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

王老師執教的《釣魚的啟示》總體來説不錯,文本理解的準確,教師有扶有放,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從學生談的收穫中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感受還是很大的。

一、緊抓爭議點,引發討論。課文的難點是父親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還應從“該不該放這條魚”入手。王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該不該放這條魚”可以説,抓的非常好,真理越辯越明,只有學生在發言中能做到有理有據,我想就能體會到父親一席話的含義。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要你應該尋找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語句,引發學生討論的焦點,從而突破文本的難點。如劉玉鳳老師執教的《普羅米修斯》,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這樣很容易打開學生的思維。

二、給學生一個空間,收穫一份精彩。王老師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父親的話後,並沒有戛然而止,而是引發學生再次昇華自己的讀書所得。“從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想對父親説點什麼?”讓學生變換角色,練習説話。課上到這裏,以為文本理解的可以了,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整節課的總結。沒想到王老師,又打出了一段字幕“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在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法國思想家”的一段名言。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揭示了父親話語的'真諦,以為老師又一次昇華了中心,正為老師叫好呢,王老師又説:“你學完課文後,對道德有什麼新的認識?或者你學完課文後有什麼收穫?也把它寫下來,這就是你的名言了。”孩子們的創造力真的是讓我們驚訝,他們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也能談自己對道德的認識,真的讓人佩服,同時也為王老師精彩的設計叫好。這也是學生自主創新的一次成功見證。

建議:

之所以説是建議而不是不足,是因為自己是在王老師的設計之上受到的啟發。如果王老師的教學上再改進一點,那麼是否會更完美一點。

上課伊始抓“焦點”。上課伊始,王老師在學生回顧整體後就應該拋出“焦點”——該不該放魚。在王老師的課上,文本處理了一半多,老師才讓學生小組討論“該不該放魚”,這時的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薰陶”,答案當然只有一個——放!那這樣的討論就虛同擺設,沒意義了。學生的理解也就僅僅侷限在為什麼放了。而且思維形成定勢,再讓學生談為什麼放,學生的答案就只停留在“魚要產卵,會影響許許多多的魚”,而忽略了道德的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引導——不產卵就可以不放嗎?也能進行及時的補救)如果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放?不放?並且,教師有意識側向於不放也有道理,減少學生口是心非的答案。那樣教學中,再讓學生找出不放的理由:沒有人看見;魚又大又美,那麼誘人;釣的時間長;還以幾分鐘就到開釣的時間了等,在適機的引導學生讀文字,品讀這些理由,真的是不捨得放,同時明白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呀!再讓同學們找出放的理由:你現在留下的是一條普通的魚,如果你不遵守道德的話,將來你留下的將是一條更加誘惑的“魚”——他可能是什麼?讓學生猜想,進而理解父親的話中“像釣到的大鱸魚那樣”的是什麼。

這樣的設計,就沒有了教學中教師的一問一答,牽着學生走的現象,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得以體現。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2

一、識字教學

我認識到了教學低年級兒童對於識字寫字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教學活動。新課標對學生的識字量和寫字量,不要求急於趕進度,先要在學生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和規範意識上下功夫,而且必須抓緊抓實,持之以恆。作為教師一定要在兒童識字起步階段就通過多種途徑、利用多種方法來優化識字的途徑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才能達到識字教學的目的。如何把這麼大的識字量落實下去呢?經過這次的學習,我才發現,我們教師在“認識”和“學會”兩項要求的把握上出現了一些混亂。“會認”的字只要整體上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就可,不需要做任何的字形分析等一些拔高要求的舉措。我們要明確:新教材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識字量,目的是讓學生儘早進入提前閲讀,也就是説,識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閲讀。大量的'生字在要求會寫的時候還會出現,根本無須過早地進行分析,這樣就可減少大量的識字時間,更好地用於課外閲讀。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認得準,記得快呢?就要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二、寫字教學

我認識到了教學低年級兒童對於寫字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教學活動。現在,我們很多孩子的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寫字質量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而我們很多教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把字寫正確就行了,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他的問題是小問題。新課標要求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

三、閲讀教學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俗語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學生讀書的時間少,對內容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即使老師講得再動聽也是事倍功半,因為我們不能代替學生也無法代替學生,只有讓他們通過讀去感悟才能真正體會。

四、習作教學

我明白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真正體現我手寫我心。“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言發展規律。寫作課程的設計,寫作教學的過程,都要從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關注寫作過程的愉快,讓他”願意“”高興“”能夠“”容易“進行書面表達。就如專家説的那樣,給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願意學、樂學,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對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3

