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班教案《嘴巴》

校園5.57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嘴巴》,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嘴巴》

小班教案《嘴巴》1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在故事中感受"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2.傾聽與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師: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説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①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②小弟弟碗裏的飯為什麼撒得到處都是?③大公雞來了説什麼?然後做了什麼?④大公雞為什麼説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⑥小弟弟為什麼哭了?⑦奶奶對小弟弟説了什麼?⑧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總結: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4.活動延伸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和漏嘴巴》活動反思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説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公雞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並富有重複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並且開門見山説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才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採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為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採用了PPT資料,並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於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於這是一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於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麼在進餐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為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後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為切入,並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後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小結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活動的延伸活動則是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小班教案《嘴巴》2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懂得愛護自己的嘴巴,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並學會講究衞生的良好習慣。

3、根據自己的經驗説説怎樣保護自己的嘴巴。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吹的(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話筒、錄音機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嘴巴圖片一張,背景音樂一個,口技視頻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遊玩:“小嘴巴樂園”。

師:今天,天線寶寶的小嘴巴樂園開張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去遊玩,你們開心嗎?

幼:開心

師:天線寶寶有一個要求,它要求小朋友要用自己的小嘴巴玩裏面的東西,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師:讓我們一起搭着小火車趕快去看看吧!

師:你們看看我們已經到了小嘴巴樂園門口了,讓我先跟小朋友介紹這裏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吧!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快樂的去遊戲吧(播放背景音樂) 停止音樂,師:現在小嘴巴樂園要關門了,讓我們搭着小火車回去吧!

二、幼兒遊戲後,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剛才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呢?

幼:我剛才吃了很多好吃的東西,用嘴巴玩的?(儘量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示範)

師:我們的嘴巴真有趣,能吃東西,能唱歌,能吹出美麗的泡泡和音樂還能説話呢! 那你們瞭解自己的嘴巴,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了(師出示嘴巴圖片)你們知道嘴巴基本上有哪幾個部位組成?

幼:牙齒(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我們的嘴巴由嘴脣,牙齒和舌頭組成。

三、有趣的嘴巴

師:看來我們的嘴巴還真奇妙!瞧!它現在又要做什麼了?(播放口技視頻讓幼兒觀賞。) 觀看視頻後,幼兒自由談論嘴巴又做了什麼好玩的事情。

四、愛護自己的嘴巴

師:嘴巴是身體的一部份,我們應該保護自己的嘴巴。那小朋友知道應該怎樣愛護的自己的嘴巴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怎樣愛護自己的嘴巴

五、小結:

1、發黴的食品、髒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2、尖、利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衞生。使人難受。

4、太燙、太冰的食物不能食用

5、不能吃太多糖果

小班教案《嘴巴》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歌所展示的快樂情趣。

2、通過圖夾文的形式,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漢字:爸爸、媽媽、奶奶。

3、喜歡主動和大人打招呼,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2、“爸爸、媽媽、奶奶、娃娃”漢字卡片以及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 )認識甜嘴巴“文文”。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做文文。大家歡迎!(幼兒與布娃娃相互問好)。

2、文文是一個非常受人喜歡的好娃娃,為什麼呢?因為她看見老師問聲早,看見同伴問聲好。所以大家誇她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教師朗誦兒歌《甜嘴巴》,幼兒欣賞兒歌,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老師想了一首兒歌來表揚她,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提問:

1、兒歌裏説了些什麼?

2、小娃娃有一張怎樣的嘴巴呢?

3、她喊了誰?大家高興嗎?

(三)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鼓勵幼兒閲讀以圖夾文的形式出現的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1、為什麼説小娃娃是甜嘴巴呢?

2、你喜歡小娃娃嗎?

3、小娃娃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呀?

(四)師生一起閲讀兒歌《甜嘴巴》。

1、老師以愉快的預期帶幼兒學念兒歌。

2、老師與幼兒一起完整朗誦兒歌,要體現甜嘴巴的自豪感。

(五)幫助幼兒觀察圖夾文,邊出示漢字卡片邊念兒歌,鼓勵幼兒感知、認識漢字“爸爸、媽媽、奶奶、娃娃”。

(六)為圖片找漢字卡片朋友。“爸爸、媽媽、奶奶、娃娃”圖片和漢字,啟發幼兒為漢字卡片找圖片朋友。

(七)仿編兒歌。

1、小娃娃,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奶奶,她還會喊誰呀?(擴散幼兒思維)

2、師幼一起念仿編兒歌。

(八)幼兒學習並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1、老師再次朗誦兒歌。鼓勵幼兒跟念,並組織幼兒討論: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2、啟發幼兒在平時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附兒歌:甜嘴巴

小娃娃,甜嘴巴。

喊媽媽,喊爸爸,

喊得奶奶笑掉牙。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語言發展方面的特點是:逐步具備了基本的聽説能力,能運用簡單的語言與人交往。但這一時期的兒童由於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存在着發音不清楚,不準確的現象,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還帶有明顯的“情境性”,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就多留意了孩子們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發展,引導幼兒敢於説,願意説。

小百科:嘴巴,這裏指人的器官,是人身體的一部分,可以用來講話和進食也包括呼吸。

小班教案《嘴巴》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嘗試用“我用嘴巴……”的句型來進行表達。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吹的(氣球、吹泡泡用具、哨子和小喇叭);唱的(話筒);吃的(糖果);有吸管的飲料;毛巾;調羹;

2、教學使用材料:畫好的嘴巴圖片一張;操作材料的小照片每種一張(共7張)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相互觀察 “請寶寶和你旁邊的小朋友相互看一看,我們的臉上有什麼?”

(幼兒相互觀察並講述)

師:我們都有嘴巴,那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呢?(幼兒講述……)

二、提出活動要求

1、每種東西都要去玩一玩。

2、玩的時候要説一説:“我用嘴巴怎麼玩?

