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建築概論》的讀後感

校園2.7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建築概論》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築概論》的讀後感

我極鍾愛古典建築,猶以中國古建為甚。在我看來,那些在歲月流逝中保存至今的建築中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瓦,都浸潤着各種各樣的神奇,講述着悲歡離合的故事,見證着榮辱交替的歷史,讓人忍不住去探求它的過去,瞭解它的滄桑。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建築因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着。它不僅記錄着其創建時代的風貌,並且映射出人和社會隨着文明進展而表現出的各種新的特徵。它是時代的記錄者,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將我們無法親身經歷的時代,用“建築”這種靜止並能長久存在的形式,保存至今,讓我們有機會去觸摸歷史,感受歷史。並且將遙遠時代的形態展現於我們面前,使我們可以瞭解到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力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對於古典建築還僅僅停留於感性的欣賞的階段,並不具備什麼專業知識,只是單純的感興趣而已。當看到在歲月的滌盪中依然挺立的古建時,總是會不由得驚歎古人技藝的高超。我對於古人一直懷着崇敬之心,在那些遙遠的歲月,並沒有象西方科學一樣的嚴謹的科學著作,他們僅僅評着師傅帶徒弟這種方式,靠着經驗建造出這些令世人驚豔的建築,並且使這些建築經受住時間的洗禮,保存至今。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敬佩。

建築的歷史性是使我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當我閲讀這兩章的時候,有着相當濃厚的興趣。書中介紹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歷史,並且還介紹了一些古建及近現代建築的形式。我一直覺得古典建築有一種神祕的氣質,尤其是中國古典建築,不論是其建築形式,建造技術還是其內在含義,都讓我覺得很是神奇。中國獨特的文化使其建築也擁有與眾不同的氣質。而最為讓人驚奇的是中國古建的結構不是靠定量分析,也不是用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言傳手教,靠的是理論經驗。並且中國古建還有很獨特的學術思想,譬如説“風水”,這其中既有封建的`一面,也有科學的部分,這是西方科學無法代替的。

中國古建築以木構為主,這是很獨特的。通過這些木構建築,我深切的瞭解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技術是何等的高超。至今仍有大量木構古建存世,如山西應縣木塔,天津獨樂寺觀音閣等建築在經受了地震洪水戰火的數次洗禮以及近千年的風霜雨雪之後依然屹立不倒。你不得不讚歎古人的智慧。

也許在現在這種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那些木構技術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作為古人智慧的結晶,中國建築千年來的主要結構形式,我們還是要對其有所瞭解。對於我個人來説,我對古建有着相當大的熱情,所以對於這些東西,如果有機會,還是想要深入瞭解一下的。

中國建築的獨到之處,除了其結構與文化之外,還有民族地域這方面。中國土地面積廣闊,地勢形態豐富多樣,氣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大不相同。於是,為了使生活更加舒適,人們根據當地的情況建造建築。如根據降雨量的不同,西北的傳統建築屋頂坡度平緩,江南地區則採用坡度較大的屋頂;再如因為地貌差異,四川山居多為吊腳樓等等。除了客觀因素,一些人的主觀因素也影響着建築的形態。如北方的雄健,南方的挺秀。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有自己獨特的生活形態及宗教信仰。而這些不同在建築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詮釋。並且各種居住建築形態還顯示出建築的倫理特徵。譬如北京的民居因是近皇宮之地,所以形式規整;而蒙古包,藏民碉房則與四合院無絲毫相近之處。

最初喜歡上古建,是因為在我眼中,古建有着一種神祕的氣質,讓人充滿好奇心,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除此之外,便是其建築樣式所產生的氣場。我總是覺得那些建築在向人們傳遞着某種感情。記得有一次在冬天去了故宮,因為是旅遊淡季,又趕上建築修繕,故宮裏的遊人比起平日少了很多。我漫無目的的走進了一個看起來並無任何特別之處的院子。因為很普通,所以這個院子更顯清淨。當我站在院子中央,看着四周的蒼松翠柏,班駁的灰牆紅柱,蜿蜒的青石板路,以及屋子裏年代久遠的牀鋪傢俱,忽然覺得靜默。似乎周圍的一切一切都在向我講述着幾百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傾訴着物是人非的感慨。這,或許就是古建的神奇之處吧。

其實,古建在今天的實際用途已經沒有多大了,它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飛速的發展着,不論古代的木構建築技法有多麼高超,也已不適應當今這個時代的需求。所以,古建對於當代的意義,除卻那些眾所周知的東西,我想,更為重要的是如何使古建融合進現代的環境,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既然建築技法無法繼續使用,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古代建築的形式。在現代建築中融入古建的形式,賦予建築獨特氣質。現在已經有很多這樣的建築出現了,下圖便是某現代化住宅小區的一隅。仿古的長廊與影壁既在空間上分格了住宅區與休閒區,又使得這個小區有了不一樣的風景,增添了情趣。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成為建築師,我希望我在我的作品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借用古建的形式,而是賦予其古建那種獨特而神祕的氣質。

標籤:讀後感 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