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兒童教育心得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兒童教育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兒童教育心得

兒童教育心得1

6歲的男孩明明語言發育遲緩,至今仍不會張口説話,他從不與爸爸媽媽交流,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對遙控器、鐘錶等東西尤其感興趣,喜歡看廣告,樂意在地上轉圈兒;他在某些方面記憶力特別好,但理解能力甚為低下,常常詞不達意。

“目前,哈爾濱市兒童孤獨症發病率已呈明顯上升趨勢,像明明這樣的患兒,每萬人中大約就有18.8例。”哈醫大公共衞生學院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武麗傑教授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應該對孤獨症有所認識與警覺,提高早期篩查、康復矯治和干預水平,儘早把這羣孤獨症兒童從封閉的世界中領出來。

孤獨症被納入精神殘疾

據武麗傑介紹,孤獨症也稱自閉症,是一種起始於嬰幼兒時期、以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言語發育遲滯、興趣和活動內容侷限,以及刻板與重複的行為方式為基本特徵的廣泛而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此病一般在3歲前就會表現出來,並會對患者造成終生影響。

武麗傑指出,目前孤獨症的病因仍不明瞭,推測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兒童孤獨症現已超過腦癱及唐氏綜合症的患病率,由以往罕見的疾病發展為較為常見的發育障礙性疾病。由於其發病情況的特異性和嚴重性,孤獨症兒童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中殘聯已於20xx 年初將孤獨症明確納入精神殘疾。

及早發現孩子異常現象

武麗傑提醒,孤獨症兒童有幾點表現十分明顯,家長和老師應引起注意,及早發現這些孩子的異常現象。

社會交流障礙:孤獨症兒童喜歡獨自玩耍,不願意或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能參加合作性遊戲。對父母的多數要求常常充耳不聞,但會愉快地執行某些他所感興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丟垃圾、吃餅乾等。他們目光對視差,通常不怕陌生人。有需要時常常拉着父母親的手到某一地方,但很少主動尋求父母的關愛或安慰等。

語言障礙:這是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患兒語言發育落後,通常在兩至三歲時仍不會説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甚至語言過多,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重複刻板的語言,或是自言自語,模仿言語和“鸚鵡語言”很常見,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自閉症兒童可能對多數孩子喜愛的活動和東西不感興趣,但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並因此顯現出這樣、那樣的重複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例如轉圈、嗅味、玩弄開關、來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積木、雙手舞動等。他們還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如反覆觀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愛聽某一首或幾首特別的音樂,而對動畫片通常不感興趣。

其他:70%左右的自閉症兒童智力落後,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有10%智力超常。部分自閉症患兒可在某些方面顯得能力較強,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數字、路線、車牌、年代等。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行為在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中較明顯,常常成為被家長和醫生關注的主要問題,也因此經常被誤診為兒童多動症。此外,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行為在自閉症孩子中均較常見,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確有一定關係。

家長怎樣幫助孤獨症孩子

“對於孤獨症患兒來説,5歲前治療、訓練是關鍵。早期干預能使約半數的孩子恢復正常。”武麗傑説,目前,臨牀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

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孤獨症的孩子該做些什麼呢?武麗傑建議: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可給予思考、表達的時間,否則只會強化其不良行為;多向孩子表達感情,可用哭臉、笑臉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識別和觀察,讓他逐漸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患有孤獨症的孩子,一般很難接受新事物、新環境的改變,在一定階段,不妨採取實物獎勵的做法;對於患兒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鬧也不要妥協,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會自行糾正;多帶孩子進行滑板、鞦韆、平衡木等遊戲,這對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和交流等,有較好效果。

兒童教育心得2

20xx年X月XX日,我校舉行“領袖兒童教育科研峯會”,藉此機會,邀請我縣眾多名教師來我校授課,我有幸在現場見到了這些老師以及觀摩了整個授課過程,經過一天聽課,讓我感慨萬千。

一、學別人

在聽阮曉席老師的課時,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個老師怎麼可以如此巧妙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課堂上,學生都按照他預設的路線發展,這都源於他對學生學習很好的引導,以及他細膩的教學語言。在創境引題的環節,阮老師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晚上都做過什麼樣的夢啊?一下子就將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了,然後就通過夢的內容慢慢聯想到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引出神話故事,阮老師又問:在神話故事中有一個人被稱為人類的祖先,是誰啊?同學們:我知道,是盤古!這時候阮老師相機提出課題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阮老師的語言一直都非常的細膩,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毫無障礙,整個融入到了孩子一起。

在聽我校的王娟娟老師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時候,讓我學習到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講解課文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這對教學語言和教學安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特別是如何安排“先學後教“這個環節,自學目標一定要系統明確,告訴學生哪一步該做什麼,久而久之,學生不斷學會了學習方法,還逐步形成系統的思考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看自己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發現了自己與這幾位名師的差距很大。

1、在創境引題的時候還是不夠新穎,有時候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導致不能引起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走神,教學的第一步出了問題,自然就對接下來的教學產生不好的影響,自然就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2、在先學後教這一環節,有時候會過高估計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出示自學目標的時候,沒有做到細化和具體,導致學生自學的時候不能準確的找準問題的出發點。

