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設計

校園3.21W

設計思想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設計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單元選用的一篇雜文、兩篇隨筆,均以思想深刻、思維縝密、表達形象著稱,若能認真推敲,定會發現字字閃耀着智慧的靈光。這對於由於理性思維缺失而導致的思想平庸、認識膚淺的高中生來説,無疑是一劑治療其思想軟骨病的良藥。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一文,從哲學高度、理論上分析父愛、母愛,會給較少接觸西方思維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的學生以耳目一新之感,也能引導他們把自己對於父愛、母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這顯然是有助於提升他們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同時,對青春逆反期的孩子來説,這也能幫他們可能會遭遇愛情之前理性地認識愛,從而避免青春被愛撞了一下腰的悲劇發生。

教學目標

1.提取關鍵詞句,理清文章思路;

2.解讀重要語句,把握文章主旨;

3.學會質疑探究,力求讀出自我;

4.珍惜父愛母愛,理性成熟地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篩選信息、把握文章要點的方法;

2.學會在語境中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愛

師: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共使用5651種語言,可是幾乎所有的語言對媽媽的發音幾乎相同,這是為什麼?我們願意相信惠特曼説的: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所以這應該是母愛的奇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來自大洋彼岸、有着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美國當代哲學家弗羅姆是如何看待母愛乃至愛的。

二、速讀;感受愛

1.瀏覽全文,找出每段的關鍵詞、關鍵句,概括每段的大意:

學生在8分鐘內完成任務後交流,教師總結,(PPT顯示)

第一段:嬰兒愛自己,沒有愛別人的能力;

第二段:孩子感受到母愛;

第三段;少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愛,有愛的能力;

第四段;愛的對象的由母親轉移到父親身上;

第五段;母愛是無條件的,通過努力獲取的愛是往往讓人生疑;

第六段:父親代表思想世界;父親是給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七段;父愛是有條件的;

第八段:母親、父親都希望孩子最終脱離自己;

第九段;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第十段:綜合父母親是成熟的標誌。

2.加上恰當的詞語,把上述內容改造成一段話,就是對本文的內容提要。

答案示例:嬰兒是自戀的,稍大,他能感受到母愛,卻沒有能力喚起母愛。少年時代的兒童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感覺到自己愛的能力,並試圖創造愛。與此同時,他愛的對象由母親轉移到父親,因為母愛是無條件的,代表自然;而父親代表思想,父愛是有條件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等他擁有了母親的良知而想愛,擁有父親的理智和判斷力而會愛的時候,他就擁有了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3.温馨提示:提取關鍵詞、關鍵句,重新組合,把一大片讀成一條線。

三、細讀,明確愛

1.精讀。個別朗讀課文第四、五、六、七段,餘者思考:題目中心語是“愛”,題目明確告訴我們文章寫了三類愛,父愛、母愛、孩子對父母的愛,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師相機點撥,並小結。

孩子從剛開始的只能感受愛、被人愛,到後來的創造愛、愛別人,是孩子愛的能力發展的見證;母愛是無條件的,代表自然世界,給予孩子安全感;父愛是有條件的,代表思想世界,有原則的。從感受母愛到尋找希望得到父愛,是孩子愛的對象的發展;最後孩子在父母之愛完善自我。

2.思考: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它們的區別在哪裏?

答案示例: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句,強調的重點都在後一句,所以語序的不同,反映了兩種愛的原則強調的重點的不同。“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比被愛更重要。”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的,只有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所以作者認為,“我愛人”的原則比“我被人愛”的原則更成熟。

3.和傳統的闡述愛的文字比較起來,本文的觀點有何新意?

(1)教師提供作者的創作心語(PPT顯示):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祕訣的讀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説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弗羅姆《〈愛的藝術〉前言》

(2)學生討論交流:上述文字告訴我們什麼?

(3)教師點撥小結(PPT顯示):作者認為,愛是一種情懷,但更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這種觀點一反傳統的認為愛就是如何惹人愛,即把愛作為別人恩賜的情感的看法,也徹底拋棄了富有宗教色彩的關於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傳説帶給人們的“姻緣註定”的世俗的宿命論觀念。這種觀念有進步意義。因為人們愛的失敗,不能總在客觀領域找原因。怨天尤人,只能從愛的綠洲走向愛的荒漠。

4.對於別人習以為常的愛,作者為何有如此獨到而深入的見解?你能結合預習時蒐集的資料談談你的看法?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

(2)教師準備(PPT顯示):1900年,弗羅姆出生於一個德國猶太人家庭,後定居美國。他是家中獨子,父親是個商人,喜怒無常,母親有間歇性抑鬱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是激發他以後研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探討人性的主要原因。少年時,家有一位朋友,25歲的漂亮女子,是個畫家,願意為陪伴老父而終身不嫁,不久其父死亡,而她也跟着自殺了,並留下遺囑,希望能跟她父親合葬。那時他才12歲,此事令他非常震驚,無法理解該女子的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後,他被周圍戰爭的不合理性和破壞性所困擾,這些最終促使他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馬克思的人本主義觀點,形成了他的社會文化人性觀:強調愛,更強調愛的能力。

温馨提示:孟子説:“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知人論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四、疑讀,辨辨愛

1.這是一篇哲學隨筆,主要是為了闡述作者的哲學觀點,但也是一家之言。你同意作者所有的觀點嗎?或者你認為作者的哪些觀點對你很有啟發?

