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正確識別職場騙術的應對方法

職場1.19W

很多騙子利用了求職者的心理誕生了許多職場騙術,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頭腦清晰,正確辨別。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職場騙術的應對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正確識別職場騙術的應對方法

  職場騙術的應對方法

1、 只要你交錢,公司隨便進。

通過面試收費或入職收費來騙取財物,這類低級騙術是不關注面試質量而三言兩語無關痛癢的提問後,就宣佈錄取,然後關心的重點是收費及解釋收費的用途。比如説是服裝費,培訓費,證件費,體檢費等等,此類騙術現在更多的是偏向收取培訓費用這一塊。

應對之策:正常情況下招聘和麪試入職過程中是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果遇到收費的情況要留心眼,判斷不定的時候,就拒絕。

2、 派車來接你,實為來劫你。

派車接應聘者打劫。假裝招聘公司,要求隨車或自車往或前往比較偏遠的公司面試,再實施搶劫。一般人才市場招聘後半段時間基本上會要求你現場招聘高峯期一過,一般很多市場都會降低門進門標準,甚至大門敞開,這樣也就導致很多閒雜人員進場,一些騙子利用一些企業離開的空位,假裝招聘單位套取資料和獵取受騙對象,然後給電話説公司緊急招聘,讓你前往某個地址跟車或者給你一個偏遠地址,讓你過去再打手機聯繫,然後派摩托車來接,中途實施搶劫手機手袋什麼的。

應對之策:此類詐騙有個特點就是通常用手機聯繫,詐騙者為防止應聘人查詢和警覺,通常都是對你的諮詢和要求是有求必應而且是很有誘惑力的答覆,他們最大的目的是要你最短的時間去踏進他們設置的陷阱。一般情況下,企業收集回去的資料都是交由相關需求部門審核,有意向後由專人用座機通知面試。且通常涉及待遇的問題都是在面試過程中談論。一般不會在初次面試中答應你的待遇要求。

3、 約你去吃飯,劫財劫色沒商量。

此類型詐騙多是針對年輕貌美的女性應聘者,帶到一個辦公室面試後,面試的時間故意拖到吃飯的時候,然後很熱心的邀請你邊吃邊談,很多應聘者感覺備受重視受寵若驚,在吃飯的時候通過喝酒喝飲料或者其他方式,來達到劫財劫色目的。

預防之策:網上註冊的簡歷儘量不要填寫太多個人資料,一般情況下到用人單位複試時還須再填資料,所以網上簡歷只需把你的工作經歷和能力表達清楚,對容貌沒有特別要求的崗位,簡歷無須貼照片,另外聯繫方式只留手機號碼,儘量不留QQ。不接受飯局和其它飲料食品,實在盛情難卻的話就偷偷撥打熟人的電話,然後假裝急事處理脱身。

  打死你都想不到的職場騙術

1、畫餅充飢型:“公司正在計劃上市”

誰不希望自己的公司是500強,即便在500強當個前台,也比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當主管有派頭。公司的發展前景是員工最牽掛的事。為了給大家一個“可預見”的未來,在這以“IPO論英雄”的市場上,還有什麼話能比對員工説“公司要上市”更振奮人心?但小心上當。

【專家點評】上市是個複雜的資本運作過程,除了公司的規模和經營狀況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左右一個公司是否能最終上市成功。老闆口中的美好預期,不該成為你選擇工作平台的重要指標。對於此類信息,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和職業定位來判斷當前平台的好壞才是首要標準,在工作實踐中積累核心競爭力,為發展奠定基礎。

2、空頭支票型:“年底會拿出盈利分紅”

人才難找,企業急跳腳,已是不爭的事實,用“空頭支票”招兵買馬日益常見。年輕人只怪自己年輕沒經驗,輕信了美好的“承諾”。

【專家點評】空頭支票確實惹人厭,但也不奇怪,中國職場的現實就是,國企、事業單位有穩定的福利保障,民營企業完全自負盈虧,在獎金、紅利等發放問題上,自然只能視企業的經營狀況而定。洪向陽提醒,在擇業時,福利待遇的確是一大考量指標,但從職業生涯長遠角度看,這是否是首要考量指標,要依據個人職業發展階段來分情況處理。如果個人還處在職業成長期,屬於積累階段,甚至有的還只是兩三年的職場初學者,選擇一份能快速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工作技能的平台,則更為明智。須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拿高薪,先要有拿高薪的資本。

3、偷樑換柱型:換職位換工作內容

必須承認,有那麼一些“心機”很重的用人單位,對於一些招聘難的崗位採取“掛羊頭賣狗肉”的招數,目的是把人“騙”進來幹活。一些缺乏經驗的職場新人,對行業、崗位都缺乏瞭解,往往稀裏糊塗地落入了陷阱。

【專家點評】這種情況在就業市場上比較普遍,想躲開,就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招數。首先,面試時,儘可能問清應聘崗位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從HR或部門經理的回答中你能得出一個初步判斷;然後,在簽訂勞動合同時,關於崗位的條款,務必進行詳細約定,明確崗位名稱、工作職責與內容等,以免用人單位隨意更換你的工作崗位。

4、報喜不報憂型:信息披露不完整

“家醜不外揚”、“報喜不報憂”在招聘中也隨處可見。面試時,公開的信息往往會將該公司的未來描述得前程似錦,對一些負面的信息往往守口如瓶,職場新人可能會因為信息不足而難以做出客觀判斷。

