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精選8篇)

校園9.74K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精選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精選8篇)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1

一、教學內容選自於幼兒生活需求

1、教學內容從幼兒興趣出發。

學習興趣是保證幼兒快樂學數學的前提。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單調、枯燥。所以教師首要選擇兒童感興趣的、趣味性強、寓教於樂的數學內容,逐步將興趣轉化為對數學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教學內容的深淺由幼兒生活經驗決定。

教學活動內容應針對幼兒實際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幼兒接受知識的能力是由易到難的,因此教師初設教學內容是,應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是否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

3、教學目標遵循幼兒發展要求

熟知幼兒園大班學前班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形式和特點,同時也要了解國小一年級內容和教學形式,總體把握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知識點,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遵循幼兒發展要求,找準它與國小一年級數學聯繫、區別切入點,做到胸有成竹促進孩子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幫助幼兒形象思維逐漸過度到抽象思維,進而形成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念、判斷推理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模擬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遊戲情境式教學。

遊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性強、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種活動形式,是孩子樂於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教學內容,開展遊戲活動,在遊戲中孩子們的情感容易投入,思維活躍。

數學兒童生活化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即:把數學活動精心安排在一個個的遊戲中,讓孩子在遊戲情景中玩樂學習數學,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的途徑。

例如:幼小銜接學習內容,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幼兒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孩子們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歡快激烈活潑的遊戲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創編並完整講述一道符合邏輯的應用題。幼兒很快在遊戲中輕鬆、自主的掌握了數學加減方面的知識,增強了一些的生活技能,進而在自信中越來越喜歡上數學。

“擊鼓傳花”數學遊戲活動亮點,從一開始活動的氣氛就很輕鬆,沒有一板一眼的上課形式,而是將遊戲真正融入到了“模擬真實生活”中,全無“國小化傾向”,克服了機械呆板填鴨式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快樂掌握運用生活中的數學常識。

2、生活情境式教學。

採取現實生活題材創設情境教學環境,把真實的物質生活空間作為教學活動場境、孩子在曾相識的生活場景中在積極參與,積累有益的數學經驗。

現實生活是直觀、形象的,每個孩子都有體驗,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孩子們在情境教學中運用各種感官感受數學生活,激發數學思維,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本質。

例如:情景逛超市認識人民幣、神奇的時鐘店裏認識時鐘、這種生活情境式教學,會有驚喜不斷的實際效果。

3、親自操作實踐式。

學習數學活動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機械記憶,重複的練習,鸚鵡學舌,缺乏靈活運用於生活嘗試,幼兒獨立操作機會的缺失。在數學活動中,“操作實踐”是幼兒探索知識、積累知識經驗的必經之路,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這個過程孩子必須是自己親自動手動腦。

三、學習材料取之於現實生活

皮亞傑的認識結構理論認為,兒童認知和智力結構的起源是物質的活動。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説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由此可見,數學教育活動的材料提供對幼兒認知能力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是幼兒常見熟悉喜歡的,儘可能採用易收集的自然的、原生態操作材料,能引起他們數學學習興趣的、易操作的安全材料。在數學活動中,來源於生活材料,會把枯燥的數學變成具體、有趣的快樂,教學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學習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直接採用班級裏幼兒最喜歡的漂亮“雪花飄”玩具,安全又經濟適用,操作性、執行力都強,幼兒學習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學結果滲透一日生活細節中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生活化,最終迴歸幼兒的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中,讓幼兒切實感知到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為生活服務,生活中藴含着數學樂趣:電腦電話等高科技電子產品中的數學,讓我們享受數字生活的快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排隊秩序規則中的序數數學,讓我們養成好規則行為的同時,分享有序的便利與高效;現實中的各種好看物件形狀與功能用途奇妙有趣等等。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2

一、重視幼小銜接工作,圍繞中心點進行探討和研究。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互相探討適合幼兒順利過渡國小的有效途徑。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2、通過與國小老師的座談,使大班教師瞭解國小階段學生的行為--慣、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生活打好基礎。

3、開展主題活動“做個美美的國小生”,通過活動,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環境。

二、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1、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2、各班開闢專門的“幼小銜接工作家教園地”,利用家園共育欄目以及微信公眾平台等,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國小的學--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的學--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上的虎頭蛇尾。

3、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如邀請國小教師來園,舉辦“如何走好幼小銜接的第一步”的專題家長講座。具體內容包括:《大班幼兒園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入學前準備教育》、《“幼小銜接”的問答》、《正確指導孩子閲讀》等等。

