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醫學實習心得體會

白雲浮動,傳奇被停留在過往,落葉沉睡於大地,孕育着一個希望的誕生。XX年的冬天,這是我進入石大的第一個寒假,美麗的石大,承載着我的夢想——去當一名光榮的白衣戰士。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定義的,為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而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不能給予的,短暫的寒假便來到新城紅十字醫院(原八毛職工醫院)實習。

關於醫學實習心得體會

對於我這個只有半年學醫經歷的學生來説,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護理工作開始。來到醫院,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過此地。

鏡中的我,穿着乾淨的白大褂,戴着潔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猶然而生!

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護士學習,緊緊地跟着護士,寸步不離,年輕的護士耐心地給我講解着關於護理的知識。慢慢地,我穿梭在各個病房,瞭解了她們的護理術語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協助護士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温、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温的測量方法,接觸配液環節,在嚴格堅持“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七對:對牀號、對姓名、對藥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方法、對時間)的原則下,併為病員配液。

終於有了我實踐的機會,想着護士叮囑我的操作要領,端着裝有止血帶、膠布、碘付的器皿,來到病房。面帶着微笑:“阿姨,該打針了!”我給病人綁上止血帶,用碘付進行消毒,然後拿起針頭,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見管中有回血,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針竟然會如此的順利!

護士在休息的時候,給我講着因為靜脈注射的輸液管中一個小小的氣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實事例後,我大為震驚,不免開始崇敬這些平凡的護士們。

XX、2、21在醫院領導的同意下,我觀摩了一例左下肢靜脈曲張高位結紮及剝脱術!手術前病人的家屬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注視着主刀的醫生,頓時讓我感到醫生的偉大責任。手術的時間大約兩個小時,主刀醫生精湛的醫技,讓我瞭解到醫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他的細心,彷彿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師曾經説過:雖然你們是用動物做實驗,但以後你們卻是要給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體會到,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

短短的15天醫院實習結束,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想想這麼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戰鬥的護士們,才知道護理工作的不易。

我覺得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而且同樣需要優秀的職業素質:

1.思想素質:要教育和培養每一個護理人員熱愛護理工作,獻身護理事業,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醫德修養,以白求恩為榜樣,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真誠坦率,精神飽滿,謙虛謹慎,認真負責;要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愛護集體,愛護公物。

2.專業素質:護理人員要對病人極端負責,態度誠懇,和藹熱情,關心體貼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細緻的身心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按章辦事,操作正規,有條不紊,執行醫囑和從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術熟練,做到準確、安全、及時,精益求精;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善於發現病情變化,遇有病情突變,既要沉着冷靜,機智靈活,又要在搶救中敏捷、準確、果斷;做好心理護理,要求語言親切,解釋耐心,要有針對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強其向疾病做鬥爭的勇氣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齊,儀表端莊,舉止穩重,禮貌待人,樸素大方;作風正派,對病人一視同仁,對工作嚴肅認真。

3.科學素質:護理人員要具有實事求是、勇於控索的精神,要認真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每項護理技術操作都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護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必須注意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臨牀經驗,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要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護理技術;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控索,開展研究,勇於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要積極努力學習和了解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同樣,即將成為口腔醫生的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

1.醫生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他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挽救病人的生命。

2.醫生也同樣應該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和科學素質,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醫生要有創新和探索的能力,積極為醫學的未來作出貢獻。

………………………………

正義得到了伸張,但你可以設想一下,還會有多少基層醫生敢繼續行醫!

醫生是人,人是有慾望的。面對金錢大多數醫生同其他人一樣都會動心。大家提到醫生收受紅包或藥物回扣時都義憤填膺,我也有同樣的看法。然而如何解決?我想舉一個傳染病的例子。傳染病的發生需要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羣,阻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控制傳染病的發生。醫生由於其對金錢的慾望可算作是易感人羣,提高醫生的覺悟能力就象是提高易感人羣的免疫力,這是辦法,但懲罰易感人羣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我認為更好更可行的辦法是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染途徑。就藥品回扣而言,這更容易做到,藥廠的帳目是可以定期檢查的,為何藥廠的帳面存在這麼多的藥物推廣費(許多藥要超過成本的一半)而沒有被懲罰的,我想這必然是因為腐敗,有人要説,這是因為醫生胃口太大,不滿足他們不行。試想,如果所有藥廠都取消推廣費,難道醫生就不開藥了不成?同樣大家要都不給紅包,難道醫生就不看病了不成?再説醫藥代表,醫藥代表照我看根本是應該取締的,所謂醫藥代表的工作便是促銷藥物,但他們對藥物的瞭解往往還不如醫生,這種醫藥代表除了用錢開路外還有什麼其他辦法?