3、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細膩。

三、怎麼辦

通過學習名師的教學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對以後的教學工作有以下幾點計劃:

1、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把握國小生的注意點,重視課堂激情導入,喚醒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要認真分析課文,準確把握住教學重點,儘量避免教學中出現知識遺漏。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習目標細化,利於孩子的認知從而順利開展自學和小組學習。另外在課堂上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在學生理解的好的時候,要適時鼓勵,作為語言類課程,語文課一定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開口讀。

3、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深入到孩子中間,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羣體中,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要用適合的語言和孩子交流。

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業務素養,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這個峯會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習,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會不斷的自我反思,在學習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兒童教育心得3

如今,正值我國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的大浪潮,對於經濟的發展是個可喜的表現,但對於教育,卻引人深思,那麼多家長遠離家鄉外出務工,把打工地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而他們的子女由於無法就近上學,只好留在家裏,教育子女的重擔由誰來承擔?這就出現了亟需全社會給予關愛的特殊羣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弱勢羣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為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為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個人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兒童個人檔案。我班有留守兒童25名,為作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我通過多方瞭解,掌握每名留守兒童學生的家庭情況,看管人的情況,並根據平時的觀察、瞭解,掌握留守學生的性格習慣,建

立好個人檔案做到對每名留守學生“因人施教”。通過觀察總結,我班留守學生性格有以下幾種類型:沉默寡言型、過渡活潑型、無拘無束型。

對於沉默寡言型的學生,大多是寄養在親戚家中或從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學老師交流,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請班上活潑開朗的同學跟他一起玩,並利用每週班會活動時間,開展活動,讓他多與同學交流,在課堂上經常鼓勵他,我也經常與他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

對於過渡活潑型的學生,由於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愛現象相當突出、嚴重所引起,常常“以我為中心”,愛排異同學,針對這類學生,我常有意識安排他們為集體作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人,讓他在幫助中體會快樂,改掉了“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對於無拘無束型的學生,這類學生大多缺乏組織紀律性,無組織無紀律,想幹啥就幹啥,針對這類學生,我“抓住”他們犯錯的機會,進行當面全班性批評、教育,課後進行個別交流,告訴他們,只有學習上、紀律上進步了,就會受到同學的尊重,並選他們當紀律委員,用以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其次,主動與留守兒童經常性地進行交流,傾聽孩子訴説的同時,並且,我還爭取更多的機會與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這些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並督促留守兒童的父母應盡最大可能加強與孩子的聯繫和溝通,要求他們經常與自己的孩子通電話,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以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儘量減少由於“留守”而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兒童與其他幼兒相處融洽,學習、生活能力、性格發展等方面都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

第三,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園的反應敏感性強,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為副主任應當採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結,使他們獲得愛的互需、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並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信的方式,讓所有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心中是那麼的思念父母。而後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麼,我班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顆愛心,而不是狠心。

兒童教育心得4

“留守兒童”主要指父母雙方進城或外出打工,因而造成家庭裏沒有直接監護人的這批特殊兒童羣體,一般將孩子交由臨時監護人撫養、教育、管理。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問題。管理教育好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於幫助和促進留守兒童在身心健康方面正常發展;在行為習慣方面規範發展;在學業成績方面穩步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強思想教育。一是開設親情教育課。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統一組織“留守學生”分批給家長打電話,彙報自己學習、生活和思想,瞭解父母在外工作、勞動、身體等情況,接受家長的教育與要求。融思想教育於各種活動中:模擬家庭,利用節假日把學生接到家中,像父母一樣關心照顧,讓他們重新體驗到家庭的温暖;開展學生“結對子”活動,鼓勵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學與“留守學生”結對子,充分發揮代管家長的作用,便於平時的作業輔導、生活關心、思想交流;

2.建立成長檔案。在入學初就為“留守學生”設計一份花名冊,並分年級登記好留守生和家長的姓名、住址、聯繫電話以及代理監護人的姓名、住址、聯繫電話等,同時還用書面材料的形式,全面反映家庭情況、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生活情況、興趣愛好等)。

3.執行學校的教育服務制度。一是定點、定人聯繫制度。學校根據本校“留守學生”的總數與教職工的總數比例,確定教職工定點定人聯繫“留守學生”作為幫扶對象。二是定期與不定期溝通制度。建立與代理監護人、社區聯絡員、家長的溝通聯繫制度。

4.關注“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每週開設一節心理教育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二是在學科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採取交談、電話諮詢、信函諮詢或設立“心理諮詢室”、“悄悄話信箱”等個別輔導方法,及時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四是採取正確引導、善於等待、堅持不懈、對症下藥等策略,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5.提升“留守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簽訂自律承諾書,鼓勵學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諾限期有計劃地改正,並寫明改正的具體措施,接受集體的監督。二是鼓勵自我評價,教師要讓學生用各種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自己的行為、思想、學習、生活進行反省,與社會、家長、老師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動計劃進行對照,找差距、找原因。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細心、有耐心、有愛心。多給“特殊學生”一點關愛,一點鼓勵,一點積極的暗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請相信:信賴,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兒童教育心得5

