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社會實踐感悟(精選6篇)

校園2.3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穫一些心得和感悟,這個時候,寫篇關於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實踐感悟(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實踐感悟(精選6篇)

社會實踐感悟1

近年來,空巢老人春節前後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有些老人因為過節無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獨、苦悶,有些老人因為春節期間子女的來去匆匆患上了先焦慮、後抑鬱的“分離綜合徵”,還有一些老人因為精神空虛等心理問題,在春節期間或春節過後發生種種意外,甚至輕生,讓人很不是滋味。這些問題反映出不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亮了紅燈。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號準空巢老人的脈,對症下藥。

我們應該把關愛空巢老人的功夫用到“年”外,在平時就讓老人們能夠感受到過年時的温情,用源源不斷的社會合力關愛、照顧、陪伴老人,填補他們的精神空虛,使老人們的生活不空、幸福不空、心理不空。當然,老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輩、親友等,應該盡到第一責任,家人的精神慰藉最重要、最有分量,這是老人們最需要的。還是那句老話,子女平時應該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打個電話,讓父母減少獨處期。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投入,完善社會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的供應量和質量。對於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政府應該多購買一些養老服務,多組織一些志願服務、義工服務活動,讓那些沒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照顧和關懷。同時,積極開展與空巢老人結對子、為空巢老人找朋友、讓空巢老人有“近鄰”等活動,引導安排他們參加一些文體活動、聯誼交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顧空巢老人,幫助老人排遣空虛和寂寞,讓他們過得更充實、活得更有質量,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只要人人都盡到應盡的責任,空巢老人就會得到更多的滿足、幸福和快樂,他們的世界也會變得暖意融融。

社會實踐感悟2

目前,我們身邊老人的生活質量比較差,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文化娛樂,我們利用團隊的優勢,組織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並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給他們表演節目,帶去温暖。

在精神和物資上盡我們的一份力。為了體驗生活,我們一行x人,xxxx開始我們的實踐生活。x月xx號,中午一點,我們五人連同其他志願同學在學校北教學樓宣傳欄處集合,出發前,我們集體合影了一張,讓照片把此刻的歲月留下,飄揚的旗幟定格在温暖得太陽下,激情的召喚。

我們迎着東方走向了xx敬老院,當我們經過長長的xx大橋時,頓時感到天朗氣清,心胸開達,充滿了豪邁之氣,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氣大喊,彷彿自己的人生將在此刻開始走向成功。有一種雄心想與天工比天高的衝動,畢竟我們闖過獨木橋的艱辛在此得到回報,尤其是來自xx的xx和來自xx的xx,他們瘋狂的喊出心中的壓抑氣息。畢竟誰都努力過,誰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們彼此心意互通,都想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一路上秋風習習,正值收割稻子的時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鳥鳴,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熱情,在陽光中瀰漫。豐收的喜悦讓xx唱起了他們家鄉的民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在唱些什麼,但是我和馮文都在努力為他鼓掌,難得釋懷一次,何不盡興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兩步、三步身邊的208公交車不時得鳴笛,眾多的轎車和長途公車彷彿都在為我們歡歌,終於在馬路的一側,在一座低矮的古樸的青灰色的房屋龜縮於此,在破爛的圍牆內外,喧囂與寂寞對比如此鮮明,讓我不禁感歎,再怎樣繁華的地方,依然還有角落裏沉睡着孤寂與無奈。接下來就是我們準備已久得文藝節目了,首先我們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個個唱得神采飛揚,反正再怎麼難受得也不是自己,然後我們再一曲《xx》奉獻給各位老人,祝他們老友所樂。

節目之後,我就拿着相機到二樓幫他們攝影了當做留念。段利鵬和羅佔徵來了一個正步走,特別認真但是很搞笑,馮文和張永環來了一手軍體拳,引着爺爺奶奶們哈笑不止。

節目完後,我們便於爺爺奶奶們促膝長談,與他們共舞,其中有一個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來一首,始終不肯下來,弄一個台下一個想唱紅歌得爺爺急了,老是張嘴又閉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許在孩子們當中,他們的嘴角才會上浮。爆竹聲中,我們身後起了尾塵,每一個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時候,瞥見了牆壁上還有其他學校的團體的贈品。