  揭祕大學生遇到的職場騙術

一,入職先交培訓費

這類公司分兩種手段。第一種是大家都多少聽説過的,入職要求你先教培訓費獲取專業證書,然後才能辦理入職手續。這不僅存在與小公司,某些知名的保險公司也經常這種套路。但好在這種騙術一般都會被識破。同學們只要有心都會避免上當受騙。下面這種才是防不勝防的。

小A剛畢業,在海量投遞簡歷後,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面試很順利,從面試到商談試用事宜再到來上班,去也均沒有向小A要過一分錢。這也讓早有防備的小A放下了警戒心。當時人事與小A説的是先帶薪試用一段時間,然後看她表現再考慮是否錄取。小A為了獲得認可很努力的工作了一個月,人事突然過來跟她説她的專業能力不夠必須要參加公司培訓,培訓費用500元,小A頓時感到形勢不對不太願意。結果人事告訴她不培訓的話她將無法勝任目前的工作,只能辭退了,當然這個月的工資也不會發給她......

小A的遭遇決不是個案,有很多大學生都面臨着這樣那樣的陷阱,對於以上騙術,筆者提示,一般正規的公司會向求職者説明試用薪資標準,即使沒有通過試用或因過失被辭退,求職者也會得到相應的薪酬。任何招聘單位都無權向求職者或在職員工收取費用,變相斂財是違法行為。遇到上述問題,可以選擇儘快抽身,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二,只“試用”不聘用

小B畢業後應聘到了一家比較不錯的大公司,職位也相當的可觀。但面試時人事承諾要通過三個月試用期才能給應聘的'崗位。雖然小B 有些疑惑但還是同意了,畢竟大學生對大企業是有相當程度的美好幻想的。小B試用期薪資比較低,工作也相當累,每天都要堅持加班到10點才能回宿舍。但小B為了轉正也就認同了當下的辛苦。

3個月後,人事想小B表示,小B應聘的崗位“人職不匹配”,因此小B的試用未通過。小B問了一起來實習的其他同學,全部被辭退了......

以上騙術是企業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需要時以虛假職銜吸引大學生臨時工,所謂臨時工就是業務集中時期拼命用你,等試用期一過即將轉正的時候,就以各種理由解聘。這種情況是很難避免的,筆者建議大學生,只能是學會閲讀勞動合同,不要事不關己。簽字之前要認真閲讀勞動報酬,工作內容以及合同期限之類的細節。如果能做到談話錄音及文件拍照就能更穩妥一些,這將是你秋後維權的證據。

三,“儲備經理”變電話銷售

這種情況也是分兩種,第一種在網站上張貼的招聘啟事寫着“XX經理”崗位,但是面試的時候,人事會説這個崗位已滿,説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優秀,要不要嘗試做電話銷售......這種情況還算是隻浪費了你面試的時間而已,但下面這種就有些過分了。

小C在網上投遞了一家物流公司“儲備經理”職位,精心準備了一番後去面試也順利通過,小C很是高興。結果培訓了三週後,人事找來小C跟他説,儲備經理要從底層瞭解業務,需要做一個月的電話銷售......

此種情況不僅浪費了小C三週的時間和心情,更可能導致小C錯失了其他重要的機會。對求職者本身是很有影響的。筆者建議在網上看到招聘信息時,要注意崗位要求部分是企業原創還是套用模板。另外在接到面試邀請電話時,要用於提問工作細節方面的問題。一旦入職發現不符合預期不要妥協和僥倖,事實證明你已落入陷阱。

四,崗位模糊,薪酬縮水

這裏提高的崗位模糊就和上面“儲備經理變銷售”類似了。一般在面試的時候,人事的一面基本上不會透露太多的信息,經理的二面才是獲取信息的關鍵。如果經理對你的崗位模稜兩可,把你寫在簡歷上的所有技能都想利用上,這就已經是一個工作分工不明確的企業文化影響下充分的體現了。、

薪酬縮減也是一個常見問題,小D面談時承諾薪資是4000元,結果勤勤懇懇加班還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一個月堅持下來,小D只拿到了2400元的薪資。追問之下人事才勉強説,被扣了各項服裝費,材料費,培訓費,税費等之類莫須有的費用......

此種情況筆者建議,大學生求職一定要提前瞭解一下,税前税後以及五險一金等相關計算方式。在面試時不管對方如何模糊説辭,但你要問的明確,提出的也要果斷,並在簽約的勞動合同上註明。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舉報維權。

五,中介名企待招

這件是我親眼見過的一件事。有一次和朋友們唱歌。是在網上定的一家離公司最近的KTV。剛一進門最顯眼的就是對着門供奉着的關老爺和整個房間的大海報。上面寫着“500強名企代招,包通過”當時我們還以為走錯了。後來上了三樓的KTV才知道這是KTV的第二業務。我們唱到中途就離開了,因為我們發現這家KTV可能存在非法營運的項目。但就是這樣一家KTV,承接這名企代招的業務,明顯就是斂財陷阱。

小E就遇到了這樣的黑中介。小E還沒畢業就接到中介電話,只要500.元就能保進500強的推銷廣告,小E一時鬼迷心竅就相信了對方聲稱的所謂“門路”。但是未來的一個月裏小E都沒有找工作,一直在等待通知。打電話過去對方一直説只要有消息就會聯絡......到最後乾脆就換個人接待裝不認識了。

遇到明顯不符合常理的廣告,就一定要警惕,不要輕易落入陷阱。


標籤:騙術 職場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