九月份忙碌、充實、愉快的工作經歷即將結束。在這段時間裏,我感受到了很多。以下從班主任合作、教育教學、保健、家長工作等方面總結了本月的工作。

一、親子活動

為期十天的親子活動以緊張、快樂和興奮告終。家長對親子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在親子活動的過程中,雖然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處理活動的想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活動中,教師的要求不夠,活動有點混亂。從活動的設計來看,早期的閲讀活動似乎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更興奮,相比之下,孩子們參與手工活動的熱情非常高。這也提醒了我們,不能讓孩子長時間保持安靜,只有讓孩子移動,孩子的興趣才會

二、班主任的配合

這段時間是磨合期,老師、老師、孩子、家長都在慢慢熟悉和理解。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合作很默契。雖然王先生是一名新老師,但他在國小教書兩年,在普通幼兒園也有一個學期的班級經驗,所以他接手得很順利。在班級常規管理方面,王先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本月,我們班建立了更好的班級常規。各項工作都能有序開展。

三、教育教學工作

本月,我們專注於安撫孩子的情緒。親子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基本上適應了集體生活。畢竟,大多數孩子都有進入公園的經歷,我們的教學活動可以在開學第三週正常進行。結合國慶,我們開展了主題《HELLO,Howareyou?》這個月我們把重點放在愛家鄉、愛父母、愛老師、愛小夥伴上。英語是我們班的特色。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貫穿英語教學。外教一週來兩次,但每項活動內容豐富,數量大,孩子們不容易掌握。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課後花很多時間複習。從孩子上課的反應來看,孩子對英語很感興趣,學得很紮實。

四、家長工作

本月初,我們召開了新學期的家長會。會上,我們向家長介紹了班主任的配備和孩子的基本情況,以及幼兒園的特點和班級特點的安排。這次家長會讓家長對普通幼兒和小四班有了更清晰的瞭解。月底,我們開展了題為中秋節快樂的活動,讓孩子和奶奶一起過一個特別的中秋節。這次活動受到了家長的高度讚揚,也為家長了解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機會。

五、成績和不足

這個月最大的收穫就是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基本建立了班級常理家長的工作規則,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正常進行。另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是,家長們參與班級論壇的熱情很高。雖然只有一段時間,但班級論壇上的帖子總數高達1100篇。因為是新生班,家長難免會擔心孩子在公園裏的適應。為了讓家長更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每天通過論壇向家長反饋孩子的日常生活,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公園裏的情況,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也可以通過論壇反饋孩子在家的情況,讓我們對孩子有進一步的瞭解.瞭解,讓家庭共育更有針對性。這個月,我們看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也有一些缺點。雖然班級區域已經安排好了,但由於班級環境的限制,每一塊都有點縮小的感覺,我將與王先生達成協議,更合理地安排每個區域。王先生和我都是年輕的老師。雖然我們充滿了熱情,但缺乏經驗使我們在處理父母的工作時經常感到困難。我們不知道如何拒絕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我們還諮詢了公園裏更有經驗的老師,讓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更成熟。

六、十月份工作安排

1.以童話劇為主題《xx教學牙齒

2.安排班級自然角,參加早操評比。

3.組織班級親子游。

兒童教育心得6

一、正確對待特殊學生,把更多的愛心獻給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教育好學生。

二、平等對待、認識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特殊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裏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説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關懷。所以,老師要懂得一點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為何要這樣教的原因,從而在學生出現反覆時,也能冷靜對待,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心平氣和,誠心相待。因此,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繫,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時、有效的溝通是轉化“特殊學生”的重要步驟,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繫,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瞭解特殊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教育途徑,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兒童教育心得7

寒假伊始,我便開始翻閲《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這本書,也許是剛做了媽媽,所以對關於兒童的書越發的熱衷起來。其中,關於精神發生與兒童教育這一篇章,我看的尤為仔細,其對讀經運動的批判是我所贊同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有那麼多家長還在孜孜不倦的支持着並付諸於實踐,真是為他們的孩子感到擔憂。

初為人母,我也越來越能夠體驗當父母的那種望子成龍成鳳的迫切願望,但是他們忘記了,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除了生理上的還有心理方面的健康,你們關注了嗎?

曾在飯桌上,有位小小班孩子的媽媽向我請教:“他們老師在教《三字經》,兒子不太會念,我們啊有必要在家也教呀?”天哪,這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卻在念那些不知所云的三字經,這才剛開始,如果4年的幼兒園生活都要和《三字經》打交道,那他的可愛、活潑還會有跡可循嗎?