4、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瞭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5、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繫和交流。

1、組織幼兒參觀國小。使得幼兒瞭解國小的學--、生活環境和國小生的學--常規,感受到一年級國小生的變化,培養幼兒入國小的願望。

(要求參觀前有談話,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參觀,如國小生是幾點鐘到校的?國小生怎麼樣上課?一天上幾節課?上課時怎麼樣坐?午飯在哪兒吃?等問題,參觀時可與國小生交談,瞭解國小情況;參觀回來後再組織談話,解決疑惑,使幼兒瞭解國小生生活,為入國小作好準備。)

2、我園教師與國小教師相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與生活,早睡早起,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等生活--慣。並創造機會鼓勵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幼兒自我動手能力。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通過各種遊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鍊幼兒的意志與品質。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3、注重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適應能力。

激發幼兒的學--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態度和學----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適當改變學--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説、讀、寫、算的能力;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學會整理書包;並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閲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閲讀--慣;培養幼兒對時間觀念的認識,有計劃地安排事情,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終,專心聽講,專心做事等。

4、養成良好的生活--慣和良好的飲食--慣,懂得簡單的營養知識,知道隨氣温的變化增減衣服,自覺喝水,學--整理自己的物品。

5、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培養幼兒自覺遵守紀律和各項常規、規則,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有責任感,能夠承受小挫折,有集體榮譽感,願意為集體做事,能夠解決簡單的問題和困難等。

6、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器械,鼓勵幼兒進行一物多玩的創造性遊戲活動。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同時,增強了幼兒的意志品質。

五、幼小銜接具體工作內容安排

1、召開年級和班級家長會議,請家園共育專家來園針對“怎樣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展開講座。

2、圍繞“三八節”、“六一節”等節日開展相關活動,使幼兒對重要的節日有一定的認識。

3、不定期開展故事大王比賽,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自信心。

4、帶領幼兒參觀國小環境,觀看一年級哥哥姐姐上課的情況,瞭解國小生是怎麼上課的、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之處等等。

5、請國小的老師來園做講座或者座談,提醒各位家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6、收集幼兒在園的活動照片,邀請攝影師來園為幼兒拍小博士照等,製作畢業冊。

7、開展挫折教育,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讓孩子慢慢懂得任何事情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必須正確面對今後所遇到的困難。

8、開展“離園倒計時”活動,7月1日大班畢業典禮舉行畢業典禮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台展示自己的`風采。

7、學期結束前各班開展散學典禮活動。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3

10月27日下午我們大班組全體教師在教研室進行了大班幼小銜接階段總結會議,會議中各班級老師都暢所欲言,盡情的討論自己班的經驗共同分享。現把我們在這兩個月幼小銜接工作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班組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兩個月的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培養更為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養幼兒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正確的穿脱衣服和鞋,並達到穿戴整潔,脱下來的衣服及時的疊好,並將衣服和鞋擺放整齊。現在大班的幼兒還學會了整理自己的牀鋪,將被子疊的方方正正。長託班的幼兒還學會了自己刷牙、洗臉、洗腳,整理自己的內物。 孩子們在幼兒園裏的生活習慣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從什麼都不會,到現在能夠自己主動排隊入廁、喝水,還養成了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衞生好習慣。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師還注重培養了幼兒,吃飯不講話,不掉飯粒,細嚼慢嚥,不馬上跑跳,飯後及時漱口的好習慣。

幼兒的生活習慣方面,我們大班老師還重點培養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進行保管和整理上下功夫,統一規定幼兒物品擺放的位置,衣服包按號入櫃,每個幼兒都能準確的找到存放的位置,書包統一掛到椅子背上,書桌裏的書本要求有順序的擺放整齊,桌面上的書本要求一律擺放到左上角,鉛筆和橡皮統一放在桌面上的卡槽裏,讓每一位幼兒在規則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另外老師還注重培養幼兒主人翁的責任感,讓幼兒充分的體驗生活的樂趣。每天班級裏都有小值日生協助老師工作,打掃衞生,擦黑板、澆花、管紀律等等,鍛鍊了幼兒生活的能力,養成了一種樂於助人的良好生活品質。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孩子在學習興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維敏捷,反應快,學習興趣濃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走進國小,應將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首先從傾聽習慣入手,通過聽故事、兒歌、古詩等,讓孩子從最自然的方式開始接受並模仿。在教學時教師注意語言的精煉,提醒幼兒聽清問題,根據問題回答。幫助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幼兒組織語言,讓他們消除緊張心理,逐步學説、會説、大膽説。做練習題時採用先統一傾聽老師讀題後再動筆的要求,並逐步減少重複讀題的次數,幫助幼兒養成專注傾聽的習慣。同時增加幼兒的閲讀機會,在圖書角提供書籍,鼓勵孩子大膽表達。這周在開展“故事會”活動,在傾聽完故事後讓孩子來複述故事,鼓勵孩子把家裏聽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對於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動中多設疑、設困,鼓勵幼兒大膽地思考,培養髮散型思維。面對象班級中的“小問號”們,在回答他們問題時先賣一下關子,讓他自己去想,這樣會比大人搜刮肚腸滿足其好奇來得更有效。在這兩週的活動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愛聽”、“會讀”、“勤思考”、“善表達”,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我們一直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當成一件關係孩子健康成長的事情來抓。

