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囚綠記》優秀教案設計

校園1.1W

《囚綠記》是我國現代作家、翻譯家陸蠡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寫成的一篇詠物 抒情的散文。課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的經歷,描繪了綠 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 ,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願,含蓄地 揭示了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 象徵着作者和廣大人民 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由於它的寫景狀物很有特點,表達情意含蓄藴藉,很適合 中學生朗讀、賞析,所以受到不同版本教材編委的青睞。

《囚綠記》優秀教案設計

  一、課題《囚綠記》

  二、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指導學生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註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3、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結合作者的身世,以及當時社會狀況,感受文本對中華民族不屈服於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讚揚。

  三、教學設想

(一)重點

體會綠的象徵意義,感受作品所傳達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對中華民族不屈服於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讚揚。

(二)難點

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採用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四)教具配備

多媒體展示ppt與板書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學生活動: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讀準字音。

  課時計劃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指導學生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註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3、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結合作者的身世,以及當時社會狀況,感受文本對中華民族不屈服於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讚揚。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巴金老人在回憶一位作家時説:“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般的心, 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 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他就是《囚綠記》的作者陸蠡。作家李健吾評價他的散文時説:“生命真純,節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於他的璞石一般的心靈。”今天 , 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這篇代表作, 去觸摸他那高尚的靈魂。

(二)初步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結構。

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並參照課後第一題即:作者為什麼喜歡綠?“囚綠”之後為什麼又放綠?放綠之後為什麼還懷綠?探討一下這篇文章的深刻內涵。並將課文劃分層次。

1、校準字音字義

在大屏幕上展示本課的生字生詞,請同學試讀,如有錯音老師在糾正。

陸蠡(lǐ)

涸(hé)轍(zhe)

婆娑(pósuō)

猗(yī)

蕈(xun)菌

瞥(piē)見

⑴了截:直截。

⑵涸轍:乾涸的車轍。

⑶急不暇擇:因着急而沒時間選擇。

⑷婆娑:①盤旋舞動的樣子、②枝葉扶疏的樣子③眼淚下滴的樣子。

⑸猗鬱:茂盛的樣子。

(6)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2、尋綠(1~4)喜悦滿足

賞綠(5~7)快活留戀歡喜

囚綠(8~12)喜悦可憐惱怒

放綠(13)尊敬祝福

思綠(14)懷念期盼

(三)分析課文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請同學們分析這句話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做上標記,然後我們一起分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找同學來講述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出喜歡的原因。教師做出品評。在指出以下三個句子,老師與同學一同賞析。

1、我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此時聽音頻)

“焦”清晰地寫出了作者對綠色的嚮往。隱含着對祖國擺脱日寇鐵蹄重獲光明的急切內心。

2、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葱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

借比喻表達了對綠色的喜愛,喻體愛、幸福、猗鬱的歲月,展現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3、臨行時我珍重的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綠”比喻成“囚人”。我釋放了被囚禁的常青藤,期望淪陷的祖國早日擺脱日寇黑暗統治重獲光明的內心表露。

提問:為什麼要將“綠色”比作囚人?題目為什麼叫《囚綠記》?

答案:(1)拘禁常青藤、不屈服於侵略和壓迫的反抗精神

(2)作者選定“囚綠”為文章命名,與文章想要表現的主題有關。“囚綠”寫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暗示着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複雜的心情,這是在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我國領土的時代背景下作者內心極度痛苦和精神上頑強抗爭的反映。

聯繫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陸蠡(1908-1942),原名聖泉,浙江天台人,現代散文作家、革命家、翻譯家,有散文詩集《海星》、散文集《竹刀》《囚綠記》。1942年4月,日本憲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關於抗日的書籍。他當時未在場,知道消息後前去交涉,被憲兵扣留。1942年僅34歲的陸蠡死於日寇酷刑之下,在1983年4月,國家民政部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更多九年級相關教案文章推薦:

1.九年級《望海潮》優秀教案

2.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教案

3.九年級上冊《誡子書》教案(魯教版)

4.人教版九年級《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5.九年級《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6.九年級《出師表》教案

7.九年級課文《雨説》教案

8.九年級《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帝國》教案

9.九年級語文課文《虞美人》詞文教案

10.九年級課文《百合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