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從詩文中學習物理知識

校園2.07W

你讀過這些詩句嗎?它們肯定曾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①“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②“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遠上白雲間”、“八有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④“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⑤“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現在站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研究下下這些詩句,發現它們分別描述了:①平面鏡成像;②地球不停地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相對性);③廬山瀑布水和黃河水以及流動的空氣藴含着大量的機械能;④聲源的位置聲音傳播的距離;⑤機械運動的相對性。

從詩文中學習物理知識

從上面的各例可以看出,許多詩文辭句可以與物理知識聯繫起來,編成問答題,在鞏固我們物理知識的同時,又能考查我們的人文素養與能力。

比如:“我國古書《考靈曜》中記述:‘人在舟中閉牖(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請解釋其中原因。”題中雖引用古文,但其意淺顯,它生動地説明了描述物體機械運動必須有合適的參照物。給這樣的題目作答,既能領略古人作文時的.洞察力,又讓人對古人掌握自然知識的能力而折服。

又如“我國古代啟蒙讀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説‘雲騰致雨,露結為霜’你贊成其‘露結為霜’的説法嗎?為什麼?”此題既要求正確區別液化、凝固與凝華現象,又啟示我們對古代文化遺產應持正確的繼承觀。

巧妙地融理於文,還能增強文章的表現力,給讀者以意料之外的作文技巧的教益。鮶,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説《社戲》中去趙莊看戲行船途中的一段描述:“兩岸起伏的連山彷彿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不正是運用了“運動的相對性”來襯托“我”看戲的急切心理嗎?課文《挑山工》中描述挑山工們上山時走“Z”字形路線,恰恰為我們學習“斜面”的知識打下了伏筆。

標籤:詩文 物理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