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校園2.4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今天,我終於把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讀完了。當時初讀時並不熱心,只是一種隨意。但隨着一步步深入的閲讀,便逐漸喜歡上了這本書,也喜歡上了李鎮西為師的風格,常常被李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向“如何做個好老師?”“如何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好老師?”等問題,李鎮西老師用25年的教育教學思想來回答了我們,他教育智慧的精華就是一個“愛”字,要求教師要有愛、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與自主的“愛”要放在首位,因為沒有愛就是沒有教育。

序言讓人印象極為深刻:李老師在序言中這樣寫到----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奮的;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是最充實的;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户,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更深深地感受到當一個好老師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要寬容學生,要與學生溝通等等。如何讓去愛學生?

一要用愛激勵學生。崇高的愛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充分利用教師形象的影響力激發學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老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師一樣在學生的心絃上彈撥出動人的樂章。教師應當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質,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去感染學生,身先士卒,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愛學生不能僅僅憑個人的感情只愛那些自己認為可以的學生,愛學生意味着一種責任,要把欣賞與讚美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那些與班級紀律要求格格不入的孩子,愛學生包括善待這類學生的缺點。同時,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賞識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優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們的缺點和短處,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師説得對,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同學心貼心;因為有愛,才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

我們的很多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還是存在着誤區的,比如我們的老師經常會“犯錯誤”,那就是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做錯事了,如違犯紀律了,老師們就很惱火,常在學生面前亂髮脾氣,結果效果卻很不好,並且學生有牴觸情緒。長期以來我們總因為學生表現得不好而批評他們,卻很少表揚他們,好象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了。此書中,李老師對學生的“愛”作了全新的深刻闡述,愛學生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首先就應該要有一顆與孩子一樣的童心,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許只有愛心才能滋潤童心。正如書中所敍的那個大男孩,我們學校也有許多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不能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課前老師也經常找他們,還會將他們當眾批評,可純潔的孩子並沒有因老師的批評而忌恨,而是對老師喜歡如故,因此做為老師要愛學生。

二要用愛温暖學生。班主任要關心學生成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文明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要多給學生講做人的道理,講為人處事的原則,使學生“悟”出做一個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導使學生獲得健康的心理;要多與學生談心、交心,做學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讓學生充分信任你,才能瞭解學生心中的“結”,才能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要從生活中多關心學生,體貼學生,想辦法解決學生生活上的困難。如學生生病後,我總能把學生的冷暖掛在心頭,幫他(她)補課,與班上的同學一道照顧他,使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班集體的温暖。

三要用愛鞭策學生。真心愛護教育對象,就必然要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偏愛溺愛,過分的嚴厲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師對學生要求要適度、合乎情理,嚴格要求學生應以充分尊重學生為基礎。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古人韓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説法。教師不要以老師自居,動輒就訓斥、挖苦、諷刺學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象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醜、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特別是對屢犯錯誤的同學,應進行恰當的批評,春雨潤物細無聲嘛!總之,批評的藝術應是嚴格與善良的圓滿結合。學生對班主任的批評,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而且是充滿人情味的關切。

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温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你這位老師,才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才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僅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的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作為一名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要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要思想過硬,樂於敬業;要做到獻身、求真、創新,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讓我們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裏,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吧!

標籤:讀後感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