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社會實踐日記4篇

校園2.54W
社會實踐日記 篇1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們踏上征途,沿路的風景,從華麗的大都到發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駛進鄉村小路,一路顛簸,終於在將近夜幕降臨的餘暉中到達了目的地——南豐中學。

精選社會實踐日記4篇

“南豐”一個好聽的名字,南國的豐收,感覺學校會是歷史悠久,會有南國獨特的古祠堂氣氛。但是我們眼前的學校卻是彷彿由於長久沒修建,沒有打理,成了草木叢中的廢墟,荒涼寂靜。學校的路坑坑窪窪,雜草從生。聽説由於學校的資金不足,校園的環境一直沒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環視學校一週後,當地學校的主任領我們到宿舍,感謝校方的關心,讓我們住到了新的宿舍樓。飯後,開始打掃宿舍,髒水、灰塵、飛蟲交集着汗水,奮鬥3小時。激情被勞累掩蓋,空氣中的暑氣還在蒸騰,隊員們滿身疲憊,幸來涼風,躺牀入夢。就是我們下鄉的第一天。

社會實踐日記 篇2

7月25日,我終於踏出了真正的社會的第一步-以純專賣店導購員。這次不同於之前的社會實踐是在於它是我靠自己的能力爭取來的。通過層層面試而脱穎而出的我,更加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實踐機會。現在我就對這一個月的實踐做一個工作小結的。

在以純店的一個月裏,工作的節奏十分緊張,上班時間分為早班(上午9到中午12點),中班(中午12點到晚上7點)和晚班(晚上7點到11點),遲到一分鐘要扣掉1元錢作為愛心款。剛去店裏報告,就馬上開始上班,先從熟悉店內貨品開始,經過幾天的工作後,我對服裝的尺寸、顏色、價格、面料及洗滌方法都十分熟悉。每天高峯期是下午交接班6點和晚上9點的時候。人流量最多,買單都會出現排長隊的情況。因此大家積極性都很高。那段日子真是即緊張又充實,雖然很累但也從中總結了不少服裝銷售的經驗,其實銷售中最重要的就是揣摩和把握住顧客的心理,我將顧客分為三類:隨意閒逛型、品牌信任型、比較購買型。能夠從顧客的表情、舉止中分辨出其類型,準備有針對性的服務。不管顧客最終是否購買,都要一絲不苟的向顧客介紹產品的相關信息,這增強了我應對顧客各種疑問和要求的經驗。以純店是當天的事情當天必須做完,所以經常性的下班都很晚,節假日幾乎都是半夜一兩點的,經常兩點多到貨,更延誤了下班時間。但是每天工作時,我都讓自己保持精神飽滿地狀態出現在店堂裏,很熱心地、快捷準確地為每一位顧客服務,以禮待客。我會先了解顧客對商品的興趣和愛好,真誠地希望每一位顧客穿上最適合自己最舒適的服裝。同時也會認真回答顧客對商品提出的疑問,讓顧客購買到最適合自己的服裝,當顧客穿着合身滿意的衣服,帶着讚美的離開店時,是我最大的快樂。

暑假實踐這段時間裏,店堂裏每天像個菜市場一樣熱鬧,當我們店這個月15萬的業績達標後,大家很欣慰,因為每天像打仗似的日子,終於有所回報。一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雖然大家都十分辛苦,但都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在以純店我學會了顧客服務、店鋪運作、帳目和物品管理。我真正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但是這也讓自己得到成長。在以純店中我的銷售業績算是突出的,半個月賣了兩萬多,店長表揚了我,真是有種自豪的感覺。因為我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同時得到的回報也很多,每天緊張有序的工作,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就因為凝聚和團結了所有員工的力量,以純店才能取得每月業績第一的輝煌成績的。

社會實踐的時間雖然並不長,可它讓我認識到:人的一生中,校園並不是永遠的學校,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一個月的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悟到了很多我們從課堂學過的一些道理,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也將讓我終身受益。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情感,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矗此時此刻;即將面臨畢業,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無論從何處起步,無論具體從事哪種工作,認真細緻和踏實的工作態度才是成功的基矗。

社會實踐日記 篇3

在過往的一週時間,通過上課和在企業羣體裏的所見所聞所感,的確獲益良多收穫匪淺,在這就説説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一些個人的愚見。老土一點,把企業比如成人,制度是骨幹,機制是肌肉,則管理人員就是神經,骨髓為培訓,項目部門為內臟,員工為血液,最後我們的領導才是大腦。下面主要説前四方面。

