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精選7篇)

校園9.06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精選7篇)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詩歌,瞭解詩歌的人物情節等主要內容.

2.引導幼兒用故事的語言表現詩歌的內容,實現語言形式的轉換.

3.發展幼兒對多種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幫助幼兒學習詩歌,瞭解詩歌的人物情節.

活動準備:

1、小竹竿,小籃子.

2、紙偶人,頭飾,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

1、教師通過讓幼兒聽錄音欣賞詩歌.

2、通過提問讓幼兒掌握詩歌中的人物及事件發生和發展.

a.詩歌中講的是誰的事情?

b.小白兔過橋時看見了誰?

c.小白兔過橋時看到山羊公公,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説的?

3、看畫面,幼兒自由地朗讀詩歌。

二、表演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為表演準備道具;紙偶人,小藍子,枴杖等。

2、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演形式進行表演,將詩歌中的語言轉換成對話與對白。

三、操作講述

1、教師啟發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將詩歌的內容繪製成2—3幅圖畫。

2、引導幼兒將圖畫內容轉換成敍事形式。

3、將幼兒繪畫作品展出。

教師將幼兒的敍述記錄下來,配合畫面同時展示,引導幼兒互相參觀並講述。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感受兒歌的音韻美。

2.理解詞語“搖搖擺擺、蹦蹦跳跳”。

3.懂得做個有禮貌、有愛心的孩子。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學唱歌曲《走路》並把山羊公公編入歌曲中。

(2)做過體育遊戲“過獨木橋”。

2.物質準備: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個,背景圖一副。小白兔頭飾、山羊公公頭飾、小魚頭飾。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有節奏、完整地朗讀兒歌。

2.活動難點:理解詞語“搖搖擺擺、蹦蹦跳跳”。

3.活動指導:通過談話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幫助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及音韻美。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教學

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聽音樂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樣子進入教室。(歌曲《走路》)

2.出示圖片和棒偶,引導幼兒討論和表述。

提問:這是什麼?為什麼叫獨木橋?

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時要過獨木橋,應該怎麼辦?(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注意迴應和提升幼兒的語言經驗。)

3.視聽朗誦兒歌,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提問:兒歌的名稱是什麼?兒歌裏有誰?説了一件什麼事?

4.教師操作棒偶,再次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並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小白兔是怎麼走路的?(模仿動作並學習詞語“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麼走路的?(模仿動作並學習詞語“搖搖擺擺”。)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麼説的?它是怎麼做的?

河水為什麼嘩嘩笑?鯉魚為什麼蹦蹦跳?

5.教師完整朗誦兒歌,幫助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和音韻美。

提問:這首詩歌好聽嗎?哪裏好聽?(讓孩子評價)

6.幼兒學習朗讀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幼兒小聲跟讀。(利用棒偶操作)

(2)集體朗誦。(指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並讀準字音。)

(3)分組分角色朗讀,一組扮演小白兔,另一組扮演山羊公公,邊讀兒歌邊表演。(注意指導幼兒表演出角色的動態特徵。)

7.分角色表演。(指導幼兒表演出角色的動態特徵。)

8.討論、理解兒歌主題

提問:

(1)小白兔為什麼要讓山羊公公先過橋?

(2)如果在公共汽車上遇到爺爺奶奶應該怎麼做?(聯繫經驗)

小結:小白兔是個有禮貌、有愛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歡它。我們也要向小白兔學習,做個有禮貌、懂得謙讓的孩子。

附:兒歌

小白兔過橋

小白兔過小橋,

走到橋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過來了,

搖搖擺擺走上橋。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橋下把手招,

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過橋。

河水聽了嘩嘩笑,

小魚樂得蹦蹦跳,

都誇白兔有禮貌。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自從幼兒園的養殖區裏來了兩個小客人小白兔之後,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每天都有很多幼兒圍着小白兔看看、説説,還有很多幼兒從家裏拿來菜葉喂小白兔。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看看、講講小白兔,從中瞭解小白兔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小班幼兒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為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蹦、跳、爬等"讓幼兒喜歡小白兔,願意親近小白兔,在模仿的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雙腳跳能力,發展了幼兒的大肌肉,使幼兒從中體會到集體遊戲的快樂。整個活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擴展幼兒的經驗。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白兔的外形特徵,瞭解小白兔的生活習性。

2、喜歡小白兔,願意親近小白兔。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一對小白兔及小白兔愛吃的食物。

