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篇)

校園3.22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海的盡頭是草原》由始至終探討的都是親情,什麼才是真正的親情羈絆?

是什麼東西讓親情較之愛情友情成為人類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紐帶,是血緣、道德責任、養育、陪伴、守護還是理解和付出?

一邊是血緣關係的帶來的數十年的日夜思念,一邊是漢蒙結合的新家庭長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護,導演通過兩個家庭在不同時空向觀眾多方位地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牽絆,其中又以後者的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為主要着眼點。

導演想要展示的這種親情是多層次的,非常豐富和立體,他很細心地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個兩族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幾乎為每個人都安排高光時刻,比如那木汗騎馬趕狼救妹、伊德爾沙塵暴營救女兒,雖然薩仁娜沒有特別的淚點場面,但導演把細節都埋在了角色互動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薩仁娜為了能與杜思珩能夠好好溝通,不停翻看漢語小冊子,發現杜思珩尿牀時的温柔體諒、為她搭建廁所……更是在杜思珩帶着家裏乾糧出逃時,對那木汗千叮萬囑,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護送她回去。(這種愛到深處必須放手的親情真的太戳我的淚點了)

P.S. 漢蒙之間巨大的文化差距通過一些非常多的小細節表現出來,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牀,不願意在開闊的户外解手、腳不可以對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語、摔跤等,可以看得出來電影團隊對內蒙文化進行過非常嚴謹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為複雜,我還一度以為他們之間要發生點什麼東西,他對馬正元的敵意絕對不僅僅是出於兄長對妹妹的保護,應該也是有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在的,但此時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經被出逃計劃牢牢佔據着。

從一開始的忌妒,到後來的對這個小妹妹的保護欲,再到長大之後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轉變都被導演用不同的細節埋滿,讓這種細膩的情感轉變不會顯得太突兀,也為後面悲劇的發生做了很好的鋪墊。

另一方面,對杜思珩如何融入這個新家庭、從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識到與這個家庭密不可分,導演同樣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鏡頭去鋪墊和呈現這種愛的變化過程,從杜思珩在育嬰院和薩仁娜欲拒還迎的互動開始,到狼口逃生歡樂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塵暴裏感情大爆發發自內心地叫伊德爾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劇發生時的愧疚和自責……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渾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後,相對於温柔、對杜思珩寵溺有加的薩仁娜,更為理性的伊德爾的感情要更為複雜,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現和處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過分責怪女兒,這種又愛又惱的飽滿情緒讓他對空開槍,也讓他的最後決定被觀眾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劇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轉折點,這件事最終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從此時開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爾和薩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時的母親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漣漪的記憶。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轉化是全場的高潮所在,意味着這種親情的愛真正地突破了血緣、民族的侷限,成為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一種羈絆。

所以,最後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來認親的杜思瀚,臉部表情平靜,其實他們當時是處於不同的情緒維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團圓的感動之中,但他對杜思珩來説,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説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念就沒有了。

這時候鏡頭給了她在內蒙古大家族一個鏡頭(都有曾孫了),但我覺得她所説的“新家庭”,不僅僅指的是自己結婚之後所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一家,當她真正認為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的時候,當她決定要遵守自己對那木汗死亡遺願的那一刻開始,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這個漢蒙新家庭的責任和守護。

全片中,老年薩仁娜説的那句話最能觸動我: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作為北影節備受期待的開幕影片、爾冬升導演《海的盡頭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敍事語調之中,卻有一股勁風吹過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愴與大愛,就在那沙塵暴起、流沙肆虐的時刻,一覽無餘地出現了。

這部電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來自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主動請纓,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大草原,牧民們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並養育了這些孤兒。

如何將這個遼闊的時空交代清晰,又讓如此“巨大”的歷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這很考驗主創的`功力,而《海的盡頭是草原》還是用“人性”去牽動敍事,讓觀眾在一對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無邊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孩童,也原諒了他們的青澀幼稚,在付出巨大代價後,這恩情並沒有斷裂,而是變成了另一種聯結,承諾以生命,流淌於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個化解不開的執念,她懵懂於自己的身世,從上海到內蒙的這段路途,在童年的記憶裏要坐很長很長的火車,從此隔開了故土親人,就算她來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額吉對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經有了離不開的”父親“,就算她已經能夠策馬馳騁如履平地,她還是無法跨過自己心裏的那道傷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際遇與時代的軌跡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員,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獨特印記,又有着脆弱孤獨的共性,他們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遠的鄉愁也是無法割捨的。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愛登場的壯麗,這道傷痕,已經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親生父母般的愛,就算持續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會被吞噬,也許只有一生那麼漫長的不離不棄,甚至以生命為代價,才能彌補。

