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公開課

雨巷公開課優秀教案帶板書

公開課5.2K

《雨巷》是高一語文課本第一冊詩歌單元的第二課。《雨巷》公開課要怎麼上?下文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高一語文公開課《雨巷》教案範文,歡迎閲讀!

雨巷公開課優秀教案帶板書

  一、 教材地位及作用

學習《雨巷》,體會典型意象所營造出的優美意境,同時巧妙的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實現多方位情感的體驗,從而使其受到美的薰陶。

  二、教學目標

⒈知識和能力目標:

朗讀品味,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審美情趣;

瞭解背景,咀嚼詩歌意象,把握中心意象,瞭解詩歌的象徵意義及整體基調,深入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

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多方面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探究詩歌內涵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

② 提供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雨巷》,體會詩人憂鬱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詩人的正確認識,對作品的共鳴。

  三、教學重(難)點

⒈通過朗讀與鑑賞,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整體基調;

⒉分析意象,在把握意象的基礎上了解其象徵意義,提高鑑賞詩歌的方法和感悟詩歌意境的能力。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

①.情景導入法:情景的創設一直以來都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提倡的一種手段,它能拉近讀者與文本的時空距離,也為教學的開展做感情上的鋪墊,尤其是詩歌的教學,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②.朗讀感悟法: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即可讓學生深入文本體會詩歌的情感又可以讓學生充份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③.交流探討法: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和創新,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與討論中,就能很快突破難點,在意象和象徵意義中尋找到溝通兩者的橋樑。

④.拓展遷移法:通過拓展與遷移,指點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動手得到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強化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學法

①.自主誦讀法:詩歌是一種凝鍊的藝術,是情感的載體。只有通過反覆的誦讀才能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情感美。

②.聯想與想象法:《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在品讀中,要注意詩歌的`情與景,境與情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重視聯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③.合作和探究法:詩歌是隱喻性很強的藝術,由於閲讀個體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限制,個體有時無法正確的解讀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情感。小組的合作與探究正好彌補了個體的不足,引導學生到學習小組中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是個有效而簡單的方式。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⒈ 同學們,上課開始之前,我們聽一首歌嗎?

播放《丁香花》

這首悽美的歌以其憂愁的音樂與塑造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而聞名大江南北,而在20世紀20年代,一位優秀的詩人同樣因一首塑造了“丁香般的姑娘”的詩歌而享譽詩壇。

(二)走進詩人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他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詩風的遺韻,又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孤獨、抑鬱和消沉的特點。後期的詩,因受抗日戰爭激發,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更為洗練純樸。《雨巷》寫於1927年夏,那年詩人22歲。

(三)走進雨巷,初讀感知

⒈ 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文下面的註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處,舉手提問

▲注意:讀音、節奏、語調、情感

2、 學生首次朗讀。播放《雨巷》配樂朗誦讓學生對比感知

欣賞完了這篇詩歌的朗誦,你覺得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或者説,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節奏又是怎樣的呢?

感情基調是:低沉幽怨傷感的。節奏是:舒緩的。

⒊▲品象徵詩三部曲:明背景、索意象、析感情

知人論世及品析意象兩種鑑賞方法的基本知識介紹

(四)走進雨巷,再讀解意

1、背景資料介紹

戴望舒是20 世紀30 年代現代詩派獨具特色、頗有影響的詩人,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左聯成員,曾被日本憲兵拘捕入獄,曾對大革命寄以美好的願望。

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彙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⒉同學們,我們知道詩歌是由意象組成,一個個特殊的意象營造出詩歌特有的意境,《雨巷》也不例外。讓我們回到課本,走進《雨巷》的情節裏,找出這首詩的主要意象,並説出這些意象給人的感受和象徵意義。各個小組內部成員進行討論,派出一名同學對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

小組討論完畢

⒊兩個小組的代表把他們的觀點寫在黑板上,其他小組指出這兩小組討論中疏忽、遺漏的部分。

生答:明確意象有六個:雨巷、丁香、我、姑娘。

(1)“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更顯迷茫。象徵黑暗沉悶的社會環境,也表達了作者當時迷茫的心情。

(2)“丁香”, 整首詩説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這是源於中國人的“丁香情結”。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

(3)“姑娘”,詩人心目中戀人,理想的化身。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徵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詩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4)“我”,詩人自己的化身。有美好追求,因理想的破滅陷於迷茫、惆悵中,卻仍帶着希望。

走進雨巷,三讀回味

在理解全詩的內容與情感的前提下,朗讀本詞,想想如何把握詞的語調與情感。

(抽取兩位同學單獨朗誦,以朗誦鞏固所學)

  小結

把握象徵詩歌感情的方法:品象徵詩三部曲:明背景、索意象、析感情

(七)、作業佈置

“ 人有悲歡離合”,請利用意象的組合營造一個意境,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某種情感。

  板書設計:

  雨巷

戴望舒

走進雨巷 彷徨雨巷 感悟雨巷 走出雨巷

(聽一聽) (比一比) (找一找) (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