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陳情表》教案

校園3.11W

  【課文背景知識】

《陳情表》教案

本文是蜀漢舊臣李密上給晉武帝司馬炎的一封奏表。

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後博學善辯,曾在蜀漢供職,任尚書郎。晉武帝滅蜀後,為了籠絡人心,對蜀漢的舊臣,採取懷柔政策。泰始三年(267),晉武帝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審時度勢,心存疑慮。請你根據以上背景資料,思考下邊幾個問題:

1.假如你就是李密(既是亡國舊臣,又被新朝徵召),你既想“辭不赴命”,又怕引起晉武帝的猜疑,那麼,你會找什麼理由,怎樣去説服晉武帝司馬炎呢?

2.假如你是晉武帝,你又會如何看待李密在這篇奏表中所陳述的理由呢?

3.本文作者李密是用什麼理由説服晉武帝的?他的理由能被司馬炎接受,關鍵原因是什麼?

4.“歷敍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晉武覽表,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這是《古文觀止》對本文的評語。請你認真閲讀本文,結合這一評語,想想看本文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惻動人”的效果?

  【重點難點講解】

重點講解

(一)知識重點

1.古今異義詞:

舅奪母志:李密的舅舅強迫李密的母親改嫁。奪,改變。

至於成立:直到成人。成立:成人。

則告訴不許:就向長官申訴,又得不到允許。告訴:向長官申訴。

2.富含文化知識的詞語: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期(jī):服喪一年。功:服喪九個月叫“大功”,服喪五個月叫“小功”。期、功均指近門親屬。

內無應門五尺之童:應門:照看門户。五尺:漢代的五尺相當於現在的三市尺多。童:通“僮”,少年僕人。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太守:郡的長官。孝廉:漢武帝時,察舉科目之一,令郡國向中央推舉當地能孝順父母和操行清廉的人。魏晉沿襲此制。

除臣洗馬:除:授予官職。洗(xiǎn)馬:也作“先馬”,太子的屬官,晉時改掌圖籍。

當侍東宮:東宮:太子居東宮,因而用作太子的代稱。

烏鳥私情:相傳烏鴉能反哺其母,人們常用來比喻為人子者能孝養其親。

死當結草:春秋時晉大夫魏顆的父親魏武子臨終遺囑要將寵妾殉葬,魏顆沒有照辦。後與秦將杜回交戰,見一老人結草把杜回絆倒,因而將杜回擒獲。夜間夢見老人,自稱是魏武子寵妾的父親,特來報恩。這個故事見《左傳·宣公十年》。此句意為:我死後也要像結草老人那樣在暗中報答陛下之恩。

3.重點虛詞:

以:①介詞,表示原因,相當於“由於”、“因為”等。如“臣以險釁”、“臣以供養無主”、“但以劉日薄西山”、“則以病日篤”、“是以區區不能廢遠”。②介詞,表示動作實施的憑藉,義即“憑”、“靠”、“用”等。如“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③連詞,連接前後兩項,後項是前項目的,義即“來”、“以便”等。如“臣具表聞”、“謹拜表以聞”。

於:①介詞,表示比較,義即“比”,如“急於星火”。②介詞,表示引進與動作有關的對象,義即“對”,如“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二)閲讀重點

閲讀理解本文,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瞭解有關背景。

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後博學善辯,曾在蜀漢供職,任尚書郎。晉武帝滅蜀後,為了籠絡人心,對蜀漢的舊臣,採取懷柔政策。泰始三年(267),晉武帝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審時度勢,心存疑慮。只好以“供養無主”為由,藉故推託,於是就呈上這份表章,陳述自己家庭境況和不幸遭遇,以及目前盡忠與盡孝難以兩全的矛盾心情,從而提出“願乞終養”的請求,希望朝廷能夠體諒並恩准。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

首先要注意全篇起承轉合的理路。首段從敍身世起筆,極力描述家庭艱辛、祖孫相依為命的情狀;第二段以敍當前事相承,着重寫郡縣逼迫上道,已隱含欲盡孝而不能之意;第三段轉入寫正題,首句即點出“孝”字,又用“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作結,為下段“願乞終養”這個全文的主旨句設伏;最後一段,先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之日短”合“忠”“孝”而言,然後述志。