制度—骨幹

非常輕鬆地就能理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的世界觀認為天位圓蓋地位方正,古方圓之意就是世界,有規矩才能成就一個企業乃至是一個世界。事事有據可依則事事可令行禁止,特別是對於物流行業來説,制度必須堅持,生產一環接一環,處處犯錯損失會很大,換而言之就是風險可控性低,這不符合企業的利益。一家成功的企業,他的制度甚至體現在每一個員工身上,整齊的工作裝,規範的物品擺放等等細小的事物。制度,是一家企業的骨幹所在,他是大廈的地樁,他是大樹的軀幹,他支撐着企業的正常運轉,堅持制度化管理符合“+家庭的理念需要。

機制—肌肉

然後就是機制,“機制一詞最早源於希臘文,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生物學和醫學通過類比借用此詞。生物學和醫學在研究一種生物的功能時,常説分析它的“機制。當中,“機制這個概念用以表示有機體內發生的生理或病理變化時,各器官之間相互聯繫、作用和調節的方式。後來,人們將“機制一詞引入經濟學的研究,用“經濟機制一詞來表示一定經濟機體內,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繫和作用的關係及其功能。任何一個系統中,機制都起着基礎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有了良好的機制,甚至可以使一個社會系統接近於一個自適應系統,那就是在外部條件發生不確定變化時,能自動地迅速作出反應,調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實現優化目標。類似於人體的自然條件反射,機制本身是為適應制度而建立的一套一般解決辦法的程序,這便大大減輕管理的負擔,加強團隊的運作效率。

管理人員—神經

管理上面,又可以分為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兩種,兩者應相互結合相互相成。但以現今中國的國情的物流行業的特殊性來説,仍然是制度化管理佔得比重要大一些,制度化為主,人性化為輔。但人性化管理在長遠來看,遠比制度化來得更具意義。對於塑造企業文化,加強企業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人性化管理考驗的,就是管理人員的管理藝術。一個好的管理團隊,比任何資產更具價值。管理者起着一個上下溝通協調,並對下級監督的職責。同時,管理者亦是改革創新的支柱力量,其對實際情況的瞭解和企業策略方向的認知促成了管理者創新的高可能性。

社會實踐日記 篇4

我是一個城市裏長大的學生,享受着豐富的物質和優質的教育資源,由於沒有體驗過農村生活,所以剛開始支教對於我來説只是單純的一個鍛鍊自己演講能力和體驗一下農村生活的機會。但是經歷了這一切以後,我開始明白支教不僅僅是那二百個志願時,它是我夢開始的地方,更有可能是當地學生夢開始的地方。

我的故事要從我第一次接觸支教開始講起。剛來到大學的我感覺一切都是新鮮的,部門活動是新鮮的,大學知識是新鮮的,支教志願活動也是新鮮的。支教招募的海報很快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認為這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是一個獲得榮譽的機會,所以我很快就報名參加了去貴州支教的支教隊的面試。

在面試之前,我以為支教是想參加就參加的,而且我覺得自己懂一點攝影知識,肯定能通過面試。當面試官問我能教當地小朋友什麼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喜歡攝影呀,我保證能教會他們拍照,讓他們開闊一下眼界。”面試官反問我:“你覺得當地的學生在一生中能有多少人接觸到相機呢?你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慾望所以才去支教的嗎?”面對這個問題,我啞口無言。的確,我當時覺得當地學生接受我們的名牌大學的學生的授課是他們的幸運,我的付出是他們理所當然要接受的。面試官的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支教是應該滿足我們還是應該滿足孩子們呢?我們覺得重要的知識對於他們來説真的是必要的嗎?支教過程中,真的是我們給小朋友們知識,而他們不會給予我們收穫嗎?

毫無疑問,驕傲自滿的我遭受到面試的失敗,我也深深地明白當時的自己還不配做一名支教老師。但是我覺得我不應該止步不前,我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能力,去支教這個夢在我心中開始生根。於是我參加了支教志願者的培訓,學到了很多備課、授課、溝通的知識和技巧,併成功加入了其他學院的下鄉隊伍。

於是我來到了肇慶市田心村,來到了田心國小,這個一所只有兩層樓的國小,回想起我自己的國小,不禁開始感歎自己是多麼幸福。我是負責數學教學的,第一眼看到當地的小朋友淳樸的眼神,樸素的衣着,真的給我一份感動,彷彿給了我一份力量。