3、在玩別人玩過的東西時先要用毛巾擦一擦。

三、幼兒實踐操作

1、教師巡迴指導、觀察。

2、引導幼兒講述短句:我用嘴巴……

四、集中交流

1、教師出示貼有嘴巴的黑板:

提問:“你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

(幼兒講述後,教師將各種東西的照片及時貼在嘴巴旁邊)

2、幼兒總結:現在誰能説説嘴巴有哪些本領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講述)

3、教師總結:我們的嘴巴真能幹,又能吃又能唱還能玩遊戲,嘴巴的用處可真大呀!

五、拓展活動

1、“嘴巴除了這些用處以外,還有其他的本領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思考)

2、教師播放T,引導幼兒觀察。

(1)“這個寶寶用小嘴巴在幹什麼?”(一個寶寶在親吻媽媽的臉)

“你們看媽媽的臉上怎麼樣了?”(笑眯眯的)“我也很想有人來親親我,寶寶你們希望有人親你嗎?我們也來親親好朋友吧!”(教師和幼兒相互親一親)

(2)播放再見的兩張照片:“寶寶你們猜猜看,這個寶寶在幹嗎?”

教師重複播放兩張照片的T,讓孩子進行觀察,讓孩子發現其中的祕密 (用手説再見)

“我們也來學一學。”(教師和幼兒進行模仿學習)

3、教師總結:

“原來我們的嘴巴除了説話、吃飯、唱歌、做遊戲,還可以聯絡感情,小嘴巴的用處真大,我們一起去把嘴巴的本領告訴其他班級的小朋友,讓他們也來和嘴巴做遊戲。”

活動反思:

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小班教案《嘴巴》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自己嘴巴的用處,懂得愛護自己的嘴巴,並學會講究衞生的良好習慣。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麼東西可以做。什麼東西不可以做。

活動準備:

1、吹的(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話筒、錄音機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一些物品的圖片、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猜哪裏發出的聲音?

1、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

2、問幼兒聽到了什麼?是從哪裏發出的聲音?

二、幼兒談論嘴巴的用處。

1、小朋友,你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處呢?

2、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幼兒遊玩:“小嘴巴樂園”。

1、教師:“今天,天線寶寶的小嘴巴樂園開張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去遊玩,你們開心嗎?”

2、引導幼兒去嘴巴樂園遊玩,嘴巴樂園裏有音樂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兒可以自由地去各個屋遊玩,嘗試用自己的嘴巴進行遊戲。

3、幼兒遊戲後,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1)誰能告訴我你去了哪些地方遊玩?你是怎樣玩的?(幼兒可以邊示範邊回答)。

(2)你還看到別人用嘴巴幹什麼?

4、教師小結:我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來又能説,又能唱來又能吹,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四、請幼兒進行記錄

1、請幼兒根據記錄表中的內容自己進行判斷、記錄。

2、幼兒討論記錄結果: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

3、小結: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如果把嘴巴傷害了,人就會很痛苦。

(1)壞蘋果、發黴的食品、髒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2)尖、利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衞生。

《抹肥皂》—分組教學活動

《抹肥皂》—分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念念兒歌,讓幼兒學會抹肥皂。

2、讓他們知道要用肥皂才能將手洗乾淨。

活動準備:盆、肥皂、

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教師念兒歌

2、交流體驗

(1)幼兒議議,怎樣才能使小手洗乾淨?

(2)肥皂多塗好不好?

(3)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行為鞏固

幼兒試試抹肥皂,細細搓洗,教師觀察指導,並提醒個別幼兒不玩弄肥皂

小班健康教案:好玩的綵綢

活動目標:

1、在彩色綢上嘗試不同的玩法,發展走、跑、爬、跳等基本動作。

2、依據不同的信號調整身體運動的方式,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紅、黃、藍大綢布若干;竹梯、平衡木;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快樂小司機

師: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開着小汽車去公園玩吧!(聽着音樂做律動:模仿擦車、開車、摁喇叭、轉彎等動作。)

師:公園到了,我們把汽車停好,進公園玩嘍!

(二)情景遊戲:綵綢變變變

1、順着小路走一走——把綢布分別鋪在竹梯和平衡木上成小路

師:這裏有兩條小路,我們一起走一走。(帶着幼兒依次走過小路,提示幼兒保持身體平衡。)

2、經過小河跳一跳——把藍色綢布對摺成小河狀

師:前面有兩條小河擋住了去路,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運用跨跳或並腳跳的方法過小河。)

3、看到山洞鑽一鑽——把紅色綢布做成山洞狀

師:小朋友們都過河了嗎?我們一起鑽山洞嘍。(幼兒手腳並用爬行,身體儘量不要碰到“山洞”。)

(三)自由探索:綵綢真好玩

(自由探索綵綢的多種玩法。)

1、師——這裏有好多彩綢,你們看看有些什麼顏色?(紅、黃、藍)數數看一共有幾塊綵綢?

2、師——漂亮的綵綢寶寶要和我們做好朋友一起玩呢!你想跟它怎麼玩呢?(引發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如倒爬;順爬;滾;抖動綵綢,幼兒用腳踩;幼兒與教師結伴玩吊竿;兩位教師拉住綵綢兩頭,幼兒雙手吊在上面蹦跳或搖盪;用綵綢作漁網,玩捕魚、坐轎子等遊戲。)

3、師——下雨啦,快點找個地方躲起來吧!(一起躲到大紅傘下)風好大呀,把大紅傘吹上去了,風小了,大紅傘下來了。 (變換傘的高度。)

師:哎呀!一陣大風吹過來,把大紅傘吹跑了,我們快去把它追回來吧!(大紅傘四處移動,幼兒跟着目標快速追逐奔跑。)

師:大紅傘終於追回來了,和好朋友靠得緊一點,我們再也淋不到雨啦!