醫生是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多數醫生都想治好自己的病人,但他們決不想為了病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上。給病人開刀是有風險的,出了問題醫生難辭其咎,所以要病人家屬簽字,這已成為慣例。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簽字前的談話往往誇大手術的風險,這也已成了慣例。病人家屬又不懂醫,他常常會由此而作出錯誤判斷。可悲的是隨着病人法制意識的增強,醫療糾紛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檢查和治療項目需要病人家屬簽字,簽字前家屬當然需要考慮考慮,這顯然會延誤治療,而大家知道治病往往是分秒必爭的,由於醫生談話的誤導,越來越多的病人在談話後會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法。實際上只要醫生跟你談話,讓你簽字,就説明他認為此方案利大於蔽,否則談話都是多餘。簽字只是一個例子,它説明寬鬆的醫療環境、相互信任的醫患關係是何等的`重要。我國醫患關係的緊張程度大概已是世界之最,因此我要大聲的向媒體請求:為了重建病人對醫生應有的信任,能否暫停對醫生的口誅筆伐!失職的醫生自會有法律去懲辦。

二、關於某些新出台的醫療政策

用盡量少的錢得到儘量好的健康服務――讓病人能少花錢,看好病,國家也能減少負擔,利國利民,這有多麼理想啊!看看現在是怎麼做的:為了用盡量少的錢,國家便減少衞生投入,我不知道有多少病人對醫院的住院或門急診設施感到滿意,結果矛盾卻由醫生來承擔;為看好病,少花錢,國家便控制醫療收費,看一個門急診只要幾元錢,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這確實短期內可使病人和國家減少醫療支出,但是長此以往,由於醫療設施得不到更新,醫生積極性受到壓制,人才大量外流(比如當醫藥代表或出國),必將影響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現在大家都同意,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的世紀,同時也是生物醫學的世紀。廣大醫生作為第一線的高科技人才為什麼不能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政策的傾斜,醫學工作為什麼不能象信息等其他高科技產業一樣,得到更大的投入。醫學是一門科學,只有儘快提高我國的醫學水平,降低藥物及其他醫療成本,充分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才可能真正用盡量少的錢得到儘量好的健康服務,使百姓受益。

後勤社會化與醫院分開――這我舉雙手同意。後勤應該為醫療第一線服務,而目前的現狀是醫生因為有求於後勤,因此後勤部門凌駕於醫療部門之上,後勤已嚴重影響到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一名醫生,希望這個過程能快一些。

醫藥分開――我到現在還不懂為什麼要醫藥分開,一個理由也沒想到。如果是為了怕醫生拿回扣,難道醫藥分開後醫生就 拿不到了?醫藥分開後醫院將難以控制對藥物療效或副作用的反饋,這是我想到的缺點。病人可看病歷――醫生書寫病歷主要是兩個目的:一是可讓其他醫生了解病史,另外通過對病歷的總結,醫生可找到某些疾病的規律。病人想了解病情,可以問醫生,因為多數病人雖有文化但是看不懂病歷的,病歷作為法律依據我想是可以的,但肯定不是醫生書寫時的目的,況且醫生也沒有學過如何書寫法律文書,時間也不允許,這樣了草、簡單、漏洞百出的病歷肯定是隻能用作參考的,病人讀了難免會誤會。因為寫了病人的事情病人就有權索要嗎?筆記、新聞報道怎麼沒有人索要?

病人挑醫生――所有選擇都應是雙向選擇,病人有權挑醫生,不知醫生是否能挑病人?玩笑。目前由於優質優價的原則沒有在醫療收費上得到很好體現,雖然專家號稍貴一些,但並沒有與普通號拉開足夠差距,這樣會造成專家供不應求的局面,從而使病人挑醫生政策形同虛設。如果真的實行優質優價,大幅度提高專家號的醫療收費,則窮人勢必不再有看專家的機會。病人挑醫生前提是他要能瞭解哪位醫生水平高、哪個水平低,如何才能讓他知曉?難道年紀大、長相温順的醫生就一定好嗎?醫生的進步離不開經驗,實習醫生顯然沒有人會挑,那他又如何進步哪?

病人是消費者――這還沒有成為政策,但我很怕它成為政策。我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政策是由人大制定的,大家一定知道今年人大曾因衞生部的一位領導病人不是消費者的言論而大光其火。我對消費者的定義不清楚,故不敢下病人是否消費者的結論。但我總覺得病人看病與其他消費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他消費在付出代價以後都有所得。而人都是要死的,由於醫療水平所限,許多疾病還無法診斷或無法治逾。病人可能在花了大量的錢之後,病情卻毫無起色甚至死亡。如果病人或家屬覺得自己是消費者,他此時肯定會委屈萬分,這正是醫療糾紛的主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