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月光曲》課堂實錄與賞析素材

校園1.23W

説到對話,一些教師更多地只想到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口頭語言交往,這個理解不能説不對,但不夠全面。新課程將教學的本質定位於交往,把教學過程理解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此,作為體現交往哲學理念的對話,不僅僅是一種調動學生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尊重學生的教育思想;不僅僅是一種激活課堂的教學技巧,更是一種走進心靈的教育境界;不僅僅是指教師和學生通過語言進行的討論或爭鳴,更是指師生之間平等的心靈溝通與交流。這種對話要求師生的心靈彼此敞開,並隨時接納對方的的心靈,這種對話需要教師的價值引導,這種對話更是一種價值引導下的生成。

《月光曲》課堂實錄與賞析素材

現以《月光曲》教學為例,來銓釋這種價值引導下的生成。

【眷注期待:對話在期待中醖釀】

師:同學們,《月光曲》這篇課文你讀了幾遍?想知道老師讀了幾遍嗎?我反反覆覆地讀、如痴如醉地讀,讀了整整20遍。讀着讀着,心中湧動着別樣的情緒,像潮水般噴薄而出。我寫下了一首詩,想聽嗎?

師:(配畫詩文《月光中的女孩》,背景音樂《月光曲》)好,大詩人朗誦給你們聽(深情地)。

月光中的女孩,

你是月亮女神遺失在人間的孩子。

遍地的荊棘劃破了你的雙腳,

重重的迷霧遮蓋了你的雙眼,

只有音樂淌入了你的心河。

貝多芬是接你回去的天使,

指間流淌的音樂化作月光下聖潔的雲彩。

託着你薄薄的身軀慢慢飄升,

你潔白的羽翼輕輕扇動,

回到了温暖花開的天堂

師:聽着,想着或許你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説、想訴,但難以用言語表達。我知道美麗需要等待,期待你精彩的言説。

生:這詩描繪的圖畫很美,真的好像在天堂一樣。

生:圖畫裏,月光中的女孩在音樂裏翩翩起舞,顯得楚楚動人。

師:説得也很美。同學們,你們會寫詩嗎?

生:(搖頭)不會。

師:寫詩並不難,老師寫這首詩,靈感來自於課文,激情也來自於課文。大家多讀課文,也能寫詩,而且寫起來會比我更精彩。因為,有人説,兒童是天生的詩人。今天,咱們一羣小詩人,再加上我這個大詩人(我不謙虛了),定能營造一個詩意流淌的課堂。

師:大家讀了課文,知道這個月光女孩就是──

生:(齊)盲姑娘。

師:貝多芬指尖流淌的音樂就是──

生:(齊)《月光曲》。

師:學習從疑開始,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無進。看着盲姑娘,聽着《月光曲》,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月光曲》是怎樣的?

生:貝多芬為什麼要為盲姑娘彈《月光曲》?

生:《月光曲》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賞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其中閲讀期待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學會擁有寬厚的期待,關注學生的閲讀期待,利用閲讀期待,激發閲讀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月光曲》課始,教師以潛心會文後從心中噴薄而出的詩──《月光中的女孩》引領激趣,匠心獨運激發學生讀文作詩的慾望。然而話鋒一轉,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與文本零距離接觸進而生疑。這一過程,教師創設和利用閲讀期待,誘發學生與文本主體對話。這種對話是學生在教師催化下對文本的.渴讀,是教師點化下的主動建構,更是教師價值引導下的有效生成。

【返回傾聽:對話在傾聽中生成】

師:這是一首怎樣的《月光曲》?

生:優美、悦耳的《月光曲》。

生:舒緩的、令人陶醉的《月光曲》。

師:你是從哪些語句中讀懂的?

生:我是從這段話中讀懂的──他好像面對着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湧過來

師:這是《月光曲》的旋律嗎?

生:不,這是皮鞋匠聽了《月光曲》後的聯想。

師:哦,這是文字版的月光曲,好好讀讀,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月光曲》是很優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