(四)放鬆整理

師:雨停了,天晴了,我們也玩累了,一起開着汽車回家吧!(北京愛樂幼兒園)

好吃的紅色蔬菜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體驗一起遊戲的快樂。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食物。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領幼兒參觀大班的水果超市。

2、紅色蔬菜的實物或模型,圖片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組織幼兒坐好,然後提問幼兒,引導幼兒説出吃過或見過的紅色蔬菜是什麼樣的,吃起來有什麼感覺,什麼味道。

2、老師扮演售貨員,請幼兒自由到蔬菜超市選購紅色蔬果,送到紅色水果城。説一説有那些紅色蔬果。

3、遊戲:小紅帽購物(背景音樂《小紅帽》)

老師扮演小紅帽要去市場買紅色蔬果,幼兒扮演各種紅色蔬果坐在椅子上,當小紅帽走到幼兒跟前,幼兒應説出紅色蔬果的名稱,小紅帽走過去買(請幼兒跟在老師後面)直到小紅帽買了太多的食物,音樂停止,袋子破了,嘭!老師和跟在後面的幼兒迅速去搶位子,沒有位子的人當小紅帽,遊戲繼續進行(幼兒可交換蔬果,也可更換要買蔬果的顏色)

4、紙團粘貼:果子熟了。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圓圓的臉上有什麼》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頭部的外部形態,知道五官的名稱和功能。

2.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知道不把異物放在嘴、鼻、耳中。

3.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我的臉

2.趣味練習:相貌手冊

3.操作材料:香水、鈴鼓。

活動過程

一、遊戲:指五官 (樂幼教)

1.以遊戲的形式請幼兒指一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今天我們玩個“指五官”的遊戲,老師説什麼,小朋友就指什麼。準備好了嗎?

(鼻子、耳朵……)

2.老師加快速度進行遊戲,看看誰指的又快又準確。

3.教師:我們交換一下,你們説,老師來指,好不好?

(鼻子、嘴巴……)

二、通過操作活動,瞭解五官的功能。

1.用五官瞭解桌子上有哪些東西。

教師:老師在桌子上準備了一些東西,請小朋友看一看,玩一玩,

然後舉手告訴老師,桌子上有什麼?你是怎麼發現的?

2.幼兒操作

提問:桌子上有什麼?你是怎麼發現的?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本領真大,眼睛能看到了籃子裏有很多的東西,

鼻子能聞出了毛巾、清新劑是香的,耳朵能聽出了八寶粥瓶子裏有東西,小球能夠發出聲音來。

那麼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呀?(可以吃東西、講話),

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們各有各的本領。

三、觀察操作卡,知道要保護自己的五官。

1.出示圖片一

提問: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他為什麼肚子痛?

(師:對了,這個小朋友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所以肚子痛了。)

2.出示圖片二

提問:他們在幹什麼?醫生為什麼要幫小朋友看耳朵和鼻子?

(因為他把東西塞到了耳朵和鼻子裏,結果怎麼樣?結果只能上醫院去找醫生幫忙拿出來了。)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學他們,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不能吃那些不乾淨的東西,不能把東西塞到鼻子和耳朵裏。

4.你們知道不知道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呢?

(不能用髒東西揉眼睛,不能看很長時間的電視,還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四、觀看動畫片:我的臉

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健康—快快逃出污染區

主要領域: 健康

活動目標:

·萌發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知道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練習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

相關領域:語言、社會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難點:能正確協調地鑽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鴨子胸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等同)、兩條長鬆緊帶、各色廢舊彩色印刷紙小魚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2—3倍)、小盆4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當鴨媽媽,小朋友當小鴨,鴨媽媽帶領小鴨聽音樂鍛鍊身體。複習遊戲“長高了,變矮了” (“長高了”起立兩臂上舉;“變矮了”馬上蹲下; “誰長得最高?”叉腰原地雙腳向上跳數次)。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新動作

①幼兒自由地在鬆緊帶下玩耍後,説説在玩時遇到的問題。

②啟發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才能從鬆緊帶下順利經過?

③得出動作要領: “雙膝彎彎,腰彎彎,低着頭兒鑽鑽鑽”進行兩次;

④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來回練習鑽;

⑤請個別幼兒示範,並講解重點:鑽時低頭彎腰,儘量不碰到鬆緊帶;

⑥幼兒繼續練習後,請幼兒成四列縱隊站在起跑線後;

2.遊戲“快快逃出污染區”

①講解遊戲玩法:遊戲開始,每隊的第一位幼兒出發,依次鑽過兩條鬆緊帶後,跑到河邊抓一條魚,然後鑽回來將小魚放入各組的臉盆內,等到把小魚抓完後,小鴨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師敲小鈴發出警報聲: “不好了,遇上污染區了,快快逃離!”小鴨馬上從原線路鑽過障礙物逃回到起點。

②幼兒遊戲,教師強調遊戲規則:小鴨必須從原線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鬆緊帶;逃離時不推不擠,不和同伴碰撞。

三、結束部分

1.師: “能幹的小鴨們逃離了污染區,要是不及時逃離,會發生哪些後果呢?為什麼會有污染區?”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 “小鴨們逃出了污染區,真是很幸運,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攜起手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讓我們的小鴨在清清的水裏快樂地長大。一起跳個舞慶祝一下,好嗎?”

4.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跳歡慶舞。

  【延伸活動】

1.提醒家長帶領幼兒在各自居住的小區周圍尋找污染區,探詢被污染的原因。

2.帶幼兒到園內的`游泳池邊,展開討論:怎樣才能保持池水的潔淨而不受污染?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基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很難以説理的方式來説服他們愛護水源,孩子也不瞭解水被污染的後果。通過本次活動,自然地將環境教育融入健康活動,在幼兒練習鑽的過程中可以輕鬆而自然地滲透環境教育。本次活動設計側重於幼兒愛護水資源情感的萌發,以小鴨為線索來貫穿始終,通過小鴨鍛鍊、捉魚、逃離污染區等情節來吸引幼兒,讓幼兒在快樂的體育遊戲活動中形成愛護水源、保護生物的環境意識。[]

二、活動效果

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始至終孩子們都保持高漲的活動興趣,尤其是遊戲“快快逃出污染區”的順利進行,既讓幼兒快樂地練習鑽的動作,又讓幼兒明確了水被污染後生物就不能生存的道理,讓年齡最小的小班幼兒在遊戲過程中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延伸活動的設計很合理,符合幼兒實際生活的需求。

作者:朱雪 《幼兒環境素質教育》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快樂的皮球》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多種玩球的方法,體驗與小球做遊戲的快樂。

2.訓練反應能力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快樂遊戲

2.小球若干,大球一個,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花樣玩球,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皮球真好玩,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玩兒?

