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1

學習如何表達憤怒對我來説特別重要。以前表達憤怒時,對親近的人會怒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包容我,他們知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對不太熟悉的同事同學,我通常會不理睬,橫豎看不慣他,也不敢表達憤怒,因為怕引起更大的衝突不好收場,只能敬而遠之;對於陌生人,在我的定義裏是“不道德、沒教養”之類的,我通常安慰自己這輩子可能遇不見了,息事寧人,就當沒看見或沒聽見。

不管是“忍讓”還是“發泄”,我都會在事後責怪自己“膽小怕事”或“衝動幼稚”,每次都在心裏默默的罵別人和自己千萬遍,仍不解恨,快憋出內傷了。

其實,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與其指責自己和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識的用“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代替“我生氣是因為他們”。因為指責一個人時,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靜下心來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上,我們的願望就更難得到滿足。

其次,我們也儘量不要給任何人貼標籤,這也會帶來暴力。負面標籤帶來的傷害,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正面標籤也是要不得的。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對着別人誇我是一個上進心極強的孩子,一臉的驕傲,只因我有一次考試,數學考了98分,全班第二,爸媽都挺滿意。可我一看試卷,發現錯誤的那道題是馬虎錯的,要是認真檢查,我肯定是全班第一了,我心裏遺憾,難過,哭的稀里嘩啦的。從此我就被貼上了“上進心很強”的標籤。從此,不管大小考試,不管自己是否有遺憾,我都會大哭一場,因為我不想讓我媽媽覺得我“上進心強”這個“優點”是枉然,不想讓她失望。

説白了,充分表達憤怒,是在認真傾聽,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礎上,不帶任何指責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從而達到互利互贏、互諒互解的.理想狀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是在憤怒時強壓怒火,靜下心來就很難做到,也許“除了呼吸什麼也不做”真的能幫助到我們,這還是需要不斷練習強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油,親愛的同學們!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2

在我經歷過很多次無法正常與人交流後,我看到了推薦《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視頻,出於好奇,也是出於自己的需要,我開始閲讀起了這本書。之後我便發現我出現了很多溝通誤區,就如同發現了溝通的新大陸。原來溝通不是朋友訴苦難過時,盲目安慰,一味比慘等等、對於自己看到的事物進行自我認為的道德批判,迴避責任等等。

一開始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很好奇為什麼叫非暴力溝通,瞭解後才知道導致暴力溝通的主要原因是:你的表達方式忽視了對方的感受,或者對方的表達方式忽視了你的感受。所以溝通是為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請求,同時聆聽別人的需要和請求,而在表達之前是需要更多的觀察,而表達時儘量要以具體事實為主。非暴力溝通其實就是四句話:第一,説出你觀察到的事實;第二,表達出你的感受;第三,説明你的需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第四,提出一個清晰明確的請求。

舉個例子:母親對兒子説:“我發現這一週有五天你都是十一點以後到家,而且身上有一股酒味。我特別的難過,因為我希望你不用為了工作如此辛苦。我希望你以後能每週有三天的時候是八點之前回來和我一起吃晚飯的。”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確實一件麻煩事。因為我們很容易把想法和感受,請求和命令混為一談,不知道怎麼表達是最重要的問題。這本書拿出很多例子説明,甚至給出了一套合理的公式。對於練習非暴力溝通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例子是在我看來很難處理的問題上,作者通過不帶情緒的聆聽,説出認真觀察到的事實,説明對方的需要,最後再提出請求,一步步的引導對方去表達,讓自己更瞭解問題的源頭,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而當自己情緒無法控制,別人又急切與自己交流,或者讓自己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儘量讓自己處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或者直接告訴別人我們現在的情況,讓別人知道了解,而不是一味地發火。

我很推薦大家去讀這本書,因為會説話不代表會溝通,不然怎麼會有人聊着聊着就突然吵了起來,冷漠,猜疑,無止境的爭吵……就成了人們交流的一堵牆,而非暴力溝通就能打破這種牆。對於我來説溝通不是口才好,而是從別人的語言、眼睛和肢體語言裏,感受到他感受的東西。即使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做到知人所感。

如果你也覺得溝通成了你生活中的障礙,不如試試看看這本書吧。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篇3

教育家感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今天讓更多一線教師感慨的是“有愛也不見得有教育”。君不見,一些老師對學生滿腔熱情,而有的學生卻敬而遠之;君不見,有的老師很負責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卻遭到“敵視”,甚至於惡語相向、爆發激烈衝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增強了而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卻相對滯後了。

在教育部頒佈試行的中學、國小和幼兒園三個“教師專業標準”中,“溝通與合作”被同時列為教師的一項基本專業能力。提升溝通品質,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一項必要的修煉。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雖然不是專為教師而寫,但在提升教師的溝通品質,構建和諧師生關係方面卻是一本經典之作。

你是否以為拳腳相加才是“暴力”?或許你知道“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否意識到自己對當事者陳述不當行為時卻把“觀察”與“評價”混為一談了?你是否經常會給孩子以“道德評判”、説張三卻拿李四來比較以及慣於使用“我不得不”“你讓我”這類口頭禪?你與學生或家長交流時,是否只顧自己説話而忽視了“傾聽”對方?你是否喜歡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駁式”“辯解式”“建議式”等等方式向傾訴者作出反饋?

當我看到《非暴力溝通》對種種“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讓我震驚了。原來,一直為伶牙俐齒而自得的我其實常常像在公園裏丟了鑰匙、卻因為光線比公園裏好而趴在街燈下尋找的醉漢,由於表達方式不當而偏離了溝通的初衷和方向。

許多老師認為自己依法執教,不體罰學生,根本與暴力扯不上關係。但實際並非如此。本書把“暴力”分為“身體的暴力”和“隱蔽的暴力”兩類。教師涉及使用武力的“身體的暴力”比較容易辨別、發生的概率也比較低。但是,通過語言和行為讓對方產生精神恐懼、緊張和痛苦的“隱蔽的暴力”,往往連自己都很難察覺,政策法律更管不到,發生的頻率也就更高。如果我們用心體會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優秀教師的日常談話方式就會發現,我們的語言的確經常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隱蔽的暴力”雖然沒有肢體上的衝突,但它同樣會激怒受害者、迫使對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實際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