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日月潭》教學反思實用15篇

校園1.71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日月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日月潭》教學反思實用15篇

《日月潭》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教過之後有一些體會如下:

一、以讀為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互相合作,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為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説:“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説:“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本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讓學生看圖,想象一下,什麼時候的日月潭也會很美很美?孩子們在文本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説:“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閃閃,山上燈光閃閃,水中也是一閃一閃,真迷人。”“大霧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個天空一片朦朧,對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

此外,實踐積累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它能為學生以後的閲讀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雋文。在教學中,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教給他們積累的方法,同時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實踐運用。相信,學生的“好詞佳句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節課環節的設計應該是很清楚的,條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為離我們這裏比較遙遠,有的景色學生的體會還不到味。

《日月潭》教學反思2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嘗試了許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像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等常用的識字方法,但在《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我並沒有採用這些方法。當時想,能不能換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識字,讓學生有新鮮感,更能激發孩子識字興趣呢?於是我認真研究了《日月潭》一課,覺得《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我便有了大膽的`設計。從日月潭優美的景色入手,讓學生理解、感受、體會文中華麗的詞語。再從詞語中識字,更能使學生掌握字、詞、意。所以這節課我設計了配樂欣賞日月潭,在課堂上這一環節,一下子便把所有的同學都帶入了風景優美的日月潭中,然後同學們觀看了日月潭不同地方的美,不同時間的美,再來找合適的詞語來概括自己所看到的畫面,此時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在教學“清晰”“朦朧”時,我也用了兩幅鮮明的畫面來幫同學們理解詞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課的每一個生字我都是在同學們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來認識掌握的,並同時設計了形近字練習題進而鞏固生字。這節課上同學們都能在愉悦的課堂上掌握了字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積累的興趣和願望。

本課識字教學方法的嘗試使我深有感觸,雖然識字教學有些枯燥,但只要自己用心研究每一篇課文的特點,就能找到適合這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方法,能讓孩子更有興趣、更喜歡、更接受,才能在識字教學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日月潭》教學反思3

本文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課文的內容比較生動,而且簡易,學生讀上去沒有太大的語言困難。我在新授本文之前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從而對課文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初步瞭解了這篇課文中兩位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所具有的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課文伊始,我出示了日月潭的風景圖。漸漸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潭有這樣美好的景象,來之不易。從而揭示出在惡龍吞噬了太陽和月亮之後,人們失去了光明,天地之間是一片漆黑的。這時候兩位英雄人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這種情況下是挺身而出的。為了拯救人們,他們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吃盡苦頭才打敗惡龍,讓人們重見了天日。在這類語言豐富的故事性文章中,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而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還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了本文的複述比賽。學生對於這樣的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現進行評比,在根據每組選出的優勝者,在班級中進行比賽,一節課上,八位優勝者,各自發揮自己的才幹,想盡各種辦法,再加上形象的肢體語言,讓自己能以最佳的方式把本文複述出來。而未參加比賽的同學在觀看其他同學表演的過程中,也是受益匪淺!

《日月潭》教學反思4

1、合作學習法。

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啟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為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説:“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説:“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日月潭》教學反思5

今天早上把小鬼們帶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在早讀課時先讓大家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學生興致極高。我心裏真是高興,想着等到的新課一定會很精彩。心裏充滿自信。可沒想到一節課下來,學生卻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做小動作的'同學也很多,致使整堂課顯得十分僵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現在想想,可能是一方面自己心急,沒捨得花時間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以為學生面對課件裏直觀的圖片資料,應該會像早讀課時興致高漲,可為什麼反而提不起學生的興致?是不是我在課堂上拋出的問題難度大?記得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提出:為什麼稱它為日月潭?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應該就能回答得出來,可實際上只有一半同學能從文中找出原因。在講讀第四自然段時,要求學生反覆讀句子,用“——”畫出點明景色特點的詞語,結果連優生都不理解什麼叫“點明景色特點”,更別説畫出詞語了。

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設計,先講解第一句話,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清晰”這個詞後,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句話,結果還有近一半學生沒找出“朦朧”。不知道學生是否因為這個節接觸到的新詞都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還是自己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學生。對於那些抽象詞語,我已找出圖片幫助他們理解了,比如:羣山環繞、茂盛、名勝古蹟等,可是這節課就沒能達到預期的精彩?

