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九年級化學上冊的人教版教案

校園9.16K

課題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九年級化學上冊的人教版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規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

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渴望瞭解化學的情感。 2.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慾望。

3.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認識化學的價值。 課題分析

化學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説是一門起始學科,而本課題又是化學的第一課題,能否上好這一節課,充分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課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問題,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美好的願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而是要靠化學家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逐步實現的。由此產生了希望瞭解化學的強烈願望。教材抓住這種情感,導出了“什麼是化學”“化學與人類有什麼關係”,並以豐富多彩的圖畫和語言

概述了人類認識化學、利用化學和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魁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

教學策略分析

本課題不同於以往教材中的緒言課,屬於非知識性教學,其編寫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生活走進化學。這就為教師創設了較大的教學空間和教學自由度。教學中,建議通過趣味性實驗、圖片、影像資料、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等創設教學情境,使每個學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的世界,從而產

生濃厚的化學學習興趣,加深對化學的瞭解。

設計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做趣味性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看書上的彩圖,感知到化學真奇妙→學生看錄像帶,初步感知化學的重要性→帶着問題,學生看書,知道什麼是化學,化學與人類的關係→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一些與化學有關的例子。初步感知“觀察”在學習化學中的重要性→假設“沒有化學”,讓學生預測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子,進一步感知化學的重要性→指導化學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 計 意 圖

課前準備

課前在一張白紙上用無色酚酞寫上“化學”兩字,將紙張貼在黑板中央。

讓學生將鹼溶液

噴向白紙,出現紅色的“化學”兩

字。

創設趣味性化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導入

要求學生看教材中貓插圖、圖1-9及圖

l-10

看圖片思考

讓學生在欣賞精美的圖片中感知化學的魅力,激發強烈的求知慾。 [講解]這些精美的圖片都與化學密切相關,都是用化學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產生的神奇效果。這節課,我將與大家一起走進化學世界,領略化學魅力。

結合圖片中有關化學材料的介紹,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樹

立良好的化學情感。

創設情境

(引導發現) [播放錄像]: 走進化學世界(或幻燈片)

[欣賞]:

走進化學世界 利用錄像(或幻燈片)中豐富多彩、

接近生活的畫面,創設問題情境,激

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

氛圍中感知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組織學生閲讀教材,並思考下列問題:

l.什麼是化學?

2.化學與人類的關係?

閲讀教材後,分小組討論,交流對化

學的認識。

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介紹]普通銅製品和納米銅的性質與用途,提高學生對“組成、結構、性質、

變化規律” 的認識。

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對化學科學的認識,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

從人類衣、食、住、行的角度,列舉大量的事實,説明化學與人類發展密不可

分的關係。

引發學生對化學的親近感,感知學

好化學的重要性。

讓學生列舉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現象或事例。

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確立“從生活走進化學,

從化學走向社會” 的學習意識。

深入 探究 [假設]:如果沒有了化學,彩圖中的貓、小鳥、汽車等將怎樣變化? 小組討論,提交結論。

讓學生在猜想,解疑中體驗化學知

識的重要性。

歸納 總結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學好化學,用好化學,能造福人類,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

多彩。

讓學生真正理解“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內涵,樹立學好化學、造福人類的遠大理想。 學習 方法

1.勤思考、敢提問、善交流、常總結。 2.講規範、勤動手、細觀察、務求真。

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學習方法和

學習要求上,給予指導。

活動與作業

1.閲讀“綠色化學”。 2.預習課題2。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1.什麼是化學?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化學與人類的關係──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3.化學學習方法。

(1)勤思考、敢提問、善交流、常總結。 (2)講規範、勤動手、細觀察、務求真。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瞭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許多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並可以通過實驗等手段解決這些問題。 2. 瞭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3. 培養觀察、記錄、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本課題主要以學生的探究實驗為主,因此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比較合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指導和輔助的作用,將學習的主動權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深刻理解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學生求實的探索精神。 2.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

重點

1.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2. 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 難點

1. 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2.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

教學突破

要想使學生理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的過程,所以在本課題的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引導設問: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化學,化學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那麼化學又是以什麼為基礎建立的呢?

2. 講述:大家是否還記得《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我們不要小看這個煉丹爐,其實古代煉丹和

鍊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學實驗室的前身。

3. 導入新課: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的化學成果與創造都是在實驗室中反覆地實驗而得出的,所以説要想學好化學就必須重視化學實驗。(板書:課題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邊做實驗邊完成下表)

1. 陳述:既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今天我們就通過探究一個小實驗來體驗一下化學的奧祕。

2.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研究,講述:在點燃蠟燭前,請大家開動腦筋,運用各種手段仔細觀察蠟燭的組成、

形狀、顏色、氣味、質地、密度等,並做好詳細的記錄。(提示學生用水作為參照物來研究蠟燭的密度) [(1)蠟燭是石蠟和棉線做的燈芯組成的;一般蠟燭為圓柱形、乳白色、固體;特殊的蠟燭,如生日蠟燭,有多種顏色和形狀,但那是添加染料後形成的;蠟燭一般都具有輕微的氣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塊蠟燭放入水中,會發現蠟燭浮在水面上,説明蠟燭的密謀比水小。]

3. 對學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讓學生結合蠟燭的這些性質,點燃蠟燭,觀察燃燒着的蠟燭有哪些特

點。

(1) 燃燒着的蠟燭有沒有聲音?形狀有沒有什麼改變?[蠟燭點燃後,可以持續安靜地燃燒,不會發出響聲音,且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緩慢地變短。]

(2) 蠟燭的火焰有什麼特點?[蠟燭的火焰在輕微地閃爍,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煙生成。如果沒有風,

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輕微的閃動。蠟燭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層:最裏面一層火焰較為暗淡,底部呈淡藍色,為焰心;第二層火焰較明亮且呈圓錐形,為內焰;圍繞在最外面的第三層火焰呈黃色,明亮而不耀眼,為外焰。

(3) 蠟燭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狀、温度、質地上有什麼變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蠟燭是濕熱的,

而且很軟,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離火焰較遠部分蠟燭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燒着的蠟燭頂部受熱溶化形成一個凹槽,溶液化後的液態石蠟儲存於凹槽中,浸沒着燈芯。]

(4)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蠟燭的火焰中約一秒鐘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麼變化?這説明了什麼?[可以看到處於火焰最外層的先變焦,第二層變化次之,最裏層變化最小;這説明火焰的温度是從裏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4. 充分肯定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表現,繼續引導:現在我們再來觀察一下蠟燭燃燒後生成了哪些物質。

首先將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觀察燒杯壁上有什麼現象發生。片刻後取下燒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盪,又有什麼現象發生?推測蠟燭燃燒後可能生成了什麼物質。

[(1)將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後,過一會兒,燒杯壁有水霧生成。(2)向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盪後,石灰水變渾濁。(3)説明了蠟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指導學生:現在請大家熄滅蠟燭,會發現有一縷白煙從燈芯飄出,立即用點燃

的火柴去點白煙,看看有什麼現象會發生。[火焰會順着白煙重新將蠟燭點燃]

6. 提問:通過探究這個小實驗,大家得到了什麼啟示?有什麼感受?[第9頁] 7. 總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板書設計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步驟 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

組成 顏色 狀態 密度 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