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鳴驚人成語有什麼典故怎麼解釋

校園2.25W

在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上,是會經常看到和用到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也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典故。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一鳴驚人成語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鳴驚人成語有什麼典故怎麼解釋
  一鳴驚人成語典故

  一鳴驚人的典故一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不發佈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説:“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説:“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莊王不因為小事而妨礙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過早顯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績。所以説:“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一鳴驚人的典故二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于髡這個人,是齊人的贅婿。身高不足七尺,聰明機智擅長辯論,多次出使諸侯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統治時,喜歡話裏有話,愛好過度享樂徹夜飲酒,沉淪不改,把政務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廢亂政,各諸侯國同時侵犯,國家存亡危在旦夕,齊王左右的人都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對齊威王説:“國家裏有隻大鳥,停駐在大王的庭院裏,三年不飛又不鳴,大王知道這鳥是為什麼嗎?”齊威王説:“這隻鳥不飛就罷了,一飛直衝雲霄;不鳴就罷了,一鳴震驚國人。”於是就詔見各縣令七十二人,獎賞一人,誅殺一人,發兵出城,各國諸侯感到驚恐,都歸還齊國被侵佔的土地。齊王的聲威持續了三十六年。”

  一鳴驚人成語的解釋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 處】《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近義詞】飛必沖天 一飛沖天 不飛則已 一步登天 平地一聲雷 石破天驚 不同凡響蛟龍得水 一舉成名 名滿天下 一炮而紅

【反義詞】丟人現眼 出師不利 語不驚人 屢試不第 默默無聞 寂寂無聞 臭名遠揚沒沒無聞 身敗名裂

出處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一鳴驚人成語示例

1.《韓非子·喻老》: “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2.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馮玉祥想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4.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標籤:一鳴驚人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