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

校園7.46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1

教學目標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二、制定依據:

1、對教材的分析:《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2、對學生的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6名,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有着較濃厚的興趣,思維比較開闊,善於用已積累的、規範的漢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並能發揮想像,不斷提高自己的説話能力和寫話能力。但班中還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於這部分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通過同桌、小組學習等方式,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這些學生,儘量給能力較弱的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做學創的學習中體驗成功。

教法選擇

採用自主思考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式、方法

設計意圖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第10課《楊氏之子》,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所學的課文不同。它是文言文。那何為文言文呢?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燦爛的民族文化,有浩如煙海的文字藝術瑰寶,它們大都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要學習,傳承祖國的歷史文明,我們就應從國小習文言文,為將來學習語文、學好語文奠定基礎。

同學們讓我們齊讀課題。這個“氏”怎麼理解?這個氏啊在古代是家族的意思,那麼楊氏就是楊家的意思。認識他了嗎?誰來説説他是誰?(楊家的小孩子)

課文中的小孩是楊氏之子。請問你姓什麼?那麼在古代你就是…

讓我們再來齊讀課題。(生齊讀:10.楊氏之子)

今天,同學們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曲老師有一個學好文言文的竅門,用文言文説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用白話文説就是:學好文言文的好方法就是誦讀。

那你們就來聽一聽,老師是怎樣誦讀這篇課文的!

通過談話讓學生了解何為文言文,激發學生的讀讀書慾望。

引導學生説出自己是x氏之子(女),既激發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又使學生活學活用了學過的知識。

二、接觸文本,讀通課文,理解句子意思。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知道誦讀文言文的特點:

一是速度放慢;二是停頓得當。

2、教師領讀:(出示課文----屏幕)

3、學生練讀兩遍:請學生打開書

4、學生認讀生字

5、指名學生讀

採取範讀引導學生總結誦讀古文的特點。然後領讀、學生練讀讓學生找到讀古文的感覺,並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讀懂課文,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同學們真不簡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誦讀的這麼好,為了能更好地把文言文的韻味誦讀出來,讓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

(一)出示學習要求:(課件顯示)

1、自讀自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詞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各自彙報對每句話的理解,弄不懂不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請教。

(二)全班交流:

(1)各組推薦代表説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點撥)

(2)質疑、解難。

(3)指名説一説全文大意。

我以“教學生學會並且會學”為本,引導學生藉助語文教材上的註釋進行學習,再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使他們饒有興趣地和同學探討古文的深層意思。

四、讀熟,讀出理解和韻味。

過渡: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故事內容,那現在再讀,就會與剛才完全不同了,請你把你的理解與體會誦讀出來吧。

1、自己練習誦讀。

2、指名讀

同學們在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後再朗讀課文,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五、深究文本,深化主題,感悟語言巧妙。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來説説: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出示:

孔指以示兒日:“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同桌來讀讀兩個人的對話。

2、怎樣的回答是應聲答?(脱口而出、飛快地、接着聲音、不假思索)你從應答聲中體會到了這個小孩兒怎麼樣?(反應敏捷)

3、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孩子敏捷的反應。

師:“此是君家果。”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感覺你們好象缺了點什麼?想象兒童的神態、動作、心理。

再次分角色練讀

5、現在請大家推薦一位我們班課文讀得最好的同學和老師來演一演。現在老師就是孔君平,你就是楊氏之子。我們現在可都成了古人了。

師生合作表演讀楊氏小兒和孔君平的對話。

6、你們覺得文中小兒的回答巧妙在什麼地方?

7、如果你就是孔君平,聽了小兒的一番回答,有什麼感想?

再讀這充滿着智慧的對答。

8、大家記住這楊氏小兒了嗎!看看能不能把文章背下來?

