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五言古詩的賞析

校園1.91W

【五言古詩介紹】

五言古詩的賞析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推薦閲讀

《五言古詩賞析》、《七言古詩賞析》;

《五言樂府賞析》、《七言樂府賞析》;

《五言律詩賞析》、《七言律詩賞析》;

《五言絕句賞析》、《七言絕句賞析》;

《唐詩三百首全集》、《宋詞三百首全集》。

【五言古詩賞析】

張九齡:感遇·其一

張九齡:感遇·其二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嶽

杜甫:贈衞八處士

杜甫:佳人

杜甫:夢李白·其一

杜甫:夢李白·其二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送別

王維:青溪

王維:渭川田家

王維:西施詠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元結:賊退示官吏·並序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東郊

韋應物:送楊氏女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柳宗元:溪居

  【五言古詩的句式】

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礎上每句增加一個字,在句子的節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節拍羣。由於不同節奏在詩中交錯運用,就使句式更富於變化,更具有音樂感。 五言古詩一首詩共四句,每句5個字,一般來説第一、二、四句的最後一個字是押韻的,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就不是押韻了。

五言古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彙,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靈活細緻地書行和敍事。在音節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於音樂美。因此,它更為適應漢以後發展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五言古詩的詩體介紹】

五言詩是每句五個字的詩體。它作為一種獨立的詩體,大約起源於西漢而在東漢末年趨於成熟。當然,《詩經》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漢魏六朝時期的詩作,以五言為主。説明五言詩形成於此一時期。古代本有五言詩起於李陵《與蘇武詩》的説法,但後人多加以否認,如蘇軟題(文選動便説:“李陵、蘇武,五言皆偽。”又有説五言起於《古詩十九首》,也未獲廣泛贊同。大抵五言詩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秦始皇時的民歌《長城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就是使用五言。漢代的樂府詩如《江南》、《白頭吟》、《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也是五言。文人作的'五言詩,一般認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詠史》。

《詠史》

作者:班固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太蒼令有罪。就遞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另外,由四言變為五言,使句子在語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個句子可以容納主語、謂語或賓語同時出現,從而增強了句子的表現力。《詩品·序》説:“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歷史上的詩作總量,以五言詩為最多。唐人寫有大量的五言古風及五言律絕,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五言詩以首句不人韻為常式,間也有首句入韻的。五言古風多是一韻到底,甚少換韻,這與五言律絕詩相似。柳宗元的第五首《飲酒》也是五言詩。

  【五言古詩鑑賞】

  《感遇》[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林棲者:指隱士。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簡析】這兩首哲理詩是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史後所作。開元末期,唐玄宗沉溺聲色,怠於政事,貶斥張九齡寵任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和專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結黨,把持朝政,排斥異己,朝政更加腐敗。張九齡對此是十分不滿的,於是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託物寓意,寫了《感遇十二首》。這裏選一、七首。第一首就是借春蘭秋桂高潔的品質,來比喻自己不同流全污,堅持政治理想的節操。第二首借橘喻人,取比、興手法,表現橘樹的高尚品格,但因山川阻隔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為之申述不平。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簡析】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靜。斛斯山人想來是一位隱士,同時是李白的好朋友。這首詩只寫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經過,但寫出了很淳樸的感情。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灑,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簡析】從放浪的形骸和奇妙的聯想中,可窺見詩人浪漫率真的個性和寂寞的心情。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妄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簡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遼寧一帶,當年是戍邊之地;秦,今陝西一帶,系征夫們的家鄉。作品將少婦的心態刻畫的逼真細膩。

  《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岱宗:即泰山。《風俗通·山澤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齊魯:在今山東省境內。鍾:聚集。曾:同“層”。眥:眼眶。

【簡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於是北遊齊魯。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寫泰山的詩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齊魯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數千裏,可謂雄闊。其結句尤其精妙,氣勢不凡,意境遼遠,將詩人的抱負和理想都含藴其中。全詩開闊明朗,情調健康。

  《贈衞八處士》[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注】參與商:參、商二星,一在東,一在西,永不相見。

【簡析】詩中寫連年戰禍災荒時的老友相逢,其情景逼真細膩,悲喜感歎,意味深長,又透出因時局不靖而後會難測的悵惘淒涼。

  《佳人》[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簡析】“佳人”並非寫實,只是一種寄託,可能是詩人自己的身影。雖時世艱難,多遭不幸,仍不願入染濁流。

  《夢李白二首》[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簡析】第一首傾注着對李白安危的關心,第二首側重在嗟歎李白一生的不幸。因為懷念太深,老朋友便時常走入夢裏來了。夢中的情景,比寫實更誠摯動人。也讓我們感到詩人是李白最知心的朋友,感歎當時的社會對李白是多麼的不公。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指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簡析】詩中既頌揚“英靈盡來歸”,又為“吾謀適不用”而深深歎息,看來很矛盾,卻正是詩人的巧妙之處,對前者是嘲諷,對友人是勸慰。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簡析】這首詩不知是送給誰的,似乎彼此都很理解。作為詩來看,後兩句很有韻味。

  《青溪》[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注】言:發語詞,無意義。黃花川:今陝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青溪:今陝西沔縣之東。趣:通:“趨”。

【簡析】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讀來卻韻味雋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渭川田家》[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陳竺縲悖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注】式微:《詩經·邶風》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的句子。

【簡析】用白描手法,繪出一幅春末夏初的鄉村景象圖,表現出對田園閒逸的欣羨之情,也流露出詩人想退出宦途的心境。

  《西施詠》[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簡析】以詠西施為題,比喻一個人縱然有才也還需要機遇,也反映出世態的炎涼。結尾兩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並沒有用,有什麼必要效顰?

