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通用30篇)

校園2.37W

中國哲學簡史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學史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通用30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祕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聖,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覆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閲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説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説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瞭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説,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説,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説:“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着“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為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説,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説,身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説,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脱離塵羅世網,必須脱離社會,甚至脱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説:“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説:“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説,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為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説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通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3

這幾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現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從這本只有300頁的書中,我感覺到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書中講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説。哲學的東西真的很難理解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很容易理解了。是我見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一直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可能知道中國哲學的重要性。

從這本書中瞭解八卦的由來,各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中國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為什麼在中國有這樣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參考的歷史,哲學是否全部形成,哲學可能是這樣。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時代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高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發展中也有意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中也講到了一些東方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區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然是有區別的。但是兩者都是人類優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將兩者優秀的成分結合起來才能利用,正如書中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與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自己完全沒有水平,但幻想着拋磚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理解。也許當我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會感覺到一些東西!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4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並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於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於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後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於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後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註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説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後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繫,採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聖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繫,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後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鑑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後期的註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並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後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鑑,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於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於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説:傾向於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於《論語》:“子路問:‘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衞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脱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係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於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於“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説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遊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並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後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説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説,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於,一方面認為後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並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採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並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5

人必須先説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兩遍閲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為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為現世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為六家 ? 陰陽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並把儒家對個人修為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説民為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 法 術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 有 名與實 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 老子 莊子。講究無為,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為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為思想,使人民休養生息。後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於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並使儒家驅於正統。在後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為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為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為代表的稱為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為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説當時形勢和春秋戰國的形勢更為嚴峻,為避戰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後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6

在學校號召下,有幸拜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感觸頗深,受益匪淺。這之前,總感覺“哲學”是個很崇高的名詞,是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哲學是‘明白學’,許多事情只有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哲學是‘智慧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中國哲學就是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先生用英文撰寫並由其弟子趙復三先生翻譯的《中國哲學簡史》,為我們打開了中國哲學殿堂厚重的大門,讓我們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領略到中國哲學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説中國人因為有嚴復而知有西方學術,外國人因為有馮友蘭而知有中國哲學。”這或許能夠説明該書在世界上的廣泛影響和重要地位。

對我們教師來説,學點哲學的意義更是尤為重要。因為在這個複雜、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天都要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係。所以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歎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我們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與學生打交道,有很多問題和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用哲學的觀點來對待,其實就會容易很多。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基本瞭解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瞭解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明白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響和促進。而中國封建社會主流哲學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這裏想重點談談與我們教師息息相關的孔子。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説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不僅被歷代的讀書人稱為“聖人”,而且在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們一直想了解:孔子本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對於我們當前的中國人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近歷史上本來的孔子,但同時,我們的認識又不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永遠值得人們重新研究的緣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説“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時地位卑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經在魯國當過管理糧草和牛羊的官吏。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苟。當他管理倉庫的時候,“會計當而已矣”,很認真很仔細;他在做牛羊官的時候,牛羊很肥壯。這就説明孔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這就是一個偉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奮地學習,從未間斷,自“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沒有間斷過。他的學習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不同於現在的一些人以學習作為實現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學習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講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樂趣。孔子一生就是這樣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可以説是對其一生的一種總結。孔子一生無所不學,但學無常師。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他曾向當時一個很小的諸侯國的人學習請教過歷史文化問題,還曾專門跑到東周(今洛陽)問禮,據説還向老子問過禮。

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着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

我想,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裏、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處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學生與後人。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於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來説,如果我們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膨脹無時不在警示着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一、我們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心態,因為事物是不斷髮展的。

21世紀是一個“學習、改變、創業”的世紀,在21世紀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成功是學習的過程。尤其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於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學習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

二、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問題,因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現實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為“問題”、“困難”。詩有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它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那我們就可以把解決問題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同樣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促使我們彼此加深瞭解,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關係,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實際上矛盾的發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於盡;一種新的對立統一關係產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係。

《中國哲學簡史》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瞭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各個人對於人生的瞭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別。”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7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盃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裏,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鉅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學、人生探索進行反思,最終才有了《論語》這本儒家經典。

道家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這是老子對為人處世中總結的道理。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頒令以儒學為國家正統之學。而儒學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他對儒學進行了思考,所以儒學才得到了大的弘揚。

人生亦如此,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無色的,就如陰雨的天空,沒有太陽的照耀變得灰濛濛的,沒有亮麗的光彩。

可見,反思對於我們來説有多麼重要,從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們的大腦都是在思考的。儘管細微,但它卻證明了我們的生命存在!