請一生背

請全體學生背

9、總結全文。

《楊氏之子》這個故事出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説新語》,全書共有一千多個故事,記載了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像這樣聰慧的小孩子在《世説新語》中還有很多記載。這些故事後來也演變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不少成語呢?如:七步成詩、道邊苦李、詠絮之才等等,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世説新語》。

創設情境表演讀,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語言的巧妙之處。

當學生理解了文意,深入體會本文語言精妙時,我拋出了本文的中心問題:楊氏之子的應答妙在何處?這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吧!,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來,於是我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進行了對比,讓學生體會出了楊氏之子語言的婉轉,表現出了應有的禮貌。

六、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並且背誦課文。

2、把你今天學過的這篇課文,講給你的父母或者朋友聽。

3、閲讀《世説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瞭解內容,體會其語言的精妙。

通過拓展訓練,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讀書的興趣和能力。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2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你們好!我們又見面了,還認識我嗎?我是五二班的語文老師劉老師,我們再打一遍招呼,四(2)班的孩子們你們好!真是一羣謙和有禮的孩子!

2、早就聽聞四(2)班同學個個博學多聞,今天能和大家同台學習,老師深感榮幸。

今天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我們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你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二、解題揭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楊氏之子》,誰來讀讀這個課題?

師:念得真準,一板一眼。

師:誰再來讀?(你也很不錯!)我們一起來讀!

2、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哪位同學知道?請個男孩子説!

師:真好!“之”是“的”的意思,楊氏是一個人的名字嗎?這裏的楊是人的姓,而“氏”有兩個意思。(師出示)

(1)在有特長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後面加“氏”表示尊重。

(2)舊時放在婦女夫姓的後面稱呼已婚婦女。

師:讀一讀,題目中的“氏”,該選擇哪一種意思呢?“氏”指對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稱,“楊氏”可以解釋為楊家。“楊氏之子”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三、一讀:讀正確

1、文言文離我們的生活遙遠,讀起來有困難是正常的。不過不要着急,老師有個小妙招介紹給大家。請大家打開手中的課文紙,讀課文之前,老師請同學們先觀察課文,課文裏有兩個小老師,他們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讀通、讀懂課文。你找到他們了嗎?一個是括號裏的拼音,一個是課文下邊的註釋。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再借助註釋把句子讀通,開始吧!(生自由朗讀課文)

2、一讀就能明白,課文講述的是誰和誰的故事?

師:抓住了這兩個人物,我們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畢竟是古奧難懂的文言文,你們覺得哪些字、句子比較難讀要提醒大家注意?

(文章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多音字,那我要考考你們,知道為什麼讀“wèi”嗎?誰知道?你來説。有些語言,我們是因為不理解才覺得它難讀,我們一起來看這句話。誰為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是楊氏之子為孔君平擺放水果的?同學們,注意到沒有,他在理解這兩句話的時候,沒註釋的就聯繫上下文用自己的話來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課文里根本就沒出現,這是我們聯繫上下文自己補充出來的,其實是把他們給省略了,這就是文言文跟我們現代文表達不一樣的地方,它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

師:“為”在這裏表示的是“給,替”的意思,所以我們根據它的`意思確定它的讀音wei,理解了這句話再讀就不難了,誰來讀?

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你們讀準了嗎?是“應yìng”聲答曰,知道為什麼讀yìng嗎?怎麼樣回答,就是剛問完問題就能馬上回答,這就叫——應聲答曰。這就是根據它的意思來辨析它的讀音,一起再來讀這句話。)

3、只讀準發音還不行,還要注意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古人讀書,非常重視停頓。文言文之美,也全在停頓。讀的時候要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停頓,還要注意詞語和詞語之間的停頓。這句話你覺得怎樣讀才能讀出文言文的節奏?