教師準備:(1)文章説,母愛是無條件的,並且説,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使人生疑。你怎麼看?

作者這種看法未免失之偏頗。母愛是最少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但母親愛孩子是希望孩子能給她慰藉和希望,這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望子成龍”正是母親這一心理的表露。這也可以説是母愛的條件。所以,我們也能痛心地看到一些絕望的母親無奈之下也會放棄對孩子的希望。

“通過努力換取愛”,是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的必然的結果,也就是愛的能力的見證,怎能説令人生疑?難道愛是投水於石嗎?難道被愛的人是鐵石心腸嗎?當然,這裏有個前提,那就是“換取”,不是“竊取”,不是別有用心,不是利用。

(2)作者説,母愛給孩子安全感,父愛給孩子世界,成熟的人是二者的.綜合。那我們如何理解現實生活中單親家庭甚或者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明確:注意第五段文中括號內的一句話,對於母愛、父愛,“我更多的是指在母親、父親身上體現的那種本質”,所以母愛、父愛不必然地等於母親的愛、父親的愛。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可能身兼二職,如三遷的孟母、刺字的岳母、以荻畫地教字讀書明理的歐陽修之母,她們身為母親,卻像父親一樣給孩子“指出了通往世界之路”。國際商務禮儀專家,從孤兒院走出的香港小姐冠軍,攝影家,繪畫家,慈善家張瑪莉,她的身邊也有人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家庭不幸的孩子能在感受“父愛”、“母愛”中獲取成功。(設計這一環節的原因是針對每個班級都可能存在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他們以信心和温暖)。

温馨提示: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做兩腳書櫥。

五、寫讀,昇華愛

現在,我們長大了,逐漸擁有了表達愛、創造愛的能力,接下來,就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飽蘸感請的墨,寫下你們對父母的愛。

(PPT顯示)仿句練習:父愛如山,他會將所有的感情卻默默的隱藏在他偉岸的脊背上,隨着歲月流逝而積澱,偶爾也會像休眠的火山一樣噴發一次。

母愛。

答案示例:母愛如水,她將所有的愛化作流水,從我心頭流過,伴我跋涉人生旅程。當我悲傷憂鬱時,有溪水唱着激勵的歌;當我歡欣喜悦時,又有湖水冷卻我炙熱的靈魂。

温馨提示:讀寫結合,在表達中昇華感情、錘鍊思想。同時仿寫注意修辭、句式,更要寫出真情和自我。

六、悟讀,學會愛

2007年,安徽大學聯考語文作文題是“提籃春光看媽媽”。此題一面世,立刻成為當年最受爭議的作文題。你是如何理解這個文題的?

明確:此題意在弘揚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感恩”美德。“羊跪乳,鴉反哺”,動物尚且如此,人類更應懂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代天下子女説出了共同的心聲。對父母的感恩,是兒女對自己成長、成才的一種回報。有了始於孝心的感恩,才使我們異於禽獸,才使我們真正成了“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愛是一種能力,在感恩中學會愛,回報愛。

温馨提示:學以致用,讓文本和生活互為印證。

七、小結,表達愛

小結課文:愛是一種胸懷,憂樂天下是無私的愛,遊子春暉是深沉的愛,高山流水是真摯的愛,地老天荒是浪漫的愛:這是充滿激情的愛。愛更是一種能力,孟母三遷是愛,岳母刺字是愛,發乎情止乎理也是愛:這是理性的愛。擁有激情和理性的雙翅,愛才會飛得更高、更遠、更持久!

八、作業佈置(二選一)

1.以“當青春遭遇愛情”為話題寫一點感想。

2.2008年,金秋十月,連續發生的三起“弒師案”震動了中華大地,2011年,上海浦東機場某留日學生下飛機不久,就因為向母親討要留學費用未果就立馬行兇,原本應該純真善良的孩子為什麼對老師、母親這個愛他們、對他們呵護有加的人拔刀相向、成為殺人惡魔?請你就這個話題發表感想。

、教學反思:給課堂取一個漂亮貼切的名字,用來統領課堂,使課堂渾然一體,這種想法由來已久,今天,我嘗試着以文章的關鍵詞“愛”為核心,一線串珠,建構課堂,結果教學流程極為順暢,大有舉重若輕之感。“愛”字,猶如主旋律,迴盪在整堂課中,也迴盪在面帶會心的微笑的師生心間。給課堂取個名字,真好!

標籤:教學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