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與家長共勉的話

1、只是講大道理起的作用多是不見成效的。當孩子的問題還在發生時,我們應該這樣做,心平氣和的:孩子們,你們該完成的工作似乎還沒有完成,那麼,現在把它做完吧。然後靜靜地等待。我相信,在眾目睽睽之下幾次後,他們應該會記得了吧!那麼多雙眼睛看着,該是尷尬的。

與家長共勉的話

養成習慣,該堅持的一定要堅持。最主要的是,在堅持的過程中,懂得控制自己,不生氣。不被壞情緒左右,成為壞情緒的傀儡。

沒有奇蹟,成長的過程是如此艱難與緩慢。我們唯有面對現實,耐心,再耐心,靜靜等待。我也在成長中。再等等,或許情形可以不那麼糟糕。這樣告訴自己。

2、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教育者在運用技巧時的態度,其重要性人所共知。而最重要的態度,卻往往會被我們所忽視。因為在發生衝突時,我們往往會被第一時間出現的情緒左右。雖然在理論上,我們都知道什麼教育是好的。

我們很多人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都是個急性子的人,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意識,時常會被壞情緒左右和支配着。於是發生這樣的小細節,也常常讓自己後悔自責。真的應該改變了,少留些遺憾給自己。

3、一位老師説:“我過去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的未來。現在,我卻有了更為切實的目標,我只關心孩子們現在的情緒和主要的需要。我不再去構想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我只想富有人情味地處理好教室現時發生的各種問題。”

此段話含義很深。看到孩子學習不好,或是有不良的習慣時,便憂心忡忡。經常會説,你這個樣子,長大了該怎麼辦!孩子犯了錯誤,便想到孩子的以後,注意力都在孩子的未來上,而忽略了此時此刻,我應該做什麼,孩子最需要哪些幫助。

在錯誤發生後,也經常會把孩子以前的一些不良行為揪出來,一起痛斥。這樣的行為,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又有何益呢!指責與擔憂解決不了現時發生的問題,不但不能給學生疏導與幫助,反而會讓自己的情緒惡劣,而孩子的實際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未來還很遙遠,於我們遙不可及。已經發生過的,再把它拿出來説,只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多差。會灰心沮喪或產生更強烈的牴觸情緒,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而我們有時就是愛陷在這樣的怪圈裏,愈演愈烈。

“就事論事,絕不攻擊孩子的品行”。這是交流的基本原則。也是有效教育的本質所在。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批評:你這樣的錯誤,都犯過多少次了!為什麼還要再犯,你究竟有沒有腦子……教育者説的義憤填膺,唾沫橫飛,而孩子卻無動於衷。

是我們的言行並沒有觸及孩子的心靈,所以,當他離開後,錯誤會繼續發生。對此情形,我們經常會有很強烈的挫敗感。因為這樣的教育在某些孩子身上,是無效的。所説的話沒有產生任何效力。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又該怎樣做。

教育者可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不能帶有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這樣説,或許更好:你這樣做,我很生氣。你這樣的態度,我也無法接受等等。)我們應該在事情發生時,就事論事,少言其它的,避免孩子牴觸情緒的滋生。看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幫助,以解決問題為主,而不是發泄不滿情緒或興師問罪,新帳舊賬一起算。

而做到這些,還是需要以耐心為前提,態度至為重要。事情需要一件一件地解決,不能着急,着急也於事無補。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去想孩子的未來,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微小的細節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上。關心孩子們現時的情緒和主要的需要。這是在以後的教育中最應該做的。現在做好了,還用擔心未來嗎?我做的不好,需要努力。

4、很少想過,如果能夠認同孩子的感受,他們會覺得自己得到了理解與尊重,可能會有效地減輕牴觸情緒。或許他們知道抱怨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是想一吐為快而已。這時,我們應該照顧到孩子的感受,適當的順勢而為。

5、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也並非易事。一定要學會剋制慣性,嘗試改變固有的想法。多多理解孩子的想法語言和行為,或許,我們以後的日子會更好過些。最起碼,少了衝突,多了愉快。當我們關心孩子的感受時,那時,心的距離就已經拉近了。

6、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批評,包括我自己:

你做事太不負責任了……

學校、家長管不了你,會有公安局管你……

你給你的爸爸、媽媽、老師,還有學校丟盡了臉……

你怎麼這麼笨啊!