《日月潭》教學反思6

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要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認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於準確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其語感。《日月潭的傳説》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3、4小節。這樣,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能得到有效保證和落實。

讓學生充分地用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還體現在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內化語言。教學《日月潭的傳説》,完全可以讓學生實踐語言,將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説將給別人聽。為了能把故事講好,講得生動吸引人,課堂上進行了一次模擬講故事。先同桌合作,練一練。指名説時,其他同學隨時站起來進行幫助。創設交際表達的情境,使學生説得主動,聽得有趣。

【2】我在課堂上注重了讓學生根據課題去想象課文內容的訓練,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問:你想知道些什麼或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思考了幾秒鐘以後,就開始發問:為什麼叫日月潭?它在哪?講了日月潭的什麼故事?故事裏都有哪些人物?其實我想讓學生問什麼是傳説?可是學生沒有問出來,是我問的'。我問學生你們知道什麼是傳説嗎?

有一個學生舉手回答了,但説的不是很準,我着急了,沒有再找學生説,而是我説的。這處理得不好,如果再給學生一點時間,學生是能夠説出來的。還有介紹日月潭的那個環節,本來是打算讓學生來彙報的,可是課前我調查了一下,根本沒有學生查到資料,所以只好我自己來介紹。

學完生字以後,掃清了字詞障礙,學生再次細讀課文,看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由於時間短,學生也沒有提出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在學生自學生字彙報的時候,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彙報的過程中我根據每個字的特點,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社”字我側重了偏旁,“辛”字我側重的讀音,是xin,不是xing,辛苦兩個字我讓學生造了句子,決字和快對比記憶,讓學生用“決心”説句話,不同的字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來記憶。對於要求認的字我只讓學生會讀即可,但是要求寫的字,我要求學生音形意都要掌握,學生經過長期的訓練已經掌握了識字方法,所以上識字課我很省心,學生自己就知道該幹什麼。

《日月潭》教學反思7

一、備課階段

1,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備了三節課,參考了語文教材、教師用書、名師課堂實錄,我在理清本課易錯生字以後,重點思考如何去上這節寫景課。

2,本課課文中插圖少,班裏多媒體設備故障,無法使用課件,加上學生對日月潭不瞭解,這節課進行起來有難度。孩子們看不到圖片,沒有出去旅遊、觀察景物的經歷,就很難憑藉想象力描繪日月潭的美景。思來想去,我打印出了日月潭的各種彩色圖片,供課堂使用。

3,課前一天讓孩子們預習,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標自然段序號,試着給我會認的生字組詞。

二、課後每環節反思

(一)導入環節

1,我讓孩子們回憶本單元我們去旅行過的地方,例如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引出今天要學習的主題:日月潭。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背誦了兩首古詩,説了説黃山四絕,導致用時過長。

2,我接着講解“潭”字的意思,是水很深的湖,讓學生回憶我們之前在哪句詩中學過這個字,孩子們能回答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順勢我又講了“灣”和“湖”的意思進行對比,因為沒有多媒體出示圖片,只靠講解,孩子們還是不理解。

3,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畫的不夠精確,給大家分別標出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的位置,又給大家指出日月潭不在大陸上,在寶島台灣,讓大家通過地圖認識台灣的位置。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自讀課文,爭取讀通順流利。

反思:因為預習課文時很多學生已經讀過課文,導致孩子們讀時不夠積極,總覺得自己已經會讀了。加上是下午第一節,孩子們普遍犯困,整體狀態是活躍度不高。

2,我把我會認的生字在課文裏組成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先帶拼音,讓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讀,展示讀,後來又去拼音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等等。

反思:因為本節課生字四字詞語多,前鼻音、後鼻音詞語多,孩子們容易讀錯,我讓學生反覆讀。第一節時提前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媽媽心,媽媽樹》以後又開始的新課,導致第一節下課時還在讀詞語,沒有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處理完生字,讀課文,讀通讀順),而且對於我會認的生字,我只通過拼音讓孩子認讀了,雖然心裏有傾向讓孩子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但是講課過程中被讀詞語環節掩蓋過去了。這需要警惕,要知曉詞語學習的重難點,合理分配時間。

3,學完詞語以後,我讓孩子們把生字送入課文中進行朗讀,由於上課時間緊,我沒有讓孩子們專門為了讀通順而分段練習讀,而是把讀和感受日月潭的美結合在一起。

反思:這次步驟不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本思想感情必須是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三)精讀課文