二、展開

1.教師拿球講解、示範遊戲玩法和動作,並帶幼兒一起玩

滾球:

幼兒蹲在圓圈上,教師站在圓圈中間拍手,幼兒相互球,

音樂停時球落在誰的手中誰要學小皮球跳一跳。

追小豬:

皮球當小豬,小豬滾起來,看誰跑得快,能追上小豬。

追上小豬的小朋友將球抱回。

碰碰球:

幼兒兩人一組,1-2米距離,相對蹲下,同時用力,把對方的球碰回去。

2.請幼兒玩拍球遊戲,教師參與並指導

教師:皮球也能象小兔子一樣跳起來,看哪隻小兔子能不停的連續跳

跟老師練習不同的拍球方法。

單手拍、站在原地拍、拍高球或低球等。

3.請幼兒想一想,除了以上玩法,還能怎樣玩球?

(幼兒自由玩)

及時請有創意玩法的幼兒把遊戲展示給夥伴,相互啟發創意玩球的更多方法。

三、結束

“大球和小球都玩累了,需要休息,請小朋友輕輕把他們送回家!”

小班教案《嘴巴》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感知人、動物嘴巴的外形特徵,並進行猜想。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講述,嘗試操作材料進行匹配。

3、萌發探究、發現意識,體驗遊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娃娃臉,導入課題。

1、娃娃臉上少了什麼?嘴巴有什麼用?

2、誰願意來為女孩貼上小嘴巴呢?

二、感知不同動物的不同嘴巴的功用,嘗試用歌曲唱一唱。

1、(打開課件,出示小青蛙的嘴巴)看看這是哪個動物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小青蛙的嘴巴有什麼本領?

2、我們來聽一聽,小青蛙的嘴巴唱了什麼好聽的歌?(教師整合幼兒的回答編唱歌詞,用孩子熟悉的旋律帶着孩子唱一唱。)3、(同時出示小雞、小鴨的嘴巴)這裏有幾張嘴巴?一樣嗎?是什麼樣子的?是誰的嘴巴?

4、小雞的嘴巴有什麼用呢?可愛的小雞還要出來唱歌呢,請大家聽一聽。

5、我們也來學小雞唱一唱吧。

6、扁扁嘴巴是誰的?小鴨的嘴巴有什麼本領?小鴨會怎麼唱歌呢?

7、(出示三瓣嘴)這張嘴巴有點特別,是怎樣的?三瓣嘴的會是哪個小動物呢?

8、小兔自己可是不會唱歌的,你們幫他來唱一唱,好嗎?

三、操作匹配,感知嘴巴和動物以及數量的一一對應。

1、四位小動物可淘氣了,它們想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把自己的小嘴巴藏到了下面的框裏,你們能幫它們找出來然後再貼到框裏去嗎?

2、誰能來數數,小雞有幾隻?有幾張嘴巴呢?老師給每個寶寶都準備了一份材料,請你們自己去找一找、貼一貼。(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鞏固、結束。

都貼好了嗎?和老師的大圖上比一比,都幫小動物找對了嗎?小動物説,謝謝小朋友,然後結束教學活動。

小班教案《嘴巴》7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瞭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 、教育幼兒懂得愛護自己的嘴巴。

活動準備:

1 、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哨子等,餅乾。

活動過程: 一、猜聲音,引出主題。

1 、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搖籃曲》

師:你們聽到了什麼?張老師用什麼唱的呢?你們的小嘴巴會唱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首(螞蟻搬豆)給客人們聽吧。你們唱的真好聽。

二、幼兒討論嘴巴的用處。

1. 嘴巴能説話,喝水,吃東西。

師:老師提問題你們是用什麼回答的?

幼:嘴巴。

師:小嘴巴除了能唱歌,還能説話,我們的嘴巴真能幹,請你用嘴巴説句話吧。幼兒自由説話。

師:有的小朋友説的話好聽,有的不好聽。我們要怎麼説呢?現在請你對你的小夥伴説句好聽的話。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説話:比如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

教師小結:以後我們在回答別人的問題,和別人説話,都要用好聽的聲音説,好嗎?

師:我們的小嘴巴能唱歌,説話,渴了能做什麼呢,餓了還能怎麼樣?

幼:喝水,吃東西。

師:對,渴了嘴巴還能喝水,餓的時候還能吃東西。

2 .嘴巴能做遊戲。

出示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哨子。

師:老師還帶很多小禮物,你覺得用嘴巴可以怎樣玩呢?請幾個小朋友試一試。

師:你們喜歡這些禮物嗎?它們好玩嗎?你是怎樣玩的?幼兒可以邊示範邊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唱來又能説,又能吃來又能喝,嘴巴真能幹。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三: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小嘴巴。

嘴巴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如果小嘴巴受到傷害了,我們多難受啊。

( 1 )、發黴的食品、髒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 2 )、尖、鋒利的東西,危險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扎破的。

( 3 )、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衞生。

請幼兒吃餅乾結束。

小班教案《嘴巴》8

活動目標:

1、利用情境畫畫,呈現飯後用紙巾、小毛巾擦嘴巴的方法,訃幼兒能夠學習禮儀。

2、呈現飯後的整理工作,提醒幼兒飯後要擦桌子,收拾食物殘渣及把果皮丟到垃圾筒,並記得洗手。

活動準備:

幼兒已瞭解幼兒園用餐的一些常規。

活動過程:

(一)教帥講述故事內容,説明小朋友奇奇、小狗汪汪和小貓咪咪吃完飯後,大家都記得用紙巾或小毛巾擦拭嘴巴,嘴巴就不會油油的了。

(二)教師提問:小朋友吃完飯後嘴巴會不會油油的?要怎麼處理?可以用什麼東西擦嘴巴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三)講故事:《彩虹村的禮儀大使》。

(四)説完故事,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山羊會被選上嗎?”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

(五)教師請兩位小朋友上台示範吃飯時應注意的事項,如:

1.用餐時,要坐端正,手肘不張開。

2.吃東西不説話,也不發山聲音。

3.細嚼慢嚥,不翻撿菜餚。

4.不可邊吃邊玩。

5.不揮動湯匙。

6.吃完飯後用開會溯口和擦毛巾將嘴巴擦乾淨。

教師提問:飯後要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頁面的圖意,

並説出飯後應完成的工作,如:用抹布擦桌子,把果皮丟到垃圾桶等。

《彩虹村的禮儀大使》故事內容:

“彩虹村”的獅子大王下個月過生日,“快樂村”的動物們決定派一位禮儀大使前往祝賀,於是“快樂村”的熊大土決定請村裏所有的動物一起來吃飯,順便推選禮儀大使來完成這個任務。

花豹説:“派我去好了,我跑得快,一天就可以跑到彩虹村了。”説完就狼吞虎嚥起來。

猴子説:“我去,我去!我做事機靈,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説完就把吃剩的果皮隨手一扔。

狐狸説:“我口齒伶俐,最會説好聽的話,還是派我去吧!”他一邊咬着雞腿一邊説。只有山羊什麼話也沒説,靜靜地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閉着嘴巴細細地嚼、慢慢地咽。

飯後,熊大王公開;“禮儀大使”的名甲:山羊當選。

小班教案《嘴巴》9

設計思路:

在開展小班幼兒進餐常規培養時,為了讓幼兒能養成自覺吃飯和良好的進餐習慣,特別開展了《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講述活動。活動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導入環節,讓幼兒能從自己最熟悉的情境進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傾聽故事的樂趣。

2、願意與教師交流,鼓勵幼兒大膽回答問題。

3、理解詞組:東瞧瞧西看看,學習複述簡單句。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故事視頻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地上怎麼這麼髒呀?這是哪來的飯粒呢?

引導語:"這麼好吃的飯掉在地上真可惜!"請幼兒把飯粒撿起來扔到垃圾桶,然後回到座位上來。

2、看圖講述故事。

教師:小朋友,你們平時吃飯掉不掉飯粒呀?你是怎麼吃飯的?

出示小弟弟玩具,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個小弟弟是什麼樣子的?你們猜猜他在做什麼呢?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小弟弟吃飯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公雞和漏嘴巴》。

(1)看背景圖講述,請幼兒回答。

教師:這是哪裏呀?(院子)教師:院子裏都有什麼?(小房子、小籬笆、牽牛花、蝴蝶、大公雞)

(2)講述故事一、二段後提問。

教師:大公雞看見什麼了這麼高興?你們猜猜大公雞高興的時候會説什麼?

(3)引導幼兒複述故事中的簡單句:好運氣!好運氣!今天碰到一個漏嘴巴的小弟弟!

教師:大公雞抬頭一看,看見什麼了?

(4)引導幼兒觀察小弟弟的玩具,説出小弟弟的褲子上有飯粒,衣服上有飯粒,嘴巴上有飯粒。

教師:誰是漏嘴巴呀?

教師:小弟弟是怎麼吃飯的?誰能幫助小弟弟想出一個不掉飯粒的好辦法?

教師:奶奶是怎麼説的?(複述詞組:東瞧瞧西看看)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一次小弟弟有沒有撒飯粒?那他是怎麼吃飯的?

教師:大公雞找到飯粒了嗎?為什麼?

3、操作枱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嗎?大公雞為什麼説小弟弟是個漏嘴巴?

4、結束部分。

請幼兒説説,平常在吃飯的時候怎樣才能不做漏嘴巴。

5、活動延伸。

在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教學反思: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説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公雞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並富有重複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小班教案《嘴巴》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製作“大嘴巴”基本型。

學會把握剪貼,裝飾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標

通過有趣的美術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培養細緻,耐心,整潔的習慣。

教學重點:

大嘴巴製作和裝飾。

教學難點:

能做出一個有創意和精緻的大嘴巴。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 投影儀、課件、製作好的“大嘴巴”及“大嘴巴”的裝飾物。

(2) 學具:水彩筆、剪刀、膠水、各種裝飾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一下他們嗎?

2.播放視頻。(兩個大嘴巴對話,激發學習興趣。)

3.小結,板書。

二、學習折粘大嘴巴

1.a. 比較:大嘴巴和東西南北有什麼不同。

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大嘴巴,它和我們玩過的什麼東西非常像? b. 示範變化過程。

提問:怎樣把東西南北變成大嘴巴呢?

2.觀看製作大嘴巴視頻。

3.學生小組比賽制作大嘴巴。

a. 小組比賽制作。

b. 組內評比,折得最好粘得最好的同學獎勵一個笑臉徽章。

4.完成大嘴巴製作,不會的同學在小組成員及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

三、裝飾大嘴巴

1.欣賞大嘴巴圖片。嘗試用大嘴巴説話。

a.青蛙

它像什麼?哪兒像青蛙?

請你拿着它和大家大聲招呼吧!

b.老虎

它像什麼?什麼地方像老虎?

