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國小數學課程的發展分析

校園1.77W

內容摘要:數學是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國小數學教育是在初等數學的範疇內對國小生進行科學與人文的啟蒙教育,而國小數學教師則是承載對國小生進行科學與人文的啟蒙教育的重要引路人,因此,充分發揮國小數學教師的積極應有作用,至為關鍵。而加強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發展,尤其是提升國小數學教師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則有助於推動國小數學教育的質的提升,為推行素質教育、真正着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本論從國小數學教師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兩個方面討論如何提升和促進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發展,從而實現國小數學教育科學與人文的整合,真正落實國小數學教育的綜合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

關於國小數學課程的發展分析

數學教育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國小數學教育是對國小生進行科學與人文的啟蒙教育,而國小數學教師則是承載對國小生進行科學與人文的啟蒙教育的重要引路人。因此,充分發揮並有效調動國小數學教師的積極應有作用對促進國小生的全面發展至為關鍵。而推動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發展,尤其是不斷提升和促進國小數學教師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整體水平,是落實素質教育尤其是對國小生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也只有切實提高國小數學教師的科學與人文素養,才能真正推動國小數學教育實現科學與人文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落實國小數學教育階段對國小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

一、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前後的陣痛反映的突出問題

我國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及其教育實踐已有很多年,回顧我國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前後,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令人深思的現象:在國小數學課程標準中出現了“三維目標”的規定,在“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更是突出的一點。為什麼由改革前對教學目標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一維”目標到改革後增加了有關“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育目標?

由“一維”走向“三維”,不能不説起人類教育發展史上存在的兩種基本教育觀,一種是以傳授科學技術知識、開發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促進物質財富增長和社會發展為目的,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價值取向的科學教育觀,而另一種是通過把人類積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神與閲歷經驗傳授給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淨化靈魂、理解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其價值取向是以個體的自我完善為最崇高的教育目標的人文主義教育觀。[1]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西學東漸”以後,西方科學主義教育觀曾一度在我國居於重要突出地位,有關“實用論”、“問題論”的數學教育法被教育界普遍所接受。可以説,以“數學問題”引出數學知識,建構數學模型,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一直是國小數學教育的一條主線,很多國小數學教師以及數學教研員乃至部分數學教育專家由於過度關注數學科學知識及應用層面,而忽視了數學同時具有的文化價值,所以國小生在數學學習和數學活動中往往是被動的,受壓抑的,並導致他們喪失獨立思維、缺乏創新的不利局面。改革前的國小數學教育片面重視數學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功能,而忽視了學生自我發展的功能,從而助長了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的泛濫,學生的道德水平隨經濟社會的高度發展卻每況愈下,這種只突出數學的功用性和實用價值已然成為社會健康發展的隱患,數學課程改革在陣痛中人們經過不斷深入反思,認識到國小數學教育不僅僅有數學科學及應用層面的教育內涵,更應該有關注學生的意志、品格、道德和思想的形成的人文主義教育內涵。

二、突出“三維目標”整合兩種教育觀

科學的實用的數學教育觀有利於國小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技能的形成,而國小生在數學學習和數學實踐活動中表現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數學的深入理解。連接二者的則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方法選擇、思維判斷和價值取向。

單純的以傳授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技能為目標的數學教育,只能使數學教育走向完全功利化和實用主義之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求異能力被無情抹殺;而只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和情感、態度而忽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則又是本末倒置。因此,突出數學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就要求國小數學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國小數學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教育,也要進行數學人文思想的滲透。只有將數學科學教育與人文思想教育有效整合,才能激發國小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才能促進國小生在數學學習和數學實踐活動中保持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品格。國小數學教師只有在新課改“三維目標”的指引下,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學法,才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覺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形成科學的數學學習價值取向。

我國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總的方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國小數學教育承擔的既有數學教學的工具性(實用性、應用型)功能,也有對學生的數學思考的育智功能(數學判斷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有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完善功能(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可以説,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數學教育是數學的工具性功能、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統一體,通過整合兩種教育觀念,圍繞“三維目標”開展國小數學教育教學活動,對促進國小生理解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技能、訓練有效的科學數學思維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都有着積極有益的影響。

三、從“三維目標”談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發展

一是知識與技能。國小數學教師在新課程改革教育實踐中,不能再滿足於狹窄的本學科本學段範圍內的知識傳承及技能訓練。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的大爆炸促使國小數學教師必須具有信息的甄別和處理能力,必須擁有跨學科整合的能力,必須具備嫻熟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必須具有教育科學研究和應用能力,必須具有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精神。

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數學教育首先關注的不是學生要學什麼,而是學生學這些能夠做什麼。[2]學什麼涉及的是數學知識層面,做什麼是應用能力,是對學生的數學技能的培養。數學家華羅庚説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枯燥乏味、神祕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離實際。”國小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有用性”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動力,可以説,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了“生活味”,只有讓學生在充滿了“生活味”的數學學習中才能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緊密聯繫着他們既有的生活,他們既有的生活現實處處藴藏着數學,這樣的數學學習使得學生在在熟悉的生活題材中較容易地感知數學,獲取數學知識,學生學習數學不僅合味,而且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掌握得也更加牢固。新課程改革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通過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聯繫生活和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現實數學問題,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成就感,當然,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形成並不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數學生活化,學生較容易達成第一個層面的目標,而教師通過學法指導和示範引領,讓學生在生活數學問題中自然形成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增強,從而真正體驗到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圍繞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成,國小數學教師就不僅僅需要對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充分把握和巧妙處理,還要能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是過程與方法。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國小數學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學生獲得了多少數學知識,形成了怎樣的數學技能,而在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否掌握了高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就是針對學生學習時間的有限性與知識增長的無限性的矛盾而提出來的。

[3]在國小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一項重要專業技能不是教師的教達到多高的水準,而是如何教會學生學,只有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學會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才會輕鬆,學習成效才會顯著。從近年來國小數學教育實踐來看,教師逐步重視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過程訓練,可以説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方面,教學實踐中不少數學教師能結合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種種機會,讓參與學習的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的方式來探究、發現並提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案,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有着很好的促進作用。在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方面,不少數學教師也能很好的鼓勵和激發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小組的觀察、討論、操作等活動形成數學判斷,為數學思維的多元化和數學問題解決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性,這也是很好的學法指導。但是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從而未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

因此,注重過程中的學法指導,數學教師就不得不考慮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可能產生的情況,如觀察、思考、討論及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方面,尤其是對突發或意外,教師也應具備臨場應變能力。此外,某種學習方法也並不是不分具體情況隨意亂用,比如前面的探究式學習法也好,還是小組合作學習法也罷,不能以某一種學習方法當作靈丹妙藥,數學教師應具備合理調用有效學習方法的能力,一是防止某種學習方法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二是不合理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產生依賴或抗拒情緒。

三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一方面要提升專業知識及教學技巧,另一方面是改善和提高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和價值取向的教育能力。數學學習對國小生而言,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無論是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與概率等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離不開數學教師風趣的教學語言的激發,離不開數學教師數學深厚的人文思想的滲透,離不開數學教師充滿自豪感和藴含美感的價值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一方面是對數學知識本身的理解與運用,更重要的是對數學價值的認同感。數學教師只有充分把握好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認知,對數學學習的應用、審美、創新有較好的體認,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國小數學既是數學科學知識及應用能力的教育,也是人文思想價值取向的教育,國小數學教師一方面要重視自身對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的提高,同時更要注重在數學教育中加強情感、態度、審美和價值取向的滲透教育,只有雙管齊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才更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標籤:數學課程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