1,我用課後題第二題作為大的問題貫穿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日月潭哪裏美?給大家讀一讀吧,並試着説説理由。

反思:這一環節孩子們通過之前的語感積累,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比如喜歡清晨的日月潭、雨天的日月潭等等,但是他們對於喜歡的理由説不出來,我也沒有一直逼着讓他們説,就拿出之前打印好的.相對應的彩色圖片讓大家看,欣賞,他們都覺得很美,很喜歡。

在學習部分段落時,我應該提前準備好道具,按照課堂環節的需要及時把圖片展示在黑板上,更直觀生動,順勢再引導孩子們把感情融入其中進行朗讀。但是我沒有,只是最後梳理階段把圖片張貼在黑板上,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興趣立馬高漲起來,最後我們一起帶着對日月潭的喜愛齊讀了課文。

除了課本上介紹的,我又打印出了傍晚的日月潭,晚上的日月潭,拓展了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認識。這點孩子們很喜歡,就更能理解為什麼能吸引那麼多遊客了。

(四)學習我會寫生字

把8個生字都書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並讓孩子們對結構進行分類複習。

反思:由於我自身對書法字體欠缺專業瞭解,所以在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時不夠規範(包括語言指導的規範和書寫的規範),這點我需要繼續努力,自己先愛上書法,練好字,才可能遊刃有餘地教導學生。

整體反思:

1,下午講授新課,孩子們狀態不太好。

2,沒有課件,可以藉助打印的圖片,但是整個教學流程就會顯得費時費力很多,因而課堂花費時間也多。

3,讀教材研讀不深,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不清楚,教學環節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授課時總是漏掉重要的環節。

4,課堂效率不高。

《日月潭》教學反思8

1教學目標

1、會認“環”等9個生字,會寫“島”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每一位同學熱愛寶島台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同時滲透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公民意識。

2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用字。“潭、碧、島、薄、霧、蒙、秀”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行文脈絡、層次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情感升級。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好!老師今天將介紹一位神祕的“嘉賓”給大家,她來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們這羣小朋友的歡迎。那麼她是誰呢?神祕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2、利用多媒體放映一系列課前設計好的有關“日月潭”的幻燈片。通過視覺刺激,讓大家對“潭”這種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3、師:你們喜歡這位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紹“潭”字的寫法,闡述“潭”的含義,並引出“日月潭”的由來。

5、利用幻燈片讓大家去認識名副其實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開台灣地形圖,叫一個學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體位置。

7、師:“日月潭”就生在那裏,長在那裏。將來大家長大了之後一定要去看看這位神祕的“朋友”哦!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讓學生先自己試着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並藉助於手上的工具初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後藉助於漢語拼音通讀一遍。

2、讓大家前後、左右四個人組成一個臨時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相互糾正,相互指導。並結合小組的智慧去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3、組織幾個同學上台寫生字,教師初步講授詞的含義。

(三)、看課文,結合課文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同學們自己起來讀,讀完老師及時糾正錯誤。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及時糾正讀音。

3、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得勝者獎勵一朵小紅花。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學習書寫“島、展、環、繞、建、紗”教師按照漢字的正規書寫格式,準確地進行板書。

2、讓小朋友們在紙上進行練習,同桌互評。

3、2第二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和同學們一起回顧上節課學到的東西,同時利用幻燈片讓同學們回顧“日月潭”的美麗形象。

師:這節課,讓我們進一步去了解這位神祕朋友。看看作者筆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樣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過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優美片段呢?那麼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我們今天的學習課堂吧!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首先是自由讀,看看總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是什麼意思,並梳理層次,找出語段的中心句。

2、指名分句讀,然後讓學生自己去理解。《結合課件,解釋“羣山環繞”、“隱隱約約”、“風光秀麗”的真實景象。》

師: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已經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圖上畫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樣。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第二自然段又是寫日月潭的什麼信息呢?接下來大家細緻、輕聲地讀一讀。

2、利用課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較感知,並朗讀:(1、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2、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同樣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讀起來和聽起來有什麼區別呢?(形象、生動、具體、準確)