其次要注意前後的照應。比如第一段內容中,寫父死母嫁,是為了説明祖母“躬親撫養”的原因,寫本人“多疾病”是為了突出“撫養”之不易,都是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這句話張本,下文有多處與“零丁孤苦”相照應。第二段內容中,敍朝廷徵召,薦舉人才,是為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作鋪墊的,又為第三段中“過蒙拔擢,寵命優渥”一句張本。第三段中“孤苦”一詞,既承首段,又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張本。“不能廢遠”承首段,又為下段“願乞終養”一句張本。第四段中“願乞終養”總結上文,點明主旨。

第三,體會真摯感情。

本文是寫給皇帝的書信,以敍事為主。但又與一般的記敍文不同,它的着眼點不在表現事件的完整過程上,而在實現作者的請求上,為此就必須動之以情,將自己的心緒、感受願望都凝聚在敍述中。通篇陳情,融情於事,這是本文寫作上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點。第一段是陳其已往之情,中間兩段是陳其現今之情,末一段是陳其日後之情。文字曲折委婉,敍述層層深入,直説得情深理透,才點出題旨煞住,末段誠摯哀婉,餘情惓惓,讀後令人“愴然而涕下”。

學習本文最好採取反覆誦讀的方法,先順暢地讀,讀出鮮明的層次感,而後有表情地讀,在讀的過程中,深入思考,領悟敍事中飽含的真情。

難句解析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以我這樣微賤的人,擔當侍奉太子的官職,我即使肝腦塗地,也無法報答皇上的恩遇。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現在我是卑賤的俘虜,極其渺小和淺陋,卻受到了過分的提拔,我怎敢徘徊觀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

觀點理解

學習本文的難點在於如何正確把握“以孝治天下”的觀點。報養祖母的純孝之情應當予以肯定,但對“以孝治天下”這一觀點則應有所認識:封建階級提倡這種倫理道德,根本目的在於防止“犯上”、“作亂”,鞏固自己的統治,作者表示要“盡節”於皇帝,是出於感恩圖報的心情,也不能與報效國家同日而語。

  【課文閲讀指導】

例1 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1.對加線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辭不赴命 辭:辭別

C.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報:報告 D.猥以微賤 猥:猥褻

簡析 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解釋。A項解釋正確,B項“辭”應解釋為“推辭”,C項“報”應解釋為“報答”,D項“猥”,謙詞,説自己地位卑賤。

答案 A

2.對下面各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臣以供養無主——我因供養祖母沒有主意。

B.臣具以表聞——我在奏表中(把自己的苦衷)一一呈報。

C.詔書切峻,責臣逋慢——詔書急切嚴厲,責備臣有意迴避,怠慢上命。

D.則劉病日篤——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分析 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B、C、D三項翻譯正確。A項“臣以供養無主”應譯為“我因為供養祖母無人來做”。

答案 A

例2 本文結構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訓練1 研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

②作者説自己“夙遭閔凶”,請你按照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閔凶”的具體內容。

③圍繞“閔凶”,作者的敍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麼?

④從文中分別找出表現祖孫相依為命及其悽苦的詞語,並分析其表達作用。

⑤開頭以“險釁”、“閔凶”備述孤苦,作用是什麼?

點撥1 ①首句“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②“閔凶”內容有四:A.父喪母嫁;B.多病零丁;C.門衰祚薄;D.夙嬰疾病。

③圍繞“閔凶”從縱橫兩方面來敍述。

縱的方面,從自己的成長經歷的艱難而言,順序由小到大,即:“生孩六月……至於成立”。語言品析:父死母嫁,寫出了“躬親撫養”的原因;多病不行,道出了“躬親撫養”的不易。語言簡潔,寥寥數語表現了“躬親撫養”的艱難、辛酸與勞苦,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張本。

橫的方面,就自己目前的家境而言,順序由外而內,即:“既無叔伯……形影相弔”。語言品析:“無”、“鮮”二字,寫出了人丁不旺、兩代孤傳的特殊關係。“晚有兒息”的“晚”字,足見“門衰祚薄”,祖孫相依為命。以白描手法見情感的樸素、真摯。

④相依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照應“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照應“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悽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等。作用:生動地表現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

⑤層層敍述,極言悽苦,落在“未曾廢遠”上,為表現主旨(“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蓄勢。

訓練2 閲讀第二自然段,依次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麼?

