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關於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幼兒8.12K

閲讀經典原著是至關重要的。經典是文化的鰲頭,有了經典,中華民族才能散發出更強大的魅力。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的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1】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説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着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本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2】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浩瀚銀河中羣星閃爍,時而流星劃破天際,然而可能一瞬之後,一切又歸於沉寂。

經典正如那一張張記錄下無數智慧的底片,又如為人類創立的偉岸路標。而經歷那一次次的經典,正像是對人生的一次次品味。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首堅毅不屈的心靈之歌,為多少人帶來困境中的慰藉?任它陰雲密佈,任它閃電雷鳴。這首心靈之歌總會在人們最渴求希望的時候灑下一縷陽光。

一本震驚中外的《石頭記》為無數紅學學者留下了一個個難以解答的謎題,卻又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個無限暢想的機會,正是這一本經典,為人類創造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

一次豪情萬丈的演講,讓人們知道了馬丁路德金的思想,而幾十年後,一個叫美國黑人總統的人依着那已倒下的巨人的身軀創造了歷史,他的夢想是一個經典,而這一經典又為無數黑人創造了一座名為未來的橋樑。

經歷着這一個個照亮夜空的經典,我們又能從中吸吮多少屬於他們的智慧呢?

在華麗的交響樂後是一位失聰的音樂家,世界對於他是無聲的。但他卻用自己的心靈去品味人生,為人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怡紅院中那玩世不恭的賈寶玉,最終不能擺脱命運的羈絆,於是只能在長燈古佛前懷念自己逝去的愛。而這一幕不正是曹雪芹經歷大富大貴卻又拼盡人間疾苦的感悟嗎?一本《紅樓夢》正是他對人生的品味。

對未來的展望以及億萬人對他的期盼,讓我們把它定為了領袖,可當那一顆冰冷的子彈結束他的生命時,我們才發現他也是一個凡人。可就在這時,一個高呼“改變”的人沿襲着他的腳步開始了對人生的品味。

經歷着經典我們總會有一絲智慧的閃光,而那一份對人生的感悟,也總能令我們難忘,於是,在經歷了心靈的共鳴之後,我們發現了那一部部的經典正是偉人們想要傳承下來對人生的品味。

現在我們已經接過先人的衣缽成為了歷史的'主人,就讓我們去盡情的品味人生,在前人經典的基礎上去創造屬於我們的經典吧。

  【3】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校園裏朗朗地讀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道路兩旁掛有“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紅色橫幅;朋友見面互相問候寒暄少不了的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無處不在,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古語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的我,更是在《論語》的耳濡目染下成長。

父母從小就要求我每天背誦一句論語,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思想也追隨前輩的足跡,得到昇華: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令我敬佩壯士們胸懷天下的壯志;讀“朝聞道,夕可死”,讓我感歎先知們為真理而生、為真理而死的強烈求知之心;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助我領悟學習的真諦,感受求知的快樂;談“禮之用,和為貴”,啟我體會聖人為人處世的奧妙,傳播以仁對人,以禮待人的儒家思想;論“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教我學習君子的相處之道,做腳踏實地者……

《論語》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我的思想,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

四年級的時候,舅舅送了一輛自行車給我作為生日禮物,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車,想在親戚面前露兩手,威風一下。殊不知,自行車卻一點也不領情,還沒等我找穩重心,就左搖右晃地向前直衝,我嚇壞了,趕緊“棄車逃亡”。“啪”的一聲巨響,自行車撞到了牆,我一時不知所措。看着我狼狽不堪的樣子,一旁的弟弟妹妹偷笑起來。我頓時火冒三丈,吼道:“笑什麼笑,誰的第一次不是這樣,看着,我再試一次,哼!”我粗暴地把自行車扶正,信心滿滿地再一次踏上踏板,結果摔得比第一次更慘。自行車像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到處橫衝直撞,根本不聽使喚,往左側一翻,在強烈的衝擊力下,我被甩出車外,雙手和膝蓋與地面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留下了一道道恐怖的傷痕。

我艱難地爬起來,朝自行車就是重重地踹了一腳,還覺不解恨,正當我想再補一拳時,媽媽大聲喝住了我。她走過來把自行車扶好,然後對我説:“還記得孔聖人的那句話嗎?子曰:‘我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句話就是想告訴人們,與其做一些無謂的事,亂髮脾氣,折磨自己,對事情毫無幫助,甚至適得其反,倒不如用那些時間來學習;與其胡思亂想,還不如來點實際的,勇敢地去克服困難。”隨後,媽媽告訴我一些騎車技巧和注意事項,並騎上自行車演示了一遍。看到媽媽嫻熟的車技,我又有徵服自行車的信心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重新跨上自行車,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可是在媽媽手中的自行車温順輕巧,怎麼到了我手裏就退化成野牛了呢!車頭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我泄氣了!媽媽見狀,走過來安慰我:“孔子十分謙虛,曾説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孔老先生曾反覆強調過自己不是生來就知道所有知識的人,而是用心尋求知識的人。我經常閲讀《論語》,又怎能忘記!”“那你明白了嗎?”我一拍腦袋,恍然大悟。

我再次自信地騎上自行車,想想孔子為了實現理想,與有志之士周遊列國,我這點小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一次不行,我就試了第二次、第三次……期間媽媽還不時提醒我:“欲速則不達哦!”一天下來,儘管練得精疲力竭,但有滿滿的收穫,我的心情十分舒暢!訓練結束後,媽媽還不忘教導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我拍拍胸口,自豪地説:“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帶給我的啟發和改變遠不止這些。爸爸媽媽常常建議我用孔聖人的話來約束自己:當我抱怨同學不理解我時,爸爸開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我與好友“嚼舌頭”時,媽媽善意地警告我:“道聽途説,德之棄也”;當看到我有不文明行為時,父母總會異口同聲提醒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雖是兩千年前的作品,但其精髓依然對現代頗具啟發性。參與編寫《新論語》的錢寧老先生曾説過一番頗具意味的話:“今日中國的局勢與當年孔子所處環境,有許多相似之處:都面臨着社會和文化的巨大轉變,以及價值觀的重建。理解孔子,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時代;追尋傳統,是為了探索未來之路。”的確,在這個變幻莫測,燈紅酒綠的世界,我們更應該向聖人學習,踏着先輩的腳步,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不受外界的干擾,堅守自己的信念,做個以仁為本的人,繼續弘揚中華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