師: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據事物的外形的特點來給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沒有試過這樣去給你身邊的東西起個好聽的名字呢?這樣做呢就會讓表達更生動、具體、準確、形象了。這就是你們將來要學到的一種表現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地更形象、具體、生動。還有就是給名詞加一些修飾,使得你筆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麼做才能和作者一樣,讓你的文字散發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師相信你們!現在呢就給老師展現展現你們剛剛學到的本領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個小島。

(2)湖面上飄着霧。

(3)校園外邊有棵樹。

4、課件示範:

湖中央有個精緻的小島,像美好的玩偶山莊。靜靜的湖面上飄着一層薄薄的霧,猶如仙境一般。美麗的校園外邊有一棵高大的樹,像巨人一樣站在那裏。

5、師:同學們真的很聰明哦!以後繼續加油!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散發出它應有的魅力。

6、師:日月譚,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歡吧?有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為大家讀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紹日月潭的優美語句。

(四)、默讀三、四自然段,畫出描寫時間的詞語,並做標記。同時思考一下這兩段分別介紹了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教師板書: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師:大家是不是發現下面的句子很美呢?(指名讓學生上台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寫在黑板上,教師結合課件加以解釋。)

(五)、師:好句子只有準確讀呢才能讀出感覺來,才能像早晨樹上嘰嘰喳喳的鳥鳴一樣清脆、悦耳。接下來大家跟着播放器讀,仔細地聽一遍以後就試着跟讀。然後多讀幾遍就能像鳥兒一樣了。

1、利用音箱播放優美的句子、段落,並放映對應的幻燈片。讓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圍中去體會文章的內容。

2、利用課件對比理解“清晰”和“朦朧”,並鼓勵學生積累這對反義詞。

師:看到朦朦朧朧的日月潭,你有什麼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説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嘛!(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舒緩,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指名讀。

師:寶島台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你喜歡嘛?我們把後兩段多讀幾遍,可以的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六)、讀思結合、加深體會,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風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們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日月潭的風姿嘛?試試看!

2、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大家能説説作者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出於對寶島台灣的特殊感情,出於對日月潭的熱愛和眷戀,作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他對日月譚的讚美和強烈的熱愛之情)

3、師:台灣是我們祖國的寶島,從遙遠的古代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裏不僅風光怡人的日月潭,還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現在,由於許多外界的淵源,台灣還不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對台灣的小朋友説些什麼呢?

4、日月潭真的很美,可是近年來由於環境的污染和人為的破壞,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爭做保護環境的小天使哦!現在呢老師就任命你們為“地球小衞士”,從你們的身邊做起好嗎?

5、孩子們!讓我們共同期待寶島台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9日月潭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9日月潭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好!老師今天將介紹一位神祕的“嘉賓”給大家,她來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們這羣小朋友的歡迎。那麼她是誰呢?神祕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2、利用多媒體放映一系列課前設計好的有關“日月潭”的幻燈片。通過視覺刺激,讓大家對“潭”這種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3、師:你們喜歡這位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紹“潭”字的寫法,闡述“潭”的含義,並引出“日月潭”的由來。

5、利用幻燈片讓大家去認識名副其實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開台灣地形圖,叫一個學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體位置。

7、師:“日月潭”就生在那裏,長在那裏。將來大家長大了之後一定要去看看這位神祕的“朋友”哦!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讓學生先自己試着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並藉助於手上的工具初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後藉助於漢語拼音通讀一遍。

2、讓大家前後、左右四個人組成一個臨時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相互糾正,相互指導。並結合小組的智慧去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3、組織幾個同學上台寫生字,教師初步講授詞的含義。

(三)、看課文,結合課文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同學們自己起來讀,讀完老師及時糾正錯誤。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及時糾正讀音。

3、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得勝者獎勵一朵小紅花。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學習書寫“島、展、環、繞、建、紗”教師按照漢字的正規書寫格式,準確地進行板書。

2、讓小朋友們在紙上進行練習,同桌互評。

《日月潭》教學反思9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領略日月潭的秀美風光。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閲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閲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彷彿真正地置身於文中所描繪的情境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讀書,讀出自己的多元感悟和理解,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閲讀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的讀書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覆的閲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在分層次的朗讀中教師都為孩子提出讀通讀順,感悟內化,背誦積累等不同的要求。讓每一次讀書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從而避免了學生空讀書,傻讀書的不合理現象。

《日月潭》教學反思10

《日月潭的傳説》一課上完了,回顧自己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對照自己的教學課堂,教學過程談談自己教學感受和反思。

