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運用心理效應提高學生物理成績

校園2.41W

心理效應是指由於社會心理現象、心理規律的作用,使人在社會認識過程中,對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應效果。心理效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學物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和研究一些心理效應,充分發揮各種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影響,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如何運用心理效應提高學生物理成績

 一、正確運用門坎效應,制定確當的教學目標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門坎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物理教學中,為了有利於調動學生實現目標的積極性,應該將總目標或綜合目標分解成若干個經過學生努力可以實現的子目標,而一旦實現了小目標,邁過第一道“門坎”,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歡樂,然後逐步提高目標層次,學生便能最終達到預期目標。為了更好地發揮門坎效應,教師在制定具體教學目標時,應注意如下原則。

1.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制定子目標或小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和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目標,學生通過努力可能達到,也就是要把目標制定在學生心理“最近發展區”內,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因此,在制定目標時要全面分析學情和教材,找準“最近發展區”,以確保目標的合理性。

2.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和具體性。每個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態度總是存在差異,為了真正落實因材施教,找準每個學生“最近發展區”,必須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認真鑽研教材,依據優中差生知識基礎,制定不同層次的、具體的子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學目標的參與性。教師在給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時,不僅要了解學生,而且還要尊重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參與目標的制定,使其在目標制定過程中,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責任,產生實現目標的興趣和動力。學生經過努力達到目標,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激發了去實現更大目標的動機。

 二、正確運用“瓦拉赫效應”,尋找學生智能發展的最佳點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説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主動運用“瓦拉赫效應”,積極地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智能發展的“最佳點”。

1.變灌為導,把學生從後台推向前台。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簡單地把學生大腦當成盛裝外在思想觀點的容器,學生處於被動服從地位。這種單向性的、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關係,天然包含着極權主義或稱為專制主義,而被剝奪自主性、被傷害了自尊心的學生,對教師報有反感甚至怨恨情緒,師生關係時常處於衝突和對抗之中,更談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中發現自己智能的強點。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髮現自己的智慧潛能搭建舞台。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專題討論、辯論、角色模擬、小品表演、影視觀摩、焦點訪談、社會調查、主辦時政小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展示特長和個性提供了場所,每個人在這裏都可以找到確當的位置,善表演的可表演,善組織的可組織,善演講的可演講,善策劃的可策劃。它使每個學生髮現了智能“最佳點”,為普通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提供了建立自信和多元發展的機會。

  三、正確運用“共生效應”,建立互幫互助學習“共生圈”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羣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在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共生效應”發揮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幫助學生建立一個互幫互學的學習“共生圈”。每個“共生圈”由4~8人組成,其中1~2名優等生,1~2名差生,2~4名中等生,要求他們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來評價每一個成員的成績。也就是説,只有全組成員都達到了教學要求才算達到目標,只有全組成功才意味着個人成功。因此,小組每個成員都必須對自己和組內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不僅自己要努力獲得成功,而且還要關心幫助其他成員獲得成功。在“共生圈”內,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同學之間相互探討、交流,成績差的同學圍繞成績好的同學,各自從異於己而優於己中助長,又從異於人和優於人自我要求中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引導各個“共生圈”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賽,形成一個總的“共生圈”。這樣,就使互幫互助、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學期下來,大家各自都取得令人滿意的進步,優秀生更優秀,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去掉了優越、自負、忌妒等不良品性,主動幫助學困生。差生在優秀生的幫助和感染下,也鉚足了勁迎頭趕上。

 四、克服“刻板效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克服“刻板效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1.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創造教育理論認為,任何一個發育正常的人,都有發展創造的可能性,只要後天教育引導得法,這種可能性能變成現實性。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給了我們許多啟示。愛迪生被稱為發明大王,但他小時候考試卻常常不及格,被老師罵作“不折不扣的糊塗蟲”。馬克思在中學時代極端調皮而聞名學校,愛講離奇的故事,説出別人想不出的花樣,老師曾把馬克思列為中等的、希望不大的一類學生之中。英國數學家巴伯基和文學家馬阿特兩人是同班同學,都是考分不高的學生,有一次老師當眾奚落説:“看,這兩個沒出息的人。”可後來,恰恰是他們倆取得令人震驚的成就。所以,教育者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徹底摒棄一般學生特別是學業暫時不良的學生就無法進行創造教育的陳舊觀念。發展觀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何況具有靈性、充滿活力的每一個具體學生呢?而且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的人,作為發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學生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在實踐中,教師忽視學生正在成長的特點,要求學生十全十美,對學生求全責備,這和發展觀點是相對立的。發展作為一個進步的過程,總是與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決原有矛盾聯繫在一起。沒有缺陷、沒有矛盾,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把學生作為一個發展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

2.用辯證、全面的觀點看待學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十人指頭不一般齊”。看待學生應採取辯證的、全面的觀點,對學生的德、智、體,以及過去和現在都要全面的瞭解。每個學生身上都有所優長,也有所不足,不能只瞭解缺點的一面,不瞭解優點的一面。一句話,不能只見局部枝節上的瑕疵,而看不到本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尤其是對中等生和差生,教師的眼光不能只盯着他們身上的缺點,而對他們的優點卻熟視無睹,甚至認為他們身上根本不存在優點,這種主觀、武斷的論斷定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克服“刻板效應”,用發展的、辯證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