書的最後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人往往需要説很多話,才能歸入潛默。”都説沉默是金,而在成為“金”之前,必定會不沉默,甚是瘋狂。在光鮮豔麗的成功背後,必定要嚐盡苦難,歷盡黑暗,這樣才能最終抵達成功,擁抱光明。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8

在工作閒暇,我見縫插針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歷史浩淼,各個時期思想家數不勝數,各種思想各有所異,又有某種必然的相通。讀完後沒有對某種思想的深切認同,亦沒有對某種思想的強烈反對。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奧難解,讀後仍深感理解不夠到位,於是記憶便逐漸恢復模糊。閉起眼再做回味,有兩點似乎和哲學本身並無大關係的特點卻記憶猶新。

首先是本書的框架。作者幾乎開門見山的將中國哲學以內容做了分類,並告訴了讀者每種思想的起源,儘管借用的是漢代學者劉歆的話——-儒家者留蓋出於文士,墨家者留蓋者出於武士,道家者留蓋出於隱者,名家者留蓋出於辯者……接下來便按章節將各種思想娓娓道來。這種分類更讓人感到中國哲學的歷史悠久和廣博。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形成了各個學派,並且已經比較成熟,而西方的哲學鼻祖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現已比我們的祖先整整晚了幾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而西方哲學早期出名的無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藝復興後的西方近代哲學才可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百家爭鳴”媲美。但西方有學者竟聲稱“中國並無哲學,即使所謂的哲學也太過功利”。真想把四庫全書硬塞到這些人的腦子裏,然後他們就可以閉嘴了。

其次是作者對哲學著作被翻譯的態度。原文表明這種態度用了四個字“語言障礙”。意思是任何哲學著作只要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就好比饅頭被嚼碎後味給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無,那是語言本身的一種障礙。我頗同意這種翻譯所帶來的讓人痛心的後果,而這又是人類傳播不同語言的文明所必須要採取的方式。或許這四個字被説成是“語言缺陷”更準確些。語言的確有着非常強的專一性,一種語言對應着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語言對應着一種文化。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東西如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極大的錯位。儘管這是現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方式,我還是無法接受。我以為,不光是哲學,包括其他一些領域也類似,尤其主觀性較強的學科,猶如文學,宗教,同樣不能被翻譯,最好去讀原著。

這麼多年,我所讀過被翻譯的外國著作極少,能想起來的也就是大學時代所讀的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什麼《挪威森林》《舞舞舞》《尋羊冒險記》……有些連名字現在都已忘卻,還有一些晦澀的西方哲學。讀這些書時,總會覺得彆扭,總懷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會有差別。曾經嘗試着去讀原版的英文書籍,儘管自己英語水平還基本能勝任,但只能勉強了解表面的意思,遠沒有讀漢語書籍的那種意味深長,淋漓酣暢。時日已久,便慢慢喪失了對外國著作的.興趣。這是我的一點小遺憾,西方的語言和思維一定有着其自身的優勢,否則,西方人在近代也不會發展如此迅猛,也不會無論從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均超越了國人。很羨慕林語堂,錢鍾書那樣學貫中西的鴻儒,這些精通外語的大師在思維上的活躍和深刻,可能是我們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在十八歲的時候我有個願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去學習德語,並精通地掌握,然後就可以去貪婪地閲讀德語哲學著作了,因為在那個年齡,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學家,儘管當時對於他們的著作,我連兩成都無法讀懂,越是這樣,便越發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當時學習壓力大,博大的物理學在大學四年裏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個誘人的願望也慢慢化為泡影。

事隔多年,還有很多東西被這本書喚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結構以及作者對語言和翻譯的態度,這也是我所讀過所有哲學史中最難忘的一本。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9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祕、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説,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説,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説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説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裏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説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説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0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説,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説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説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1

“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過去聽人説這是哲學裏的三大問題。然後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説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説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説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説,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説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説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説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覆覆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後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説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麼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於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裏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麼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於這本書裏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覆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説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這是書裏的最後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澱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2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麼,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説,物質消失了,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於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就彷彿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顧患有所不闢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裏孟子所説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違揹他們內心的事,那麼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於生。