②前一層按什麼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徵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麼?為何官職遞升卻“辭不赴命”?

③後一層如何見事態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聖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麼?

點撥2 ①兩層。前層敍朝廷徵召之殷;後層寫自己進退之難。

②按時間順序。表時間:逮、前、後、尋。表徵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作用:先郡,次州,後朝廷,可見徵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辭理由:供養無主,劉病日篤。

③事態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瞭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從多方面反覆陳述自己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

“奉”、“沐浴”、“聖”等詞,表達了對當今朝廷的稱頌與感恩之情,語言得體而機智。

訓練3 研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親上(“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②作者為什麼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③品味本段第2.3兩層課文,説説它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點撥3 ①以“伏惟”、“且”、“但”為轉換文義的標誌,分別從如下三個角度展開: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無關,以求諒解。C.正面陳述劉之現狀,是為“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②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義。“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是指當時的一般情況,“況臣孤苦,尤為特甚”特指自己的特殊處境。孝既已及於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

③“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不能廢遠”一組四字句,皆出於至孝之心,感人至深。全段反覆表明心跡,敍説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俱切,語言委婉流暢。

  【拓展延伸探究】

知識拓展

(一)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一6題。

何子平世居會稽,少有志行,見稱於鄉曲。事母至孝。揚州闢從事史,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人或問曰:“所利無幾,何足為煩?”子平曰:“尊老在東,不辦常得生米,何心獨饗白粲①。”每有贈鮮餚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則不肯受。母本側庶,籍註失實②,年未及養,而籍年已滿,便去職歸家。時鎮軍將軍顧覬之為州上綱,謂曰:“尊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祿,當啟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黃籍,籍年既至,便應扶侍私庭,何容以實年未滿,苟冒榮利。且歸養之願,又切微情。”覬之又勸令以母老求縣,子平曰:“實未及養,何假以希祿?”覬之益重之。既歸家,竭身運力,以給供養。末除吳郡海虞令,縣祿惟以養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儉薄,子平曰:“希祿本在養親,不在為己。”問者慚而退。母喪去官,哀毀逾禮,每至哭踴,頓絕方蘇。(《宋書·孝義傳》)

注:①白粲:白米。

②籍:户口冊,即下文的“黃籍”。當時規定,官員父母年滿八十,應解職歸家奉養。

1.下列兩句中加線字的正確意思與讀音是( )

①揚州闢從事史。②竭身運力,以給供養。

A.①設立pì ②給以gěi B.①設立pì ②使……豐足jǐ

C.①徵召bì ②使……豐足jǐ D.①徵召bì ②給以gěi

2.對“輒貨市粟麥”一句中“貨”、“市”詞義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都是“賣出” B.都是“買入” C.買入、賣出 D.賣出、買入

3.分別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加線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第一組:尊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 希祿本在養親,不在為己

第二組:每有贈鮮餚者,……則不肯受 每至哭踴,頓絕方蘇

A.兩個“親”字相同,兩個“每”字不同

B.兩個“親”字相同,兩個“每”字也相同

C.兩個“親”字不同,兩個“每”字相同

D.兩個“親”字不同,兩個“每”字也不同

4.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説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組是( )

①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 ②何心獨饗白粲。 ③尊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④實未及養,何假以希祿? ⑤縣祿惟以養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祿本在養親,不在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5.下列對何子平去職歸家奉養老母一事的敍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由於老母“籍註失實,年未及養”,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職,但他出於“歸養之願,又切微情”的考慮,堅持歸家。

B.子平歸家之後,“竭身運力,以給供養”,認為“希祿本在養親”,堅持“縣祿惟以養一身”,從而實現了“歸養之願”。

C.子平不願以老母“實年未滿”而“苟冒榮利”,又不肯“以母老求縣”,歸家養母,竭盡全力,從而深受顧覬之敬重。

D.由於老母“籍年已滿”,子平去職歸家;儘管顧覬之希望他在州任職,但他礙於“公家正取信黃籍”,婉言謝絕。

6.將文中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州中差有微祿,當啟相留。 (2)實未及養,何假以希祿?

