小灰老鼠趕緊把門打開。唉!原來是皮球小姐從橋上走過,刷刷刷的聲音是皮球小姐的腳步聲,小灰老鼠失望地輕輕把門關上、小灰老鼠豎起耳朵仔細聽,仔細聽,迪篤迪篤迪篤迪篤,小灰老鼠趕緊把門打開,哈!這回真的是朋友來了,迪篤迪篤的聲音,正是朋友們的腳步聲,在一座高高的大橋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這所小小的灰房子裏,住着一隻小小的灰老鼠、朋友們來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小灰老鼠覺得快活極了。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合適的動作,並初步嘗試分角色合作表演。

3、知道媽媽工作的辛苦,會關心、體貼媽媽。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説説歌曲意思。

5、瞭解兒歌的含義。

活動準備:

音樂《問好歌》,寶寶、媽媽木偶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發聲練習

《問好歌》:小朋友你好!王老師你好!

二、談話活動,導入課題

師:媽 媽工作了一天,辛苦嗎?回到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三、欣賞歌曲,初步感知

師: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和媽媽有關的歌曲《我的好媽媽》。

教師範唱歌曲,幼兒欣賞歌曲。

四、回答問題,理解內容

1、回答問題

提問:我的好媽 媽,下班回到哪兒?媽媽回家累嗎?為什麼?小朋友應為媽 媽做些什麼?幼兒根據歌詞回答。

2、學念歌詞

教師以兒歌的形式念出歌詞,幼兒學習歌詞。

3、記清歌詞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欣賞,記清歌詞。

五、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

2、演唱歌曲

六、創編動作,表演歌曲

1、大膽創編

大膽學習創編動作,並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2、自由表演

幼兒自由結組,表演歌曲

3、隨樂表演

教師扮演媽 媽,請一名幼兒扮演孩子,拉媽媽坐下,幫媽媽倒茶。或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演媽 媽、一組演孩子,進行表演,體驗親自間情感。

活動反思:

《我的好媽 媽》這堂課主要是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增進關心媽媽、愛**的情感,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能大的那表演歌曲所反映的情景。在課的一開始,我首先出示了幾張圖片,讓幼兒看着圖片來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然後教師試唱歌曲並出示一張張圖片讓幼兒瞭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幫媽媽所做過的事情,讓幼兒知道**的平時工作的辛苦。最後,我讓幼兒表演歌曲的內容,進一步加深歌曲的內容。在整堂課進行到表演的`階段的時候,小朋友顯得非常的主動,都很願意來參與表演活動。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集寵愛於一身,不會感恩、不會關心、不會去愛,因此,我借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激發孩子愛的情感,並讓孩子在快樂的活動氛圍中感受關愛他人的快樂。活動前我和幼兒進行談話,讓幼兒知道“三八”婦女節是**的節日。活動中我利用課件、遊戲、布偶操作等手段,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請幼兒自己用動作進行創編加表演來體驗活動樂趣,從而激發幼兒愛媽 媽的情感。活動後我又和幼兒談話,瞭解幼兒心中的體驗。整節活動幼兒積極、主動,完成了目標。

小百科:“媽媽”(拼音mā mā)是母親的口語。“媽” 從造字上看,媽是形聲字,從女,馬聲。本義是稱呼母親,重讀仍為原義。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一、活動前的思索

《認識你呀真高興》是中班《綜合活動叢書》“我們都是好朋友”主題下的一個音樂活動,我仔細分析了教參,發現這首歌的歌詞簡單好記又容易表演,因此我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孩子對歌曲的自編自演上,啟發孩子從男女表演到交換朋友兩人表演再到最後的三人表演,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又其樂無窮。為了避免孩子在找朋友時出現擁擠和停頓的現象,我特意為孩子製作了紅、黃、藍三色花環,借用顏色的不同來幫助孩子更快更方便地找到不同的好朋友,使邀請舞變得別具一格。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歌詞自編動作,並初步學會跳邀請舞。

2、在學習結伴舞蹈的過程中,增進朋友間的友愛與親密,體驗共同表演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這首歌曲。

2、15個紅色花環,15個黃色花環,10個藍色花環。

3、鋼琴伴奏。

4、活動場地椅子圍成圓形,男孩女孩一隔一坐。

四、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認識你呀真高興”鞏固齊唱和輪流唱的演唱形式。

(1)用語言交流的方式彼此問好。

師:今天這麼多老師都來看我們中2班小朋友上課,我們來向她們問個好吧!哎!老師希望你們用一首歌的歌名來問好!張老師也想大聲的對你們説:“認識你呀真高興!”“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所以看到了都會説認識你呀真高興!

(巧妙的運用歌詞內容相互問候,拉近了孩子和老師的距離,使孩子對歌曲產生回想,體驗到這是一首表達朋友間友好關係的歌曲。)

(2)複習歌曲(第一遍齊唱)

師:“還記得這首歌怎麼唱嗎?”

