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論高中英語教學的技巧和課堂環境創設論文

校園1.64W

  一、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論高中英語教學的技巧和課堂環境創設論文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根據高中學生的交際需求和認知發展水平,高中英語教學應該着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1]近年來,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聽、説、讀、寫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將英語交際能力和獲取並處理信息的能力放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位置。可以説,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已經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高中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英語人才[2]。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國高中英語日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英語教學存在着應付大學聯考的弊端,高中學生面臨着大學聯考的壓力,而英語又是大學聯考中的重中之重,教師只圍繞着大學聯考進行教學,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口語的機會。

第二,英語教師英語專業素養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決定了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但是有些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

第三,英語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後。很多英語教師受傳統的教育理念和大學聯考的影響,大搞題海戰術,教師搜腸刮肚的選題、出題、講題,學生費盡心思的審題、做題、改題,使得教師和學生都非常辛苦,效果也不理想。

  二、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技巧和方法

在我國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合理運用教學技巧,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課前,英語教師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備課,還包括對每個學生的瞭解。演藝界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同樣,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需要調動教師的畢生之功。作為一名高中教師,首先要有專業的英語專業知識,認真鑽研英語教材內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此外,要做到關愛學生,瞭解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以便因材施教。

當然,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技巧,比如講授法、討論法、對比法、談話法、閲讀指導法、自學輔導法、案例教學法等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具體的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如下:

第一,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言:“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和保證。”英語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參與,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第二,創設英語學習環境,還原語言學科本質。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英語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英語環境的創設。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外教上課,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英語交流。在課堂上,英語教師應該儘可能的使用英語講課,還要鼓勵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

第三,引導學生閲讀和背誦外文資料,熟悉地地道道的英語。重複是最好的老師,鼓勵學生閲讀和背誦外文資料。將英文歌中的句子用到語法教學中會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如,在講解do/does/did+動詞原形表示加強語氣這一語法點時,可以運用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歌My Heart Will Go On中的句子: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我相信這心將永恆)。

第四,靈活運用各種英語教學技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如在辨別receive和accept時,《英漢雙解詞典》上的解釋非常抽象,不利於學生記憶,如果老師用一句話來總結它的意思就會很明瞭:A pretty girl received a love letter, but didn’t accept it.(一個美麗的女孩收到了一封情書,但是沒有收下)

最後,良好的氛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可以組織英語課外活動小組和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資料和平台;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高中英語教師要廣泛開展英語第二課堂,要求學生課下進行大量的英語閲讀和聽、説、寫作訓練,全面提高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家長要鼓勵孩子觀看英語類節目,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束語

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成績也有不足。英語教師一定要把好課前、課堂、課外這三關,儘量抽時間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分析、總結自己教學的得失並借鑑別人好的教學方法,就不難找到一條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之路。

[1] 鄭麗.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 中國小外語教學, 2006(12).

[2] 宋東輝.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D]. 東北師範大學, 2006.

[3] 張昱琨. 體驗式教學法——實施新課程改革一項有益嘗試[J]. 中國教育報,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