1、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

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所以他們在上下樓梯時經常會有跑跳、不遵守秩序等行為。為了規範幼兒的走廊紀律,我們把規範幼兒的走廊紀律作為工作重點。在學期初提出在走廊內行走的基本要求———排隊慢行,扶好扶手,不大聲喧譁,不跑跳。 又如:培養孩子要有愛勞動的品質,要求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簡單的衣服、自己將玩過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會老師會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做示範。經常手把手的、不厭其煩的

教。直到掌握為止。通過不斷的強化,不斷的累積,嚴格要求,持之以恆,使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逐步形成行為習慣。幼兒安全習慣養成

2、幼兒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日常活動中我們還教育幼兒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比如不和陌生人説話、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遊戲規則,比如滑梯、鞦韆、蹺蹺板等;交通行為習慣,比如靠右行、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衞生習慣,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過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發事件安全習慣,比如如何應對陌生人來訪、如何應對突然失火、如何應對找不見大人的情況等。教給了幼兒一些安全知識,強化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不吞食異物,不玩火、水、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亂爬高處,發生危險時,會大聲呼救。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體現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習慣的養成也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更加的細心,才能促使幼兒順利的過渡,更好的適應新的教育環境。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4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們幼小銜接班又度過了半年,回顧這學期的工作,簡潔的給自己一個總結

一、不斷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增強幼兒的素質教育

本學期我們兩位老師以園的指導方針為教育工作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發展情況,通過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來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方式來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會了自律,樹立了規則意識;並結合了日常生活,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閲讀方法,培養幼兒閲讀的興趣;引導幼兒在人際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誠實、守信;培養了幼兒積極主動參加各項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層次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加強師幼的交流

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的發展,着重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以往我們只注重幼兒學會傾聽,讓幼兒傾聽教師的言語指令,卻忽視了自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為了讓幼兒能較快的學會傾聽的本領,首先我們兩位老師從自身做起,做幼兒的主要傾聽者,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的主要傾聽者,孩子有什麼事都喜歡和教師説,從而使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在傾聽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教師在傾聽幼兒的表達,傾聽其所言,傾聽其所想,加強了老師與孩子的交流,使師幼之間的感情又增進了一步。

三、創設支持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牆面的主題和內容與教育活動及孩子的學習活動相一致、相呼應的理念是我們在學習中獲得的,也是我們創設環境時所遵循的原則。在活動中,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意見被採納,自己的作品用來裝飾環境,如:(楓樹上的葉子,)孩子們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孩子間的情感增進了,自信心增強了,自我意識提高了。牆面佈置不在成為一種負擔,孩子們會自發地投入環境裝飾與設計中,一起商量、共同製作,使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孩子們在探索、感受、交流、表達中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了不斷地發展。豐富多彩的互動環境,使每一個角落都育人,每一面牆壁都説話,充分發揮了每一寸空間的教育價值。

四、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的辛勤幫助

隨着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吸納家長參與我們的家園共育是必不可少的。本學期我們除了家長園地及每週對家長公示我們的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外,還進行電話回訪、面對面的交流等方式瞭解孩子在家情況及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和家長一起為幼兒的發展而努力。在各個主題活動中幼兒蒐集的各種資料和信息都凝聚着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長開放日中我們請家長參與指導孩子的活動,展示我們的特色教育,讓家長進一步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配合我們的工作。並做好家長反饋工作,認真聽取他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真正做到家園共育的方針。我相信只要我們懷着一顆執着的童心,繼續努力把我們的班集體完善起來,時刻把孩子放到首位,下學期我們的各項工作肯定會更上一層樓,也祝願明天會更好!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5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大班上學期學習任務之際,我們班級全體教師坐在一起,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班級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一、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教育教學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遊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學中,繼續以園本課程為指導開展"主題活動",本學期我們進行了"花"和"運動"兩個主題,教師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設計活動,活動中體現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做好幼兒的實證收集,及時展示幼兒活動情況,幫助家長了解主題進展情況,充分體現主題活動的延續和深入。

