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書憤優秀教案

校園9.12K

導語:書,要算要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造的一切奇蹟中最複雜最偉大的奇蹟。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書憤優秀教案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書憤優秀教案
  書憤優秀教案1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能初步鑑賞詩歌的語言、表現技巧

情感目標:學習陸游的愛國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由《示兒》導入,背誦。談詩歌的思想感情。

二.複習關於陸游的文學常識。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詩人一生“寄意恢復”,但為朝廷裏的投降派所阻,始終未能實現。他的詩既有深刻的現實生活內容,又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抗金救國的理想和壯志難酬的苦悶,形成無法統一的矛盾,由此迸發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難以壓抑的憤懣構成他詩歌的基調。風格雄渾豪放,語言通俗流暢,明白如話。

三.寫作背景介紹

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着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四.鑑賞品味詩歌

1.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麼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明確:報國無門,功業無成。對比

2.頷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明確: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 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説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藴藉着豪壯的感情。

五.拓展閲讀

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你還能列舉陸游其它的此類詩句並作簡要分析嗎?

明確:“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這個特點。這兩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鬥: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衞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也使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可以想見他當年投身戰鬥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 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賞析:詞中回顧自己當年在梁州參軍,企圖為恢復中原、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往事,如今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體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憤不已,念念不忘國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兩句是當年作者在梁州參加對敵戰鬥心情與生活的'概述。他胸懷報國鴻圖,匹馬單槍馳騁於萬里疆場,確實想創立一番不朽的業績。“覓封侯”不能單單理解為陸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祿,因為在寫法上作者在這裏暗用了《後漢書?班超傳》記載的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班超投筆“以取封侯”,後來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為“定遠侯”。陸游這樣寫,説明當年他在梁州的時候,也曾有過象班超那樣報國的雄心壯志。可是,陸游的願望並未變成現實,後兩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實寫照:睡夢裏仍然出現舊日戰鬥生活的情景,説明作者雄心未已,睜眼看看眼前,“關河”毋庸説已經無影無蹤,當年的戰袍卻早就被塵土所封,滿目是淒涼慘淡的景象。

下片緊承上片,繼續抒發自己念念不忘國事,卻又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鬱悶心情。“胡未滅”説明敵寇依然囂張;“鬢先秋”慨歎自己已經無力報國;“淚空流”包含作者的滿腔悲憤,也暗含着對被迫退隱的痛心。

結尾三句,蒼勁悲涼,寓意深刻。“誰料”二字感歎自己被迫退隱,流露了對南宋統治集團不滿的情緒。“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是年邁蒼蒼的陸游血與淚的凝聚,它很容易讓讀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熱淚盈眶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這是因為,兩者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摯,絲毫不見半點虛假造作;語言通俗,明白如話;悲壯處見沉鬱,憤懣卻不消沉。所有這些,使陸游這首詞感人至深,獨具風格。

六.總結

一心報國的英雄卻壯志難酬,空度歲月,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愛國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陸游繼承了這種傳統,並把它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愛國主題不但貫穿了他長達60年的創作歷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個生命,成為陸詩的精華的靈魂。清末梁啟超説:“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書憤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七律的特點用用典的含義。

能力目標 理解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

情感目標 瞭解陸游愛國主義詩歌的特點,

教學要求

教學重點 背誦全文,提高對、研討的鑑賞能力,

教學難點 瞭解陸游愛國主義詩歌的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 分析 比較

課是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關於陸游

陸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高宗時,試禮部,名在前到,因觸怒秦檜,被罷免,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歷官隆興,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 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監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去職,歸老故鄉。

二、 解題,誦讀

本詩寫於1186年陸洲居山陰時所作,詩中追求壯歲心情,自傷遲幕,致慨世事多艱,小人誤車,恢復中原的時機,一去而不可沒,結尾詩人並不消沉,以讚頌的口吻表達了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

誦讀 (教讀,齊讀,背誦)

三、 分析

(一) 釋題

書,寫,憤,憤懣,悲憤。

(二)請學生朗讀“閲讀提示”

(三)詩歌分類

1、詩歌分類簡表(見投影)

2、研討分類 (見投影)

3、七律常識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計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韻。一二句稱首聯,二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對句最後一字為平聲字。講究平仄相間。

(1)問:本詩抻何韻、?有什麼好處?

答:每聯第二句押an韻,天成節奏和韻律,讀起來回環上口,具有音樂美,給人以情韻流容的藝術感受。

(2)問: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兩個典故:塞上長城,出師一表。“塞上長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出師一表” 出自《三國志》。用典使詩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聯用典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推崇,諸氏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統一中原為其終身大業,儘管蜀漢地狹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頌古為了非鄰居作者 自負為衞國良將,卻“報國欲死無戰場”。結句揭示全詩“憤”的由來,將全詩批判的矛頭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載”名反潔,到現的委婉含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3) 問:這自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從早年豪邁到晚年 的悲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負,洋溢燥熱的愛國熱情和滿膛的悲憤。

四、簡析陸游愛國詩歌

陸游詩歌成就顯著,現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其中最突出 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愛國詩篇,這些詩歌,興溢着燥熱的愛國熱情,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戰鬥性。

(一)體現那種”“鐵馬橫戈”、“氣吞殘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夜讀兵書》

常恐埋山丘,不沒委鋒鏑,《書悲》

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老馬引》

(二)對投降派的堅決鬥爭和尖鋭諷刺;

褚只尚守和親策,志士虛捐少壯年。《感憤》

諸公可歎善謀身, 誤國當時豈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黨椰宗澤,惟 無人用岳飛《夜讀範玉能攬轡錄》

(三)從幻想或夢境裏寄插花了的報國理想,

三更撫忱忽大叫,夢中奪沒權亭吳《樓上醉書》

夜闌臣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五、佈置作業

1,背誦《書憤》

2,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教學反思:

標籤:書憤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