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眉峯碧·蹙破眉峯碧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校園7.74K

原文:

眉峯碧·蹙破眉峯碧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眉峯碧·蹙破眉峯碧

宋代:佚名

蹙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

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譯文:

蹙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

蹙眉皺目,傷心離別,牽着手捨不得放開。整天四目相對也看不夠,不能忍受這離別之苦,我們本是鴛鴦啊!

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傍晚投宿在村中驛站,風雨之聲令人難眠,被離愁困擾了一晚。窗外芭蕉,窗裏坐着傷心人,那雨滴落在葉上就好似點點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

註釋:

蹙(cù)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yuān)鴦(yāng)只!

鎮日:整天,從早到晚。只:孤獨的。

薄暮投村驛(yì)。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薄暮:指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通夕:整夜。

賞析:

此詞是市井之輩抒寫羈旅行役之苦的,但並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勞頓,而是表達痛苦的離情別緒。在某種意上,這種離別之苦比起勞碌奔波是更難於忍受的,當初與家人離別時的難忘情景至此時猶令主人公感到傷魂動魄。

“蹙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是與家人不忍分離的情形。從“鎮日相看未足時”一句體味,很可能他們結合不久便初次離別,所以特別纏綿悱惻。蹙破眉峯,是婦女離別時的愁苦情狀,從男子眼中看出;纖手重執,即重執纖手的倒文,從男子一方表達,而得上句映襯,雙方依依難捨之情,宛然在目。其中當有千言萬語,無可訴説,只以兩個表情動作交代出來,簡潔之至,亦深刻之至。柳永《雨霖鈴》詞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蓋於此脱胎。以下“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是男子在分別在即所感,也是別後心中所蓄。這兩句詞令人想起白居易《長恨歌》所敍述的“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和柳永《西施》所評説的“正恁朝歡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來”,雖事有小大之殊,人有平民君主之別,其情之難堪,卻無二故。

所同的是歡情未足而變故突生,而又不同的,是此詞中的“相看”二字,寫所“未足者”僅此,不借外物增飾助情,一心只在眼前這個“人”;其次是不專從男方一己之“未足”落筆,而是兩個人互相的看個不夠,寫新婚夫婦濃情蜜意如畫。這是平等的愛情,平民的愛情,比君王的那一份有本質的不同,以相互無華的語言表出也是恰如其分。——正是此“時”,“鴛鴦”分手了。南朝陳代的徐陵在《鴛鴦賦》中曾説過:“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雙鴛鴦。”而現在鴛鴦不雙而“使只”。“使”字下得好,誰為為之?孰令致之!也是南北朝作家的庾信有詩云:“青田樹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無事交(教)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代人傷往》),真是慨乎言之,在男主人公心中,也當有這樣的歎恨了。

離別的情形是主人公在旅宿之時的追憶,詞的下片才抒寫現實的感受,因為這次離別是他為了生計之類的逼迫忍心而去,故思念時便增加了後悔的情緒,思念之情尤為苦澀。“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一方面道出旅途之勞苦,另一方面寫出了荒寒淒涼的.環境,旅人為趕路程,直至傍晚才投宿在荒村的驛店裏,一副寒傖行色表明他是社會下層的民眾,在這荒村的驛店裏,風雨之聲令人難以入寐,離愁困擾他一整個夜晚。“愁”是全詞基調,緊密聯繫上下兩片詞意。風雨之夕,愁人難寐,感覺的聯想便很易與離愁相附着而被強化。

“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聯繫,但在特定的環境氛圍中,由於聯想的作用,主體的感受便以為雨滴落在芭蕉葉上就好似點點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種苦澀之情,令人傷痛不已。結尾兩句既形象,又很有情感的分量。在上片結句詞情達到高峯之後,又出現了一次高峯,詞意充實,詞情不衰,結構美妙而完整。文人詞中也常將雨聲與愁苦之情相聯繫,如温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但民間詞的“分明葉上心頭滴”,所表達的情感卻更為強烈,雨水滴在葉上,也滴在心頭;更進一步體味,雨水分明不是滴在葉上,而是滴在心頭。“分明”的幻覺是情感過於強烈所造成,在句中起着非常有力的表現作用。這結句即與唐宋文人作品比較,也可稱之為名句。

這首小詞抓住一點羈旅離情表達得充分完滿。它以自我抒情方式傾瀉趨勢強烈的內心情感,按照情感發展的順序一氣寫下,善於層層發掘,直至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層。作者能切實把握富於特徵性的細節,整個藝術表現手法相互而簡潔。這些成功的藝術經驗可能也是柳永曾經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