……

經常脱口而出的話,竟然這樣刺耳。總覺得自己出發點是好的,所以,有時口不擇言,也會原諒自己。不知道養成習慣後,這些語言會是傷害師生感情的利刃。書上説:“在與學生交流時,應該儘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更不應該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家長牽扯進來。

診斷孩子是危險的,將孩子與別人進行對比也是有害的。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孩子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實現老師對他悲觀預測,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所説的那種人。”所以,聰明的老師儘量不説一些讓孩子覺得自己愚蠢、有負罪感或者心灰意懶、想要報復的話語。他會有意避免激起孩子怨恨報復的詢問和評論。

7、為人師表者既要做到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又要防止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偽善。沒有什麼比虛情假意更能使一個人身敗名裂的了。沒有人能夠裝得關懷體貼、尊重他人而最終不被察覺。只有做教育者的技巧,卻沒有做人的真誠,遲早都會被人識破。在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中,除了表裏一致外,別無他法。

覺得身敗名裂或許嚴重了,但心中並不愛,卻要作出愛的姿態,時間久了,誰都會察覺得到。他一定會是個不受歡迎的人。當一名家長、教師,首先應該是個真性情的人。可以這樣理解吧。生活中也喜歡真性情的人。但若在俗世生活的久了,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或多或少把自己包裹起來。過分真實的袒露不見得好,但表裏不一,一定是我們所憎恨的。做個真誠的人,最起碼活得不那麼累。所以,在孩子們面前更樂得做個真實的人。

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除了表裏一致外,別無他法。否則,不是發自內心的情感,你的眼睛和牽強的微笑已經泄露了祕密。

8、從來沒想過,孩子出現錯誤答案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或許是理解的錯誤,或許他沒聽懂,或許是他的基礎所限。忙着責怪,忙着下結論,忙着生氣,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挫傷自尊。時間很晚了,這道題他依然不會做。這麼淺顯的道理,以前也意識到,但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多麼可怕的習慣。

9、作為一名家長、教師,我的言行是多麼重要。它不但影響着學生,也影響着自己,從而影響着整個事態的變化。我們也會一直要求自己身體力行的做孩子的楷模,也認為自己做的不錯,認真做人,認真生活。並不斷地把我自認為具有傳統文化的思想灌輸給孩子們,卻忽略了自己在言行上的一些極其細微的細節。

孩子們還小,控制力不強,但本質都不壞。如果我們能本着包容的心理,解決問題的態度去對待,允許他們犯錯,願意在他們犯錯的過程中去耐心地引導,或許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點點快樂吧!書上説,教師是教室裏的一個決定因素。個人的方法可以創造出教室裏的情境,個人的情緒也可以左右教室裏的氛圍,作為家長何嘗不也是這樣呢。作為一位家長或老師,擁有巨大的力量來讓孩子們過得痛苦或者歡樂。

他(她)可以成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為鼓舞孩子的火花。可以帶給他們羞辱或者開心,也可以帶給他們傷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況下,一次危機是驟然升級還是逐步化解,一個孩子是獲得進步還是日益墮落,家長或老師的態度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告訴自己,不要着急,不要惱火,不要生氣,換種語氣去對待,換種態度去對待,換種習慣去對待,換種思想去對待,享受和他們一起在犯錯的過程中成長着的快樂,孩子們能愉快地接受,我們是不是會更加快樂呢!我們快樂了,孩子們才會更加快樂埃

標籤:共勉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