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中醫學心得體會

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小編給大家收集了有關中醫學心得體會的優秀內容,應該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中醫學心得體會

  中醫學心得體會(一)

這個學期,學校給我們鍼灸推拿專業開設了《中醫外科學》這門科目的學習。經過了幾節課的學習,以及老師的講解,還有書本的內容,讓我對中醫外科學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運用。

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臨牀學科,內容豐富,包括瘡瘍、乳房病、癭、瘤、巖、肛門宣腸疾病、男性前陰病、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等。在歷史上,跌打損傷、金刃刀傷、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屬於外科範圍。由於醫學的發展,分工愈來愈細,以上各病都先後發展分化成了有關專科。

歷代中醫外科著作頗多,各家所載外科疾病的病名,由於地區不同,方言各異,致使病名不統一,同一性質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階段、形態等不同而有幾個病名,有時一個病名又包括多種性質的疾病。外科疾病名目雖然繁多,但從它的命名依據來看,一般是根據疾病的發病部位、穴位、臟腑、病因、症狀、形態、顏色、疾病特性、範圍大小、是否傳染等命名,有一定規律可循。

《靈樞 癰疽》篇首將外科疾病的分類以癰疽概之,並以臟腑隸之。後人又以瘡瘍兩字概括一切外科疾病,且以病變在皮、肉、脈、筋、骨的不同,來分別表裏陰陽;又依據瘡瘍的發病過程分為腫瘍、潰瘍,未潰的瘡瘍統稱腫瘍,已潰的瘡瘍統稱潰瘍。這樣的分類籠統、不實用。直至隋《諸病源候論》以疾病的病因、病理、性質歸類,才使疾病的分類漸趨合理。

外科疾病多生於體表,易診斷,但每一種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發病機理,中醫臨牀主張“審症求因,辨證論治”,不同的病因病機,證候與治療也就不同。因此,掌握病因病機,對於診療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我覺得這些分類及病因病機在實際運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例如,當今社會,乳腺惡性病變在我國就位居女性癌的首位,被醫學界稱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運用《中醫外科學》的相關闡述,我就從中學到了如何分析辯證乳腺疾病。

首先,我通過學習知道,中醫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和內因等七個方面:一、外感六淫;二情志內傷;三、飲食不節;四、外來傷害;五、勞傷虛損;六、感受特殊之毒;七、痰飲瘀血。

所以,我會考慮情志與乳腺疾病的關係。

情志是指人的內在精神活動,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故又稱七情。在

一般情況下,屬於生理活動的範圍,不會致病;相反,由於長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了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可使體內的氣血、經絡、臟腑功能失調,而發生外科疾病。如鬱怒傷肝,肝氣鬱結,鬱久生火;肝鬱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生,以致氣鬱、火鬱、痰濕阻於經絡,氣血凝滯,結聚成塊,形成瘰癧。又如肝主疏泄,能調節乳汁的分泌與排泄,若產婦精神過度緊張,易致肝胃不和,使乳汁積滯,乳絡不暢,邪熱藴蒸,以致經絡阻塞,氣血凝滯,導致乳癰的發生。

腫瘤的發病,更與情志內傷有關,朱丹溪認為乳巖是由於“憂怒鬱悶,朝夕積累,脾氣消阻,肝氣橫逆”所致;失榮之病,《醫宗金鑑》認為乃“憂思恚怒,氣鬱血熱與火凝結而成”。總之,由情志內傷所致的外科疾病,大多發生在乳房、胸脅、頸的兩側等肝經循行部位,患處腫脹,或軟如饅,或堅硬如石,常皮色不變,疼痛劇烈,或伴精神抑鬱、性情急躁、易怒、喉間梗塞等症狀。

瞭解到情志與乳腺疾病的關係,我們就可以通過有效疏導病人的情緒來着手,確定正確的袪病方案,而不至於搞錯大方向,導致病情的延誤。

其次,我會考慮痰飲瘀血與乳腺疾病的關係。

局部經絡阻塞是外科疾病總的發病機理之一;同時身體經絡的局部虛弱也能成為外科疾病發病的條件,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地”。經絡也是傳導毒邪的通路,它具有運行氣血、聯絡人體內外各組織器官的作用,故體表的毒邪,由外傳裏,內攻臟腑;臟腑的.內在病變,由裏出表,外達體表,是通過經絡的傳導而形成的。此外,患處部位所屬經絡,與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也有着重要的聯繫。