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並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並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麼“義”要更領先於“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3

古人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剛看到《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麼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裏沒有什麼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閲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裏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註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點睡着了,並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裏。就像生物老師説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學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藴。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悦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裏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繫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説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説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着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並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麼?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慾,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説起;哲學的應用範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4

馮友蘭先生繫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後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説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於什麼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為了便於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説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麼,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説: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盪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為本視商為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由於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為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為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迴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於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着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穫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5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説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大學聯考奠定的基礎,為了大學聯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説,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説,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着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脱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6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身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7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説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敍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為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着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説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敍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8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盃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裏,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鉅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聖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並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麼怎麼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麼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麼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裏,使我們帶着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於一切的答案。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19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説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説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瞭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瞭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後,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裏,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説宏大但晦澀隱祕,向郭註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後,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説紛紜。中國人並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説,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於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於歷史環境的侷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讚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於明顯落後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0

近日,我重温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再次感受了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縱觀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哲學思想經歷了由分化到融合的過程。正如書中所分析,周朝後期中央權威下降,官師一體走向官、師分離,由此產生了諸子百家哲學思想,按西漢時期著名學者劉歆所分析,“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隨着秦、漢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與鞏固,儒家從諸子百家之中脱穎而出,成為官學,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來的佛家思想所長,在宋朝時形成了儒釋道合流的新儒學。通過不斷融合實現完善發展的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系統地回答瞭如何處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關於人與自身的關係:修身養性、追求幸福。無論是作為入世哲學的儒家,還是作為出世哲學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與自身的關係。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內聖,就需要注重內在修煉,修煉的重點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論上,新儒家“陸王心學”引入了佛學中禪宗頓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後以敬存之,強調通過“格物正事”實現“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學”則強調尊“理”養“氣”,“氣,使人各不相同”,並認為通過個體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實現個體快樂。道家更關注於人如何獲得自身幸福,通過追求個體自由自在地發展實現相對幸福,通過“以理化情”實現絕對幸福。

關於人與他人的關係:仁者愛人、兼愛非攻。儒學的核心是“仁”,所謂“仁者,愛人”,強調的是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對他人的博愛,並且這種博愛由孔子時期分為“君子”、“小人”有差別的愛演變成了孟子時期無差別的愛。道家雖然不主張損害自己利益去關愛他人,但也反對損害他人利益。就連武士階層出生的墨家,也強調主張“兼愛”,並將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衞為主的“非攻”範圍。

關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家國天下、內聖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國天下”,路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方法是構建一套以“禮”(對君子)和“刑”(對小人)為核心的人倫和社會治理體系(例如三綱五常等)。然而,現實中,“內聖”的人,未必能成為“外王”,例如,奉行“仁義”的宋襄公失敗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卻成功了。對此,儒家給予的“內聖外王”的解釋是:“內聖”可以為“外王”,“內聖”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選,但“內聖”不一定最終成為實際的“外王”。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領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真諦,無論在什麼狀態、無論在什麼職位,我們都需要盡力做到“內聖”、主動做好自己、承擔好自己的職責,這本身就是在踐行“家國天下”的夢想。

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知行一體。儒家在早期並未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的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隨着儒家與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學派”將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強調“天理”,人的行為應遵循天理,實現“天人合一”。新儒家“陸王學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則將宇宙視為一個精神的整體,“心即理也”,通過不斷地實踐來實現“致良知”。而道家則認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運行規律“常”。

中國哲學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是中國文化的基石。通過閲讀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對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系統解釋,然而,作為中國哲學主流的儒學並未真正解決人們的動力問題。早期儒學認為一切天定,要求人們“盡人事、聽天命”,新儒學認為遵循“天理”、“良知”,但並未解決“天命”、“天理”、“良知”是什麼、為什麼要遵循的問題。在激勵約束機制上,採用外部的“禮”、“刑”對人們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予以規範矯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個人身上的自我監督約束機制,這樣必然導致社會監督成本過高、效果不甚理想。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補充,根據道教,個人自覺修身可以實現長生不老;根據佛教,個人據禮行事、遵紀守法是前生“業”的“果”和來世“果”的“業”。事實上,我們知道,促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新教倫理的核心動力機制也是建立在個人基礎上的`——為了贖自身的“原罪”。當前,我們國家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整體國力的顯著增強需要強大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支撐,需要構建適應我國當前歷史發展階段的、統一的、強大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的主流哲學思想體系。如何基於個體自我監督而非社會監督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核心動力機制,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因應當今中國面臨的新環境、新形勢和新變化。

