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七年級寫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幼兒1.77W

人生就如食物一樣,豐富多彩的,有的人生食之有味,有的是無味,有的是酸甜苦辣。以下是關於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七年級寫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1】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人生,是一杯幽香恬淡的茶,裏面漂動着生活的瑣碎,我們只願意去品夢的味,而不願意吞嚥生活的梗。

人生,是一杯無法計量度數的酒,不論怎麼品也品不出它的悠遠和深邃,當你説出它的味道時會笑自己的無知和幼稚。

人生,是一本書,我們在匆忙塗抹即將合上時,卻期望重新來書寫人生,就像一個偉人走過輝煌卻極力尋求凡人的生活。

在這樣的人生中,我們唯有不斷地品味反省,才會有悔悟,才會上進,才能成長。

我們反省,反省在我們手中消逝的文化。古巴比倫壯麗的空中花園,不知道是什麼力量將它疏遠;瑪雅文明在叢林中興盛的歷史,只剩下如此斑駁的身影;就連餘秋雨筆下那充滿暖意和香氣的莫高窟也禁不住歷史的浩瀚和折騰。我們説經濟發展走向文明,可真正的精神文明早已在香氛烈酒、紙醉金迷中迷失了方向。我們像濾波器,濾去了一切的浪漫情懷;我們像電阻,消耗了所有的激情和靈感;我們像電容積攢一身怨怒卻忘了積攢孝義和尊敬;我們像二極管,因為我們學會了趨向利益而忽略了身邊無私奉獻的人;我們更像CPU,學會了算計卻忘了變通。反省我們自己,有誰會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失落?有誰會為了不記得身邊那些默默奉獻的人而感傷?我們比誰都過的好,我們僅僅學會了如何吧自己放在第一位,如何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代價,抑或是為了滿足心裏一個小小的空虛而讓愛自己的人遭難。古有烽火戲諸侯,今有親父自殺為女見偶像。有多少人能夠真誠以待?

反觀古人,他們對待自己的人生反而更加達觀。歷史上眾多的皇帝無不想要留名於後世,向後人們彰顯他們的英明偉岸,莫不宣揚其貢獻之大。然而卻有兩個例外。朱元璋年老時,並沒有大肆宣揚其豐功偉績,反倒是寫下了千古第一碑《御製皇陵碑》,文中用及其樸實平易的文字述説了他早年時期的苦難,不加粉飾;更有一代女皇書寫的無字碑。他們的真,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讓人不得不歎服。

品味人生,品位的是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格拉斯説過,熄滅燭火,才能看見燈芯。就好像走向罕達途中的朝聖者一般,在不斷的反省的途中,享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庸常的生活變得精彩起來,看到陽光下,靈魂在昇華。

  【2】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古人總是説“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許多的美麗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指縫滑落,悄然逝去。這時才會傷感於那份深埋心底的悲傷。人生寂寞而又深情,隨歲月的流逝而顯短暫。它帶走了金錢,帶走了名利,卻留給我們一種事物,那就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品味經典》。

總愛迎着陽光,席地而坐。也許這種情境只能用兩種事物與其相配,一是書,二是音樂。捧一部《傲慢與偏見》,也許你並未真正融入其中,但展現在眼前的分明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紙醉金迷的資產階級,一朵如蓮花般傲慢,美麗的女子浮出水面。她用自己的思想,品行在這個瘋狂而又迷茫的社會中尋求自己的幸福。她證明了什麼是親情,什麼是愛情。這種思緒逐漸散漫開去,那伴隨着十八世紀英國濃重風土氣息的舞會展現在面前,一身身的燕尾服,那卑詐而又充滿期待的目光與四壁純白的舞場是那樣的不和諧。諷刺而又令人心動的話語傳到耳邊,那種不安與渴望該是怎樣的解答?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怎樣去品讀托爾斯泰的話語?我所不解,人生在痛苦與失落中掙扎,遠處那個丰韻美麗的女子深陷其中,哪知這是一片黑暗的沼澤!拋棄了人性與獸性的這種事物該怎樣去命名?也許只有在受傷後,才能深知其害!可生活的大海上,每個人只有一葉扁舟,誰能幫你度過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種對愛的呼喚久遠而又纏綿的`迴盪在耳邊。我們在尋求一種思想的真實性,可它卻被現實無情的誇張了去。“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怎樣才能使人理解到她內心的渴望和紅顏易老的悲傷?世人總是期待着“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閒猜。”得純真。卻總要擔心“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的哀傷結局。爾後,卻又故作堅強,強裝笑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可這種釋懷,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只是奢望。在感情面前,人是那樣的渺小。最後,還是一個人孤寂,悲哀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了。

你也許從未聽過那沁人心骨的二胡嗩吶,也許從未賞過那愁請滿懷的瑤琴琵琶,可當有一天你走盡了人生的荊棘之路,歷盡了生活的冰霜雨霧。你突然發現,只有那一曲《病中吟》讓你潸然淚下;只有那一聲《江河水》才讓你重拾往事。你有感於《高山流水》的博大精深;你彷徨在《霸王卸甲》的緊迫氣氛——

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它永遠閃着耀眼的光。不管身處哪一種潮流之中,他永遠是人們思想的寵兒,精神的支柱。

  【3】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如果有人讓我當最偉大的國王,一輩子住在宮殿裏,有花園、佳餚、美酒、大馬車、華麗的衣服和成百的僕人,條件是不允許我讀書,那麼我決不當國王,我寧願做一個窮人,住在藏書很多的樓閣裏,也不能當一個不能讀書的國王。”這是著名歷史學家麥考萊曾給一個小女孩寫信中提到的。

麥考萊寧願做讀書的窮人也不願做不讀書的富有國王,可見閲讀對他而言的重要性。如果他沒有在仔細考察歷史古蹟的同時飽覽歷史鉅作,能瞭解歷史嗎?能更好地發現文物古蹟嗎?能成為著名的歷史學家嗎?顯然閲讀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曠世之作《史記》,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司馬遷歷盡人生滄桑,身處逆境,卻堅持大量地閲讀優秀文章,是閲讀使他讀懂了六國的興衰,讀懂了文人墨客的不懈追求,讀出了“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的人生哲理。司馬遷讀清了歷史的面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李白不是天生的“詩仙”,他在閲讀中感慨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聖”杜埔也在閲讀中深有體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一定程度上來説是閲讀成就了偉大的人。

魯迅棄醫從文,因為他明白再好的藥也只能醫治肉體上的傷,無法彌補一個民族精神上的空缺,他在閲讀中立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志向,創造出了《朝花夕拾》《阿Q正傳》等大量民族文學作品,使千千萬萬箇中國人“在沉默中爆發”投身到了救國的隊伍中。

如果沒有大量的閲讀的積累,也許就不一定有朱自清的《河塘月色》,也許就不會有矛盾的《子夜》,也可能不會有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閲讀改變人生。當我走進圖書館時看見一句標語“多讀一些好書,智慧一個民族”。閲讀不僅是一種需要,而是陶冶性情的良藥,攀登理想的階梯,提高人生價值的途徑。品味好書時我們才能更好地享有品質的生活,讓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去閲讀更多一些好書吧!( 文章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