2、小白兔頭飾每人一個、竹籃一個、木頭一塊、玩具小白兔一隻。

3、兔寶寶的圖片。

4、呼啦圈做的山洞。

5、音樂《拔蘿蔔》。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講講小白兔的外形特徵。

1、出示玩具小白兔,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歡迎它出來吧--它是誰啊?(出示玩具小白兔)你們喜歡小白兔嗎?那你們見過真的小白兔嗎?誰能告訴老師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子?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小白兔的外形特徵。

2、出示真的小白兔,讓幼兒觀察它的外形特徵並講講它的生活習性。

師:寶貝們説了這麼多,想不想看看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分別介紹小白兔白白的絨毛、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四條腿。

師:為什麼小白兔跑的那麼快?(幼兒根據想象自由回答)

小結:因為小白兔的兩條前腿短,兩條後腿長,它的後腿肌肉發達,所以跑起來特別快。

師:(兔籠裏有一塊木頭)小朋友猜一猜老師為什麼在兔籠裏放了一塊木頭?(幼兒根據想象自由回答)

小結:木頭是給小白兔磨牙用的,因為小白兔的門牙長的特別快,需要經常磨牙,如果不磨就會長的很長很長,把小白兔的嘴給封住了,就不能吃東西,慢慢的就會被餓死了,只有經常磨牙,它的牙齒才不會長長,這樣吃起東西來才會香香的。

3、簡單介紹小白兔的生長過程,請幼兒説説小白兔愛吃哪些食物。

師:兔媽媽生了一窩可愛的兔寶寶,你們見過剛出生的兔寶寶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説説兔寶寶的樣子)。

放圖片(兔寶寶的照片)讓幼兒觀察兔寶寶的外形特徵,老師講解。

師:兔寶寶長大了,它喜歡吃什麼食物啊?(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二、請幼兒喂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的動作。

師:老師準備了很多小白兔愛吃的食物,誰想來喂一喂小白兔啊?(請幼兒喂喂小白兔)小白兔吃的真香啊!可是老師準備的食物都讓小白兔吃完了,到明天小白兔沒有東西吃該餓肚子了,怎麼辦啊?(幼兒想辦法)老師這兒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去菜地拔蘿蔔給小白兔吃好不好?現在老師扮兔媽媽,你們扮兔寶寶,我們一起去菜地拔蘿蔔了!(和幼兒一起學小白兔跳)一邊跳着一邊説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設障礙物山洞)寶寶們,要過山洞了。跟着媽媽一起爬過山洞吧。菜地到了,寶貝們,去拔蘿蔔吧!(孩子們拔蘿蔔時,放音樂《拔蘿蔔》)

師:寶寶們真厲害,拔了這麼多蘿蔔,讓我們回家把蘿蔔洗乾淨,明天再來喂小白兔吧。寶貝們,跟着媽媽回家嘍!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圍繞目標,層層遞進,特別關注活動中細節的把握,致使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熱情高漲。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孩子們模仿小白兔去菜地拔蘿蔔的過程中,有幾名幼兒在活動室來回跑,"孩子們,外面危險,快到媽媽身邊來"老師的一句話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過來,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我覺得,教學細節的把握就決定着教學活動的成敗,願我們做幼兒教師的都來關注教學、把握細節,孩子們將會收穫更多。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兩段不同的音樂。

2、能跟着音樂做出各種動作。

3、樂意參與音樂遊戲,感受活動的樂趣。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能聽着音樂做動作。

難點:幼兒能聽着音樂做出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活動準備:

佈置場景,課件、音樂,小白兔胸牌(每人一個)和大灰狼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入場地

教師:孩子們,我是兔媽媽,你們都是兔寶寶,今天媽媽帶你們去森林裏玩好嗎?出發嘍! (幼兒跟隨教師學習小兔跳,進教室),森林可真漂亮啊,請寶貝們每個人找到一棵小樹坐下來休息一下吧!(引導幼兒坐在椅子上)

二、聽第一段音樂

1、教師:今天媽媽在來的時候還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播放音樂,不看動畫)

2、教師提問:孩子們,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怎麼樣?你想做點什麼?