春節拜年,正上大班的小侄女也在我面前表演了一段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並不知是什麼含義,彷彿會背了就是值得炫耀的事,真的值得誇獎嗎?這些《三字經》在不知不覺中侵佔了孩子快樂的空間。以致我問她需要什麼年禮時,她竟説:“我想要學習用品。”我愕然,懂事早熟的孩子,是誰剝奪了你活潑天真的童性。今後滿是學習的日子還很長,而你卻選擇了及早步入該行列,真的值得慶幸嗎?要知道,童年的缺失將是無法彌補的,只會造成一個人過早心老,要是長大以後覺得累的時候,突然發現曾經走過的路沒有任何童趣快樂可尋時,那將會多麼失落呀?

希望更多的家長和教育者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明白,兒童處於學前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根器”。必須鍛鍊他的身體、他的器官、他的感覺和他的體力,但是要儘可能讓他的心閒着不用,否則只會揠苗助長。正如農民耕作一樣,教育者也應該遵守天時,精工細作,不急不躁,循序漸進,耐心等待。

兒童教育心得8

俗話説得好“物以稀為貴”,現在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裏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不過也出現孩子越來越難管的現象,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體會。

家庭教育深刻影響着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直接關係着孩子一生的成長,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着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成長起着關鍵作用,也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必須面對的嚴峻課題,誰都不能忽視,誰都不能逃避,現談談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家長是子女所有行為的被模仿者與榜樣。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接回孩子,發現孩子臉上有一個傷疤,就問孩子:“是不是學校小朋友抓的?”孩子點點頭。媽媽發火了:“你為什麼不抓他?這個星期天媽媽不給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憐,在這種近乎病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品德嗎?今後又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遠的連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會使孩子跨躍道德認識與評價,自覺或不自覺地用父母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來統一自己的道德情感與意志,產生與父母類似的道德理念與行為。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終生受益,並會整合學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終生受損、將離散、削弱學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會斷送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應從家長做起,家長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修煉,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以自己良好的風範教育、影響孩子,事事處處當好孩子的榜樣。

二、別老是“人家孩子怎麼怎麼的”。有時走親訪友,老是聽到朋友説自己的孩子:“你看,你這次其會考試,考了85分,人家隔壁鄰居家小孩怎麼考試100分,你真沒用,木頭腦袋。”我們都知道家長講這些話本意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績好一點,但效果適得其反,孩子聽了往往會錯誤地判斷父母不喜歡他或在諷刺挖苦他,心裏肯定不高興,同時也打擊了他學習的積極性。我想考試成績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學習的好與壞,例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好多科學家和名人小時候都不是很出色,有的甚至連國小也沒上完,但後來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照樣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偉人,這樣的例子可謂舉不勝舉,所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並不表示將來的好壞,關鍵還是要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永不言敗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孩子的考試成績有時是一般的一般,但我從不批評他,只是幫他一起分析考試題為什麼會做錯,鼓勵他下一次要仔細、努力,比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聽了總是滿意、微笑的點點頭。

三、不要輕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説自家孩子不好,例如當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説自家孩子不如別家孩子聽話,學習不好,這樣適得其反,孩子肯定心裏會想,我什麼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還在別人面前説自己怎麼怎麼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這麼不好,乾脆就不做好,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或心靈扭曲。

四、別總盯着孩子的缺點。我小孩唯一最大缺點是任性,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有時放學回家,大概前半個小時做作業還可以,比較認真投入,過了半小時後就開始東摸摸,西看看,開始跟我討價還價,例如老師佈置回家抄寫今天課堂上學的生詞,他就跟我説,爸爸我這個作業寫完,其餘兩個作業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飯再做,這時我就根據今天回家作業的多少來衡量,如果回家作業不多,我肯定會放他去玩,因為你不放他,小孩子做功課也不用心,還會哭哭啼啼,甚至還會跟我頂嘴,自然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五、決不為孩子護短。老師的包庇,家長的護短,會導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會導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覺得作為每一個家長要清醒地看到這一點的危害性,該批評的時候要批評,該糾正的時候要及時糾正。

六、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學會耐心等待。我常因兒子做事太拖太慢,把我説的話裝作沒聽見而對他大發脾氣,比方説,洗手,他會在洗手盆邊玩上xx年中,真的是受益匪淺,今天把它分享各位朋友,相互學習。

我對女兒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的,女兒出生後,她小牀的上色彩氣球,轉鈴,嬰兒游泳池等都是專門為她準備的。我整整為女兒做了一年的扶觸。不停的和她説話,這樣女兒在9個月時就會叫爸媽。再大些,會走路了,摔倒不扶。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隨便玩。能不幫的就不幫。還為她創造條件讓她玩,買的書櫃,讓她玩,後來當衣櫃。鞦韆,現在家裏都掛滿了世界名畫,隨時歡迎你們參觀,但是要收費的呀!

都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一直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當今電視對孩子傷害太大了,女兒出生前我們就把電話搬走了。這二年來我和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們全方面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德在先,技能在後,我們特別重視女兒的品德培養,背弟子規並在生活中落實弟子規。就這樣我和女兒一起看書,一起畫畫,一起玩,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哈哈笑……

現在我們家女兒不到二歲,各方面都表現的特別出色,特別懂事,安樂易養,看到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我們全家都很高興!藉此機會我特別感謝我的先生對我的支持,鼓勵和幫助,也感謝女兒的爺爺奶奶以及全家人對我的默默支持!

