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蓮花》讀後感

校園6.99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蓮花》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蓮花》讀後感

《蓮花》讀後感1

20xx年12月24日 安妮寶貝的《蓮花》,述説的是兩個年輕人徒步走到墨脱,期間所發生的事情。由於最近中國唯一沒有公路通往的地方——墨脱,已經成功通公路了。便想起這本小説

《蓮花》,描述了前往墨脱的所見所聞,期間的險境,自然,都讓我一度想要去看看。不過,還是沒有書中人的信念與耐力。書中的主人,善生和內河從小一起玩,一起長大,一起經歷喜與悲。但是,隨着人的成長,他們各自經歷了坎坷與悲劇。對於善生,內河,我無法判定他們是幸運的或是不幸的。芸芸眾生,有幾個人能找到直抵心靈的朋友?真正懂得對方的心,體諒對方,照顧對方,無需言語的表達,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即可明白心中的感情,或許,現實的人正在苦苦地追求着這樣的精神伴侶。

然而,我覺得善生與內河太冷靜,太理智,以至於無法享受普通人“麻木”的幸福。所以,他們都無法得到來自對方給予的自己所要的真正的幸福。善生的兩次婚姻均沒有愛情,第一次只有功利,第二次只為結婚而結婚,他沒有把任何一個女人放在心內,這樣的婚姻註定是要失敗的'。在善生決定到墨脱探望內河,感受到了善生心中對內河的真摯,不滅的感情。 墨脱,正是善生和內河兩人感情的棲息地,沒有雜質,純淨。

《蓮花》讀後感2

滿懷喜悦爬上山頂,為的就是愉悦心情,又何必為怎樣下山而苦惱呢!人生,就是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又何必為發生的事情而苦惱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蓮就是這種品質吧。孑然一身,不卑不亢!這種靜,是我們做不到的。永遠不要自己和自己生氣,因為這樣是沒有意義的。與其和自己生氣,還不如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和自己生氣,結果只有兩敗俱傷。靜下心來,一切也就有了頭緒,或許,還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

浮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一昧的抱怨難道能讓自己好受一些?就像是文中的年輕人,他沒有失去什麼,他欣賞了美景,愉悦了心情,卻只是因為沒有及時下山。而緊接着換上了鬱悶心情,這麼一來,這次旅行不就全部失去意義了麼!換一個心態,不是更好嗎。

“蓮之所以為蓮,是因為蓮不慕牡丹之雍容華貴,不慕百合之馥郁馨香,不慕蘭花之優雅美麗,不慕秀竹之修長挺拔。蓮之所以為蓮,是因為蓮安靜地做着自己,守望自己,內省不浮。”這正是蓮最寶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也是一種心態,超出自我,放空自我,淨化自我的一種心態。

就像文中所説:生活着,美好着,就是最好的。

《蓮花》讀後感3

點着枱燈看完了《蓮花》的最後幾頁。這一天我感覺分不清現實和自我了。也許墨脱真的是蓮的隱池,超凡脱俗,不容許有一絲塵土,連帶讀者的思緒也是那樣純淨,彷彿在天際一般。

我不明白也無法想象靈魂和肉體的不同步,也許我可以設想一下,這就如同你追尋的富裕物質生活和你的物質儲備不同步是一樣的。善生靈魂對某些東西的缺失和之後他對情感的麻木都源於他的童年。在別人眼裏他是快樂的成功的,可他從未得到過內心的快樂,也許他的心靈已經沒有渴望了。內河,倒是一個執着的女子,不想説是固執,因為執着是褒義。

也許她是快樂的,也許她是在漂泊中尋找歸宿,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尋什麼,只是不斷的前行。我沒有她的勇氣和毅力,只不過我想也許每個人都一樣,誰也不確定自己最終的目的地是哪裏,只是在不斷的行進過程中過着這一生。興許晚年回首,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我是這樣走完的。也許這人生再來一次,我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路線,可是生命是公平的,我們沒辦法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只能不斷前行,過程中想想前面的路,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最後我承認看完這本書後,我有點飄飄然,分不清自我了。

《蓮花》讀後感4

花了三個晚上睡前安靜的時光讀完《蓮花》,它或多或少勾起了我年少時孤獨而空洞的情緒,如果沒看過她之前的書,或者沒有進入社會這幾年世俗的經歷,我會覺得這本書足以感染併吞噬我,畢竟我們是都經歷過韓寒、安妮寶貝、郭敬明那個憂傷的文學時代,所以,理所當然比現在年輕一代的讀者對這類作品抱有更多的理解和認同。

可是很遺憾,正因為15歲就開始看她的書,如今30歲再一次温習,發現安妮寫的故事還是那些故事——《蓮花》裏的蘇內河就是《告別薇安》裏的安藍、暖暖、安……《蓮花》裏的紀善生就是《告別薇安》裏的城、林……

作為作家,尤其是知名作家,安妮寶貝的地位跟那些寫什麼霸道總裁、校花校草灰姑娘的網文寫手是不同的。

所以,無論是模仿他人還是模仿自己的故事,都不是值得肯定的,無論你多喜歡自己的故事,改頭換面再賣一次,都離不開“炒冷飯”的嫌疑。試想餘華再寫一本《活着》改名《苟活》、雨果再出一本《巴黎聖母院》改名《紐約聖母院》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總之,《蓮花》如果不是出於商業目的,那就是作者性格上過於“敝帚自珍”了。也許是因為歸於俗世,也許是到了瓶頸,安妮寶貝已經無法從有限的人生經歷裏挖掘更新的素材了。這是很多作者都會遇到的問題,並非貶低她的寫作水平和技巧。

但是有些作者,他會甘心於一生只成就一本書。

標籤:讀後感 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