(3)①扶侍私庭;②頓絕方蘇

答案 1.C 2.D 3.C 4.C 5.D 6.(1)在州中任職略有少許俸祿,將稟告上

司挽留你。(2)實際尚未到奉養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祿?(3)①在家奉養母親;②困頓暈倒許久方才甦醒。

(二)聯繫當今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李密《陳情表》中所反映的“孝”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孝”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封建社會裏,“盡孝”成為考察人們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成了每個家庭成員所必須履行的義務。“孝”也是封建社會裏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倫理觀念之一。不過,就“孝”字最原始的意義,即狹義與協調家庭之間人與人的關係時,長幼有序、對長輩的尊敬與關懷,尤其是對老年人擔負起贍養義務等等,還是有合理的因素的。如果我們把李密對祖母的孝敬同當前社會風氣中一些令人痛心的'現象作一比較,問題就能看的更加清楚。在報刊的道德法庭欄裏,不時可以看到對老年父母不敬、虐待,甚至遺棄的事件。在談戀愛時,有的青年把“家中無老人”看成了僅次於擁有房子那樣的優越條件。相對於這些現象,《陳情表》中的李密對撫養過自己的祖母竭盡孝順之心,負起贍養服侍責任這一點,是完全值得肯定的。現在,我們搞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提倡崇尚新時期的高尚道德,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當然根本不須再去依靠落後的封建倫理觀念。但是,任何一種思想和倫理觀念都有它一定歷史繼承性。新時期的道德規範,必然要繼承本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的合理部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直崇尚的正直、誠實、勤勞、敬老、愛幼等美德,至今還是人們所崇尚的道德風尚;我國的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不能虐待或遺棄等等,就説明了這一點。總之,我們要對《陳情表》的思想性作具體分析。對與李密盡孝、關心、贍養老祖母的行為,完全可以肯定;而它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對封建君主的感激涕零和再三表示盡忠報恩的思想卻是時代使然。

  【命題趨勢分析】

讀《陳情表》有一個問題是必須提出來的:李密陳情辭不應徵的真正動機何在?歷來的評論者大多都認為李密的辭官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李密是巧借服侍祖母之由,辭不應徵,以便對政治形勢作進一步的觀望,以免在改朝換代政局不穩的時候,做了各派政治集團相互傾軋的犧牲品。李密寫《陳情表》時,晉武帝司馬炎從曹氏手中奪過天下還不到兩年,政治局勢確實尚未穩定。聯繫後來李密待祖母死後還是做了晉朝的官的事實,説明他同司馬氏集團之間並沒有多深的矛盾。這樣看來,説他辭不應徵是為了觀望局勢是講得通的。然而,即使李密作《陳情表》的真正動機是為了應付複雜的政治鬥爭,在作品中實實在在表現出來的還是作者對祖母劉氏的一片深厚、執著的孝心。作者賴以打動晉武帝,最終獲准暫不就職的也正是作者的孝心。文章始終抓住了“孝”這一思想,圍繞着“盡孝”來反覆陳述辭官的理由。文章第二段還搬出了“聖朝以孝治天下”的條規,同當朝統治者作合法鬥爭。所以,我們今天來閲讀欣賞這篇文章時,應該對文中反映出來的“孝”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既不用今天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古人,將古人的思想全盤否定,更不能用古人的思想來規範今天人們的行為。而應具體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同步達綱練習】

1.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臣以險釁( ),夙( )遭閔凶 外無期( )功強( )近之親

煢煢( )孑立 責臣逋( )慢 猶蒙矜( )育 過蒙拔擢(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

①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 )

②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

③則以劉病日篤( )

④不矜名節( )

⑤夙遭閔凶( )

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 )

⑦尋蒙國恩( )

⑧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 )

⑨且臣少事偽朝( )

⑩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二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 )

3.認真閲讀課文,指出本文“陳情”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要求:①用摘錄原文關鍵語句的辦法回答;②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為一句話回答)

答:(用課文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話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幾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於作者“陳情”原因的一項是( )

①察臣孝廉 ②舉臣秀才 ③除臣洗馬 ④以劉病欲篤,欲苟順私情 ⑤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③④⑤

標籤:陳情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