我説這些不是為了誇自己的女兒,是想告訴大家科學育兒,真用真受益。也許有人會説,天才是天生的。我也承認。就算是天才,一我們不知道人家是如何進行教育的,二我們都知道有的天才在有些方面甚至可是説是缺陷,如果是有更完xxxxxx教育的話,天才會更接近完美。我肯定的是我的女兒不是天才,所以我用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有人説他的孩子是天才,那麼我們恭喜你!如果不能,請記住後天教育非常重要,越早越好!這就是我們俗話説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説真的,在這二年裏,我深深體會到家長只要用對方法,孩子真的很好帶。千萬不能捉弄孩子玩,我在生活中也因此樹立了很多所謂的“敵人”。但我相信科學,相信蒙以養正的道理。我也相信每一個媽媽都可以成為好媽媽!

因為我們可能有童年的遺憾,但不能給孩子遺憾的童年。

我們可以不是天才!但我們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

願快樂天下父母心!謝謝!

兒童教育心得9

瑩瑩是一個先天發育有些障礙的孩子。剛接手那個班時,園領導特地向我介紹了她的情況,並轉達了家長的要求,我心理一下背起了沉重的包袱:作為老師,我當然懂得每一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我們每班五十多個孩子,即使都是正常的兒童還需要我們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呢,在加上説話不清,路走不穩的她,以後的工作怎麼做?

開學的第一天,瑩瑩在媽媽的攙扶下來到我的面前,任我怎樣呼喚,她也不説不笑,媽媽沮喪的走了——我抱起小小的她,用衞生紙輕輕擦乾她臉上的鼻涕和眼淚,心裏忽然難過起來: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飛跑,戲耍,這個孩子已經很不幸了啊!我們不能再丟下她!

組織活動時,我發現沒有小朋友跟她玩,睡午睡時沒有孩子願同她睡,還有孩子欺負她,我悄悄地問這些孩子,為什麼不和她睡,她們回答:“瑩瑩髒,瑩瑩笨,我媽叫我不要和她睡”。聽了孩子的回答,我心裏更加難受,覺得有必要在班上進行愛心教育。第二天上課時,我將瑩瑩牽到面前説:”瑩瑩小朋友小時候生病了,所以走路,做事要慢一些,生病後眼晴就流眼淚,鼻子也愛流鼻涕,但她是個乖孩子”。一邊説一邊用衞生紙輕輕地給她擦乾淨,然後在她的臉上親了一下,這時我發現小朋友的眼睛閃現出一種奇異的目光,可能是老師的舉動出乎她們的意外,我接着説:“老師喜歡瑩瑩,老師不怕瑩瑩髒,以後,小朋友也來關愛她,幫助她好嗎?——你們也像老師一樣,看到瑩瑩臉上有鼻涕,眼淚時,撕點衞生紙給她,上下樓梯時幫幫她,褲子掉了幫她提一下,找不到座位時幫幫她——”孩子們的回答是肯定的。從那天以後,一天一個小組長,當組長的條件的幫助瑩瑩。這一次的的愛心教育受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以後的日子裏孩子們都來預約當小組長,孩子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班上的風氣非常好,瑩瑩的朋友多了,再也看不到髒兮兮的瑩瑩了。

之後,我就主動找瑩瑩的父母交流,讓他們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小兒子身上,對瑩瑩要花更多的精力,希望家長給孩子每天換上乾淨的衣服,衣服不要好,只要穿着舒服方便就行,儘量天天送;回家後,問問孩子在園發生的事,多與孩子溝通。家長的態度很積極,並對我媽的工作表示非常滿意和感激。

在平常的生活中,瑩瑩總是低着頭,玩弄着自已的手指,你跟她説話,他不敢看你,也不會説話,真有點像“痴呆”。但是一次遊戲活動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離園前十分鐘,我一改往日發衣服的方法,我説:“今天我當員,你們來買衣服,我拿到水的衣服,你們假裝給錢,拿到衣服後要説謝謝。”孩子們都非常高高興,當我拿到瑩瑩的衣服是,我故意大聲説:“這件衣服真漂亮,誰來買啊?”這時,我看到瑩瑩從座位上站起來,慢慢走到我面前,笨拙地在口袋裏掏錢,在我手上拍一下,嘴裏哇哇的叫着,高興地接過衣服,看着她那滑稽的動作,我心裏覺得這個孩子並不“呆”,有希望!先天不足,後天補。

在以後的早讀活動中,她不會拿書,翻書指讀,我利用晨間活動的時間個別叫她翻書,指讀,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語言進展非常大,現在能説四——五個字的短句,“老師早”,“老師再見”。有一次,她也學會告狀:“他打我”,一説完,我高興地抱起她親了又親。在生活中教她提褲子,認鞋子的反順,學會找座位,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半年耐心細緻的呵護,瑩瑩一天天自信,開朗起來。每天清晨入園,會大聲的喊着“老師早”跑進教室,並愉快的選擇活動區活動;進餐前,她會將小手舉得高高的要求當值日生;音樂想起時,她會第一個站起來投入的舞蹈;他的作業一天天干淨豐富起來;她叫老師呵小朋友的聲音越來越清脆響亮,她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是啊,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逼班上每一個孩子都在自已的關愛中快樂的成長更讓老師感到欣慰呢?