(補充:家禽在現代漢語中指我們家中的人工馴養的禽類,如雞鴨鵝等,而在古代,單字成詞,是“鳥”的意思。)

4、誰來讀?再聽我説。句與句之間,詞與詞之間,雖有停頓了,但也不能一刀切開。我們讀的時候要儘量做到字斷音連,音斷意連。這樣讀,(師範讀)會了嗎?你再來讀一遍。(讀得挺好的,老師聽出來,你們都特別努力,如果重音,停頓,再鮮明一些,味道就更足了。

5、再比如説這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生練習讀此句。

6、每句話的意思都明白了,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講講這個故事?

沒錯,楊氏之子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樣長的故事,作者只用了五句話,55個字就把它記錄下來了,這就是文言文語言簡練的特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寫文章時十分注重錘鍊語言。

7、誰能一口氣把整篇文章讀下來?

評價:沒讀幾遍就能把一篇文言文讀成這樣,真是妙哉!

8、古時候,誦讀文言文是一件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朗朗。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想不想聽?來,給點掌聲吧!聽老師讀,怎麼樣,好聽嗎?是真心話嗎?你的真心話説得老師心裏喜洋洋的。

9、學着老師的辦法,看好詞語間的停頓,再小聲練習讀一讀。相信你比老師讀得更好!

10、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再配上音樂讀,感覺會更美。誰願意配樂讀給大家聽?(琴聲悠悠,書聲琅琅,讀文言文就是這種味道)(聽你讀書真的是一種享受)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經過反覆讀課文,你覺得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説一説。

師:全文就是圍繞着這句話來寫的,這句話就叫全文的中心句,它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這麼短的文章就這麼有章法,同學們要把它記在腦海中。

2、説他聰明,你有什麼理由嗎?

我們且來看這個聰字,什麼偏旁?古人造字,就是要告訴大家,人要想聰明,必須得有一雙會聽的耳朵。那咱們就從耳朵説起,楊氏之子的耳朵怎麼樣?會聽嗎?他聽出了什麼?

師:你真厲害,一下就找到了。這麼巧妙的弦外之音楊氏子聽出來了嗎?他為什麼只指楊梅,不指其他水果?

年近九歲的他,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能一下子聽得出來,的確是——甚聰慧。

過渡:只會聽還不夠,有口有心才為聰。那他是怎麼反駁的呢?他這樣説,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呢?

(如果説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麼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麼楊梅又怎麼會是我家的果呢?)

3、師:如果楊氏子這樣説---孔雀是你家禽。還是這個效果嗎?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顯得生硬,有頂嘴之嫌,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反映出孩子語言幽默。)

(孔君平拿楊氏之子的姓氏開玩笑,楊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駁)

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板書:孔雀——孔家禽

評:你看楊氏子不但會聽,還挺會説。

4、他還稱呼孔君平為夫子,你知道怎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不行)

師:如果是一位阿姨呢?我們可以稱為夫子嗎?

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為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所以稱孔君平為“夫子”顯得有禮貌。

5、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聰明機智)所以課文開頭就這樣稱讚他---甚聰慧。

評:同學們,正如剛才同學所説,這楊家小兒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説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用的效果。

6、贊“聰惠”

孔君平絕非凡人,他官至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國家的刑法,話語一出,他就知道自己低估了楊氏子。如果你是孔君平,在聽了楊氏子巧妙又不失禮貌的的回答後,他會怎麼誇楊氏之子呢?誰可以學着古人或現在我們説話的樣子來寫寫他嗎?

神情、動作又是怎樣呢?

(孔笑曰:孺子可教也,他日必成大器。)

(孔贊曰:妙哉,老夫甘拜下風。)

師評:同學們都走進了孔君平的內心世界,説出了他心中想説的話。

小結:面對如此機智的回答,孔君平不得不承認——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面對如此巧妙的回答,我們也不得不讚歎——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這麼聰慧的孩子,你喜歡嗎?捧起書來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喜歡。

評: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喜愛,更聽出了讚賞!

