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精選11篇)

校園1.24W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精選11篇)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1

第一次接觸“分享課堂”,我的感受可以用“害怕”兩個字來形容。把課堂完全交還給學生的想法讓我不可思議,我的生字生詞怎麼辦?我的思想情感和語言表達怎麼辦?我的教學目標怎麼落實?學生能在課堂上學到什麼?沒有老師,他們的知識增量從哪裏來?僅憑小組討論,他們能解決什麼問題?

直到我壯着膽子讓這種完全開放的教學模式走進了班級。出乎我的意料,課堂上,孩子們異常活躍。提問,討論,發言,每一個環節都有很高的參與度。當中也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小組成員當中有的人比較害羞,不敢上台彙報討論成果;比如,好幾個小組都想上台發言,發生撞車現象……每次我都要非常辛苦地、剋制住想要上前干預的衝動,然後收穫驚喜——他們完全可以獨立自主地解決這些問題。一篇課文學完後,孩子們其實可以找出學習的重難點,基本上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落實大部分教學目標。這樣的課堂也讓我獲益匪淺:或許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多一點的信任,或許孩子們對我們的依賴知識一種假象,放開手,他們才能走更遠。

當然,課堂中暴露出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説:規則問題。新的課堂模式需要新的規則,孩子們應該如何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課堂規則?課堂中依舊存在一些“觀望者”,我們應該如何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有部分難點超出孩子們的能力範圍,怎樣用更合理的方式學習這些難點?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解決。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2

評課時也是一針見血地進行指導和糾正,給授課教師提出寶貴的課堂教學建議。教研氣氛深深感染了我。

1、本次研討課活動,各年級都有所呈現。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充分研究學情,在課堂教學出現意外時能及時調整教學,在活動中,也看到了老師對於教材、學生的課堂駕馭能力,他們或娓娓道來,或激情四射,或幽默風趣,上出了自己獨有的風采。老師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學情,備課充分,做到了以學定教。

2、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文能力,以文本為依託進行訓練,以達到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高,在我們這次的教研中體現很明顯,如:自學能力、寫作能力、識字寫字能力、合作能力、抓關鍵詞閲讀文本的能力、評價能力等等。老師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能根據學段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這是難能可貴,同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計後,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講授新課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在今後教研中,做到積極主動地學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3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閲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着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着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着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裏?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説,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説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説。但是,説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的實際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説,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着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裏不一”走向“表裏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樣,途徑多條,關鍵是——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説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4

在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肩負着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鑽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模式,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總之,我會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5

9月30日上午,我鎮組織全鎮語文教師觀摩“問題教學背景下的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活動,活動以二年級的《坐井觀天》和五年級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兩節語文課作為語文閲讀教學的探討案例,重點探討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性。這次活動為我們語文教師優質高效的課堂閲讀教學指明瞭方向,指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對課文提出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這就意味着在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幫助並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創造疑問,在疑問中體會課文深層次的內涵。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蔡兆瓊老師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重點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注重學生自讀自悟,由學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教學,透過學生的質疑、解疑,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用心性。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

1、張豔豔老師在本文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朗讀。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進入文中情景。課堂上張老師始終強調朗讀訓練,以讀促思,讀中感悟。通過反詰,引導聯想,多種形式的讀等一系列方式感情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在對語言文字的準確細膩,深入的把握中獲得準確,細膩深入的體驗,增強語感。教師非常動情,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作為“引語”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在層層推進中強化感受,促使感知轉化為深刻的感悟。張老師細細分析,巧妙整合,緊抓題目中的“父”與“子”。通過創設情景,對比閲讀和感情朗讀使學生感悟到:父親有着驚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這都是因為愛。在這節課中,張老師讓學生想象,在漫長的38小時裏,阿曼達在漆黑的廢墟下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這些環節的設計,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訓練點,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句意,並在美好,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人文薰陶。學生積累了語言,內化了語言,並靈活的運用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用運的能力,獲得了紮紮實實的發展。

觀摩此次研討活動,我感到受益匪淺,讓我在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更能把握教學目標和閲讀教學的重點。《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閲讀和評價能力。”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教學的主導者為指導者,尊重學生個性

2、化的閲讀感受和體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教學是一項系統而又複雜的活動,我們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才能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6

近日,我讀了劉仁增老師的《語用-開啟語文教學的心門》一書,使我有了一些想法。我從事多年的語文教學,一直有這樣的困惑:國小生從低所級到高年級學過的那麼多文質兼優的課文,接觸了那麼多詞語、句子,可説話、作文卻“詞彙貧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閲讀教學中重語言知識,輕語言訓練。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材料,僅停留在朦朧理解和機械記憶基礎上,未能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為此,強調把閲讀課上成語言訓練課,必須重視語言的“內化”,使其進入學生的語言倉庫,。