再回首,老人們都手拿我們贈送的禮品目送我們,眼中有一種光亮。

走了,他們的一生將要走完了,他們有太多的辛酸和淚水,我們的歡聲笑語只能帶來片刻的忘記憂傷。

我們該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深思。

社會需要關注孩子一般關注他們。

珍惜歲月,關愛老人。

社會實踐感悟3

隨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空巢老人數量也越來越多。很多老人雖然有子女,但因為工作太忙,也很少得到陪伴和關愛,不僅心理會有孤獨、寂寞、空虛等心理問題,日常生活也可能出現困難,生病了也可能得不到及時的照顧,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老人去世幾天才被發現的新聞,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根據有關調查,65%的空巢老人沒有經濟來源,只有35%的空巢老人有經濟來源,但即使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大部分收入也很低。所以大部分空巢老人生活費用會由子女來負擔,而且如果老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那麼醫療費用會成為家庭的嚴重負擔,這也就成為家庭不穩定的因素。而且,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和父母的感情交流溝通比較少,如果老人的心裏得不到慰藉也會影響家庭的和諧。

關愛空巢老人需要子女從自身做起。固然,年輕人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壓力、房貸壓力、撫養子女壓力等,但這不能成為不關心甚至不管父母的藉口。贍養老人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子女應該把關愛父母放在心中重要位置。每月抽時間帶着孩子一起去看看父母,陪着父母聊聊天,做做飯就能讓父母得到很好的滿足。另外,“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既能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關愛,同時也能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有利於孝道的傳承和家庭的美滿。

關愛空巢老人離不開政府的幫扶。人口結構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政府應該重視老齡化問題並做好相應的保障措施。鄉下空巢老人問題尤為突出,甚至一個村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在外面打工大多過年才回來一次,老人的生活經常會有很多困難。廣場舞現在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活動,不僅使老人的身體得到鍛鍊,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政府可以規劃和建設一些廣場,推廣廣場舞,讓空巢老人不空虛。同時也應該建立和健全相應的保障制度,提高大病補助,讓空巢老人病有所醫;建設設施完善的養老院,讓空巢老人老有所養。通過相應的制度建立和保障措施的施行,政府成為解決空巢老人問題堅實的後盾。

社會實踐感悟4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就形勢來説,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速度增長。採取積極措施,加強老齡工作,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國家和政府十分重視關心老年人。

近幾年來國家頒佈實施了一系列維護老年人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強了尊老敬老思想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們進行的關愛空巢老人活動也是響應國家號召,推行國家政策的一部分。

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兒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他們或者無兒無女,或者子女不在身邊,不得已寂守空巢。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我們去走訪的老人今年已經81 歲高齡了,她的丈夫幾年前因病去世,兩個孩子都不和自己住在一起。

她家的生活還算殷實,可從的她和我們説話的字裏行間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孤獨與寂寞。平時沒有人陪她説話,所以我們的到來讓她感到特別開心。

本來我們是想為她做頓飯讓老人開心開心,後來我們發現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只是陪她説説話她就已經很滿足了。老人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她説她的物質生活條件很好,平時什麼都不缺,可是她並不感覺幸福。確實,人到老了物質條件雖説重要,但充實的精神生活同樣是幸福老年的必然要求。

近幾年我國大力推進了老年人的優惠政策,包括健全了基本養老金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健康保健服務制度等。空巢老人在物質和健康方面的情況有所改善。

以後國家的政策應該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度。我們應該推廣更多的政策讓空巢老人獨居而不孤獨。社區要多組織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活動,讓空巢老人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給他們機會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交到朋友,讓友情彌補缺失了的親情。

社會實踐感悟5

這個暑假真的好熱啊!除了工作的人都在家裏避暑,吹着空調多舒服啊!可是我和幾個同學卻收到了老師的通知,説要舉行一次“關愛老人”的活動,我們本來準備推辭不去,但一想想暑假這麼無聊,何不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呢?於是,我們就整裝出發到敬老院。

