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七年級美術下第七課《運動》説課

演講稿2.34W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美術下第七課《運動》説課

1、概述

本節課是造型表現課。在本冊教材中處於承接的一個環節中,前面是第六課《星空》,下一課是《我們的奧運》,教材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和運動都有一定關聯,星空是運動到相對靜止,而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靜止的。運動無處不在,運動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着。想要告訴學生這樣一個信息:繪畫表現題材中的運動,就是時間在繪畫形式上的一種凝固;表現運動的方法就是表現運動的瞬間美。學習運動規律,認識美的運動。使學生對錶現形式有進一步的認識。教材中設計有三個活動,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不是很好,學校地處農村的環境因素,還有物質條件的限制,故對第三個活動“小雕塑”進行省略,而着重於體驗然後進行簡單的繪製描述。

2、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藝術創造能力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認知能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A、讓學生了解運動美的本質特點。

B、讓學生學習如何分析有關動態線的知識。

C、讓學生嘗試運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現出運動的形態,能運用簡煉的線條,勾勒運動中的人物形象。

D、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因為運動的不確定性和時間性,確定本課程的重點是“如何分析運動的過程中最具表現力的瞬間”,它對學生接下來的表現運動美的過程有重要意義,知所以然而然。根據運動的本質特點,確定“動態線的分析”為本課的難點,這關係到課程能否接下去展開,以及學生能否瞭解運動的表現方法、角度的.關鍵。課本抽象部分(28面——29面)只作簡介。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程的性質及學生個體與羣體的差異,我主要採取“直觀法”和“啟發——引導法”。以實例為線索,充分運用教具、輔助材料。不斷採用欣賞、分析、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教學模特:生活中、同學中常見的動作如投籃、掃地、跑步、田間勞動、教師板書等)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漸漸的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的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運用掛圖、實際動作、現場演示來活躍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綜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正確選擇的方法。

(三)學法指導

着重於學生體驗方面,創設特定的情景(撿掉地上的物體),讓學生切身體會。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研究。還有利用大量的實例和演示,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使學生沿着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現以象徵為主的這樣一種思路的前提下,進行對學生的啟發、引導。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由新課程導入、授課、指導、歸納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一、新課程導入

1、利用3分鐘鈴響後,有的同學還未及時歸位,課堂秩序還未安定的這段短時間,迅速捕捉班上某位同學匆忙的身影,並提醒他就位。(説話可大點聲,使班上學生都能聽見)

2、(5分鐘)

上課後,播放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設問:你們能説出這歌曲的名稱及出處嗎?

學生回答:[《鐵道游擊隊》中戰士小波所唱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請剛才“匆忙”的那位同學模仿“小波彈琴的動作”

師問:你還記得你剛才匆忙進教室的樣子嗎?和《鐵道游擊隊》中戰士小波坐在微山島上,面對平靜的湖水、夕陽而彈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有什麼感覺比較?試説一説。

(行色匆匆、緊張的——抒情、平靜輕鬆的)(動作體驗)

3、小結: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所表現出來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請翻開課本第七課《運動》。

二、講授新課(第一課時)

課堂構成:初步講解→學生討論→講解→比較→從而認知→練習

1、(10分鐘)

欣賞寫實雕塑作品

A:首先欣賞雕塑作品《擲鐵餅者》

①第一步,分析作品的造型手法:具象、寫實。

讓學生了解具象造型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客觀的現實形象。瞭解寫實

就是真實的對事物進行刻畫。因為具象手法能更好的捕捉運動的形態。

②第二步,提示:作品從動作和形體(健壯的人體)表現了力量美、

形體美、韻律美。

③第三步,.分析作品的表現角度:

抓住運動過程中的最具表現力、最能説明主題“擲鐵餅”的瞬間動作。

人物抓住鐵餅→彎腰→做動作→即將擲出的剎那

B:展示圖片

①教師展示各種具典型性動作的圖片

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感受動作的美感

②請同學對不同的動作進行討論,並説一説。(讓學生先説)

教師對同學的討論進行收集、歸納,板書在黑板上。

2、(4分鐘)

然後分析在寫實基礎上進行變形的《風》(課本中範例)

主要使學生對《風》和《擲鐵餅者》有一個直觀上的比較,比較《風》和《擲鐵餅者》在表現手法上的差異。如:寫實手法。寫實基礎上的變形→誇張、概括、提煉等。

3、(10分鐘)

在前面兩次欣賞過程的基礎上,着重來認識動態

A先展示各種具典型動作的圖片。

B然後講解圖中動作的動態線。

①靜止動態:一段時間內相對靜止不動的動態,如看書。

②規則性動態:人物進行規律性的重複運動的動態。

一種是人的位置不變,只是部分肢體處於循環往復的某種運動動態,如織毛衣、洗衣等。

另一種是人在進行中所做的規律性動作,如跑步、騎自行車、插秧、鋤草、教師在板書

關鍵在於要抓住有代表性的動作瞬間。一般來説,一個動作在開始或結束時較有代表性,如人拿鋤頭挖土,當鋤頭被舉起到最高位置或已經入地的瞬間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描寫快速運動,則要反覆觀察。

③不規則動態:打球、練武、格鬥等突然性動作。這部分較難,要多練習多積累一些經驗才行。

④動態線:用去曲取直的方法對人體運動趨勢的概括。注意動態線和水平線構成的角度,即傾斜度或垂直關係等。傾斜度畫錯了,動態趨勢也就錯了。畫人物運動,先找準動態線。

注意重心,(請一位同學做彎腰撿東西的動作,然後分析其動作構成的動態線)

C接下來展示人體運動示意圖,並介紹講解。

D讓同學將教師的講解和“第一節B部分同學的討論”作一個比較。

4、(15分鐘)

練習

A學生練習:用線條概括出課本中27面“活動一”旁邊,蘭紅光的攝影中舞蹈者的運動形態。

B教師巡迴輔導。

C佈置:下節課每人帶一片樹葉

三、第二課時

1、複習導入:

收集展示上節課完成較好的學生練習,進行講評

2、瞭解抽象的動作美。對課本上的範例進行介紹

抽象手法能更好的把握運動的特點,在把握動態的前提下,對形體進行高度概括。

①《五月的風》

穩定的構圖,螺旋上升的線條表現升騰。

②《懷抱》

誇張、對比

③其他抽象圖片

一種方向、一種目標向上的、朝氣蓬勃的

一種嚮往

3、練習:學生嘗試勾勒樹葉飄落的運動軌跡

4、小結: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小結

5、總述:

本課程的學生練習,目的在於嘗試,故教學過程中,不對學生提要求,鼓勵學生大膽去畫。板書方面的設計,基本按照説課過程的所列的幾大要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