而這正是作品細膩紮實的地方,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是在愛與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瞭一個真相;草原額吉和杜思珩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緣分,然而,額吉也有着對於自己兒子那木汗未來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臨分離時,也是在做着“自私的決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歷史來套住故事,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織就歷史,使得這段歷史不空洞,而是帶着人間的氣息和熱度,用海一樣的胸懷去承接那悲歡離合的淚水,然後又化為大愛無聲。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親生母親和草原上的母親從未謀面,卻因為撫養了同一個女兒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讓人感慨命運的無常,而這其中冷酷的一面,風雨飄搖中的無助和飢餓,卻要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良善和真誠去化解。這讓影片始終被一種明亮的、暖暖的氛圍烘托着,就像是阿雲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盞燈,在黑暗中,那團光暈不足以明耀四方,卻能夠照亮眼前的彼此,讓每位觀眾的眼睛也泛起淚光星輝。

導演爾冬升和編劇對於影片節奏風格的把握有一種溯洄而上的從容,演員對於角色的詮釋也是層次豐富,精準到位。陳寶國飾演的哥哥一角可謂滿腔都是複雜的情緒,而他卻能夠在每個線索的機關閃現時,都能冷靜地處置,讓角色在抑揚之間,展現內心深處的溝壑與閲歷。馬蘇飾演的“額吉”薩仁娜能夠讓觀眾忘記她是馬蘇,而去體會她一顰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親的寬容與慈悲;阿雲嘎飾演的父親有着一種凜然正氣,其中一場與女兒星空下的對談,展露出鐵骨柔情;王鏘飾演的“草原兄長”那木汗以及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飾演的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氣,給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強與哀愁,也為人物最終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從上海到內蒙,長空碧草與滄桑人面,如同書頁一般,組成了一本生命之書,歷經了那麼多的歲月,遇到了那麼多的人,一個人的故事成為了一羣人的守望相助,在兩個有着不同語言的民族之間傳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寬廣,也只是人心大愛中的一隅,連綿無盡,一往而深。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唸了你一輩子,想了你一輩子,欠了你一輩子。”帶着母親的遺憾,帶着自己的悔恨,也帶着病重的身體,在與親生妹妹杜思珩分別60多年後,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識分子杜思瀚(陳寶國飾),來到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一段尋親之旅。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開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週,甚至一年,我都以為這部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會像它的這個開頭一樣,平實、質樸,或者像陳寶國的表演一樣,內斂、節制,但120分鐘之後,我收穫的是滿滿的意外,意外的盡頭是大愛與感動。

一段離散

做舊的光影裏,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困擾着全國各地,大批孤兒的温飽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3000多名南方孤兒被送往物資相對有保障的大草原,與當地牧民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承諾擲地有聲,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也就此開啟。

原以為,電影會是羣像式的,像是徐徐展開的圖卷,滿滿當當擠下大時代裏的老老少少,畢竟三千個孩子背後是三千個家庭,是三千個故事。但,《海的盡頭是草原》只講述其中的一段離散,只講述這樣一個充滿遺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説,擅長現實題材創作的導演爾冬升,這一次把他的鏡頭透過宏大的背景,對準了這卷史冊中的平凡家庭和個體,細心勾勒出一幅感動人心的温情畫卷。導演自己説,在影片創作期間,他和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當年真實的“國家孩子”。但他也説,無論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還是博納影業,出品方一直都説只想要一個能令人感動的戲,“那我知道了,我儘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來。我也不敢用‘大愛’這種詞,我覺得把真正人性裏善良的方面呈現出來,就好。就用很簡單的方法去做,沒有想太多。”