3、請個別幼兒説,並請幼兒做出動作。(跳舞、吃草、拔蘿蔔、採蘑菇……)

4、讓幼兒跟着音樂做各種動作。(播放音樂)

教師:那我們跟着音樂做自己想做的動作吧!但是等會音樂停的時候,請寶貝們蹲下來不要動。

5、教師點評幼兒表現,請個別幼兒在做示範6、集體跟着音樂再來做動作

三、聽第二段音樂

1、教師:媽媽這裏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也一起來聽聽吧。(播放音樂,不看動畫)

2、教師提問: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怎麼樣?你覺得森林又來了什麼動物?

3、請個別幼兒説,並請幼兒做出動作。

4、讓幼兒跟着音樂學做的動作。(播放音樂)

教師:小朋友那我們跟着音樂做自己説出來的小動物的動作吧!但是等會音樂停的時候,請小朋友們蹲下來不動。

四、完整的欣賞音樂。(播放音樂)

今天小兔子和大灰狼也想出來玩,那我們就跟着音樂坐在椅子上做動作,好嗎?

五、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玩的真開心,我們今天都來當小兔子,一起來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遊戲。

六、遊戲

教師講述遊戲規則:小白兔們,你們看外面草地上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草地上玩吧,但是等會要是大灰狼出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蹲在那裏,那樣子大灰狼就找不到我們,他自己就會走掉的!

1、教師帶領幼兒當小白兔,請一位老師當大灰狼。(提醒幼兒做各種小白兔的動作,大灰狼出來的時候要蹲在那裏不動)播放音樂。

2、請一位幼兒當大灰狼,教師和幼兒當小白兔。播放音樂。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年齡小,對角色遊戲很感興趣,他們喜歡把自己扮演成各種小動物和老師一起做遊戲,尤其喜歡能在遊戲情節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來滿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因此,我設計了音樂遊戲《小白兔和大灰狼》想讓幼兒在感知遊戲情節的同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並能感受音樂遊戲所帶來的樂趣。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5

活動時間

活動名稱:

分級閲讀《小白兔過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過程,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讀兒歌。

2.引導幼兒學習新詞:白兔、過橋、山羊。

3.讓幼兒懂得與人處事要謙讓的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圖片(白兔、山羊公公) 字卡:白兔、過橋、山羊

2.學具:小圖書人手一冊

活動重點:

懂得與人處事要謙讓的道理

活動難點:

朗讀兒歌,識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謎語: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兔子)

2.集體活動:

(1)出示(兔子)卡片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把小兔子帶到了教室裏,有一天,小兔子要過橋,他呀遇到了山羊公公,那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接下來,老師帶給小朋友們一首詩歌,名字叫《小白兔過橋》

(2)播放VCD,簡單提問

師:詩歌名字叫什麼呀?

(3)出示板書:《小白兔過橋》教師朗讀一遍

(4)根據詩歌內容解釋其意義

師:小白兔為什麼要那樣説呀?

(5)教師手指字帶讀一遍,最後一句引出字卡:白兔、帶讀三遍,相應引出其餘字卡帶讀三遍

(6)字卡遊戲:親親

(7)發小圖書,一起讀一讀(圈字卡)

(8)收出,用動作表演詩歌

(9)遊戲《兔子舞》

(10)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詩歌啊? 小白兔,懂得謙讓,為他人着想,有禮貌,我們也要學習小白兔。

活動延伸: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或者排隊的時候,也應該懂得謙讓不爭搶,為他人着想,如果你能做到,大家都很喜歡你。

家庭作業: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一讀

活動反思:建議分兩個課時上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能知道兒歌的名稱,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讀兒歌。

2、引導幼兒學習新詞:“蹦蹦跳跳”“禮貌”“您”“招”。

3、讓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要謙讓的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着想的`品德。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圖片《小白兔過橋》、小白兔和山羊頭飾、字卡。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小白兔過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白兔過橋》。

小白兔和山羊公公都要走過小橋,最終它們過橋了沒有呢?它們是怎麼過橋的呢?小朋友們看完就知道了。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兒歌

(l)兒歌中講的是誰過橋?它們過橋了嗎?(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它們都過橋了)

(2)小白兔和山羊公公過小橋,碰到一塊,小橋很小,一起過是過不去的,那怎麼辦啊?(讓一個人先過去)該讓誰先過橋?(山羊公公)為何要讓山羊公公先過橋呢?(幼兒一邊想這個問題一邊聽教師念兒歌)

3、學習兒歌

(1)教師有表情地示範朗讀一遍兒歌。

提問:

剛才老師唸的兒歌叫什麼名字?(小白兔過橋)

兒歌中有哪幾個動物?(小白兔和山羊公公)

(2)教師出示小白兔和山羊公公頭飾,邊操作邊朗誦第一段。

提問:

誰先去過橋?(小白兔)

小白兔走到橋上時怎麼了?(瞧一瞧)

小白兔見到誰來了?(山羊公公)

山羊公公是怎樣走上小橋的?(搖搖擺擺)

(幼兒跟教師念兩次)

(3)教師繼續邊操作邊朗誦第二段。

提問:小白兔見到山羊公公走上橋後怎麼辦?(往回走)

小白兔站在橋頭幹什麼?(把手招)

小白兔對山羊公公説了些什麼話?(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過橋)

(幼兒跟老師念兩次)

(4)老師講述第三段。

提問:

河水聽了小白兔的話怎麼了?(嘩嘩笑)

小魚聽了小白兔的話又怎麼了?(蹦蹦跳)

(老師示範小魚蹦蹦跳的動作,幼兒跟老師學跳)

河水和小魚都誇小白兔什麼?(有禮貌)

(老師帶領幼兒念第三段)

小結:河水嘩嘩笑,小魚蹦蹦跳,那是在誇獎小白兔懂禮貌,知道謙讓。在好處、方便麪前能夠做到不搶先、能讓人,就是謙讓的表現。小白兔做得很好。

4、學念兒歌

(l)教師完整地有表情地再範讀兒歌一次,然後幼兒集體跟教師讀兩次。

(教師在此強調翹舌音,糾正個別幼兒的錯誤讀音)

(2)請兩名幼兒戴上頭飾邊表演邊念兒歌。

禮貌教育:

小朋友學習了《小白兔過橋》這首兒歌,我們該向兒歌中的誰學習(小白兔)為什麼要向小白兔學習呢(小白兔有禮貌,讓山羊公公先過了橋)有禮貌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平時你們會不會這麼做?(會)請個別幼兒告訴大家。

小結: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大家就像一家人,學習活動都會覺得很愉快。我們的許多小朋友也能做到謙讓,比如説,排隊喝水、排隊洗手,先讓給其他小朋友,這些都是謙讓。

5、情景表演《小白兔過橋》

請能力強的幼兒上台表演。

幼兒中班小白兔過橋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我以小白兔這一幽默感、善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形象為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明快的節奏,通過畫面從而展現出小白兔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小白兔不過橋的時候在想誰?魚兒和流水是怎樣誇獎小白兔的?小白兔最後能過橋嗎?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學習下去。淺顯的詩歌構思和富有情節形象的畫面,都非常適合幼兒的閲讀水平。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跟念

2.大膽地進行表演。

3.懂得尊老謙讓,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小白兔)小白兔在來我們學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白兔遇到了什麼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圖。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一)、課件出示背景圖1

1、問:圖上有些什麼呀?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小河)上面有什麼?(小橋) (讓幼兒回答)

2、今天,老師根據這幅圖,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3、師説第一段兒歌:小白兔,過小橋,走到橋上瞧一瞧。

4、問:當小白兔走到橋上時,誰過來了。(師指導朗讀)

5、師過渡:那接下來小白兔是怎樣做的呢?我們看第二幅圖。

(二)、課件出示背景圖2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二段。山羊公公過來了,搖搖擺擺走上橋。

問:山羊公公是怎麼樣走上橋的呢?(學一學)

2、幼兒學習朗誦

3、教師:小白兔走過橋了嗎?

(三)、課件出示背景圖3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三段。

問;小白兔是怎麼做的?對山羊公公説些什麼?

2、幼兒學習朗誦

(四)、課件出示背景圖4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四段。

問:誰誇獎了小兔呢?

2、幼兒學習朗誦

三、講述詩歌第一遍,配上動作表演。

師:詩歌一遍講完了,請小朋友回答我的問題

1.小白兔過橋時,它遇到了誰?

2.山羊公公是怎麼樣走上橋的呢?(學一學)

3.誰誇獎了小兔呢?

四、邊欣賞邊講述

師: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一起過橋,橋會怎麼樣呢?

2.那麼我們的小兔是怎麼做的呢?

3.河水和小魚為什麼要誇獎小兔呢?

五、幼兒跟念,再配上動作學一學

六、欣賞歌曲《小熊過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