回顧一年的工作,收穫頗多,我有四點體會與各位老師共勉。

一、學習前輩經驗,認真吸收消化,是進入教師角色的捷徑

以前,我認為只要專業知識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當老師了,其實不然,教育,不但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一個教書育人的過程,所以,僅有專業知識還是不夠的。教育局領導為了使新教師能儘快適應教學工作,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較高的業務素質,安排師訓中心和學校相互配合,舉辦了多次的新教師培訓活動。在首次集中培訓中,不但向新教師講述了教育政策法規知識、班主任工作常規、教師形象、語言要求禜?關內容,還特地邀請了優秀教師前來講課,有優秀新教師的經驗介紹,同時,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實踐能力,師訓中心還聘請了各學科教研員,分學科對我們進行了學科教學常規講解,特別是如何備課的指導,教研員還指定有關內容要求我們進行現場備課、交流,並對我們的備課情況進行點評,讓我們初步懂得了如何備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為開始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每一節課,各位老師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無論教學設計或教學效果,都是無可挑剔。在這條不斷探索的路途中,我們需要的是謙虛的請教和經驗的積累。

二、吃透教學內容,做好備課筆記,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這也同樣適用新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你的第一堂課,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質和魅力,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這將會對今後的教學和你在學生中的形象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語言要生動活潑,朗讀要聲情並茂,板書要工整美觀,講解要深入淺出,儀態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於變化。另外,對於國小生加點小道具、小獎品、小競賽,會讓學生覺得鮮活。小故事、小笑話、小謎語會讓學生感到快樂。總而言之,要盡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課你能讓學生喜歡你,佩服你,那麼以後的路就順暢多了。

三、融入教學環境,掌握學生特點,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

由於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所以,這些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都不是很理想。更嚴重的是,很多學生都對自己缺乏信心,上課的時候很少有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舉手發言,就連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是一樣。

作為教師,我不妄想在一開始就扭轉這個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班級裏每個學生的名字,讓每一個學生知道你認識並關愛他,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直呼其名都顯得更有效果。要記住學生的姓名,有幾個小竅門:比如畫出學生座位表,強化記憶,必要時,也可以把它放在講桌上或者辦公室裏,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臉部特徵認真紀記憶。還應該儘快地瞭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及其家庭情況,以便因材施教。你的愛心如同陽光,要讓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細心觀察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鼓勵、表揚。要經常不經意地説出某個學生的一件值得稱道的小事,使他經常受到鼓勵。不知哪個激進的教育家説過,有時候我們對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説好話”。初聽這句話,覺得有些偏激,細想想,如果出於愛,出於從心底裏的賞識,有意識地誇讚一個孩子,誇到他“燦爛發光”,有時真的能奏奇效。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也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似乎永遠沒有出息,無論你怎樣批評教育都照樣我行我素;有的學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輔導幫助,他們依然是成績單上的最後幾名;有些學生似乎永遠是品質惡劣的學生,他們自上學起便是班裏的“搗蛋鬼”,老師們的“眼中釘”。而這些學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排斥所有的老師,故意製造惡作劇,惹老師生氣等等。面對這樣的局面,我也曾經一度苦惱過、迷茫過。

三十六、溧陽之行:

一天半的溧陽學習,見到了許多網友,也學習了不少新的東西。又意外遇到了幾年前一起學習的同學,真是高興,從她那裏,我又學到了很多。

本次習作論壇,讓我對習作教學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剛好也應合了我下來教一年級的目的,想從一年級開始就以閲讀與習作並進的方法,引領學生走進習作、樂於習作,藍山咖啡的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發。於是邊聽邊學邊構思着自己的教學計劃,決定分步進行。一年級以激發興趣為主。

一、樂於表達

一年級的孩子是非常天真可愛的,讓他們説出自己所做所想,應該不成問題,所以決定從先從引導孩子們樂於表達着手,分兩步進行:一、以活動為基礎,活動後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感受,我當場記錄,再讓學生讀讀。以提高他們的成就感,讓學生覺得説出來是快樂的,寫下來,留下記憶更好,讓他們初步明白習作其實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基礎的,它是為了留住快樂,留下回憶,以此引導學生樂於表達。二、班級循環日記也同時並行,以家長記錄為主,讓循環日記在每個家庭裏傳遞,傳遞孩子們的心聲,家長的期望,老師的引導,以此形成一個和協的教育氛圍,良性的循環,激發孩子們説、寫的興趣。

二、閲讀儲備

引導孩子從童話讀起。這也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教師引導學生讀書,先以師讀為主,以激發興趣為主。二、家庭閲讀,也是先讓家長讀帶動學生讀,以激發興趣為主。讓家長帶動學生讀起來,需要一些引導。主要告家長書的形式讓每個家長明白閲讀的好處,也以自己帶讀開始,激發起興趣後,讓孩子們自己閲讀,閲讀的內容目前以帶拼音的童話故事為主,讓童話故事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孩子們離電視、動畫片略遠一些。

如此再配合班級的活動,如小小故事會,看我讀故事,等等來激發孩子們讀書的興趣。這樣讀寫結合,步步推進,我想孩子們的閲讀習作的興趣,應該會被調動起來。先説到這裏,以後的計劃看實施的情況再定。

但願不要被那些無謂的東西擋住了我的腳步。

三十四、我們該怎樣教拼音?

