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下冊語文檢測題

校園2.27W
  1.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八年級下冊語文檢測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2分) ( )

A.一隅(ǒu) 官銜(xián) 肆無忌憚(dàn)

B.贖罪(shú)糟蹋(tà)弄巧成拙(chū)

C.驛站(yì)魯莽(mǎnɡ)忐忑不安(tè)

D.遮住(zhē)彷徨(fānɡ)細心呵護(hē)

2.下列各項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 )

A.袖手旁觀 遵照 寄託 精兵減政

B.不知所措嘹望鐐銬心急如焚

C.懷疑求真憤概領悟安分守已

D.一帆風順暴躁栽種息息相關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心有靈犀的,伯牙、子期堪稱高山流水,是我們交友的典範。

B.班長提議星期天去敬老院參加義務勞動,大家隨波逐流,表示贊同。

C.小李沉溺於網絡遊戲,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他卻不以為然,我行我素。

D.真實的月球與傳説中的美麗月亮大相徑庭,它其實是塊冰冷的“大石頭”。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

A.通過加大對市場上各類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使得許多不法商家紛紛被曝光。

B.一種有效的擊潰癌細胞的方式是不供給癌細胞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餓死癌細胞。

C.蘆山地震,災區99%的農房受損的原因是缺乏建築施工技術和防震意識造成的。

D.古藺通過加大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力度和起點的方式,實現了旅遊業的跨越發展。

5.下列説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 )

A.演講詞是為了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它需要具備針對性、可講性、鼓動性三個特徵。

B.《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錢學森,他將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現狀有機地聯繫起來,精闢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C.《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講詞,採用大量的排比句和比喻句,猛烈抨擊了美國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表達了黑人對平等自由的強烈渴望與嚮往。

D.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舞台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畫、音樂、雕刻、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

6.仿照畫線部分再寫兩個句子。(3分)

理想,在飢餓面前,它是食糧;

7.綜合性學習。(7分)

近年來,智能手機等觸控式智能設備迅速進入人們的生活,並獲得每個年齡段人的青睞——中國已迎來“觸屏時代”。據報載,2013年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學校擬開展“觸屏時代,我們如何應對”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閲讀下面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材料二漫畫(無題)

材料三端午節,中學生樂樂和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期間她一直低頭玩着手機,興奮時還笑出聲來,旁若無人。母親責怪她沒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學校的近況,埋怨道:“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手機不離手,到哪裏一坐下來就開始玩手機,也不知道在玩什麼。”父親也感歎道:“唉,怪不得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條信息。(3分)

答:

(2)仔細觀察漫畫,寫出其寓意。(2分)

答:

(3)結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在正確理解材料三畫線句子的基礎上,以樂樂好友的身份,寫一段勸説樂樂的話。(2分)

答:

  2.

一、知識的積累與運用。(30分)

選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爛漫(màn)詰責(jié)文縐縐(zōu)廣袤無垠(mào)B.禁錮(gù)匿名(nì)眷念(juàn)冥思暇想(xiá)C.稽首(qǐ)荷戟(jǐ)暘谷(yáng)鞺鞺鞳鞳(tāng)

D.叱咄(duō)駢死(pián)緼袍(wēn)負篋曳屣(xiá)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託詞油光可鑑愚鈍正襟危座B.侏儒粗致濫造遷徒不可名狀C.馳騁黯然失色懈怠翻來覆去D.虐待長噓短歎蒼茫廣袤無垠

3.選出下面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油光可鑑(鑑別)不遜:無禮匿名(隱藏)B.不可名狀(説出)睥睨:眼睛斜着看暘谷(日出)C.脂粉奩(盒子)器宇:氣概、風度詰責(談論)D.無可置疑(懷疑)禁錮:束縛,限制下午霽(陰天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中國足球隊首次征戰世界盃,各種新聞媒體連篇累牘,競相報道,佳作紛呈。

B.西部大開發將改變“孔雀東南飛”的狀況,使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有了出人頭地的一天。

C.那教練是個減肥專家,他的理論讓小李茅塞頓開。

D.有的學生無視學校金科玉律,迷戀網上游戲聊天,實在令人擔憂。5.根據課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寫。(10分)

(1)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頸聯是,。(3)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4)《水調歌頭》中寫出普天下離人心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山坡羊·潼關懷古》曲中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6)王安石的《登飛來峯》裏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別仿照畫波浪線的句子各寫一句話,要求語意相關,句式整齊。(4分)擁有是美麗的,但不要因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陽,你還會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1)__。不能設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優裕和舒適,怎麼會誕生《離騷》這樣燦爛的篇章?(2)?

7.閲讀下列古詩句,探究“子規(杜鵑)”在古詩文中的文化內涵。(3分)

材料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秦觀《踏莎行》)

2

材料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材料三: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8..閲讀一定數量的文學名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下面請你做一個簡要的讀書札記。(5分)

書名:作者:印象深刻的人物:

二、閲讀理解。(40分)

(一)閲讀下文,完成9—13題(12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9.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馬之.千里者。執策而臨之.。B.策之不以其道.。道.狹草木長。C.一食或.盡粟一石。或.異二者之為。D.食.之不能盡其材。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10.從文中選句填空,選句中要包含例句中加點的詞,且兩詞用法不能相同(2分)例: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千里馬的處境或遭遇。(2分)

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請選擇一個角度,簡要談談本文給你的啟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閲讀下文,完成14—17問題。(14分)

(1)突然,客人驚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見面前的小個子那對濃似灌木叢的眉毛下面,

三、閲讀品悟(40分)

(一)閲讀下面的語段,完成8~12題。(14分)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討或哲理的清談而求得。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的過程。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具體細緻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一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在今天,王大師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就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8.作者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説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的?(3分)

答:

9.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國讀大學的親身經歷為例,主要是為了證明什麼觀點?(2分)

答:

10.“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這句話中的“往往”“常常”能去掉嗎?為什麼?(2分)

答:

11.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3分)

答:

12.你認為我們當代中學生最主要的弱點是什麼?這一弱點是如何形成的?(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