“唱歌的時候應該怎麼坐呢?”

“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呢?”“老師還要提醒你們第一個問好怎麼唱?第二個問好又怎麼唱呢?可不要忘記了哦!

(唱歌前的提問和提醒是每次複習歌曲時必不可少的,因為孩子隨意性很強,又很健忘。如果不給適當的要求和提醒,他們會把整首歌演唱的讓你吃驚,只有在他們的腦海裏稍微提醒一下,他們就會注意產生警惕。)

(3)男女輪流演唱2遍

師:剛才我們是齊唱的,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在歌曲的前半部分中齊唱,後半部分問好的輪流演唱。那麼是弟弟先唱還是妹妹先唱,請你們先來商量一下!(第二編交換角色演唱)

(老師讓孩子選擇演唱順序,既體現了教學的自主性,又讓孩子對自己演唱的內容進行了考慮。)

2、啟發幼兒根據歌曲創編動作,並在此基礎上集體討論確定邀請舞動作。

(1)幼兒根據歌曲編動作,老師進行整理。

師:你們唱的真不錯,給自己掌聲!老師在想,如果我們一邊唱一邊表演那就更好了!這樣吧!我們一起來編動作好嗎!

(老師的簡單一句“真不錯,給自己點掌聲!”,可以看出是對孩子最真心和誠懇的讚揚,這種讚揚和認可能成為激勵幼兒不斷自我完善的一種力量。)

“你呀我呀,你呀我呀,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怎麼表演?“XX孩子是這樣表演的,有沒有比她的動作更好、更完美的!”“你覺得誰的動作好?”“我們選最好看的動作,把這句表演一下!”(以下的創編以此類推,大家確定好動作後老師邊唱邊帶領孩子一起表演)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整首歌曲的動作都來自於孩子的身體,老師只是起到了一根“線”的作用,不斷的用啟發式的提問“有沒有比她的動作更好、更完美的!”“你覺得誰的動作最好?”,就這樣無形的把孩子最好的動作串連了起來。)

(2)老師完整示範孩子們創編的動作。

師:“我把大家創編的動作完整的表演一遍。”“我跳的怎麼樣呀?給我一點掌聲呀!”

(老師的表演使得孩子對自己創編的動作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也使整首歌曲的動作表演得到一個完美的效果。)

(3)幼兒跟隨鋼琴伴奏練習2遍

師:“下面請顧老師幫我們伴奏,大家跟着音樂來表演!”

(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孩子的動作才更熟練更完美。)

3、學習兩人結伴跳邀請舞,樂意與更多朋友進行表演。

(1)嘗試按男女結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

師:一個人表演有點沒勁,我們和好朋友一起拉拉手、親一親,我們一起來跳邀請舞好嗎?跳舞是不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點!張老師為小妹妹準備了紅色的花環,小弟弟準備了藍色的花環,請你們帶上花環來跳邀請舞吧!哎!我們先商量一下,誰先邀請誰?

“如果是小弟弟先邀請那麼小弟弟要站到哪裏?”“對了,站到小妹妹的前面,我們開始表演了!”老師和孩子邊唱邊表演,當大家唱到“轉個圈呀笑哈哈”時,引導孩子思考一下“這時邀請者到哪裏去了?”小結:當唱到“轉個圈”的時候,男孩女孩正好交換了一下位置,這時邀請者男孩在外圈,應該先唱,女孩在裏圈後唱!

(在這一環節中融入了孩子對歌唱技能和表演技能的考驗,為了讓孩子清楚的分辨誰是邀請者先唱,誰是被邀請者後唱,我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個紅色和藍色的花環,當孩子跳到一半後啟發他們思索“這時邀請者到哪裏去了?”孩子能很明顯的看出,哦!原來我們的位置換了一下。在表演時我隨時的在圓圈上走動,通過眼神和動作和孩子進行互動。)

(2)跟着琴聲練習2遍。(提醒孩子邀請者換到外圈後應該先唱)

(在不斷的練習中熟練演唱技能和動作表演)

(3)嘗試男孩女孩交換着朋友跳邀請舞。

師:“剛才我們只是面對前面的好朋友跳邀請舞,那麼,怎麼樣找到更多的好朋友呢?”

“對了,在圈上邊走邊找,老師唱前奏,當唱完前奏就應該找到了,那麼有的小朋友説,老師我還沒有找到,那該怎麼辦呀?沒關係老師數4下,數到4的時候你就要找到了哦!