一個心結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前往內蒙古。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環境,這些“國家的孩子”收穫了來自當地牧民們毫無保留的熱情和呵護,原以為哪怕説着不同的語言,但樸素而深沉的善心會成為他們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會很快適應草原,愛上那裏的牛羊和天空,也愛上草原額吉、阿爸和兄長。但沒想到,從吃不慣奶豆腐、睡不慣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銀幕上拉拉雜雜花了近一個小時,現實裏或許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哪怕經歷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經學會了説蒙古語,也吃慣了奶豆腐,還能夠騎上駿馬在草原上飛馳,甚至擁有了一個對她寵愛備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裏面始終小心地藏着地圖上“南方”的那個城市,藏着拋下她的媽媽和哥哥杜思瀚,她執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問問媽媽為什麼捨棄的是她。

一句問答

終於,有一天,她以為自己做足了準備,帶足了乾糧,奔向“南方”。但她失敗了,她不但沒能回到上海,還一輩子留在了草原。悠揚的旋律戛然而止,陽光下少年單純的笑臉再難重現,在前半段平穩鋪墊之後,電影的最後20分鐘可以説充滿了意外。但因為編劇和導演認真做了各種伏筆,讓這些反轉和衝擊,來得紮實而充滿力量,叫人為角色的命運心疼、心痛。

當杜思瀚最後站在親生妹妹、一個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婦女面前,他們的對話並不激昂,卻洶湧澎湃地藏下浩蕩的時代。哥哥終於問出了那一句,“恨過我們嗎?”妹妹想了想,認真地答道:“小時候曾經有過……”

這一刻,叫人淚湧。曾經有過,但大草原上,質樸無私的蒙古族同胞,用愛維繫着一個又一個超越血緣的家庭,彌合了這一道道傷痕。曾經有過,但未曾謀面的兩位母親,跨越“海”和“草原”,用愛共同養育了一個孩子,生活可能有時很殘酷,但愛、善良和同理心最終叫人釋懷,也叫人勇敢。曾經有過,正如演員陳寶國所説的,走進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們國家這麼遼闊的土地上,從來沒有缺過愛的故事,這是其中的一個,特別動人的一個。”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九月的一天,被電影院門前的一幅海報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牽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們眺望的遠方,在草原的盡頭,是一片蔚藍,像天空的顏色,更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觀影之前以為大概是一部紀實性的報告文學類的紀錄影片,觀影之後覺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帶些淡淡憂傷、淡淡無奈、淡淡釋懷,最終給人以深深感動的散文詩。

上世紀六十年代,災禍、飢餓席捲全國,杜思珩的媽媽實在無力撫養兩個孩子,無奈之下將她送進孤兒院,並承諾“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此後的六十年,媽媽從未停止尋找,卻在思珩與哥哥終於見面的前一天,遺憾離世。這種無奈與負疚,像極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當命運張着血盆大口讓她必須做出選擇時,她幾近崩潰擠出“救弟弟”這幾個字,餘生便揹負着對女兒無盡的歉疚,再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樣經常被往事的夢境驚醒的,還有杜思珩的雙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無意中聽到了母親即將做出的決定,於是跑到大雨裏將自己淋病,如願留在了媽媽身邊。六十年後,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將不久於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尋親之路,在蒼茫遼闊的草原懷抱裏,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樣宏大的歷史題材,在電影中就是以“尋親”為線索,將一個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變成長曆程,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

杜思珩,是落户內蒙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這個小姑娘的任性、倔強,可真是令人皺眉;直到後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結在於生母給她的承諾,她精心計劃的出走,只是想問清楚這承諾為什麼沒有實現?其實她早已融入了這片遼闊的草原,額吉對她無條件的疼愛與包容,阿爸陪她在那達慕的會場摔跤,哥哥們伴她在草原上縱馬馳騁,她的蒙語已經説得像漢語一樣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們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長大的孤兒黃寶哥腿腳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兒時的玩伴馬正元,讓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尋找答案的火苗。

其實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經從諸多細節告訴觀眾,草原會伴她成長,但絕不會將她禁錮。第一次見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針,並且對她説:“等你長大了,拿着指南針,帶阿爸和額吉去上海。”當她任性出發,額吉對去追她的哥哥説:“如果她還是想去,就讓她去吧。”廣袤的草原從不會阻止兒女遠走高飛,她們只是想等你再長大一些,將你扶上馬背,再送你一程。

輾轉尋親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見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帶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婦女,她的漢語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繼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續了哥哥的人生,當她成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眾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通過回憶的畫面,讓觀眾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為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通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温暖的氈房;暮色裏一盞馬燈點亮,映照着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着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眾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通過閃回、倒敍、插敍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眾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為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

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標籤:觀後感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