2.説一説:裝飾大嘴巴的方法。

3.學生上台裝飾。

4.小結學生裝飾結果。

a.注意型,裝飾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b.注意顏色搭配:裝飾物的顏色要與底色不同,顏色要亮麗,鮮豔。

5.總結裝飾方法和步驟。

畫、剪或撕、折、貼

四‘學生製作大嘴巴(配樂)

1.作業要求。

a.小組合作製作大嘴巴,組長安排製作任務。

b.注意環境衞生,有團結合作的精神。

2.學生製作。

五、點評

1. 説一説你的大嘴巴。

2.展示大嘴巴。

3.評一評。

小班教案《嘴巴》11

【設計思路】

素材分析:

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情節簡單,貼近幼兒的生活,是一個很經典的生活教育素材。主要講了小弟弟因為吃飯喜歡東張西望而掉米粒,被大公雞叫他漏嘴巴,還去啄他身上的米粒而被嚇哭了,最後他學會了專心吃飯,大公雞隻好去找蟲子吃了。為了讓故事更適合本次活動的重點,我對原著稍作了修改,把奶奶的角色刪除了,插入了小弟弟的錄音與幼兒互動,激發了幼兒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來幫助小弟弟,一使故事更加生動了,二使幼兒參與性更強了。

幼兒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日積月累的,並具有反覆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小班幼兒由於手眼腦的不協調,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再加上獨生子女的優越感,缺少獨自吃飯鍛鍊的機會,挑食偏食十分嚴重,致使每天都有很多飯菜浪費了。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對於小班而言是一個關鍵期,我班幼兒吃飯時也有很多不良習慣,如掉米粒嚴重、還東張西望愛説話,小碗沒扶住而打翻飯菜,再加上本月我們的生活關注重點是進餐環節,結合我班幼兒喜歡聽故事,因此我選擇了《大公雞和漏嘴巴》這一文學作品,藉助於形象生動的圖片,讓幼兒在聽聽、看看、説説中,瞭解吃飯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環節分析:

導入環節通過圖片展示,拋出問題的方法引出故事的主角小弟弟,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重點環節就是欣賞理解部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故事製作成ppt,插入了生動的小弟弟錄音,讓幼兒更直觀的理解故事內容。幼兒運用已有的零散經驗在幫助小弟弟不做漏嘴巴,通過老師的梳理和兒歌總結幫助幼兒積累吃飯時更多不掉米粒的好方法,促進幼兒養成更好地進餐習慣。最後為了使整個活動保持連貫性再次引出大公雞,使大公雞走出文學作品,走進幼兒生活。延伸環節是本次生活活動後的實踐驗證環節,藉助“大公雞”這一角色,督促幼兒養成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習慣。

【內容與要求】

在聽聽、看看、説説中,瞭解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逐步養成良好地進餐習慣。

【材料與環境準備】ppt、錄音、大公雞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價值: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出故事主角,通過圖片認識小弟弟)

出示課件,介紹名字,為什麼叫它漏嘴巴呢?

二、欣賞理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價值:知道小弟弟掉米飯是因為吃飯時東張西望,通過小弟弟的錄音提問,激發幼兒要去幫助小弟弟的願望)

1) 為什麼説小弟弟是漏嘴巴?米粒都掉在哪裏?

他是怎樣吃飯的?(輔問:他一邊吃飯一邊在看什麼?)

小弟弟為什麼哭了?

師:原來大公雞在告訴小弟弟,米粒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你們聽小弟弟在説什麼?(錄音哭着説:你們來幫幫我,我不想做漏嘴巴,不想被大公雞啄)

我們一起來幫幫小弟弟吧,告訴小弟弟吃飯時不掉米粒不做漏嘴巴的好方法有哪些?(價值:重點問題,在幫助小弟弟的情境中,積累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相應的圖片,給幼兒直觀的引導,最後以簡短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梳理、小結。)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總結:扶住碗,拿起勺;看小碗,不説話;身體、下巴靠靠好;吃得乾淨身體棒。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小弟

弟有沒有讓大公雞找到米粒呢?

2、欣賞故事第二段(價值:將上一環節中總結的好方法編進小弟弟第二次吃飯的故事內容中,同時也是在幫助幼兒鞏固和驗證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現在的小弟弟是怎樣吃飯的呢?

2)他對大公雞説了什麼?

師:現在的小弟弟聽了我們的好方法後,吃飯時再也不掉米粒了,變成了好弟弟。

三、迴歸生活(價值:大公雞走出文學作品,走進幼兒生活。)

師:“喔喔喔,喔喔喔”咦,是誰來了?

大公雞(出示大公雞圖片和聲音):前幾天,我去其他班級找米粒吃了,找到了好多漏嘴巴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漏嘴巴呀?(不想)一會兒吃中飯的時候我也要來你們這裏找找有沒有漏嘴巴,看看誰把飯菜撒在地上了。

延伸:(價值:這是本次生活活動後的實踐驗證環節,藉助“大公雞”這一角色,督促幼兒積累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午餐環節,“大公雞”到班級裏來尋找掉米粒的漏嘴巴。

2、活動後兩天,拍攝我班幼兒午餐時的視頻,和孩子們一起玩《大公雞找漏嘴巴》的遊戲,找找漏嘴巴的小朋友,討論交流更多地進餐好習慣和好方法。

小班教案《嘴巴》12

  活動目標:

1.通過品嚐食物,體驗酸、甜、辣、鹹的味道,知道嘴巴能辨別各種味道。

2.啟發幼兒學會用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詞彙描述自己所品嚐到的食品的味道。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的準備:四種味道的食品(酸、甜、辣、鹹)分盤擺放。

2.操作材料見《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介紹食品名稱,引起幼兒品嚐的興趣。

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好吃的食品,讓我們先看一看都有些哪些食品?引導幼兒説出它們的名字。

提問:

(1)這些食品你們吃過嗎?它會有什麼味道?請幼兒自由品嚐一種食物(交代清楚要求:一種。)

(2)剛才你吃了哪種食品?是什麼味道的?(請幼兒之間互相説一説,然後再和大家分享説一説。)