這兒真的很寧靜,周圍都是樹木,空氣也不那麼悶熱了。才進入敬老院大門,就有許多老人由院長和工作人員帶領着做活動,迎接我們的到來。我們真的有點受寵若驚。進去過後老人們就拉着我們坐在樹下的長廊裏的長凳上和我們聊起來。他們的臉上全部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但是似乎又聊到他們的家人,都歎了歎氣,垂下頭。我知道,他們的兒女一定很長時間沒來看他們了。聊了一會兒,我們就動起手來,把院子裏裏外外包括老人住的房間都打掃乾淨了。歇了一會兒,又觀看了老人所排演的節目。節目真多啊!他們一定是排練很久的,他們真的很高興我們來看他們,所以我也下定決心以後放假了,一定和同學們多回來看看。臨走的時候,有很多老人都落下了淚,握住我們的手説:“一定要常回來看看!”這讓我想起《常回家看看》這首歌,真希望他們的子女也能常回來看看。

經過了這次的活動,真的讓我感觸頗多,想起我們此次活動的主題“關愛老人”,是啊!我們真的應該多關心照顧身邊的老人,他們老了,不能一直陪我們走下去了,還是經常回到他們身邊,陪陪他們。作為兒女難道連這些基本的要求也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廣告,叫“空巢老人”,真不知道當身在外地工作並且很久沒回家的作為子女的人,是不是考慮一下,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關愛身邊老人。

社會實踐感悟6

暑假期間,我們村莊裏發起了一項“關愛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動,為了豐富我的課餘生活,我也積極地加入了這次活動。

我的關愛對象是x爺爺。聽別人説,他是一位退伍的老兵。他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但是祖國母親卻沒有給這個“兒子”像平常老人一樣的晚年幸福。他的老伴兒早早的便離他而去,他的子女都嫌棄他是個累贅,紛紛棄他不顧。可是禍不單行。因參軍而體魄強壯的他卻意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時而糊塗,時而清醒。聽鄰居説,他一個人的時候,總會坐在書桌前,呆呆地盯着那張僅有的全家福,嘴裏還不停地念叨着:“他們會來接我的,一定會的。”這不禁更加堅定了我要好好照顧x爺爺的決心。

第一次見到x爺爺時,他正拿着照片發呆。我輕輕地推了他一下,卻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我小心翼翼地靠近x爺爺,無意之中居然看見照片上的x爺爺竟是掛着燦爛笑容的。再看看現在,臉上寫滿了憔悴與滄桑,看着都讓人心疼。真不明白,他的子女怎麼捨得他獨自生活呢?我拉回了自己的思緒,輕輕叫了x爺爺一聲,他似乎是聽見了。見到我,他似乎並沒有情緒上的變化。過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了:“你是不是村裏給我找來的小義工啊?”我開心地點了點頭,他似乎一臉無奈的表情,“我老頭子一個人好好的,幹嘛找外人來陪我啊,跟他們説了還不聽。”我可不是那種輕易退縮的人啊,我要知難而進!我再次説明了自己來的緣由,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和x爺爺談天説地,什麼“京劇”,“梅蘭芳”,“抗日”啊,努力地找着x爺爺感興趣的話題,儘管x爺爺一句話都沒説,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他的態度變了。臨走時,他還特地囑咐我:“明天早上繼續陪我聊,我等你。”聽了這兒話,我心裏有種説不出的喜悦。

凡事乘熱打鐵,接下來的幾天中,我一直都陪伴在x爺爺的身邊。陪他看京劇,給他講故事,還陪着他到處去曬太陽。漸漸地,x爺爺似乎有了些變化。他變得開朗了許多,也愛笑。他開始與周圍的大家庭更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有時候他會去看看奶奶們跳廣場舞,有時候也會看看爺爺們下象,説不定還會親自上陣殺他個一盤呢!但,有時,他似乎還是那麼地寂寞,還是會獨自一人呆在屋子裏發着呆,也許是在等心中的人出現吧!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星期,但我和x爺爺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每每有空時,我還是會去看看x爺爺:和他聊聊天,講講學校裏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雖然這次村裏的公益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此次的收穫卻是受益終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長大,小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回報他們,長大成人後,就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正是我們反哺父母的時候。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這時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們作為子女的關愛,他們對於物質要求並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財富。我們應該常常回家看看,別讓自己愛得太遲,而抱憾終身!

標籤:感悟 精選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