很久沒教一年級了,現在教了幾個月的一年級,考了幾次試,有一些困惑,寫出來想和大家探討!

先説我們學拼音的目的:讓孩子們學習拼音是為了能更快更多的識字,能讀拼音讀物,較快地讓他們有閲讀的機會。如果是這個目標,那我覺得孩子們只要認識聲、韻母,會拼讀就好了。

可是看看我們的試卷,找出下面音節中的聲母,寫出下面音節中的韻母,或者是把音節補充完整,找出音節中的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等等,搞得好象是在研究聲韻母,像搞語言研究的。當然如果僅僅是我們教師想弄清楚,那對教學一定會有幫助的。但是總是認為用來考學生,那就過分了。一直不贊同讓學生把音節拆了分,分了合,有那必要嗎?這一段時間和孩子們相處以來,發現孩子們能基本讀出來,卻不會把給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鼻韻母帶上正確的帽子。要他們分清這些實在是要佔掉孩子們很多時間,總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目前為了應付試卷上的那些題目,實在讓我和孩子們吃盡了苦頭,用來讀的時間少了很多,對音節的熟練程也就降了不少,而且有些孩子已經有了厭學的傾向。是啊,一個才從快樂的幼兒園上來的孩子一下子就這麼辛苦,怎能讓他們品嚐到學習的樂趣呢?又怎會不怕學、厭學呢?

其實我覺得小朋友們只要會讀會拼就好了。看到一個音節會拼讀出來,目的不就達到了。你説分清了聲韻,也會拆會合,那當然能更牢固地掌握好拼音,可是那樣,孩子們付出的太多了。再説對以後的'拼讀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啊。

胡言亂語!不過也是我的困惑,我被這些已經搞得精疲力盡了。我喜歡酸奶做的一些拼讀練習,覺得那些音節孩子們拼讀會了,也就行了。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學拼音對孩子們來説也是多餘的,還不如直接學習漢字的讀音了,反正常用字就那麼多,用三四年的時間,也能學會的。

二十二、品德課:心中有“規則”

好久沒有聽品德課了,今天聽了一節市級的品德課試教。發現教者沒有把握好品德課的特點,有上成語文課的傾向。

聽課時匆匆忙忙看了看孩子們的課本,課本中的文字內容非常多,編排也非常典型,那裏的故事很多,也很符合文章主題。但是如果教者把這些內容都在課上完成的話,那麼勢必會成為一堂閲讀課。我們老師在備課時也是因為這一點而無法把握好,使得自己的課變成了感受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抗擊“SARS”的課。

其實本課中的線索非常明瞭:規則的重要性——規則在心中——我心中的規則。這是一個非常明瞭的引導學生明白有了規則,生活會更方便的教學思路。為什麼教者沒有看到呢?因為課本中的一個個故事,一個個小設計,一個個為方便教者更好地教學,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的故事、問題設計遮蔽了我們的眼睛。有那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細細想想,想把這一課上好,先讓孩子們自己去閲讀這些小故事,先自己通過故事感受規則的重要性。不過這個過程得放在課外,讓孩子們把它們當作課外閲讀來讀。五年級的孩子一看就懂。那我們課堂上做些什麼呢?幫助學生充分感受規則的重要性後,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説起,看看身邊有哪些規則,以“我們要不要遵守它們?”展開討論。孩子們可以引用書本上提供的事例來印證,也可以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看到的課外的事實來引證規則的重要性。接着再做做老師設計的,或孩子們在引證時設計的小遊戲,以此來導行,讓規則深入學生心中,我想可能效果會更好。

只是這中間的小辨論,我們還得好好想想,如何導入,如何引發學生展開辨論,都是我們要好好思考和設計的。而且這裏教師的把握度不大,稍一不慎,會被孩子們牽着鼻子走。而且不同的孩子,他們在辨論時的反應也是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想到哪些內容,如果他們無法進行,怎麼辦,偏離了我怎麼拉回來。等等都要我們好好思考,想好應對策略才行。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4

自從學習了《國小語文教學評價》這本書以後,對教學評價有了新的認識。教學評價是一種中觀和微觀的教育評價。語文教學評價,即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課程評價理念的指導下,系統、科學地收集、處理教學信息,對語文教學活動以及成果,給予價值判斷並以求改進的過程。國小語文教學評價有考試評價、即時評價、作業評價、成長記錄評價等多種形式。