兒童教育心得10

首先,在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根據他們的情況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比如説眼睛看不見的兒童往往是自卑、孤僻的,要給他們更多的愛和關心,能夠引導他們在嗅覺、觸覺上面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可以平安的度過生長髮育階段。

其次,特殊兒童各方面的發育都低於正常兒童的生長髮育情況,所以他們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弱的,這時候需要給特殊兒童制定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嚴格按照要求去規範他們的行為。

最後,對於特殊兒童來説,科學健康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很多特殊兒童體質本來就不好,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要有規律,能夠按時進餐,這不僅對孩子生長髮育很重要,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要。

兒童教育心得11

給孩子種下真善美的種子,這句話每個媽媽都知道,都能説,也都相信自己正是這麼做的。

但是反觀一下我們的行為,真的是在種下美好嗎?

曾經當孩子哭鬧時,我們會跟他説:“別哭了,看看,周圍的人都在看你呢,人家都笑你呢!”

這是在種下什麼種子呢?在乎別人的目光,會為別人的意志左右,時刻焦慮別人會不會嘲笑我,時刻擔憂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樣的種子播撒在心田,只會長出孤獨、無奈、拘謹、自卑的幼苗和大樹。

可不可以説:寶寶不哭了。你看看小花在對你微笑呢,它想告訴你有事情要跟爸爸媽媽説;你看看小朋友在等着你去玩呢,他們想跟你説,哭一哭沒關係,誰都會哭的,但哭完了別忘記笑……

曾經,當孩子想買玩具時,我們會跟他説:“你要學會節儉,爸爸媽媽掙錢多不容易啊,每天那麼辛苦勞累,這些錢我們要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這是在種下什麼種子呢?對生活的匱乏感,對人生的不安全感,對自己的不信任感,對未來生活的迷茫感。

從小種下這樣的種子,孩子會產生對未來的恐懼,不敢或者不想去擁抱未來的生活,總覺得未來更苦更累,物質匱乏,一切都要極度辛苦才能獲得。

種下這樣的種子,未來的孩子不會幸福,或者説很難幸福。

因為在他小小的心中,未來已經不再意味着自由,不再有活潑,不再對世界充滿善良美好的期待,而是時時刻刻提防被嘲笑,被欺騙,時時刻刻被生活負重感所壓迫。

在我們身邊的成人中,這樣庸庸碌碌,一輩子只為稻粱謀的人,還少嗎?

可不可以對孩子説:孩子你可以買玩具,但是每個月我們只能買一個玩具,因為家裏玩具太多了,你想好了,選一個新玩具就要送走一箇舊玩具;想清楚到底買哪一個,因為每個月只能買一個新玩具。

給孩子種下什麼種子呢?

有人説,孩子才兩三歲什麼都不懂,説説怕什麼。

千萬不要説孩子不懂,孩子什麼都懂。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個温柔的好媽媽,永遠都對孩子微笑,即使在孩子最淘氣的時候,都能耐心對待。她有一句口頭禪總是掛在嘴邊:“兒子,好玩嗎!真好玩!”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事情有多麼困難,多麼平淡,多麼普通,她永遠都會説這句話:“好玩嗎!”孩子也會回答:“嘻嘻,好玩!真好玩!”

他們母子的對話簡直就是播撒心靈種子的生動詮釋。

她不停地在孩子心中播撒着這樣的種子:這個世界的事情總是那麼好玩,那麼有趣,總有那麼多值得我們期待和發現的美……這樣的種子播撒在心田,會長出什麼小苗和大樹呢?好奇,活潑,喜悦,天大的事兒都可以如此有趣……

特別推薦給大家一位心靈導師:楊鈞嵐老師。

我特別喜歡她的親子課堂。

她在親子課堂中説到,每天早上帶着孩子感知小草和小花的幸福。小草小花都是幸福的,這就是幸福。天地萬物為你所用,目的就是讓你知道,你很快樂,你很幸福!孩子爬在媽媽身上時,媽媽可以問她,寶貝,你有沒有感覺到很幸福。這就是幸福!