五、拓展延伸:

1、楊氏子年僅九歲,就如此聰慧,他的表現的確讓人稱讚。更讓我們感受到如何智慧、幽默、委婉地説話是一門學問。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則關於語言藝術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歲就知讓梨的孔融。

十歲的小孔融很有能耐。有一次,大人都誇讚孔融説:“這孩子是一位人間奇童!”一位姓陳的大官不以為然地説:“小時候聰明,長大了不一定有用。”孔融一聽,馬上做出迴應,他對這位大官説:“這樣説來,大人您小時候肯定是很聰明的!”眾人聽後大笑,這位姓陳的大官不但不生氣,也為小孔融豎起了大拇指。請説説小孔融這句話的妙處所在。

2、好一個聰明機智、能言善辯的小孔融,讓陳官員對他好一番稱讚。同學們,這就是語言的藝術,你看,誰擁有了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

六、拓展閲讀

《世説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專門記錄人物言行事蹟的小説,其中刻畫了許多古代聰慧少年的形象,像這樣的語言小故事,在這本書裏還有很多。請學生們課下閲讀《世説新語》,感悟人物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

板書設計:

楊氏之子

楊梅楊家果(會聽)

甚聰惠

孔雀孔家禽(會説)

聰明機智有禮貌反應敏捷

看拼音

看註釋

查找工具書

聯繫上下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篇3

教材簡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瞭解課文意思。

2、能正確斷句,讀通課文,以致背誦課文。

3、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過程:

一、對聯引入(老師這裏有一上聯,你能對出下聯嗎?)

1、出示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生: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師:你太棒了,是怎樣對出來的?

生:是“基礎訓練”裏的,講對聯背後的故事

師:你真善於積累。是啊,這位中國代表既對上了對聯,又還擊了外國侵略者,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本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就是“語言的藝術”。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流傳的很多,剛才大家説的故事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一篇文言文,齊讀課題?

2、引入課題,解題。

師:“楊氏”的意思是姓楊的人家,那“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生:“楊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師: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麼疑問?

生:這個孩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讀通課文

1、讀準音。

師:古人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就讓我們帶着疑問

讀讀課文吧,把每一個字音讀準確。(生自由小聲初讀課文)

2、交流讀課文心得。

生交流“詣”“為設果”“應聲”“家禽”等

練習讀通讀順課文。

三、理解課文大意。

1、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全班交流)指導方法:看註釋聯繫上下文

師逐句讀,生逐句解,用白話文説意思。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繫上下文理解

通過看註釋理解了“甚、詣”等字的意思。

理解“為設果”需要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師:“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

生1:這句話的意思是:“樑國有一個姓楊的小孩才九歲,非常聰明。”

師:你説的“非常”是原文中哪個字的意思?

生:是“甚”的意思。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看了課文下方的註釋。

師:很好,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很會學習。

師:大家來讀讀第二句。

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師:誰來説説這句的意思。

生: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不在家,就把兒子叫出來。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為設果,果有楊梅。誰為誰設果?

生:楊家小兒為孔君平擺出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師:這裏並沒有寫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

師:對,孔君平是客人。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

師:通過剛才探討的兩種方法,我想最後兩句話理解起來應該沒有問題,請大家讀最後兩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你們認為文中的“家禽”和現在我們所説的“家禽”的意思一樣嗎?説説你的看法。

生:現在説的家禽是指雞鴨這些動物,而古文中的家禽是?

師:我來幫助你,古文中“禽”的意思是“鳥”,那“家禽”就是??

生:家裏的鳥。

師:對。這句話中的夫子指對讀書人的尊稱,相當於“您”,現在誰來完整地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水果對楊家小兒説,

師:孔君平到底是指着什麼水果對楊家小兒説?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家小兒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小兒説:“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很好。

2、請一個學生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師:通過大家的交流,我想你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生:在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説:“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掌聲)

師:非常棒!