一篇課文的教學價值往往是很豐富的,但是,課堂是一個常量,我們既不能文本有什麼教學價值就教什麼,也不能想教什麼就教什麼,更不能什麼好教就教什麼。因此,文本解讀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必須根據教學的整體需要以及該課文在整個教材價值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從諸多的教學價值中選擇適當的核心價值點進行教學目標定位。如此,就能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目標,而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

一篇課文的語文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具有語文特色的,而不是其他學科的。即關於語文的知識、語文技能,或者説只有通過語文課才能學到的知識;

(2)能夠代表某一種類型文本的特點,而且可以起到“舉一反三”作用的。

(3)通過學習和積累,有助於學生形成學生對語文現象的進一步理解、解釋和遷移的,用於理解同一類文章、同一言語現象的。以《北京的春節》(人教版六年級下冊)一課為例。本文的語言教學價值點至少有以下幾個:

(1)學習按時間(臘八——除夕——七年級——元宵)的順序來寫的寫作手法;

(2)民間風味的散文如何錘鍊語言;

(3)比喻手法的運用;

(4)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的運用;

(5)如何圍繞中心句把話寫具體;

(6)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7)聯繫背景,緊扣文眼,“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

(8)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練筆;

(9)利用課後的兩篇小短文進行對比讀,感受表達方法。如此多的教學價值怎麼可能(也無必要)在兩節課時間裏全部完成呢?當然得來一番比較、分析、整合,選取本課的核心教學價值。

從課後思考練習、本課編排意圖以及學段目標要求來審視,我們不難發現,上述價值點的(1)和(4)是高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寫作方法,且在以前的學習中較少接觸和訓練過;(2)的難度較大,國小生難以把握,可和(6)合併,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句感受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和魅力;(8)和(9)是課後要求的訓練項目,必須落實;至於(3)(5)和(7),在以往的教學中已做重點訓練,應予捨棄。這樣一樣,《北京的春節》核心教學價值點有三:一是在課文閲讀及與附文的對比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二是品讀重點語句,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感受老舍筆下的北京年俗和語言風格;三是學習詳略得當的方法進行課堂小練筆。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帶給我們的是語言訓練的紮實深入,課堂教學的省時高效。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但是隻停留在運用階段,不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今後我還要一如既往的學習劉仁增老師的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7

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鍛鍊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具體訓練和考察過程.隨着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日異,虛擬儀器已經成為當今儀器發展,應用中空前活躍的領域,在生活中可以説得是無處不在。因此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來説掌握虛擬儀器的開發技術是十分重要的。

回顧起此次,我仍感慨頗多。的確,從選題到定稿,從理論到實踐,在一個星期的日子裏,可以説得是苦多於甜,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説得是困難重重,這畢竟第一次做的,難免會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比如説不懂一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之後,一定把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重新温故。

虛擬儀器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基於我學習虛擬儀器和這次課程設計的過程和愉快經歷,使我知道,要學好虛擬儀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為虛擬儀器很難學,而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翻一下身邊的虛擬儀器教材,都好像是虛擬儀器的實際應用書籍,一般先介紹虛擬儀器的硬件結構和指令系統,再是系統擴展和外圍器件,之後講應用設計。而且應用領域多種多樣,涉及了國名生產的各行各業。所以學習使用虛擬儀器是相當重要的。

這次課程設計終於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編程問題,最後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終於遊逆而解。同時,在同學們那裏我學得到很多實用的知識,在次我表示感謝!同時,對給過我幫助的所有同學和各位指導老師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謝!

首先,衷心感謝老師在這一學期給我們辛苦地教學這門《虛擬儀器設計》課程。在授課期間,還親自以自己的工程作案例詳細給我們講解,以實踐的角度來教學,讓我們理解更深刻。曾一度舉出 各種例子,讓我們真正接觸到虛擬儀器的概念。

這次設計實驗的目的為單片機與labwindows的應用與熟悉,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涉及到了工程的創建,面板設計,串口調試,上下位機程序編寫等幾個主要過程,是一個綜合的應用實習項目。

開始的時候,剛做該課程設計,心情很恍惚。那種感覺正如老鼠咬烏龜——無處下手。還一度抱怨,課程的重要性。但是經過多位老師的開導與鼓勵,我靜心地一步一步地去下手。剛編譯的時候,還不停的報錯,幾度讓我失去動力再繼續搞下去。可是,時間沒讓我停下手去,每天晚上拿着老師的案例結合書本來讀,模糊的思維開始變得明朗。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憑着努力與毅力,最後都攻克每個難點。雖然,這課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經過努力出來的成功,已經很開心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在日後的努力中,繼續完善本設計,繼續深入學習虛擬儀器。