【活動開始,這是我為孩子準備的第一個“支架”——請幼兒自己品嚐味道:孩子們確實一下子被眼前的食品吸引,看得特別認真,非常想品嚐的樣子,我心中暗喜。顯然,第一個“支架”的搭建是成功的,不僅激活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同時孩子們表現的也很好。】

2.幼兒再次品嚐四種食品,感受食品味道的多樣性。

(1)鼓勵幼兒再次品嚐剛才沒有嚐到的食品(小朋友根據老師説食品名稱,在相應的盤子裏一一品嚐食品。)

(2)這次你嚐到了什麼味道?(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説出“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詞彙。)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講述、體會“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的感覺。(可以讓幼兒學做簡單的表情。)

【這是運用的第二個“支架”——再次品嚐,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提問:“你吃得是什麼?有什麼感覺?”孩子們七嘴八舌,卻始終説不到點子上來。我有點按捺不住了,我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幸好關鍵時刻有孩子説出了。我個人認為這個環節幼兒很難將感覺説得具體得當,由於課前考慮了這一點,所以把重點放在這個再次嘗味道的支架搭建上,卻忽略了一個難點部分——説感覺,沒有為孩子尋找合適的“支架”,其實這個活動孩子們平常很少接觸,但是卻與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相距甚遠,需要老師為之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搭建支架。但是總體孩子們把感覺還是説出得比較好了,達到了教學目標。】

3.瞭解嘴巴的作用。

食品的味道是各種各樣的,有酸的、甜的、辣的、鹹的,你們是用什麼東西嚐出的味道呢?(嘴巴)你們嘴巴本領可真大呀,不僅會品嚐食品,還會説話唱歌,會講故事,會吃飯,會喝水,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嘴巴,不往嘴裏放髒東西,不能吃太燙的食物,不喝太燙的水,吃完東西要漱口,早晚要刷牙等。

4.鞏固味道,結束活動。

今天小兔子也來我班做客了,你們知道這些兔子吃了什麼味道的食品呢?請你們根據兔子的表情來填上相應的貼畫。

【科學活動要讓幼兒在操作探索活動中探索、發現、鞏固。幼兒們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得也很好,能一一對應相應的食品,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此次活動可以看到孩子們一直沉浸在快樂中,看到了幼兒獲得的成功。】

 活動反思:

通過了這次教研活動,我得到了以下兩點啟示:

1.合理的“支架”,是孩子主動學習的法寶。

活動中我讓孩子們一一品嚐食品,嘗一種説説感覺,使幼兒的印象深刻,增強了記憶力,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支架。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支架式”教學是非常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在教學中,不應該是直接的講授,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善於合理運用多種“支架”,啟發孩子學習,引發孩子思考。通過多種“支架”的巧妙設置,讓孩子在主動建構過程中學習。“支架”到處都有,關鍵是我們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善於選擇,找到最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支架”,提供最有效的“支架”方式。因此,我在教的過程中設置了四種味道的食品具有鮮明性、針對性、“支架”情境,從而使幼兒獲得真正的發展。

2.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是教師永遠的關注點。

我園開展了:運用“支架式”教學,促進幼兒有效學習。從中我受到很多啟發外,帶給我更深的思考是:一個好的教學活動,無論從內容的選擇,到目標的確立、過程的預設(教學具的提供)、環境的創設,我們教師必須首先關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如教學活動設計中,由於孩子們是自由選擇味道到再次嘗試味道這其中的順序由不得老師來控制的,看似幼兒自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的問題,但是孩子們並沒有把甜味放到最後嘗,結果幼兒嚐到的味道估計已經沒有知覺了,也不能準確地講出自己的感覺,這就使活動的效果產生了影響。所以我們如果時刻關注孩子,時刻關注生活,找到適合孩子的教學“切入口”,把幼兒容易出現的問題和生活經驗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的系統化,幫助幼兒從低結構的認知轉向高結構的主動學習,我的教學就會成功。

  不足之處:

此次活動我感覺較輕鬆,因為孩子們對這些遊食品很感興趣。到有很多值得我再學習的地方,老師和園領導共同討論了幾個要點:

1.要遵循科學的認知規律,但是活動中我使用的是白糖,這樣直接影響了活動的科學性;因為兒童是不能直接實用白糖的;另外讓孩子使用了一人套小碗和調羹,比較衞生。但是有老師提出可以用調色盤放食品,可使幼兒專用自己的食品,人手一份更加衞生。也就是在遊戲材料的準備上,應更能夠考慮幼兒的方方面面和材料的多樣性。

2.活動評價中提出了有説:教師講解了嘴巴的作用,孩子的年齡小,教師講解的有些籠統,是一種説教的形式不能讓孩子很好的吸收。還有的孩子説了一種剛才沒有説出的感覺,教師可以直接回應孩子的問題,自然過渡到孩子説的這種感覺上來,效果會更好。

3.對孩子的提出的問題,教師如何應答,都要做好充分的預設,同時要採取多種教學策略,積極創設有效的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行為,真正將教材挖深、挖透。

小班教案《嘴巴》1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和角色形象的特點。

2.懂得感謝,學習有禮貌地説:謝謝、再見、歡迎再來。

  活動準備:

1.掛圖14號;《小朋友的書—我們都是好孩子》;磁帶及錄音機。

2.小老虎、小熊、小狐狸、熊奶奶的頭飾。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我們知道有甜嘴巴娃娃,有甜嘴巴的小鳥,那麼還有誰也有甜甜的嘴巴呢?這次,甜甜的嘴巴里會説出哪些好聽的話呢?我們來聽故事《甜甜的嘴巴》。

2.出示掛圖,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對話。

故事中都有誰啊?

小老虎、小熊、小狐狸到熊奶奶家去玩,熊奶奶拿了什麼給小動物們吃?

吃完後,小老虎(小熊、小狐狸)是怎麼説的?熊奶奶聽了後,又怎麼説?

小朋友説,嘴巴還要幹什麼?小老虎(小熊、小狐狸)是怎麼説的?