  《秋登蘭山寄張五》[孟浩然]

北山白山裏,隱者自怡悦。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簡析】詩人以隱逸出名,此詩飽含清秋的逸興,語言凝練自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卧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簡析】這首詩充滿懷念故人的情緒,寫出閒適自得的情趣,表達出無知音的感慨。文字行如流水,層遞自然,極富韻味。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羣壑倏已螟。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予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簡析】孟浩然的詩,其特點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挾異”。這首詩寫極平凡的事,但卻揮灑自如,詩中有畫,盛富美感。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

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簡析】即景生情,情藴景中,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這首詩由此人此景聯想到彼景彼情,且情景交融,獨具特色。

  《尋西山隱者不遇》[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几。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鬆聲晚窗裏。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黽勉:勉力;盡力。

【簡析】這首詩的重點不是寫不遇的失望,而是抒發對隱居環境的迷戀,表現了有心去尋、無心相見的飄逸。

  《春泛若耶溪》[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簡析】這首詩寫詩人春日乘晚風隨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隨遇而安的心境,觸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歸隱。

  《宿王昌齡隱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鬆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羣。

【簡析】這首詩通篇寫王昌齡隱居地的幽靜,而一語未及主人,只用“清光猶為君”一句讓人感到他的恬靜自適和對環境的羨慕之情,以呼應結句與渴望和鸞鶴為伴的心情。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注】浮圖: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譯,這裏指佛塔。五陵:指漢代五個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及昭帝

平陵。

【簡析】慈恩寺浮圖就是現存西安市的大雁塔。當時同題分詠的還有高適、薛據和杜甫。本詩主要寫塔的孤高和登臨後向東南西北四方瞭望,忽而領悟禪理,產生出世的念頭,狀寫塔的崔巍和景色的壯麗十分成功。

  《賊退示官吏》[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當門前。進税有長期,日晏猶得眠。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簡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租庸使們橫徵暴斂的強烈不滿,詞意深沉,感情憤激。這對本身也是官吏的作者來説,難能可貴。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

兵衞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煩痾近消散,嘉賓復滿堂。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理會是非遣,性達開跡忘。鮮屬時禁,蔬果幸見嘗。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吳中盛文史,羣彥今汪洋。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簡析】這首詩系詩人作蘇州刺史時所寫,通過與文友聚會時的情景描繪,寫出閒適生活的情趣。語言樸素平淡,運用了白描手法,突現了秀麗清朗的藝術風格。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揚子:指揚子津,在長江北岸,近瓜州。校書:官名。唐代的校書郎,掌管校書籍。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簡析】這首詩由送友啟程到舟行江上,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詩人被罷官以後的心情。

  《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齋戒後的農曆九月九日,將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進鍋裏煮。

【簡析】詩人因郡齋嚴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當然比郡齋更加寒冷。只是他的行蹤,似空山落葉,無法尋訪。全詩寫得情深意遠。

  《長安遇馮著》[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採山因買斧。冥冥花正開,櫺柩嘈氯欏W蟣鸞褚汛海鬢絲生幾縷?

【注】灞陵:在今西安市東。

【簡析】馮著是因一直不得意而歸隱山林的人。全詩既見友情,也見慰藉。開頭四句,樸實凝鍊,而第五、六句逼真清新,表現出強烈的美感。

  《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簡析】蘆花飛白,已經是秋天。晚上泊舟淮水邊,驛館悽清,因思鄉而不能成眠,環境、氛圍都襯托了詩人的心緒。

  《東郊》[韋應物]

吏舍踞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簡析】寫詩人走出官衙,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氣而心曠神怡,想到要在此結廬長住,表現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送楊氏女》[韋應物]

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仁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注】楊氏女,指女兒嫁給楊家。

【簡析】詩人早年喪妻,對女兒懷有一種父愛兼母愛的感情,臨行時反覆叮囑,正是在盡作母親的責任。兩姐妹的哭,可看出兩個失母孤兒感情的深厚。全詩樸實無華,誠摯感人。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説,悟悦心自足。

【注】貝葉書:在貝多樹葉上寫的佛經。

【簡析】寫出晨讀禪經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達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鬱之情,如同蘇軾所説:“寄至味於澹泊。”

《溪居》[柳宗元]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簪組:古代官吏的冠飾。榜:此處讀“彭”音,意為進船。此句指天黑船歸,船觸溪石而發出聲音。

【簡析】詩的表面寫的是溪居的閒適,但字裏行間透出孤獨的憂憤。“發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

  【五言古詩的起源】

五言詩的出現最早源於民間歌謠。大約在春秋未、戰國初,民歌中就已經有了較之 文繁而意少 的四言體更便於容納雙音詞,以表現愈來愈豐富的社會現實生活和人們內心世界的五言體雛形。如《孟子·離婁上》所載楚地民歌《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更多古詩賞析文章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到秦代則已出現完全規整,而且隔句用韻,音節更為舒展協調的《長城歌》。目前可以見到的漢代最早的五言體,是《史記·項羽本紀》張守節正義所引陸賈《楚漢春秋》的虞姬《和項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樂生!

標籤:賞析 五言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