現實生活中,女性的乳腺疾病一般會經過幾個時期的發展----初期的乳腺瘀堵表現為:結節,小、有壓痛感;中期的乳腺囊腫表現為:大、厚、邊界光滑、有痛感;後期則屬於癌症了,表現為:硬、邊界坑坑窪窪、無痛感。並且,產生瘀堵的位置各不相同:有些女性是堵在乳房外側,有些是位於乳頭上下位置,還有一些是發生在乳房的內側範圍。通過經絡定位,我們就可以知道,乳腺疾病是發生在哪條經絡上,也就是説,我們就可以考慮可能是胃經,可能是腎經,也可能是肝經發生了經絡阻塞,那麼,在治療上,我們就可以從這條經絡着手,進行乳腺疾病的治療,正確考慮如何消除乳腺結節或囊腫。

又例如當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痔瘡,我們運用中醫外科的知識,來進行分析,就知道可以具體從三點來辨證,這三點就是:便、血、痛。例如從患者大便的性質、軟硬,每天排便次數、每次排便所用時間;排便時出血情況,是否呈點滴養還是噴射養,大便表面是否附有鮮血或膿血;排便時是否伴有疼痛等各方面來分析病人的具體瘡瘍情況,然後再加以內外方法的治療。

老師説過,中醫外科的特色就是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先辨病,後辯證。“望聞問切”的基本步驟與方法需要好好掌握,另外,我體會到在中醫外科上,一定要注重觀察,要重點掌握中醫外科疾病辯證的辨病,陰陽辯證,部位辯證,局部辯證,注意疾病的鑑別診斷,以免診斷錯誤而耽誤病情。

通過結合實際病況的分析,我發現,中醫外科學對我們瞭解掌握外科疾病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好中醫外科學。

  中醫學心得體會(二)

醫學既有自然科學屬性又兼有人文、社會 科學的屬性[1]。中醫學由於在形成的初期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哲學 思想--樸素唯物主義,並沿用至今,形成以陰陽五行學説為核心,臟腑經絡、氣血津液、氣機升降為主體,病因病機、治法方藥為外殼的理論體系,具有靈活多變的思辨性和高度的整體概括能力。另外,許多人有這樣的印象,患者和中醫大夫之間的關係往往好於與西醫大夫之間的關係,甚至亦醫亦友。許多研究也證實,中醫傳統的診療模式有助於形成良好的醫患關係。傳統中醫具有許多區別於西方醫學的特色,其理論形式反映出獨特的人文屬性。中醫學以其強烈的人文屬性成為最能反映醫學與人文相結合的一種形式。

中醫學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中醫、瞭解中醫、學習中醫,必須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特別是道家思想,因為中醫學“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維方法更接近道家祟尚自然的思想。中醫學認為“形氣相感,形神合一”,人的意識形態、意念活動對自身及周圍事物產生影響。學習傳統文化,體悟自然之道,正是為了修養心性,靜心體悟自然之道、中醫之理,以平靜純淨心行醫,方可能成為醫德醫術均上的好中醫。

2 構建整體與辨證思維模式

作為一名中醫課程的老師,處理好了“教”的過程,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務,要想切實地做一名合格的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怎樣更好地“學”。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素質德育論》[3]中談到培養大學生的學習素質是一項系統的過程,素質教育 認為必須從轉變大學生學習觀念入手,以端正大學生學習態度為前提,使大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科學發展 觀也要求我們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繫 的眼光處理問題、分析問題。因此,要學好中醫知識,不僅要想讓學生學會怎麼學,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觀念,更要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的方法。對於西醫院校的中醫課程來説,中醫教育[4]主要是加強中醫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學習。根本上把握其精髓,緊緊扣住以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為核心的生理與病理,以“太過”及“不及”為主的病因與預防,以四診、八綱、八法、辨證施治為中心的診法與治則,以四氣五味、升降沉浮等為中心的藥物理論,引導他們步人中醫大門。比如在講到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時,心、脈、血三者組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可將其比喻為農田灌溉時的水泵、水、水渠三者的關係,三者構成一個整體,當任何一方失常時,水都無法順利流到田地裏。從這些形象的、簡單明瞭的生活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概念及其過程,並啟發培養他們逐漸構建起整體的、系統的、辯證的思維能力。以生活中吵架後出現鼻出血、心煩失眠、面紅目赤、頭痛頭脹、腹瀉現象説明肝、心、肺、脾之間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以及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相乘相侮關係,同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整體觀念、辯證論治,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中醫整體、辯證思維,從而加強他們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提高中醫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理論聯繫實踐