當孩子邀請了2—3次後提問:怎麼樣在4秒內很快的找到好朋友?誰有好辦法?小結:我們可以看花環的顏色來找朋友,紅花找黃花,黃花找紅花,這樣就快了。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交換舞伴跳邀請舞,使孩子體驗和新朋友一起跳舞的快樂。看似簡單的兩兩結對,要讓孩子在不混亂的情況下,在前奏唱完的情況下找到好朋友跳是比較難的。為了使音樂課的常規得到保證,為了使孩子能找到更多的朋友,我讓裏圈的孩子在前奏的這段時間內,去找站着不動的外圈朋友,但是當前奏結束後,肯定有孩子沒找到的,為了不打消孩子找朋友的積極性,我給孩子4秒的時間,那麼怎麼能在4秒內很快的找到朋友呢?我又再一次把問題拋給孩子,通過大家地熱烈討論,使花環發揮作用,只要看着花環的顏色,就能很快的找到朋友。所以説,老師在設計活動環節時,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每一個細小的提問,每一個細小的準備,都有着不尋常的作用。)

(4)提升難度,嘗試以三人結伴的方式合作表演。

師:剛才我們是兩個兩個做好朋友跳邀請舞的,如果請你們三個人一起跳邀請舞行嗎?紅、藍只有兩種顏色的花環,怎麼辦呢?看老師還帶來了黃色的花環,誰願意換一下的?

(這一環節對老師和孩子來説都是一個挑戰,孩子們從二人組合到三人組合,自主協商誰先誰後,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孩子們三個三個一起跳邀請舞,使活動達到高潮。)

師:記住哦!前奏的時候要三個朋友在一起,還要商量好誰先説,誰接着説、誰後説。有點難,讓我們來試試!

4、活動延伸

師:歌曲裏唱到和朋友“拉拉手、親一親”很開心,你還願意和好朋友做哪些要好的動作呢?下次我們再一起來跳!

(每一個優秀的教學活動都有它的一個延續性,只有在不斷的生成和延續中,我們的孩子才能學有所獲,得到新的發展。)

五、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從目標的確立、材料的準備、環節的設計,我都考慮的非常周到、細緻,在活動中,孩子們對動作的自編自演,男女結伴舞蹈到裏圈的孩子找外圈的做好朋友舞蹈再到三人舞蹈,都表現的很完美。每一次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都是對自己的考驗,只有在不斷的反思總結和嘗試中,才能找到正確答案,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活動中學有收穫,得到新的發展。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總結並歸納出與動作相一致的語言提示,並根據語言提示模仿學習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摘果子的樂趣。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PPT(果園豐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果園豐收的視頻,引起活動興趣。

1、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播放果園豐收視頻。

(1)師: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怎麼樣了啊?(播放PPT圖片)

(2)師:農民伯伯想請小朋友們去幫忙摘果子,你們願意嗎?

(二)學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1、學習拿籃子,找果樹的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提問:我們要去幫農民伯伯摘果子了,怎麼摘?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師示範正確動作並總結。

(4)師幼共同練習摘果子的動作。

3、師幼聽音樂練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三)學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1、學習轉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動作。

2、學習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師:我們摘了這麼多的果子,那我們把果子去送給農民伯伯吧。可以怎麼去?最後可以怎麼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四)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

第一遍音樂完了後: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遊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着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ABA’的曲式結構和音樂表現的情緒。

2、根據音樂變化,幼兒大膽想象,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打噴嚏的前後過程。

3、幼兒能充分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圖譜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冬天到了,天氣可真冷啊,有一隻小老鼠它怎麼了?(教師做打噴嚏動作)。

(同時出示題名)

2、對了,小老鼠它正打噴嚏呢,連走路的時候都要打噴嚏呢!

3、那小老鼠是怎樣邊走路邊打噴嚏的呢?你聽!(放第一段音樂)

(二)感受A段音樂,並學習用動作來表現出來。

1、幼兒聽音樂。

問:小老鼠是怎樣的呀?(幼兒回答)

2、結合圖譜。

3、幼兒邊看圖邊學“邊走路邊打噴嚏”的節奏。

4、聽第一段音樂,幼兒表現小老鼠邊走路邊打噴嚏的樣子。

(三)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治感冒打噴嚏的症狀的過程。

1、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老鼠不打噴嚏呢?(教師及時用簡筆畫記錄幼兒所想的辦法)

2、幼兒感受B段音樂。(邊聽音樂邊看共同製作的圖譜)

3、幼兒再次感受B段音樂。(理解音樂中四句正是小老鼠所想的辦法)

4、教師指圖,幼兒配樂在原位作理解性表演。(加音樂)

5、找空地方,聽音樂自由表演。

(四)理解第三段音樂所表現的`愉快情緒。

1、幼兒想象並模仿小老鼠恢復健康後的高興樣兒。

2、結合圖譜,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3、幼兒聽音樂表現各種高興樣!

(五)完整表演。

1、師幼共同把發生在小老鼠身上的故事聽着音樂,看着圖譜,完整地表演!

2、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和三段段意。

2、第二次完整表演: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打噴嚏的前後過程

3、第三次表演。幼兒不看圖譜,聽着音樂完整自由地表演。

(六)延伸活動。

以小老鼠的口吻教育幼兒要預防感冒,以健康的身體廣交朋友,體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