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生死攸關的燭光》語文課堂實錄

校園1.57W

《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片段

 《生死攸關的燭光》語文課堂實錄

一、初讀課文,掃清閲讀障礙。

二、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激發興趣,設計折線圖示掌握文章內容。

【王山而點評】

從實錄中看,重點是“三”(激發興趣,設計折線圖示掌握文章內容),這也是這個片斷的特色所在。

師:剛才大家談了自身的感受。我也跟大家有類似的感覺,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心情隨着故事的發展一會兒起,一會兒落。是這樣嗎?

生:是。

師:看,這種感覺像不像咱們醫院裏檢查時的心電圖呀?

(學生覺得挺有趣。)

師:大家有沒有興趣把我們閲讀時的這種感受用一種類似心電圖的方式表示出來?

(學生覺得非常好奇,不少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

師:大家別急,你們畫的時候要注意在每一處轉折點旁邊做好標註。標明瞭,這一處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你發生了這樣的“心跳”。假如明白了,就開始畫吧。

【王山而點評】

課文一波三折,教師突出其“折”,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處轉折點旁邊做好標註”,方式新穎,獨特。

(學生動筆畫圖。老師巡視,並選擇其中五個同學到黑板上畫“心跳圖”。)

【王山而點評】

巡視查學情很必要。有的老師則是“巡而不視”,亂點鴛鴦,結果學生所做基本相同,講評時多是重複。

師:很多同學的“心跳圖”已經完成,你們可以欣賞一下自身的同桌、或者是周圍同學的畫的圖,互相交流一下。

(許多學生開始互相交換着談起來。觀察到小朋友們都已經完成,老師示意學生坐好。)

【王山而點評】

做後互相交流,很必要,既可相互啟發,又增加了表達的機會。

師:老師發現,咱們班同學畫的圖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特點。我從中選擇了這樣幾個有代表性的,請他們畫在了黑板上。現在,我們請這幾位同學説説自身是怎麼畫的,理由又是什麼?

【王山而點評】

外表上是讓學生説那樣畫的理由,實質是説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中心理描寫的理解。

(老師請第一個畫的女小朋友到前面來大家講解)

生1:我是這樣畫的.,這一點是講心情很平靜;這裏是説——是説德國軍官進來,是闖進來,點燃了蠟燭。(這個女小朋友有些羞澀,老師反覆提醒她鼓勵她要面向同學們講述。後來,老師乾脆站在女小朋友的身後,這回女小朋友不用只看着老師講了。)

師:此時,你是什麼心情?

生1:嗯,這時有些緊張了。

師:你説得非常好,就這樣接着説。

生1:接下來,伯瑙德夫人點燃了油燈,吹熄了蠟燭,我的心情輕鬆下來,所以這樣畫。可是,德國軍官又把蠟燭點燃,這時心情又緊張起來。兒子雅克説要生火,拿走了蠟燭,心情又輕鬆了。可德國軍官一手奪回了蠟燭。

師:這時,我們的心提了起來,充溢了擔心。

生1:最後,小孩子傑奎琳説要上樓睡覺,怕黑,德國軍官答應了她,讓她拿走了蠟燭。

師:此時,我們終於——

生(七嘴八舌):放心了。

師:是呀,長出了一口氣。你看,她這樣一畫,不但説清楚了心情的變化,同時也協助我們搞清楚了課文的內容。多了不起!來,用掌聲請她回到座位。

【王山而點評】

生1説得好,好在哪裏?教師點評似乎還不到位。我看生1是抓住了重點或關鍵性詞語如“又”(可是,德國軍官又把蠟燭點燃,這時心情又緊張起來。兒子雅克説要生火,拿走了蠟燭,心情又輕鬆了。可德國軍官一手奪回了蠟燭。)教師應該點撥,教師意識到這一點後,接着應該加“又”説成:“這時,我們的心又提了起來,又充溢了擔心。”

師:我們看,黑板上其它幾幅圖也都有這樣的起伏曲折。你們覺得哪幾幅比較獨特,很有創意?

(學生們紛紛表態,認為其中的第三幅、第五幅有創意。)

師: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幅。它特殊在哪裏呀?

生:她畫了幾處很平很小的曲折,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師:哈,這真是很奇怪。你是怎麼想的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課文前面介紹人物、背景這局部,讀起來心情比較平靜,沒有什麼變化。所以我就畫了這樣一些折線。

師:她很會讀書,不只關注主要情節,還注意了故事的背景。那麼,你畫的圖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2:好。第一次德國軍官點燃蠟燭,我的心情很緊張;第二次再點燃蠟燭,蠟燭已經很短了,就快燃到藏情報的地方了,我的心情更加緊張,所以這一次的折線我畫的比剛才稍高中一年級些;而到了第三次,情況就更危急了,所以是最高的。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給她鼓起掌來。)

【王山而點評】

上幅作者直接解説,這幅通過質疑,有重點的解説,好!

儘管教師對前一幅點評不到位,可學生仍然抓住了“更”字。

師:你們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過折線的高度表示出來。真是精彩!別急着回去,大家也別隻顧鼓掌,仔細看看,有沒有誰對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見?

生一:我對這一點有疑問。(師示意他走到前面來)這裏的一段畫得太平又太長。我覺得,這次德國軍官是一把將蠟燭奪回,所以不應該有這一段,應該直接畫後面。

師:哦?你來讀讀這段課文,讓大家聽一聽、評一評。

(生讀課文相關段落)

生2:我不同意,你看,課文這裏不是説雅克拿走了蠟燭,他已經走了幾步,而且德國軍官雖然是一把奪回了蠟燭,但也經過了一會兒呀!

(看到他們在講台前爭論時認真的樣子,同學們都不由笑起來。)

生一:那時間也沒有那麼長呀!

師:你們同意誰的意見?看看課文,再看看她的圖,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生二:我也認為她這裏畫的太長了。首先,德國軍官從厲聲喝道到一把奪回蠟燭用的時間並不長;第二,和她畫的前面對人物和背景的介紹比,這一段也顯得太長了!

師:看,大家説的有沒有道理?

生2:嗯,是有點道理。

師:對。要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裏應該怎麼修改一下更合適?

生2:把這局部去掉,把右邊向左移。

師:好極了。對他人的意見不盲目聽從,但假如他人説的對,我們就要改正。用掌聲請這兩位同學回到座位上。

【王山而點評】

這個環節是學生評議,引出爭論,體現思維碰撞,加深了對情節的理解。

師:剛才大家對這幅圖也格外感興趣。我們先不請圖的作者講,大家先來猜一猜他為什麼這樣畫,然後再請他講一講自身的想法。

生:我覺得他是依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畫的,當事情到了高潮的時候,也就是蠟燭即將熄滅的時候是最高峯,也就是山尖。最後,蠟燭中的情報維護住了,一顆心才放下來,與開始是一樣的。

【王山而點評】

這個片段與前幾個不同,先不讓畫圖的作者講解,先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