新課程的評價改革提倡發展性評價,講究方式的多種多樣。除了一般考試測驗外,還有訪談、觀察、文獻研究、範例考查、個人經歷記錄時。然而有的教師誤以為任何一種語文學習都需綜合運用各種形式的評價。他們在實施過程中不顧學生實際,不顧學生的起點、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無限擴大評價界面。如一篇作文寫好後,先自改自評,再小組評,班級評,然後家長評,寫評後反思評後報告,再呈交老師評。殊不知學生作文在眾多的評價中已面目全非,已找不到初寫的影子,學生自己已耗掉了多少快樂自由的時間,有種疲於應付之感。長時間的折騰,不僅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加大了心理壓力,也致使學生喪失了寫作激情,反而失去了評價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要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為增加學生的知識佔有量,每天利用晚自習的時間讓學生介紹文學作品、講解詩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組織進行演講比賽和詩詞背誦比賽,培養學生的興趣。

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新課程評價計劃。細緻周詳、切實可行的'計劃是教學成功與否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因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備課不充分,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因此,我認真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備好每一節課,廣泛蒐集材料並與老教師交流。抓住教學的重點,採用最佳的教學策略。認真備課對課堂教學十分重要。

人的一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學生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去吸收新東西。可見,學習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教給學生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因此現代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而學生靈活運用傳授的方法又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反覆訓練的過程,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擴大積累、培養能力。教師應如何去評價他呢?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針對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學我得到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語文教學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作,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切實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更好地服務。

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特別是當學生的價值取向與教材、與教師的理解有偏頗時,我們如果能用寬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護孩子純真的心,那我們的評價語言才會寬容、親切、真誠,才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與賞識,從而增強他們繼續超越自我的信心。面對學生錯誤的理解,有一位教師這樣説:“我佩服你!你有已見、有思想,有個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佩服你敢於發表意見的勇氣。”老師的話贏得了學生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在課堂中,它讓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一張張陽光燦爛的臉,聽到的是歡聲笑語,體悟到的是學生的成功感受。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5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説,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鬆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穫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着。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6

寓言中的故事是形象地描繪,道理是抽象的概括。國小生思維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所以寓言教學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寓言形象。這方面可從四個方面引導。

1、領會寓言裏形象的語言。

寓言和其它的文體一樣,也是用形象的語言來描繪的。因此,要引導學生理解寓言。例如《亡羊補牢》,要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後悔”“還不晚”、“趕快”、“結結實實”、“再也沒丟過”等這些形象的詞語的含義,説明它的作用,從文字中掌握養羊人知錯就改的形象。

2、想象寓言裏的藝術形象。

寓言有明顯的比喻性,作家總是把所包含的整個事件當作一個比喻,運用諷刺、誇張的`手法,塑造生動的寓言角色,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着耳朵盜鈴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發人深思的人物或角色。我們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進行想象: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發展經過、事件高潮、結果。我們要利用寓言運用的這種表現手法,再現寓體生動的情境,要讓學生彷彿看到寓言中的角色,但在引導學生想象時,不宜再擴充創造。

3、用朗讀增強形象的鮮明性。

寓言故事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寓言教學中。我們可藉助朗讀手段來增強形象的鮮明性,寓言是一個很有情趣的小故事,所以朗讀寓言時應用日常講故事的口吻即可,語調輕鬆、幽默中帶有諷刺意味。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課時,指導學生抓住教材中的人物語言特點,如狼的蠻橫,小羊的善良等等,用有感情的朗讀去突出狼和小羊的形象,去加強兒童對形象的理解。

4、觀察插圖深入畫面的意境。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圖,寓言作家所創造的插圖具有幽默、風趣、童話般的意境。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要重視把觀察和想象結合起來,深入畫面的意境,認識事物的本質意義,為揭示寓意做好準備。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課時,讓學生聯繫插圖朗讀課文,想象當時小溪邊的情景。充分利用書中的插圖,加強教學的形象直觀性,讓學生感知狼和小羊的個性特點,狼的聲音粗暴、兇殘和蠻橫無禮,小羊的軟弱温馴,從而對小羊產生同情,憐憫。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7

學校組織我們聽骨幹老師上課,我聽了譚益姣老師、田春麗老師和沈菊芳老師三位優秀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着譚老師、田老師和沈老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和藹,能帶領學生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在五年級人教版《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課時,譚老師先向學生展示一段富有哲理的話,讓學生欣賞,再聲情並茂地朗誦,用語言勾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讓學生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着希望出發,成功就會越來越近,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兩位老師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三位老師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三、評價語言的收穫

三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有問題(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疑惑)就説明你在思考,沒問題才是有問題……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説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三位老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8

12月16日,一個好日子。我們花廳國小語文課改組一行六人,在楊思鋒校長和徐偉前主任的帶領下,五點多就起牀,六點鐘出發,七點十分就趕到了上饒縣一小。觀摩了在一小舉行的小語課堂改革研討會。此次活動的內容有名師課堂教學、校長評課、網絡作文教學等。課型有“主題閲讀”下的以文帶文、展示分享、整體識字、讀寫聯動。還有一場別開生面,大氣宏偉的“百人詩會”深深吸引了我……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朱麗華校長親自上陣,在教學《人物描寫一組》時,她先以評書的味道朗誦了《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外貌的語段,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讚賞,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行細緻的分析。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對嚴監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朱校長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汪老師《望天門山》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範老師和王老師的同課異構,老師在上《掌聲》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葉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9