通過這次的實際動手使我對labwindows軟件的認識更加深刻了,能夠熟練操作。同時也體會到了labwindows軟件的許多優點,它的界面逼真,操作簡單,使其有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增加了我們學習的興趣。labwindows軟件是一種專門為虛擬儀器應用而設計的操作軟件。它其中有許多圖庫可供我們使用,這次設計中我就用了不少,大大減少了我的繪圖時間,是我快速的搭建了我的設計系統。

這次的設計我完成了設計任務,包括程序編寫和調試,感覺獲益匪淺。其中程序的編寫在這次設計中使我感覺最費力的過程,幾經調試,排查才終於寫好了符合要求的程序,使整個系統按要求運行,可以順利完成各種設計目標,也鍛鍊了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了,還有暴漏很多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加以改正,進一步熟悉labwindows軟件,充分的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最後,再次感謝老師在這學期在我們身上的付出!

通過此次課程設計,使我更加紮實的掌握了有關虛擬儀器方面的知識,在設計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一些問題,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檢查終於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實踐出真知,通過親自動手製作,使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再是紙上談兵。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不斷髮現錯誤,不斷改正,不斷領悟,不斷獲取。最終的檢測調試環節,本身就是在踐行“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觀。這次課程設計終於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終於遊逆而解。在今後社會的發展和學習實踐過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問題就想到要退縮,一定要不厭其煩的發現問題所在,然後一一進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後的道路上劈荊斬棘,而不是知難而退,那樣永遠不可能收穫成功,收穫喜悦,也永遠不可能得到社會及他人對你的認可!

課程設計誠然是一門專業課,給我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的提升,同時又是一門講道課,一門辯思課,給了我許多道,給了我很多思,給了我莫大的空間。同時,設計讓我感觸很深。使我對抽象的理論有了具體的認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掌握了串口調試和運用方法;熟悉了虛擬儀器;瞭解了虛擬儀器基本組成和設計思路;掌握了labwindows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術,通過查詢資料,也瞭解了虛擬儀器的光明前景。

回顧起此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從理論到實踐,在這段日子裏,可以説得是苦多於甜,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説得是困難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終都得到了解決。

實驗過程中,也對團隊精神的進行了考察,讓我們在合作起來更加默契,在成功後一起體會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團結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間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換來最終完美的結果。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8

我們以反思性教學為突破口,提出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做到三思:即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

1、教學前的反思:

我們要求教師教學前要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現狀,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收集課堂上可供挖掘的課程資源。

每學期,學校組織各科教師學習課程標準,舉行全校教師新課標學習檢測活動;各教研組進行單元教材分析,各年級組交流各科教學內容,加強學科間的整合;每位教師認真撰寫教學計劃、學情分析、編寫教學預案,從而確保各學科課堂教學實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教學中的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就是一種教學機智。它是在教學中及時、主動地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的過程。要求教師在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時,要對自己的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和反應等方面,隨時保持有意識的反省,並能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使之達到最佳效果。我們嘗試採用課堂錄像的方法,為教師提供詳細的教學活動記錄,幫助教師更全面地認識自我;

3、教學後的反思:

在上完課後,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課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在哪些方面還有待改進。

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他們能力的發展速度與水平,正確評價教學效果。我校教師通過寫教學後記、教學隨筆、教育日記等反觀自己的意識和行為,通過評課全面分析教學活動,不斷檢查教學成效並努力改進。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9

20xx年11月17日下午,我參加了在翻身實驗學校舉行的“崛起教育集團學前教育部第xx屆五段互動式培訓”活動。

此次活動經過了“專家講座——課例實踐——同行辯課——現場點評”四個環節。在活動過程中,李素園長關於“幼兒科學教育中探究式學習問題探討”的專題講座精彩極了,讓我回味無窮;小朋友在科學活動中,通過實驗發現水的奧妙;辯手們一番脣槍舌戰,奮力辯駁,在無硝煙的“戰爭”中掀起活動的高潮;崛起集團學前教育部荊總監對本次活動結合自身經歷進行精彩點評;最後區教科培秦義老師對本次活動每個環節作了詳細的點評和總結,並對在場的老師就日後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議,也給我今後的教學指出了更明確的方向。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同行辯課這個環節。作為正方的崛起二幼辯手與作為反方的崛起一幼辯手,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口水戰打得如火如荼。正方的觀點認為新秀授課是一節優秀的課,可反方卻堅持這節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覺得崛起二幼的這位老師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她態度親切,對待幼兒耐心,在課堂上用心引導,與幼兒建立了良好的師幼關係;但我認為反方的觀點也有道理,授課老師在材料的準備上確實不夠充分,幼兒自主選擇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其次,很多幼兒在使用記錄的時候,方法不對,沒有充分發揮好記錄表的作用:還有,由於老師引導過多,導致給予幼兒自己思考的空間太少,限制過死,所以課堂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授課老師能再想得全面一點的話,我想就不會留給反方反駁的機會了。在聽她們辯論的時候,我想到了,如果在實踐的時候能夠兩人一小組合作完成,一人做實驗,一人操作記錄表,把材料再準備充分點,這樣不僅達到了自主選擇的樂趣,而且還體現了幼兒的合作意識。當然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只是我的一點小小的看法。