這就是在孩子心田播種感知幸福能力的種子。

首先媽媽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時刻跟孩子分享這份感知幸福的能力和感覺。

楊老師從來不存錢,她反覆告訴孩子,賺錢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是快樂的,喜悦的,你就能夠很輕鬆地掙到錢。之前,孩子的奶奶反覆跟孩子強調,掙錢難,楊老師則把這個黑色的種子,從孩子心中捏出來,撤除掉,重新播撒上“賺錢不難”的種子。

這其實等於在播撒自信、陽光、富足、歡愉……讓孩子未來能輕鬆從金錢的陰影和壓力下跳脱出來,讓金錢為我所用,而不是一輩子成為金錢的努力。

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個班裏好像都有這樣一種奇怪的同學,她手中永遠有花不完的零錢,買東西從來不問價錢,一買好幾份。甚至對她最好的朋友更是大方得讓人髮指,尤其是在那物質尚且匱乏的年代,她買任何好東西永遠都是雙份,總有給她好朋友的一份。

周圍的同學有的羨慕她的好朋友,希望自己也能榜上這麼一個大款朋友。

也有人會猜測她在拿錢買朋友。但是人家真的非要拿錢買嗎?她不花錢的時候周圍也總有很多朋友,因為她是那麼開朗,樂觀,永遠喜歡微笑。

也有人會推測,她將來一定會因為沒有錢而變得沒有朋友。事實上,我們都沒有錢,但不照樣還是都有狐朋狗友?

當時的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那時的她距離我們有多麼遙遠的距離,這個距離不是空間的距離,而是心靈的距離。

她已經被父母從小種下了那顆神祕的種子:物質是豐盈的,金錢是觸手可及,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對朋友是要真心實意的……

我們卻被種下匱乏的種子,直到現在,一輩子跟金錢不安全感不配得感做着殊死搏鬥。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在孩子中心種下美好的種子,從楊老師的作業開始:每天帶着孩子感受幸福。看看小花小草,感受微風拂面,親暱地擁抱在一起,吻在一處,告訴孩子,感受到了嗎,這就是幸福。

幸福無處不在。

兒童教育心得12

説到孩子的教育,每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説,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該怎樣教育孩子?這是—位媽媽用心教育孩子的經驗。請選擇適合你的,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

2.家庭環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否則你會發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於養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妥協,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4.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

5,説真話,當你發現有些真話説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時,那就要注意説話的技巧,寧可説一半,説得外交辭令些,也不要説假話。

6.説孩子聽得懂的話。習慣於講道理的媽媽要説得簡潔明瞭。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漸進,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步來。

8.有預見性,明明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引起孩子強烈抗爭並且自己還可能妥協,那麼就不要去幹預孩子,否則最後結果只會更壞。

9.吃,注意比較均衡的配比即可,無需太精細。一歲以前孩子保證奶量;一歲以後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飲食如做不到各類搭配均衡,那麼一週中的飲食搭配一下,都兼顧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會餓死自己。

11.吃飯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請離開。

12.外出遊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麼放心,但也沒必要太擔心,當然要選一家乾淨的飯店。

13.補鈣什麼的做到心中有數,不缺不補,多曬太陽。

14.穿着不講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媽媽差不多。

16.給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運動量大,玩出汗風一吹更容易感冒,還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斷冷熱,摸孩子後脖子。

19.不給孩子經常吃藥。天冷季節,不定期給孩子吃點維生素C,或者每天吃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狀輕的時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剛開始就吃藥,可以多喝熱水。感冒大多數是病毒性的,病毒沒有特效藥,吃藥14天好,不吃藥2個禮拜好,很多時候吃藥都是大人的一種自我安慰。

21.因感冒發燒去醫院時,儘量要求驗血。

22.一個人可能不生病嗎?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對這種不可避免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髒。

24.不影響到自己安危,不影響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舉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讓孩子玩,摸爬滾打,不頭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險的東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教孩子危險在哪裏,怎麼避免。

27.儘量多給孩子自己體會的機會,讓他去摸索,去磕碰,去體驗失敗和成功。

28.教孩子學會等待。

29.教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學會感恩。

31.儘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33.寒冷訓練。

34.對很多“早教”的方法,當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就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

35.孩子是社會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當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過多糾纏在育兒細節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論依據。

37.每天儘量保證父母中的一方能夠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時間。

38.想辦法讓寶寶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遊戲化,遊戲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個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當一個70分的媽媽。不對自己嚴格要求,馬馬虎虎過得去就可以,我畢竟也是第一次當媽啊!

兒童教育心得13

今天,我認真閲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將從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得更好。通過學習《指南》從中我有所領悟,作為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記得在然然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我經常帶她去圖書館玩。偶然的一次機會,發現一個比她大一點的小朋友竟然能認識書上的好幾個字了。當時的我心急如焚,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趕忙到書店買來一本《識字書》,在家緊鑼密鼓地實行“認字計劃”了。在我“日也教、夜也教”的辛勤勞動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長時間。我家的寶貝也能照着書上的圖片説出“大、小、田、土、日、月、水、火”幾個字了。可是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拿出書本問她的時候,她居然一個都不認識了。後來我才知道,教育孩子也要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不同特點,而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長。

《指南》中指出3—6歲是孩子發育的一個黃金時期。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我想這也是我們每位家長必須重視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給然然講個故事,故事講完的時候,我還會給她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小傢伙有時很調皮,遇到不會的時候會説“媽媽,我想睡覺了!”當然了,要是回答對了的話,我也會適當地給她一些小獎勵。小傢伙嚐到了甜頭,開心極了,每天晚上一到時間就嚷嚷着讓我給她講故事。好幾次,我試探着讓她把我給她講的故事重複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説出來。“有耕耘就有收穫”,我想只要我們家長有耐心,孩子們都是挺棒的。

《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家長不能盲目攀比。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多給孩子肯定和表揚,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與其他孩子的優點作簡單比較。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以後能和中三班的老師、家長們多多交流,共同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謝謝!