在我的第一堂課上,我讓小朋友們不要稱我為老師,叫我彬彬哥哥就可以了,小朋友們也很親切地這樣稱呼我。在我的課堂上,我希望能擺脱傳統課堂的束縛,讓小朋友們能感受到數學是有趣的、啟發的,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我給我的課堂增添了很多數學故事和好玩的數學現象。小朋友們都聽得入神,覺得很有趣,其中有一位叫做麗琪的小朋友一直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有一種對知識的慾望,此時的我終於明白,作為一名教師,學生上課時的投入對老師來説是多麼大的鼓勵。

因為我們的授課是沒有教材的,而我所教的內容只有6節課,可能支教活動結束以後幾個月他們就忘記了課堂的內容了,所以我鼓勵他們做筆記,以後忘記了還可以翻開筆記本看看支教的收穫。

一節課結束以後,我會收上他們的筆記本,檢查一下他們的筆記是否有錯誤,看看課堂是否需要改進,我希望我帶給他們的是他們需要的,能用得上的。在筆記的最後,我會加上一句小小的評語和問候,希望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有時下課的時候,我站在一邊看着小朋友們奔向操場玩耍,多多少少看到自己國小的影子,但是我玩的是更多是農村買不到的玩具,他們玩的是簡單的體育遊戲,不過看着他們歡快的表情,我開始明白快樂似乎是沒有貧富之分,物質並不是快樂與不快樂的界限。

閲讀他們每天寫得日記,也是我們支教隊員的任務。我曾讀到過這樣的一段話:“我希望我能讀到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但是學校沒有,村裏也買不到。”這句話讓我多少有點心酸,對於我來説想要一本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廣州的新華書店、天河購書中心等賣書的地方要多少有多少,甚至你可以不用出門,淘寶、噹噹、亞馬遜等一系列網上書店讓你輕鬆買到。而他們卻沒有這些,於是我們支教隊的成員決定給小朋友們贈送他們想要的書本,希望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隨着支教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我們跟小朋友們越來越熟悉,我們一起打籃球、一起打乒乓球、一起聊天、一起玩耍,感受着我平時根本無法體會到的感動,是一種簡單而又深刻的快樂。沒錯,村裏的生活的確是很苦,沒有水龍頭、沒有空調、沒有餐館、甚至連晾衣服的架子都沒有、晚上的村子可是一片漆黑,但是能體會到與小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也許這是苦真的不算什麼。

為了更好地進行三下鄉活動,我們對村民們進行調研,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我們隊員們挨家挨户地與當地村民進行交談。經過交流,我的觀念再一次改變,我曾經為我考進了名牌大學而感到驕傲,但是實際上村裏的孩子面對的壓力比我們在城市的孩子要大得多。我們放學可以輕輕鬆鬆回家玩耍,但是村裏的孩子要負擔起家務,要回家做飯。而且在城市裏,我們享受着優質的教學資源,教科書、模擬卷、輔導書要多少有多少,老師也是來自各地的精英,而農村呢?很多教師是不願意來農村教書的,所以師資比城市要差得多,那教育資源呢?農村的學校本來就不多,更不支付不起昂貴的教育資源。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學得比農村的孩子好,是理所當然的事,農村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大學,重要原因是他們生活壓力大,教育資源缺乏。假如他們也享受我們同樣的教育資源,他們做得並不會比我們差,我真心這樣覺得。

一位小朋友曾經跟我説,她的夢想是做數學老師,她喜歡數學。聽到這,我感受到了我肩上的責任,我有義務去幫助她實現他們的夢想,我的課堂應該啟發更多的同學,科普更多的知識,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至少讓他們知道,世界還有這些知識。

兩週的支教轉眼就過去了,在離別時,我們跟小朋友們一起唱歌,一起表演節目,一起享受這最後的時光,我們拍下了很多照片,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拍照可以是這麼有意義的,它不僅是一種藝術也可以是一種記錄感動的方法。最後我在車上看着離我越來越遠的小朋友們的眼鏡,心裏泛起了漣漪。

這次下鄉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支教的意義,我們給小朋友們帶來知識,他們也給我們帶來歡樂,我認為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我們不是救世主,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收穫,最後一節數學課,我沒有教任何的新知識,我只是跟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我告訴他們“只有希望是永生不死的。”,後來看到一些小朋友跟我説這句話激勵着他,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讓下一次支教做得更好是我新的一個夢,這次支教是我夢開始的地方,我的觀念改變了很多,我收穫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支教是一種愛的傳遞,不只是我們傳給孩子們,孩子們也在傳遞他們的愛,我們的夢在這裏交融,創造出新的夢,這是我第一次支教,但不會是我最後一次支教。

標籤:精選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