還有在第四個環節,荊總監的精彩點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她在點評的時候結合了自己平時參觀的所見所聞,談了一些自己的觀點看法。她講到她到北京一所幼兒園參觀的時候,發現那裏處處都給了孩子自己樂於動手的機會,比如在牆上、走廊或窗台上粘貼可供幼兒動手操作的材料(齒輪、萬花筒、槓桿等),讓幼兒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達到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培養了他們探索奧祕的興趣,真是一舉兩得啊。當時我在想,回到我們幼兒園,我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達給我們的老師,讓她們也能從中有所感悟,從而受益我們的孩子。

最後,老師的總評也讓我明白了在幼兒活動中,不要太注重過程,我們更多的是要關注幼兒的收穫與發展。我們要儘可能多創造機會讓幼兒自由探究,為發展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打好堅實的基礎。

通過這次的學習,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讓我在如何用理論指導實踐,尋找改進方法上有了一些感悟。在今後的工作裏我還要不斷去學習、去觀摩、去實踐,再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我更好地完成以後的教學工作。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10

為促進國小教師專業化發展,推動全區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培養適應新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國小美術教師,寶安區教科培中心探索和總結了一種新型的培訓模式——“五段式互動”培訓。20xx年xx月在寶安實驗學校舉行了寶安區國小美術教師“五段式互動”培訓,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這次的活動模式很有創意,收穫很多。

“五段式互動”培訓模式的基本程序是:美術教師輔導講座、根據講座內容上課、激烈的辯課、專家點評、心得體會。此次培訓讓我領略到了作為寶安教育前沿的實驗學校的年輕老師們身上散發的陽光、向上的風采,感受到她們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她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

這次五段式培訓,首先是由歐陽銘蔓老師針對課堂中學生繪畫的情況,作了一個講座,在講座中她很好地講述了自己如何讓學生從不會畫畫到會畫畫再到愛上畫畫的過程。隨後歐陽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選上了一節自編的教材《整體與局部》,這一節課的學生是五年級的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系統性很好,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不錯,從中可以看出歐陽老師平時下的功夫,但教學的氛圍比較沉悶,整節課老師説得多,師生互動少。在隨後的辯課環節中,我聽到了作為反方的一號辯手王豪老師犀利的點評,看到了這些80後的小年輕身上所具備的很強的專業理論知識。整個辯論的過程精彩迭出,看來美術老師的語言功底也並不比其他科老師差。但在整體的辯課過程中,我又覺得雙方辯手並沒有抓到主題來辯,辯什麼?為什麼而辯?辯論的結果要怎樣?不得而知,也讓很多老師一直處在雲裏霧裏。我認為辯課不是為了辯一節課的優劣,如果只是為了辯一節課的優劣,那和以前的評課有什麼兩樣呢?既然是辯論,那應該抓住教學的某一環節,或者是某一做法,特別是一些比較有爭議的做法來辯,這樣的辯論才真正有“道理不辯不明”的意義。辯課的最後,西鄉街道教研員羅國輝老師對本次活動作了精彩而簡短的點評。

在這次培訓之前,看到各個學科把五段式培訓開展地如火如荼,什麼是五段式培訓?我一直不清不楚的,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活動,使我真正瞭解了這種先進的培訓方式,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同時,使我在深受啟示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美術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美術教學水平。

教學心得體會:在分享中成長 篇11

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過這期培訓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對新課改的思考:

在本次培訓中,執教教師根據不同類型的課例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點評,並通過幾位教師從識字與寫字教學、閲讀教學、寫話,習作教學,、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新的詮釋,對北師大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1、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

課程的實施者及課程的解釋者,通過教師的實施和解釋,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師將成為課程研究的設計者。

教師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發現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我們的教材。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要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規定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要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學生也不是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應該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另外課堂上應該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這樣的教學,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要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讓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