當今中國,日新月異。與高度穩定的傳統農業社會相比,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着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們的主要生產方式已經從以家庭為單元的農業經濟轉向以大規模組織生產為單元的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人們的社會組織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產生了重大變化,家庭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與此對應,集體、組織和單位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上升。同時,隨着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顯現,家庭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發生變化,家族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此外,由於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於血緣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於共同社區和基於共同興趣的社會網絡生活方式轉變,由此,人們的自我修養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響,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必將呈現出越來越鮮明的“去血緣”、“去家族”化。最後,隨着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超道德力量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弱,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追求探尋規律性而非神祕力量。這些新變化,對中國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則,解題者誰?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1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着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2

最近我閲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這部專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凡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它是你進入中國文化的捷徑和地圖。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難懂的典籍中暈頭轉向就能清楚瞭解,那些令我們景仰的聖人曾經是怎樣思想的,他們的主要理論是什麼,後來又是怎樣發展或是被利用的。

書名雖是中國哲學史,但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史,因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那是中國人的根子,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起源於那裏,中國幾千年來就浸淫其中,那裏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因此説此書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並不為過。這本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禪宗。甚至利用前兩章介紹了中國哲學的大背景,這對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及中國現代年輕人尤其有幫助。當然這只是馮友蘭的讀書筆記,提綱挈領地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哲人的理解。讀馮友蘭先生的書,經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的很多觀點我深以為然,比如:

人不滿足於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的一種渴望:在這點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瞭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行為,並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通過對該書的認真閲讀和認真思考總結,讓我對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認識。首先,是以人為本。自從《尚書》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民本思想之後,歷代進步的思想家和比較開明的統治者都能堅持民本與愛民的思想傳統,並在統治制度與政策的設計上有所體現。民本與愛民,既是中國廉政史的優秀傳統,也是歷代廉政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

其次,是如何處理德治和法治關係的經驗。在中國政治史上,出現過德法並舉、單純法制、無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較起來,還是儒法結合的“德法並舉”模式更加符合統治階級需要。但廉政而言,無論是“德法並舉”還是“德本法用”的想,對中國的廉政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再次,是嚴於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任何時代的廉政,都與執政官員的道德品質和和行政作風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的主流思想家總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體。

以上是從哲學的角度歸納出關於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國哲學簡史》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作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3

近日拜讀馮友蘭先生之《中國哲學簡史》,先生河南人,巧合的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二程皆是河南人,今日河南,古之中原也,中原人,居高而心亦高,近王又思道。

哲學,思想之思想,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的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內意義本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所述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學之人任務便是讓人向着越來越高級之境界成長,趨於至善,以成聖人也!

首先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六家”:陰陽、儒、墨、道、法、名家,接着是秦統一中國,主要用法家。兩漢時期,以儒家為主,亦兼用黃老之術。魏晉南北朝出現新道家,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老學時代,佛教此間亦傳入中國。到了盛唐,則以佛學為主,並與新道家相互激盪而發展出中國的佛學禪宗。梁啟超則稱這一時期為佛學時代。宋明時期為更新的儒學,它結合了佛學的成果,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儒佛混合時代,我們今天一般稱宋明時期的哲學為理學,稱二程、朱熹、陸王等為理學家。再下來就是清代,馮友蘭認為清代雖然學術成就巨大,但其哲學思想成就比較遜色。隨後,西方哲學傳入,進而產生現代中國哲學。

無論何種哲學都是與當時之社會環境、政治生態息息相關,周天子的衰弱,春秋時代的不義之戰、戰國的爭霸、秦王朝的統一又短命、漢王朝穩定的正禮、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動亂、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國的短命、宋之繁榮、元明清之禁錮,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需求,不同哲學的需求也正是民眾之心理縮影,絜矩之道、無為之道、老莊、陰陽、兼愛、理學、心學……無不是一代代先師們為解憂於民,平治天下之真心,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懷念、敬佩之人,更是應秉承之道!