3.1 中醫理論源於生活實踐,在臨牀 教學中要多聯繫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理論。在病因病機教學中,可採取“取類比象”、“形象思維”的方法,結合日常生活,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風、寒、暑、濕、燥、火的致病特點。如風邪致病特點,風的性質“動”→風邪致病特點(陽邪、善行、數變、百病之先導)→臨牀表現(動搖不定、昏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震顫、拘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舉一反三。

3.2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牀療效,所以要安排一定時數的臨牀實習 課,讓學生深入臨牀第一線,耳聞目睹中醫藥臨牀價值,親身驗證中醫藥理論,使他們對中醫學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西醫院校學生接受的是西醫學理論,要理解並接受中醫學理論,需有一個適應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以及典型的中醫病案,採用啟發式方法精講,引導學生運用中醫理論獨立思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輕鬆掌握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在臨牀中收集典型病例,形象示教,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見習,較好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及臨牀應用 ,如口腔潰瘍,中醫稱為口瘡,對口瘡的治療,首先聯繫藏象學説,要想到“脾開竅於口”,從脾的角度入手,清化脾之濕熱、積熱,同時脾胃互為表裏,再配合清胃之法可收到很好療效。對於舌上生潰瘍,則要想到“心開竅於舌”,從心的角度入手,進行論治,就能收到很好效果。如果口、舌均生瘡,則從心、脾兩髒入手。通過臨牀病例分析,一方面使學生複習了藏象理論,另一方面對如何在臨牀上應用中醫理論有了深刻印象。中醫理論來源於臨牀實踐,迴歸於臨牀實踐。要使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從實踐中學到紮實可靠的實用知識。

  中醫學心得體會(三)

有人説:中醫是宏觀醫學,西醫是微觀醫學,中醫他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發展,並使我們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觀察人類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醫學習之前我一直覺得,中醫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綱目》,右手給人號脈,並能用毛筆寫出藥方的文人,他的療效並不懷疑,可他的治癒時間確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藥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蟲動物所製成的湯劑,療效好。中藥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選擇西藥片。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我知道了什麼是中醫、中藥,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鬥爭的智慧結晶,對於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又是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迄今仍然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發揮着重要作用。

我國的中醫中藥經歷數千年,通過歷代無數醫家的努力得以不斷地豐富發展,從而逐漸形成其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他融入了我國古代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五行。陰陽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但也有規律可循。陰陽即對立又是統一的整體,他始終處於此消彼長或此長彼消的不斷運動變化狀態,並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為根基,且可相互轉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它們相生相剋也構成了對立統一的關係. 中醫診病則通過觀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現來推測內臟的變化,以確定病情,盡而就產生了四診,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國老中醫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於他結合中醫的理論把四診運用到了極至,如東漢的華佗、張仲景,明代的李時珍,他們為中醫、中藥的發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有了中醫的理論,中醫的診斷就得有中藥的治療。談到中藥,他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其所有的藥物大多數源於我國天然產的,但也有源於外國的,還有少數化學藥品。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水土、氣候、日照、温差、濕度生物分佈等生態環境各異,各地所產的同一種藥材,其質量優勢不一,可見中藥材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這就有了“道地藥材”。如四川的黃連、附子,東北的人蔘、五味子,甘肅的當歸,湖南地黃,山東的阿膠,廣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來,日本、韓國、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已把中藥納入其居民醫療保險體系中,歐美很多醫藥學家也將目光投向了植物製藥,中醫藥在預防、養身、保健、康復等方面也顯示出了其特有的優勢,我相信中醫藥會像我國的經濟發展一樣引領世界。我會認真的跟李冬黎老中醫學習,繼續鑽研刻苦學習中醫藥知識,掌握的更好更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