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國小學困生的心理輔導

幼兒2.66W

學困生心理輔導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的有關原理,對學困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包括認知、動機、情緒、行為等方面進行輔導。困擾學生最多的是學習心理問題,是非智力因素的積極性沒有被激勵和發揮出來,以致影響正常智力沒有發揮出來。

國小學困生的心理輔導

  下面就對非智力因素造成學習困難的學生,提出積極開展學習心理輔導的幾項具體做法:

  一、講究機制,調節心理障礙

1.幫助學困生建立心理防衞機制。有些學困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就顯得手足無措、孤獨無助、非常感傷,而一旦困難解決後就談笑如常、若無其事,這就需要教師更好地關心和愛護。對於經常受挫的學困生可以採用理喻和比較的心理防衞方式來消除不安,可以援引“失敗是成功之母”、“天道酬勤”等道理來安慰學困生,藉助前人失敗的事例來自勉,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2.增強學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學困生要適應社會、家庭和學校給予其的評價和要求,適應過程會中受到阻礙和干擾,不能達到教師、家長期望的目標,因而造成了學困生的心理障礙。此時,學困生只有主動協調,增強心理適應能力。

  途徑有:

①情感宣泄。學困生在學習上過多的.學習失敗的體驗會產生消極情緒,淤積過久,會傷害自身或遷怒、攻擊他人。教師應主動與學困生談心,帶領他們參加文體活動,觀看放鬆身心的影視節目,釋放心中的消極情緒。

②重組關係。教師要幫助學困生自覺改進自己與學習環境的關係,自己與課任教師、優秀生等之間的關係。調整人際關係的目的就是消除妨礙學習目標實現、造成心理障礙的環境因素和人際因素,取得適應自身發展提高的主動權和人際支持。

  二、講究策略,培養學習動機

1.幫助學困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這兩個觀念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學困生的健康發展,教師應根據學困生的心理髮展水平,積極實施思想道德教育,讓學困生自覺地將學習同個人價值的體現密切聯繫起來。

2.做到一視同仁,恰當評價學困生。教師要正視學困生的優點和缺點,即使批評指正,也要更關心學困生,以避免學困生孤立和疏遠羣體。部分學困生的自覺性差,要及時提醒,在同學困生交流時,説話要有鼓勵性,充分保護學困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3.磨練學困生的意志,使之正確對待挫折和心理障礙。教師要注重培養學困生健全的心理品質,在其他活動中給學困生適當的挫折,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免疫力。同時教師平時應留心觀察學困生的表現,注重預防,對症下藥,加以疏通。常見的疏通方法有談話教育法、激勵法、共同發泄法等。

  三、多用鼓勵,形成良好習慣

在學困生中,有的學生缺乏毅力,自覺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就遇難而退,或轉向教師、同學尋求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的目光鼓勵他們動腦筋,用熱情的語言激勵他們去攻克困難。此時,教師或家長任何一種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於鼓勵的話,都可以使他們產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要給學生講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使他們懂得一個人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的重要性。

總之,在輔導學生學習時,最重要的是教育引導學生學會用腦,要幫助學生克服內部或外部的困難和障礙,使之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其次,要幫助他們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力戒拖延和磨蹭。學校裏的學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在家裏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養成複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此外,教師要教會學生檢查作業的方法,使之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

  四、指導家長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師。父母的心理狀態、言談舉止、教養態度與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和健康成長。不少家長由於望子成龍的期望和無限制的嘮叨、訓斥,對學困生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造成孩子出走和輕生。所以幫助家長掌握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方法,配合學校做好學困生髮展性心理輔導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學校除了通過開辦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訪、心理諮詢室等途徑與家長溝通以外,還可舉辦一些家長的心理輔導講座,使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使家長主動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自覺改善親子關係,優化家庭教育環境,主動配合學校,家校協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總之,學困生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可迴避的問題。儘管他們的人數不是很多,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學校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讓這部分學生能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學有所成,對學校、家庭、社會,特別是學生本人無疑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惟有在情感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給予學困生幫助,才能使學困生重拾信心、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