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我們知道了我們如何而來。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做必不窮平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我們知道了禮。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能夠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繪的對象上,然後通過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現出來。……魏晉新道家讓我們知道了藝術的魅力,找到了真風流。

禪宗,儒家和道家之合和,為中國之佛學,而不是在中國之佛學,讓佛學從神壇走到平民。

程朱理學,讓理氣之結合,成為官家之經典。

陽明心學,禪宗之結合,最是那段“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故事引人入勝。致良知,又一次把“三綱八目”完美詮釋。

如果用最精簡總結,無非八字:內聖外王、以理化情,用此心實現董仲舒之大同願景。

突然想到王戎失子的故事,“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哲學讓我們更加知道自己……更好發現自己……以致覺解。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4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於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內核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於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為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係。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裏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於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於地中海,扼守連接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於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並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為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為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為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為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裏,“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於希臘人,一直處於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説,住在克里特島上),怎麼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裏,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隻有自己的道不行,才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説,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並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説:“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説,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説:“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孟子將海和聖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歎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對於海洋的未知和驚歎。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麼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裏,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裏,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為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最後,“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佔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為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為是立國之末端,因為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係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為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裏,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把民眾按行業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着“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瞭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聖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於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繫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紮根之深,並非輕鬆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並未為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5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部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演講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廣泛流傳。它把中國的哲學發展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來,通過對中國哲學的審視,讓讀者感悟到中國文化在當今的重大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文化經典。

在閲讀這本書之前,實話説,筆者對中國哲學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一個非常膚淺的水平。但在閲讀了馮友蘭老師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筆者對中國哲學有了新的認識,哲學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條理、系統化的了。下面,就列舉一些閲讀過程中摘錄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為我的收穫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對於《六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編者。”由此,著者進一步得出一個推論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這裏,筆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熱”現象。社會曾經大肆炒作與孔子相關的種種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這裏,筆者不是想否認孔子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筆者覺得,對孔子的盲目炒作,只會造成孔子形象的虛高,以至於最後,人們凡是遇到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把孔子抬出來,這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無為’的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他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任意為之。”這讓筆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課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即“服務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職責範圍內作為,做到不越界,盡力服務人民。然而,當下社會,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官商的勾結,他們不是“無為”,而是“無所不為”,這恰恰是哲學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説“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如果讓貪污和腐敗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何規範政府工作,讓政府做到“無為而治”,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

書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圍繞《易傳》展開的,這一章很有趣,講得都是關於的卦象之類的理論。之前只聽説過最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説法,但並無深刻認識,這次閲讀後,儘管對裏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內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學中的調和的理論。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調和那些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則是達到“和”。這裏的“和”正正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諧。由此可見,一方面,“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見一斑。他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而這直到現在,仍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最後一個,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個觀點“中國人民族主義意識的發展歷來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這讓我聯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切糕”現象。一塊“切糕”背後是有目共睹的強買強賣行為,這樣的行為明顯違背了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然而,執法人員卻很少去管理,最終才會引發後續的爭端。也許,執法人員認為,新疆的人民是少數民族應該要加以照顧。但筆者認為,我們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該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這種平等的政治色彩不應被過度強化。盲目過度的政策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義。否則,法律的尊嚴會受到損害,其他民族的權益也將受到侵犯。這樣,又談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穫之餘,也有些許疑惑,在此分享,願與各位探討:

首先,中國哲學如此博大精深,但為什麼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少人會關注它呢?大多數人寧可學習西方哲學,都不願意瞭解中國的哲學,難道説中國哲學就比西方哲學差嗎?根據這次的閲讀,不見得是這樣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其次,中國哲學中其實藴含了不少為人處世,乃至治國的智慧,那我們應該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讓它更好地作為社會科學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智慧呢?中國哲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又在哪裏呢?

上面的問題,並非一時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哲學能獲得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在人類史上再次留下輝煌燦爛的財富。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26

我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怪像的邏輯當中不假思索,對於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視程度,眼中超過了對於自己母語的學習,中國的學生們從高中開始,結束了填鴨式的語文教育之後,在接下來的大半輩子裏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語表達,但卻再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除非主動尋找機會學習。同樣的,外國的月亮也照在哲學上,不論是社交絡還是名人大咖,時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學思想求助的風潮,我並非挑動知識的國別邊界問題,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會捨近求遠,置我們眼前成熟環境下的.中國哲學於不顧呢?原因是雖然生長於中國哲學環境當中,但我們自己確實對中國哲學沒有系統的認知,我們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守在什麼樣的精神財富邊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國人不學中國哲學的原因主要在於——不得要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