3、帶着理解朗讀課文。

師: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範讀課文)想不想聽老師是怎樣讀的?注意看老師的表情和動作。

生:練習誦讀。(帶動作和表情)

師生合作,一誦讀,一表演

生同桌倆合作誦讀表演

四、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明之處。

1、師:老師在備課的時候,當讀到“甚聰慧”時,我腦海裏一下子蹦出來一個問題,誰知道,是什麼問題,我看誰能跟老師想到一起?

生:這個孩子聰明在哪裏?

師:(板書:聰慧)對,老師也這樣想的,你説到了我心坎裏。那,誰能交流一下?(交流預習)

全班交流。

重點點撥:(聰:會聽會説有教養)

會聽:由“此是君家果”知道這是孔君平在拿他的姓開他的玩笑。(這叫説話聽音,鑼鼓聽聲,善於聽話外音。)

會説:孔説“此是君家果”,楊立即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教養:A為設果B未聞(他為什麼不直接説:孔雀是夫子家禽?是為了避免對方尷尬,因此婉轉地説。)

(1)、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説:“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楊梅而聯想到小兒家的姓,就給楊家小兒開了一個玩笑。(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了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並立刻做出反應,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開玩笑,所以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

(板書:孔雀)

(3)、品味楊氏之子的聰惠之處(聰:有耳,有口,有心):

師:我們來分享大家的讀書體會,誰來?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回答很聰明。他説:“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對,他很會説。為什麼他要説孔雀呢?

生:因為孔君平説楊梅是楊家的水果。

生:我認為孔君平這是在開玩笑,你姓楊,楊梅就是你家的水果。

師:你拿我的姓開玩笑,我也拿你的姓開玩笑。

生:楊家小兒會聽,他聽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説,孔雀不是我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水果,他間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説法。

師:體會得真好!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的回答不僅很巧妙,而且反映敏捷,像“應聲”

師:是啊,他不僅聰明而且很——

生:有禮貌。

師:老師有不同的詞——有教養。文中從哪裏能看出來?

生:父親不在家,他“為設果”,能看出孩子熱情好客。

生:他不直接反駁,而説“未聞”,這樣就比較婉轉。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掌聲)

2、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説?

指導學生在説孔君平的話是用上“聰惠”

師:孔君平聽了小兒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映呢?

生:這孩子真聰明。

生:孔君平無言以對。

生:孔君平會暗自佩服。

師:真不愧為“甚聰慧”,請大家看惠的解釋是?

生:智慧

師: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

3、小結

師:(總結)正如那位同學説的那樣,這楊家小兒真是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説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五、熟讀成誦

1、孩子們的體會很深刻,如果現在朗讀課文,相信你能夠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請一個同學讀。

2、師:學到這裏,你能試着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着書朗讀。

3、全班背誦。

六、拓展

1、給你家小區花園的“嚴禁踐踏草坪”換一種説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師: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例子還有很多,就拿身邊的事來説吧,幾年前像“禁止踐踏草坪!”這樣生硬的,帶着命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你能試着來改一改這個説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生: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師:充滿關懷!

生: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生: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温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説服力。

2、生活中體現藝術性的語言還有很多,同學們分享收集的資料。

師:孩子們還收集了許多這樣的語言,我們現在小組裏交流一下,待會把你們小組裏最能打動人的語言跟大家分享。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生:我收集了一條貼在車上的標語“別吻我,我怕羞”

師:這個“羞”字一語雙關啦!

生:另一個意思是“我怕修”

生:還有的説:“我不是碰碰車”

(笑、掌聲)

師:大家為什麼要笑,因為它幽默,這幽默的背後卻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生:……

3、總結。

師:我們的漢語有着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脣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羣雄”的語言典故,語言的藝術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也會大相徑庭。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能夠感受到語言魅力所散發出來的光彩,而且能夠運用語言的藝術,就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的學習之旅吧!下課,謝謝孩子們!

生:謝謝老師!

標籤:楊氏 之子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