從開學的第三週開始,我們學校組織了國小語文教師集體聽評課活動,收穫很多。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語言要具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管目榮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高秀慧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張楠老師在教學《荷花》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景,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二、對教材的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其中我更喜歡王曉梅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王老師的課嚴謹到“環環相套,絲絲入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導入,教學設計是那麼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三、課堂教學評價

對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但是在課堂中多數老師包辦了對學生的評價,忽略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其次,忽略了課後提升。

本次聽課讓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上應有的活力!我們既要大膽創新,又要繼承和發揚多年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在實踐中努力探索,讓語文課堂成為師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共同成長樂園!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0

我任職國小語文老師多年,在語文的教學的這一方面,我有自己的方式,同時經過多年的教學,我也有了一定的經驗,由此也有一些教學心得。

國小語文是一個基礎,打好了這個基礎,未來學習語文就不會很難。而對國小生進行教學,就一定要深入去教學。在教生字時,我們老師要把字分解開來教,從拼音、筆畫、字義去教,充分的把學生要學的字進行深刻的講解,適當的還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去教,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對那個生字的記憶和印象。在每天教完一定的生字,就要佈置適當的家庭作業何課堂作業,比如讓他們抄寫生字多遍,也是一種加深字的記憶的方法,在比如還要讓他們自己去查字典找出學生的字的其他組詞,把它們寫到書上生字的旁邊,便於以後複習。上課學習語文時,要以學生們為主體,不能老師一個人在講台上唱獨角戲,一定要學生們參與進去,語文是需要去相互配合才能學好的科目。在講解課文時,把文章的重點段落給學生們標記出來,帶讀完之後,就要讓學生自己去讀,最好是要讓他們有感情的'去朗讀文章,可以增加語感,對他們看文章做題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國小生的語文,看似簡單,但是也是要不斷的去積累的,不然學完就容易忘記,因此這一個階段的教學,我是帶着學生們去看一些適合他們自己年紀的書,看得多了,認識的字也就多了,積累的素材也就會得到增加,這對在課堂上教學也會相對簡單。

語文的教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學生們年紀還比較小,對學生的興趣不是很高,而語文有時候又很枯燥,因此要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時,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語文老師就要去帶他們認識新鮮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覺得語文很豐富,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認識不同的事物,不斷的去增加他們的興趣度,那麼語文進行的教學也就是比較成功的了。

以上是我教國小語文的心得,也是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更是我自己去不斷的摸索得到的。現在我依然是國小的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在教學語文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未來我會更加的去培養自己在教學的方面的能力,讓更多的國小生喜歡語文。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1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到:“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班固在《漢書》中説:“書曰‘詩有志,歌詠吉’,哀樂之心感詠之聲發”。這些都告訴我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動的伴身者,是作者情感活動的外現和昇華,甚至友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稱之為作者的“心電圖”。如何把文章所體現的情感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呢?這就是要靠朗讀了。朗讀是架設在學生的情感與文章固有思想感情之間的一座橋樑,學生的情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很難產生共鳴,究竟應如何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呢?今天上午,聽了三位老師分別執教的《少年閏土》、《懷念母親》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認為她們在“語文課堂不少於十分鐘朗讀”上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學習。

一、朗讀訓練與理解課文內容相結合

朗讀訓練與文本理解是相輔相成的。反覆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在理接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訓練,可以提高朗讀效果,加深對文章內容的及藴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會、品味。 葉聖陶 先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於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瞭解,而且有親身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課文中有些內容言辭含蓄、內涵深刻,作者沒有直接點明,需要我們發覆朗讀、細細品味。教學《少年閏土》的老師,在初讀研究環節,出示彈性式填空,“( )的`少年閏土。” 並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在交流中,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豐富填空內容,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內容,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而我自己在教學《梅花魂》一課時,針對學生提出的一個問題:外祖父非常珍愛墨梅圖,為什麼還把墨梅圖送給鶯兒呢?我緊扣文中外祖父對鶯兒説的一段話,引導學生體會出外祖父愛梅花,是愛她不畏嚴寒,不畏風欺雪壓,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花,正像偉大的中華民族一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從來都是不肯低頭折節。外祖父把墨梅圖送給鶯兒,是希望自己的外孫女保持梅花的秉性,做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學生的疑問解開了,朗讀中充分表達出了外祖父對梅花,對祖國的讚美之情。

