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淺談國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

校園3.15W

古希臘的學者普羅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指出:“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點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正是這種星星之火。

淺談國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

一 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不少教師的提問不注重提問的藝術性,沒有真正地明確提問的目的,因而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課堂提問的誤區。

1.提問的問題過於簡單

諸如“Yes or No?”“Is there?”“Do you see?”等,表面上營造了熱烈的氣氛,但實質上流於形式、華而不實,不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2.問題過於複雜,甚至超出學生的知識範圍

如在還沒講授課文之前就提出“Describe the clou of the text”的問題,這大大超出了學生的理解範圍,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從而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

3.對學生的回答只偏重結論,而不注重引導

如很少對學生提出“Why?”“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等。這樣就不善於瞭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缺陷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思維水平難以提高。而有些提問只求學生的回答與答案一致,排斥求異思維,這樣就大大地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 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溝通的橋樑,但是如果教師沒有經過計劃和思考便隨心所欲地發問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在備課中花心思研究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而在授課中注重提問的技巧,才能最終將授課效果發揮到極致。

1.問題的設計技巧

第一,提問的整體性原則。在單位時間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教學的目的、重點、難點、疑點設疑置問,應注意提出的問題在宏觀把握上的整體構成和各疑問之間在微觀處理上的相互聯繫。單位時間內的羣組疑問應涵蓋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及其思維線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不斷延展其思維軌跡、感知知識信息、把握突破途徑,從而通過自我思考而獲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師提問時一方面要加強各問題之間的相互構成、協調、配合、互補,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問題與課堂各因素之間的輕重、緩急、難易、深淺的發展序列組織,以達到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時可以組織出以下問題: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Are you late when you arrive at the school?

第二,過渡性。即將一個綜合性的大問題分解成數個小問題來提問。如在課堂上請學生描述一幅建築物的圖片:“Can you describe the building in the picture?”時,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便接着問:What can you see on top of the picture?What’s the word can you see at

the entrance to the building?What can you see around the building?當以上三個小問題較輕鬆地回答完後,再説道:Now let’s describe the building together。學生們便大聲地、毫無緊張地將上述小問題的答案彙集在一起復述出來。這種過渡性的提問有利於調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關聯性。當教師講授到一個知識點時,向學生舉一個例子,然後讓學生舉出相似的`例子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如:在講解“had better”的用法時,可以提出請學生用“had better”造一個句子來強調這個詞組後面必須跟動詞原型。

當然也可以用反面例子來説明問題。如在講解“be going to”句型時,可以舉兩個例子請學生選出表達正確的一個。①Lily is going flies a kite after school. ②Lily is going to fly a kite after school. 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be going to”用法的記憶。

2.準確把握提問時機和等待回答的時間

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巧妙設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是體現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可將提問時機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授課伊始的提問。授課伊始,教師提出問題,或創設問題情境,或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疑問到思考,儘快入“戲”。二是重點難點處的提問。教師無波瀾地平鋪直敍,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人昏昏欲睡;而“滿堂問”又會使學生神經過於緊張而容易疲勞、遲鈍。因此,提問設疑不可過泛,要“問”到點子上。教材的重點難點恰是教學重心所在,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於此提問設疑,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緒高漲,精神振奮,積極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銜接處的提問。在英語教材中,課與課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往往體現了知識的內在聯繫,如果不揭示這種關係,很可能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影響學生的知識遷移和系統知識結構的形成。因此,教師可在教材的銜接處設疑提問。四是結果處設疑提問。一堂成功的課,也應設疑提問而終,使其課雖盡,意無窮。教師應於結課處,根據知識的系統,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既使新舊知識緊密關聯,又激發學生新的求知慾,為下次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教師的課堂提問還必須注意等待學生回答的時間,要有靈活性,及時調整。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可能回答不出來,這時可給出一定的提示,若還是回答不出來,則應“察言觀色,機動靈活”地調整提問的對象,而不要漫長等待。

三 結束語

總之,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注重提問的策略與技巧、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夠在教學中科學地設計並進行課堂提問,就可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的課堂提問本身就是一種啟發和誘導,適時、適當、適度的提問不僅可以逐步挖掘課堂教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現教師的教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