兒童教育心得14

(1)自己穿衣

要想讓孩子自己在3,4歲之前完全學會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疊被,自我管理的意識都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兩歲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獨立意識,雖然費時很長,也穿不好,但還是要不厭其煩地鼓勵孩子慢慢實踐,同時教給孩子正確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則依賴性一旦形成,孩子會做的事也不願自己動手。

除了鼓勵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還可以通過言傳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熱了脱衣的意識。並可以教孩子疊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等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①家長可以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準備一個專門的放置地方,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②要讓孩子意識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幫忙而已。③要儘可能地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參與收拾整理,並堅持不懈不斷強化,最後形成習慣。

(3)自己安排和自己負責

這一點對於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的小嬰兒來説確實勉為其難。但這個意識卻要在點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種,及早萌芽。

①每次抱孩子出門玩,可以讓孩子想想要帶什麼?幾次提醒,孩子便主動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孩子會表達會思考以後,可讓孩子試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裏玩?準備做些什麼?並幫助孩子分析這樣做的優劣和可能性。

③當孩子要帶東西出去而忘記帶或把帶出去的東西忘在外面而生氣發脾氣時,父母千萬不能自攬責任包辦代替,而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應該安排好,並且學着負責到底。

④每次注意給孩子這樣的提醒,教育和幫助,孩子便逐漸地有了這種負責的意識。

總而言之,早期的習慣培養就像一粒種子,絕不能等到要收穫的季節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種,而是要趕在生命的春天裏就有意識有計劃地培土,撒種,並堅持不斷地施肥,灌溉,才能使它及早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在人生成功之路上結出累累碩果。

兒童教育心得15

通過在園裏學習,瞭解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四年多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指南》這一代表了國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標誌性文件,旨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狠抓內涵,確保基本,提高教師,指引家庭”。

眾所周知,3-6歲是兒童的大腦、神經、肌肉迅速發展並接近成熟的關鍵時期,是詞彙量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語言應對能力初始發展的時期;是認知能力、邏輯能力、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的時期。3-6歲兒童教育是全面發展的基礎教育,為孩子今後發展奠定基礎,這一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為全社會所重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而研究制定的,旨在進一步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進一步規範幼教機構的教育行為,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提高家長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質量,引導全社會形成關於早期學習與發展的正確認識。下面我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談談粗淺的認識:

在幼教功能定位上: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定位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這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基礎呢?幼兒階段教育核心價值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指南》鮮明指出“學習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兒童現在和今後的學習和發展的質量”,當今世界的兒童教育中,越來越多的老師、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將學習品質視作兒童入學準備與持續發展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的領域。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才是我們教育任務的核心,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20xx年,我園就鮮明提出了“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的保教宗旨,力求科學定位幼兒教育功能,那就是:①從生命成長角度,讓幼兒生命成長得更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②從教育預備角度,不僅關注“今天孩子學會”知識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關注“明天孩子會學”。呵護激發幼兒好奇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創造力。③從生命準備角度,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和社會交往習慣。希望通過市幼兒園三年生活,使幼兒在瞭解粗淺知識技能的同時,不斷開放敞亮心靈,時刻準備吸收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新感受、容納新文化。在當今社會多元環境中培養幼兒不斷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合格公民,能夠成功而又幸福的生活。

在教育課程指導上:與20xx年頒佈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指南》有了更詳細、具體的認識。

讓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所教育的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達到這樣的目標,又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其實用性和操作性對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於我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為,從而確保教育中不違背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如在《指南》中“學習與發展目標”對幼兒“動作發展”規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些小小的數字雖然不同,但是卻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而也正是這些小小數字上的差異,讓我們教師對於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有了更好的參考數值,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又如在《指南》中“教育建議”在劃分的幾個領域中,並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要求我們保教人員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向孩子們學習,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環境、區域,讓課程迴歸幼兒的經驗,提供孩子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讓幼兒自主參與,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探索,成為生活、學習、遊戲的主人。

在教育評價功能上:《指南》不是尺子,不能把它當成標尺去測量幼兒;《指南》不是篩子,不能用它篩除幼兒;《指南》不是繩索,不能用它束縛幼兒和自己。我們不能單純用《指南》來評估和定性孩子發展的,而應當把它當作課程實施的路標,對幼兒“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形成基本共識,在教育實踐中更全面瞭解幼兒。《指南》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指南》指引我們課程教學的方向,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為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在家園協作指導上:要做好幼兒教育,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繫溝通,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讓家長也要轉變觀念,老師和家長更要充分的溝通,用一切可行的方式指導家長教育觀點、教育方式都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家園共同樹立對幼兒期望值正確的思想,擺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不要拔苗助長,更不能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學習他該學的東西,做他該做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

標籤: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