聽到這些話,熊奶奶高興嗎?為什麼?熊奶奶怎麼説?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談話,引導幼兒懂得感謝。

我們什麼時候也要對別人説“謝謝”?

我們可以怎麼謝謝別人?

4.學習故事表演。

幼兒分組扮演小老虎、小熊、小狐狸,教師扮演熊奶奶並講敍述部分,然後分角色對話。

聽故事錄音,分角色對話。

教師簡單佈置場景,講解表演過程。請幾個幼兒分別戴上扮演小老虎、小熊、小狐狸,教師扮演熊奶奶,跟着錄音表演故事。

師幼共同評價後再次表演。

  活動反思:

《甜甜的嘴巴》是一次語言活動,內容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旨在引導幼兒主動與大人打招呼,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娃娃。我根據孩子們好動的特點,動靜結合,適當地為兒歌加上了一些簡單的動作,孩子們學得投入,效果也不錯。孩子們也認識到了有禮貌,會主動打招呼的小朋友是“甜嘴巴”,於是,在我們班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甜嘴巴。

小班幼兒語言發展方面的特點是逐步具備了基本的聽説能力,能運用簡單的語言與人交往。但這一時期的兒童由於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存在着發音不清楚,不準確的現象,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還帶有明顯的“情境性”,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就多留意了孩子們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發展,引導幼兒敢於説,願意説。

平時,我會邀請舉手的孩子到前面來講一講,也鼓勵沒舉手的孩子在座位上説一説。儘管有的孩子還不太會講普通話,但只要他們願意説,敢於説,我就會多鼓勵他們。有時,他們説的內容我實在是聽不懂,奶聲奶氣還會有些大舌頭,聽得我心裏真癢癢,此時我沒打斷他們,相反給了他們更多的時間,請他們“慢慢説,再説一次”。漸漸的,我聽懂了他們的語言,互相之間的交流也多了,孩子們也願意跟我們老師説説悄悄話了。

小班教案《嘴巴》14

活動目標:

1、能合理運用基本的禮貌用語,你好、對不起、沒關係、謝謝、再見。

2、樂意做一個甜嘴巴娃娃。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悦。

教學過程

一、問好

1、出示手偶小羊,與幼兒問好:“小朋友們,早上好!”(引導幼兒迴應小羊)

2、在教師的鼓勵下個別幼兒單獨與小羊握手問好。(過程中為“對不起、沒關係”創設情境)

小結:當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説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要説沒關係。你們真是個有禮貌的甜嘴巴娃娃。

二、做客

師:小羊要去好朋友小貓咪家做客啦,你們想去嗎?

1、出發去小貓咪家,在路上隨意指物體,引導幼兒大膽問好。(鞏固‘XX,早上好’)

2、小羊和小貓咪問好談話,引導幼兒和小貓咪問好。

3、提問:好香的味道,小貓咪,請你給我吃一顆,好嗎?

4、教師品嚐糖果,提問:想吃嗎?要怎麼跟小貓咪説呢?(引導幼兒嘗試學説:小貓咪,我能嚐嚐嗎?謝謝)

5、引導幼兒排隊等待,互相幫忙剝糖紙,並將垃圾扔在垃圾筒裏。(引導幼兒互相幫忙,‘請你幫我剝一下,好嗎’)

6、提問:小貓咪家有好看的繪本呢,想看嗎?要怎麼跟小貓眯説?記住,要請你的甜嘴巴幫忙哦!(引導幼兒大膽借繪本‘請你把繪本借我看一下,好嗎?’)

8、教師和幼兒一起看繪本。(根據圖片線索進行提問小結:碰到人要問好,XX,早上好;需要幫助要説請,得到幫助説謝謝;傷害別人馬上説對不起,原諒別人就要説沒關係。)

小結:哇塞,今天我們學會了這麼多甜甜的話,真是有禮貌的甜嘴巴娃娃。這些有魔法的話都記住了嗎?

9、提問:繪本看完了,怎麼辦?怎麼説?

10、引導幼兒説再見!

延伸活動:將繪本投放在主題牆上,時刻提醒幼兒要當甜嘴巴娃娃。

教學反思:

《甜嘴巴娃娃》這首兒歌簡單易懂,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內容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旨在引導幼兒主動與大人打招呼,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娃娃。通過這個活動,鼓勵寶寶當個甜嘴巴娃娃。寶寶學會念兒歌,懂得跟着兒歌內容學着做,尤其是幾個比較內向的孩子進步非常大。我根據孩子們好動的特點,動靜結合,適當地為兒歌加上了一些簡單的動作,孩子們學得投入,效果也不錯。孩子們也認識到了有禮貌,會主動打招呼的小朋友是“甜嘴巴”,於是,在我們班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甜嘴巴。

小班教案《嘴巴》1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學會愛護自己的嘴巴。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

2.物品:吹 (小喇叭等),唱 (話筒等),吃 (糖果等)。

活動過程

一、聽聽哪裏發出的聲音

1.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

2.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是從哪裏發出的聲音?

二、嘴巴的用處

1.討論: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處呢?

2.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幼兒遊玩:嘴巴樂園

1.教師:你們想不想去嘴巴樂園去玩一玩呢,我們一起去好嗎?

引導幼兒去嘴巴樂園遊玩,嘴巴樂園裏有--音樂屋、食品屋和玩具屋,

幼兒可以自由地去各個屋遊玩,嘗試用自己的嘴巴進行遊戲。

2.幼兒遊戲後,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1)誰想説一説你去了哪些地方遊玩?你是怎樣玩的?

(幼兒可以邊示範邊回答)。

(2)你還看到別人用嘴巴幹什麼?

3.教師小結:我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來又能説,又能唱來又能吹,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四、愛護自己的嘴巴

1.討論: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嘴巴?

2.提問: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呢?

--壞蘋果、發黴的食品、髒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堅硬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衞生。

3.教師小結:嘴巴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

如果把嘴巴傷害了,人就會很痛苦。

標籤:小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