二、朗讀訓練從啟發學生體會感情入手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朗讀的指導可以從語言、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探索。這告訴我們朗讀應從哪些方面入手。有些教師指導朗讀從技巧入手,告訴學生,這句要用歡快的語氣讀,那句要用憂傷的語氣讀,這個地方要讀得歡快些,那個地方要讀得舒緩些,這個字要輕讀,那個字要重讀……如今天 謝克菲 老師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 謝 老師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來完成學生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學生自由讀、默讀、個別學生及教師示範讀,這種充分的“讀”,將讀落實到了實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出母親的“精彩”與父親的“糟糕”的內涵。同時,教學中做到讀與思,讀與説,這樣的指導也許會有點效果,但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朗讀訓練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同一個句子,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在《還念母親》的課堂上,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老師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等詞語,自己讀句子,談感受,並鏈接《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明白作者對母親的悔恨,在讓學生反覆地讀,從讀中體會到了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懷念時,老師結合課文內容,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對比讀、選擇喜歡的部分讀、自讀等方式,感受作者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平時教學《五彩池》時,其中描寫五彩池形狀的一段,“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有的同學認為:“應該讀得越來越快,因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過來了,所以要讀得快。”有的同學卻提出:“這四個像字,要讀得越來越慢,因為五彩池太神奇了,作者邊看邊陶醉,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可見,尊重學生的感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當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地位,掌握好教師導的“度”,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化閲讀迸射出蓬勃的活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説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説,書讀熟了,其中的含義也就不解自通了。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堅信“書是讀懂的”這一教學理論,在語文課堂上努力做到讓學生充分地讀,不斷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逐步提高語文閲讀教學的質量。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2

5月23、24日,我校語文老師有幸參加了“西倉巷國小觀摩課”活動,聆聽了精英教師們執教的低、中、高三個階段的五節語文課。課後的評課活動老師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校教師收穫頗多。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有着重要意義,語文素質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不僅體現在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而且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也體現在學習方法,審美情趣,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等方面,是個綜合的有機整體,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本身就是語文學科的終極目標。所以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在本次聽課活動中,執教教師根據不同類型的課例展示,加上課後精彩的點評,使老師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如《揠苗助長》一課,老師的課堂導入新穎獨特,指導朗讀到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尤其是教學“焦”字時,不只是讓學生認識,而且還從字理方面加以引導,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1、教學的民主性。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代教學過程。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通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活動中執教教師們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廣泛蒐集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她們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如《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學中教師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重視字詞教學,教學語言乾淨利落,課堂上讓學生自己説説識字方法,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威尼斯的小艇》這節課,呂婷婷老師對教材瞭如指掌,課堂各環節過渡自然,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吸引學生主動探究課文內容,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學的體驗性。語文教學的體驗性是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小白兔和小灰兔》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在體會小白兔勞動艱辛的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把靜態的`圖片化為動態的語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勞動情境的直觀感受,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嘗試》一課張琳老師在第七次嘗試成功後,讓學生體驗布魯斯此時的心情。張青老師的《蟋蟀的住宅》的邊讀書邊在旁邊做批註,不僅注重了學生的體驗,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另外,針對高年級課堂氣氛沉悶這一普遍現象,像説明文這一類型的文章,建議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課下多收集圖片、影視資料,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樣課堂學習氣氛會活躍些。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老師們感謝兩校領導給了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老師們將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成就自己課堂教學的精彩。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3

開學初,學校領導邀請杜春禎局長和張四保主任給全體實驗教師做了一次導學案的講座,聽了二位專家的講座我受益匪淺,不僅明確了以後的教學方向,而且我也要學着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一、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以往我們的教學總是以教師為中心,課上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像木頭人一樣坐着聽,沒有自己的思維,學習總是被牽着走,完全沒有主動性。導學案的設計給了學生自主的空間,能讓他們發揮主動性,我試着進行了半個月,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變得很活躍,尤其是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現在上課都很積極。

二、有針對性的評價

以往的課堂老師的評價少,而且語言單一,往往吸引不住學生,特別是差生得到老師的評價就更少了,時間長了,學生也就不買老師的帳了,表揚起不了作用,課堂也就沒了生氣。試用導學案後,我盡力豐富自己的語言,全面的評價學生,學生的積極性高了,課堂變得異常活躍,這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學生自信心增強,學習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合理化分小組

在實施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過程時,我對合作小組成員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在小組成員中物色一名有一定威信的同學擔任組長,組長擔負着組織該組合作探究的整個過程,以保證該組討論的有序進行。問題小二人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難時四人大組再討論,此時大組長的.作用就得到發揮。首先,決定好個人闡述觀點的順序;其次,對討論過程進行監督,當有人跑題時,負責糾正,使討論納入正軌;最後組織小組確定出小組最佳答案並推選出一名中心發言人。通過選大組長我們實現了從組織上實行師生監督和生生監督,有效的遏止了討論跑題現象,提高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效率。

當好一個老師難,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師更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更要多聆聽這樣的好講座,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4