有獲得:本篇課文故事性強,學生很容易讀懂,不需要逐段逐句講解,而且在上課之前已叫學生預習,本課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學會認讀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水社姐和大尖哥為民造福的形象。課堂上,我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生字詞,通過詞語連一蓮讀好這個動人的故事,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這個故事;在理解故事內容的過程中,重點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捨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根據我佈置的預習單和教學目標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比以前的課堂好多了,至少學生已過課文,讀過生字,學生積極參與,所以課堂上還比較順手。

有不足:課堂上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訓練不夠,文中惡龍與大尖哥、水社姐在道德行為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惡龍,主人公捨生忘死、挺身而出,善惡相爭,課堂教學中,對引導學生理解“為民造福”一詞的深刻含義還不是很到位。為此學生很難理解人物的.形象,在學生明白“為人民幸福而犧牲的人,雖死猶生,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之後,可以再繼續追問一句:“在你的腦海中,有着哪些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形象,能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樣,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説,應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可我卻沒有這麼問,另外,時間時間上把握不夠。國小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地方給學生留下許多想象空間,教師可結合閲讀教學,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訓練。這樣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我卻沒做到這一點。

本文是一篇傳説故事,那麼,學習完課文,要留在學生腦海當中的東西除了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外,還有什麼值得留給學生的?我想還有很多,不僅僅是基於文本的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充分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加強訓練學生的語文組織和表達能力,讓學生理解和體會語言文字的感染力,結合道德品質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日月潭》教學反思11

《日月潭的傳説》是一篇關於台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民間傳説,講述的是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經艱險,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衞在日月潭的故事。教學本課,為了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課文,瞭解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加以表達,抒發情感,並結合板書,達到文情融合為一的效果。

課文開頭説日月被兩條惡龍吞吃了,天地間漆黑一片。為了給後面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捨生忘死的高尚品質作鋪墊,我啟發學生進行想象:沒有了光明,人們的生活會怎樣?因為學生都有過停電的'感受,所以,大家的感想很多。有的説沒有光明看不清前進的路,有的説沒有了光明就不能做任何事,生活極其不便,還有的孩子聯繫日常生活,説沒有了光明,動植物包括人類都難以生存,忍受飢餓和寒冷,等等。通過交流,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沒有光明的嚴重後果,感受到了人們迫切救回日月的心。

後面的想象也較多,比如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他們有的説會遇到狂風暴雨,有的説會遇到猛獸,有的説會遇到寒冷和飢餓……説的有理有據。我又讓學生邊觀察圖,邊想象兩位英雄如何戰勝惡龍,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特別是男孩子的鬥志,説得很是精彩。

《日月潭》教學反思12

1、合作學習法。

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啟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為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説: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説: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日月潭》教學反思13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台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台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台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説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日月潭》教學反思14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開始,我引導學生從課題抓重點,學生提出很多疑問,於是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通過找一找、畫一畫、説一説、讀一讀等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學習這篇課文,同時,在學生彙報時,以課件形式讓學生深入理解感受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由來、景色(清晨、中午、下雨);在學生品讀時,配以優美的音樂,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認為教師在確定教學策略時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影響學生,做到教育無痕,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15

《日月潭的傳説》講述的是關於我國台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説。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盡艱險,降服惡龍,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衞在日月潭兩邊的故事。

《日月潭的傳説》一課上完了,回顧自己的教學設計、對照自己的教學課堂,我審視着自己的教學過程。有獲得:

1、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創造。

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進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地方給學生留下許多想象空間,我結合閲讀教學,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訓練。這樣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從阿里山的山洞裏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這一句,引導學生想象,他們在行進的路上,是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麼克服的?通過想象情境,更能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艱險、為民除害的精神。

2、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如果“領”的設計合理、優化,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閲讀教學支離破碎、雞零狗碎的現象,同時也能較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的精神。

學生了解了課文懂得主要內容,對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惡龍,救出日月的過程已基本掌握,所以沒必要再逐段(第3、4、5自然段)讀講。《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認為,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繫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是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認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樣的人?請默讀第3、4、5自然段,找出重點的詞句來説説你的看法。”以此為“領”引導學生繼續挖掘文本資源。

不足之處:首先是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上還有欠缺;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等問題。在以後的課堂中要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