4、本學期我們根據主題進展情況設計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區域活動材料,活動區材料根據主題的進展及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投放,適時地與以調整。本學期應家長的要求在活動區增設的一些棋類遊戲也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5、班級環境的佈置與主題密切配合,發揮班級幼兒的美術特長,每一次的環境佈置都邀請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們一起來運動”、“新年到了”的環境佈置中充分體現出了班級幼兒集體的智慧。

6、本學期,班級幼兒參與了班級種植園地的建立,我們結合主題在種植園地裏面種了許多的花卉,幼兒學習進行觀察記錄,以此瞭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過程。

7、學期初,我們提出將“浸入式英語活動”運用到體能活動中的設想,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發現,除英語老師獨立帶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級幼兒的英語會話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學期,我們着重幼兒健康體質的培養,組織幼兒堅持開展體育鍛煉,在本次的小小運動會上,班級幼兒在團體操表演以及各單項比賽中獲得了較好成績。

9、本學期,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了園裏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其中“中秋節大帶小活動、國慶親子看花展活動、家長開放日、秋遊、迎新年小小運動會等活動都獲得家長以及園領導、同事們的好評。

二、引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機制,鼓勵家長真正成為教育的主人

本學期,我們採取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中多發揮家長委員、家庭聯絡小組組長的作用,及時讓家長們瞭解班級教育教學情況、幼兒在園情況,具體做法為:

1、鼓勵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通過每週一次的“親子作業”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進展情況,及時瞭解幼兒發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題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主題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3、做好幼兒專訪、約訪、電訪工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園情況,瞭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園裏、班級舉行的各項親子活動,其中親子製作“花的大書”、小小運動會上“親子跳繩表演”、“參觀花卉市場”、“參觀迎春花展”等活動,家長們都能夠積極參加,家長與教師間建構起了平等、信任、友誼的橋樑。

三、衞生保健儘量做到家長滿意:

1、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園裏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衞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

2、做好生病幼兒的護理工作,堅決杜絕傳染病流行,本學期,班級無一例傳染病,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

3、保育教師和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

4、保育教師與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衞生習慣,重點引導幾個挑食、食慾差的幼兒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本學期,我們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快。

四、班級成員配合默契,自我成長初現

本學期,班級教師在工作中遵循"一切為了班級""班級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針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班會,教師間經常溝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學習,及時反思,隨時調整。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年輕教師的帶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班級工作也得以順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級幼兒的觀察記錄還應該進一步完善,應該嘗試做好幼兒的個案追蹤、分析。

(2)班級教師在活動區材料製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在來年的工作中,這些都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我們將努力向先進班級學習,爭取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6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國小教育順利過渡的一個教育過程,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了科學引導幼兒渡過幼小銜接階段,幫助大班幼兒更全面、直觀地認識國小,為國小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我園利用一日生活以及主題教育活動,拓展幼兒對國小的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科學開展工作

為了提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強化教師的思想意識,科學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我園定期組織教師觀看幼小銜接講座,發放幼小銜接方面的學習資料,讓教師瞭解大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系統地開展幼小銜接活動,循序漸進地提高幼兒的身體和心理適應能力。與此同時,我園加強與國小的聯繫,帶領幼兒參觀國小的建築、參與國小的課堂,共同舉行升國旗活動,激發幼兒對國小的嚮往之情,建立雙向銜接通道。

二、養成良好常規,培養規則意識

學前教育和國小教育在學習與生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前者主要表現為遊戲化和能力發展,後者則是以課業和靜態知識學習為主的教育形式,為了讓幼兒適應這樣的轉變,我建立了幼兒簽到制度,每個幼兒在入園後在簽到牆進行拍照留念,養成幼兒按時到園、不遲到的良好習慣。在一日生活活動中,利用故事、兒歌、歌曲等方法,培養幼兒值日常規,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步樹立任務意識。在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園更多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比如利用幼兒的遊戲活動,提供一定的材料,創造情景,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幫助孩子實現心理過渡。