新課程改革是為了滿足當前教育形式發展的需要,也是結合着國小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而進行的。又一輪新課標的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教學方法上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育教學要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的設計上有利於學習方式的形成。

針對國小二年級語文課標的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一、在識字、寫字上,要利用多種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單一的方法去教學。在我們的課本中每一課都有我們要會認的、會寫的生字。如果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只用單一的方法,或者這節課只講生字,學生會感到十分的厭倦。這就要結合着我們的課標來説了,在課文中識字,在一句話中識字,或者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來説這個字他在哪兒見過,在哪學過,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也可以把學生的學習生字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課堂學習中。

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要靈活的處理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我探究的學習勁頭,但教師自己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時時保持以讀代講,多讀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勵學生各抒已見,使學生們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時不時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上課時,經常讓學生自主想問題,自己解答,並且讓他們分組討論交流,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思考。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多讀、多思考。

三、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國小階段的閲讀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級這個階段,孩子們雖然沒有接觸到作文的寫作,但是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我們已經進行了簡單的寫話訓練,有的孩子老師給只要稍微一點撥,就知道應該怎麼寫,怎麼説,可有的孩子,就聽老師説的去寫,顯然寫出來的語句,遠遠沒有那些讀書多的孩子寫的好,所以語文的閲讀從低年級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閲讀,想寫出好的話,就教給學生正確的閲讀方法。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培養學生閲讀的樂趣;二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起閲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教學活動。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培養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感受到閲讀的樂趣。教學儘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遊戲中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嚐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興趣。

四、語文的教學還必須重視知識的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積累,才能運用。

在本冊教材中,有許多積累的知識,比如:各種詞語。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等,學生已經接觸了已經學了,就讓他們學會積累,在積累中增加自己的知識。

五、讓班班通,輔助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課堂氣氛活躍。有些課文學習起來,學生感到非常的枯燥,這是我們可以結合者學習的需要藉助班班通進行教學,讓學生欣賞一些有趣的圖片,或者是他們沒有接觸到過的知識吸引他們的興趣。比如:如《最大的“書”》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枯燥無味,怎樣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借用課件把複雜的地殼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孩子們也能通過讀表現出。

以上是我學習本冊語文課標的一些體會,也許還有很多自己沒有注重到的,但給我最深刻的地方是:語文的學習要反覆的寫、閲讀、積累和聽的練習,另外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要給學生獨立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5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當我認真接受了繼續教育後,聯繫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評課"與"議課"的區別:

"議課"是圍繞觀課説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有"主""客"之分;"議" 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説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狀態。"評課"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二、"評課"不能流於形式:

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於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説幾句好話,提一點希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踐,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如果都説些沒有意義的話,那評課還有什麼意義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接受,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付諸於行動。

三、"議課"非常有意義。

"議課"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討論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議"強調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議課"我覺得更能讓老師得到提高,更能有説服力,因為有時評課者並不瞭解學校的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進度等情況,往往對上課者提出的要求過高,這樣如果只評不議,也許會讓老師覺得委屈,甚至不理解,從而打擊了積極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讓授課者説話,讓評課者更能點中要害,不僅可以得到參與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對教師改進課堂、促進專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6

我十分榮幸能夠參加本次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此次培訓,各位講師的精彩報告、精闢理論、獨特方法、認真態度、資深經驗,令我震撼,同時也讓我收益頗多。幾天的學習,不但有觀念的洗禮,也有理論知識的提升,還有教學方法的指導。這是收穫頗豐的幾天,也是促進我教學成長的幾天。在此我非常感謝縣局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交流與提高的平台,讓我們能在這裏靜心學習,反思教學,提高自己。

一、回顧培訓,心潮湧動

為期四天的培訓,時間雖短,但內容安排豐富精彩。第一天觀摩了丁海燕老師感人事蹟的紀錄片並聆聽了杜海洋老師精彩紛呈的報告,着實令我感動。丁老師忘我的工作態度,杜老師追求上進勇於創新的工作精神不愧為教育者的楷模。後面的三天時間燕小豔老師、姚聰穎老師、安亞妮老師、朱小蘭老師分別從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微課與微型課的區別、準確把握學段目標、正確解讀教材文本、記敍文閲讀方法與解題策略、課堂閲讀水平的提升等幾個方面作了精彩的報告。通俗、準確、實效的解答了老師們的疑惑,令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二、培訓學習,感觸良多

1、作為一名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所謂終身學習,就是要時時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而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們更是任重道遠。因為我們知道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所以要求我們教師就要奉行:“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

2、國小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熟知學生、專注教學、留心生活。就當前我縣教育現狀,要求國小教師不但要“專”,還要“博”,尤其是國小語文老師,更因如此。語文老師要有一顆敏鋭的心,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語文老師要知識淵博,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幹涸;語文老師要做一個留心觀察生活的人,及時發現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只要做到了“有心”,就會收穫“有效”。