三、加強家園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是幼兒園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關鍵,針對幼小銜接工作,期初我園召開幼小銜接專題家長會,期中宣傳幼小銜接知識,期末進行幼小銜接工作總結。通過與家長的緊密聯繫,讓他們瞭解幼兒在園的表現,引導父母在家庭做好幼兒入學前對生活、心理、學習材料的準備,引起家長的參與和重視幼小銜接,共同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使幼兒能適應國小學習、生活的節奏。從而,促進國小、幼兒園、家長三者之間的有機滲透和互相適應,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入學心理準備。

總之,本學期,我園順利完成了幼小銜接的各項工作,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為培養幼兒對國小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而共同奮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園將持續不斷反思,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增強幼小銜接工作質量,為幼兒步入國小、全面加快發展而不斷努力。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7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本學期學習任務之際,回首所做過的幼小銜接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校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幼小銜接工作。

1、本學期,我校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一年級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與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活動方式相融合,採用興趣教學法、直觀教學法、遊戲教學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學生不但適應了國小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銜接的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潛力以及合作潛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大部分學生能夠較認真地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地與同伴進行遊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社會交往潛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進入國小,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資料、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方面都存在着斷層問題,家長配合做了許多工作。

第一、家長協助幼兒習慣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學校的教室,不通同於幼兒園的佈置,國小教室的課本、黑板、桌椅等教學設施,可對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開學初期,學校即組織家長集中培訓,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國小和幼兒園的環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長協助孩子適應生活資料的變化。國小學習是國小生的主要活動,不論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學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課、完成作業。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和高年級學生一樣的每一天上午四節課,下午一般一節或兩節課的課堂教學。因此,家長養成了每一天養成詢問孩子學習資料的習慣,每一天幫忙學生學着梳理一天的學習資料,監督並培養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

第三、家長協助孩子適應師生關係的變化。在國小,老師的主角主要是完成教學任務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的比幼兒園老師要相對減少,與學生個別接觸的時間比較少。因此,家長做到了經常與老師溝通,然後將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反饋給孩子,讓孩子對老師儘快熟悉。

三、班級教師注重幼小銜接,紮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第一,教師加強了溝通和相互間的聯繫。聯繫分為三個層面:

1、加強了與幼兒園老師之間的聯繫,熟悉孩子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2、加強了一年級老師之間的聯繫。根據學生在不同課堂上的反饋,總結孩子特點,採取針對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師與同一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讓家長清楚孩子的長處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協助學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強了家長之間的聯繫。學校幫忙家長互相認識,協助加強家長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從而讓家長之間互相交流育子經驗,使幼兒能夠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第三,加強了國小生生活自理潛力的訓練,注意對學生在書寫,閲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

第四,利用家長問卷、家訪、家長來校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幼小銜接教學反思總結8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學生即將升入二年級之際,校領導和一年級教師坐在一齊,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

1、學生具有了“任務意識”。

學生學會了記作業,也能夠完成家長分配給的一兩項家務勞動,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夠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例如擦黑板、收發作業等。

2、學生建立了時間觀念。

做事磨蹭、做作業時間長是很多一年級學生的通病。教師花費了超多的精力,讓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先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家長也構成了監督孩子抓緊時間完成任務的意識。

3、學生學會了認識新朋友,與同學和睦相處。

教師教會了孩子“主動出擊”,結識新夥伴,並且能夠與同伴和睦共處。

4、學生學會了自己解決與夥伴間的衝突。

老師和家長攜手,引導孩子學會與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請朋友來家裏做客,去別的小朋友家玩,給孩子創造更多和不同年齡的孩子接觸的機會。當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時,老師、家長不充當調解員,鼓勵他們自己解決。

5、家長和學生都明白瞭如何認真對待英語的學習。

國小一年級教育大綱中,英語學習反而大於數學。英語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我們母語環境的語言,老師、家長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多接觸英語環境,讓孩子感覺英語是好學的。比如,每一天讓家長監督孩子聽錄音、練口語15分鐘,教師每一天透過家長簽字檢查練習狀況。

6、學校引導家長認識孩子的進步和發展方向。

開學末召開一年級家長會,傳達了兩個精神。第一個精神,讓家長明白本學期孩子取得的進步。學生口頭作文的潛力提高了,競爭意識加強了,學業水平提高了,視野開闊了。學生構成了必須的自理潛力。第二個精神,假期就應繼續努力,鞏固教育成果,讓孩子順利過渡到二年級。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決定學生成績的好壞,因而家長根據本學期孩子的特點,協助教師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家長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當前的發展狀況,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個別學生良好習慣未構成,教師要做好個案跟蹤,因材施教。

2、個別家長的教子觀念要進一步改變,要與家長加強溝通,説明教育是學校、社會、家庭共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