3、營造教育民主化的氛圍。作為老師不能獨斷、專權,固守“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教條,以此藉口來維護作為老師的所謂“顏面”,“倚老賣老”,民主化的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可以陳述自己想法的空間,給學生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舞台。中國古人也提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正是要求教師扶植和幫助學生超越前人嗎?只有在民主師生關係的前提下,學生才能真正處於主體、主動的地位,學生才能樂學,才能發揮潛在的創造力。這也是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表現。

4、做一個時常反思的教師。“靜坐常思自己過”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反省才能不斷超越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寶貴“教育財產”。

短短四天的培訓學習,真所謂撥雲見日,觸動不小,使我全新了教育理念,受到了教學啟迪,耳濡目染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本次培訓學習雖結束了,但思考卻遠遠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熱情,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鋭意創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7

寫作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是促進我們發展的重要手段。《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而國小生作文內容以記敍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

寫作素材源於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見多識廣,寫起作文來就會輕鬆。而這恰是農村學生的弱項。農村國小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着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説,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口號式的幾句,空洞無物。

一、會學生,發現寫作素材。

農村國小生有着豐富的生活內容:學校裏的各項文體活動;家裏的各種家務勞動;農田裏的各種農作物生長狀況……有些素材是城裏的孩子無法見到的。但要讓學生將這些內容用作文的方式表達出來,必須讓他們實踐。例如:秋天到了,我讓學生們寫一寫秋天,但有的孩子用優美的形容詞堆積了一篇。華而不實,空洞無物。後來,我利用一個星期天機會,讓孩子們同家長一起去地裏幹活,並把所看到、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第二天上作文課時,我先讓學生們交流昨天勞動的感想,孩子們交流得熱火朝天,接着我説,想聽聽昨天同學們都有什麼收穫,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説,足足説了近10分鐘。最後,我才説,把剛才你説的寫下來吧!結果這這篇作文孩子們寫得很開心!所以我總結出一條: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實踐!

二、具體事中,悟出“真情”。

國小高年級習作中,要求學生要表達情感。但學生在習作時往往是直接寫一句話表達情感,這種情感給人的感覺是“假”。習作中,不能反映內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質意義。因此,要想讓學生認真習作,必須激發學生的“真”感情。

要讓學生在習作中,把他們的個性、情感得以發展、想象、語言表達等各種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訓練,教師就要做到童言無忌,呵護真情。老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在課堂上,在課外,在學生作文的批語裏,在進行口語交際對話教學時……向他們表達我們的“真”情感,真實地流露我們的喜怒哀樂,讓學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創設一定的課堂練筆情境,激發出他們的“真”情來。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組織看電影《柳月彎彎》,這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也着實感人。看完影片後,我並沒有要學生馬上寫觀後感,而是讓學生回憶哪些場景讓你流淚,讓你感動。結果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斷地回憶,不斷地體悟影片中真情,甚至有些學生又一次落淚。完成寫作後,我從孩子們習作中,讀出了“真”情。

三、加強課外積累,擴充素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廣泛閲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於國小生來説更為重要。但農村學生由於條件限制,閲讀面很窄,除了課本和讀本外,幾乎沒有課外書。基於這種情況,我利用學校閲覽室的資源,擴充學生的閲讀量,並都會學生隨時摘抄那些動人的畫面,精彩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優美的詞句、語段。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於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我會做到推薦閲讀。基礎較差的學生,我推薦他們讀童話、寓言、小故事。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建議他們閲讀中外名作、名篇。

四、評價作文與鼓勵相結合,讓學生嘗試成功,激發習作需要與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因心理上的慾望而產生的。教師與學生就像“漁”與“魚”。而評價就像“餌”。學生愛吃的“餌”,絕非劈頭蓋臉的訓斥和沒完沒了的批評。專挑毛病的做法,這樣只會撲滅學生習作的慾望。因而,我在批改作文時,總是採用鼓勵、交流的方法。我要麼對文章的內容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要麼就與小作者本人產生一下情感上的共鳴;或者抓住他文章的閃光點大大地欣賞一番……什麼“你的.媽媽真是位慈愛、勤勞、嚴謹的好媽媽,我也同樣敬佩她”;“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彷彿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到了這個夢幻般的世界”……這些評價使學生“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學生有了這種想獲得精神愉悦的願望和動機,何愁不能“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呢?

國小生作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反覆的練習,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作文教學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只要我們精心地去呵護和培育,改進作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相信一定會在語文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關於國小語文的心得體會18

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也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學工作中還有不足,但通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理念的提升

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我在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為什麼教作文,拿什麼教作文,怎麼教作文,作文教到什麼程度”、“一線國小教師,有必要成為研究者”、“提升國小語文教師人文素養”。這些新的理念,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為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自覺地把新的教學理念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後我會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繼續運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不斷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英語教學。

經過這些天的培訓,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理論學習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教學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才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