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關於強化就業導向理念打造就業指導平台

職場1.01W

論文摘要:文中在分析高職院校就業工作面臨困難的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院校應明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教育、創業教育,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完善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工作,逐步實現“就業指導理念人本化,就業指導工作系統化,就業指導人員專業化,就業指導服務全程化,就業指導形式多樣化,就業指導責任全員化”的目標。

關於強化就業導向理念打造就業指導平台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迅猛發展,招生數量逐年增長。有關“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高職教育如伺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高職學生如何就業的話題備受關注。畢業生就業是學生關心的熱點,也是家長們和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如何搞好就業指導工作,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嚴峻的問題。

 一、目前高職院校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

高職院校辦得成功與否,一條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看其畢業生是否受到社會歡迎,是否有較高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目前。高職院校在就業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有:一是院系分級管理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剛剛建立而尚未實現有效運轉,還沒有探索出相適應的全程化、全員化的工作模式,更無法開展個性化服務,就業指導工作僅僅停留在舉辦講座、現場招聘、提供信息等方面,沒有形成規範化、科學化、系統化、多元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二是就業指導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缺乏專業的、高素質的職業指導師;對就業指導研究還停留在初淺階段,缺乏高質量的適合就業指導的教材。

三是社會對高職學生在認同上存在偏差。當前社會上存在“人才高消費”現象,在許多地區的招聘會上,一些用人單位將高職畢業生拒之門外,人為地加大了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度。現行的人事管理體制、用工制度、畢業生待遇等因素也對高職學生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造成許多行業(基層)急需大量的具有實際技能的新生勞動者,而大批高職畢業生卻找不到發揮自己作用的崗位的現象。

四是高職畢業生還普遍存在着不良的就業心理,如只注重自身需求,不考慮社會實際,不願從事基層工作,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經受不住擇業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情緒失控等。許多高職學生對自身無法合理定位,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高職學生還難以接受就業崗位大眾化的現實,沒有做好從—個普通勞動者幹起或是獨立創業的準備,不適應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動的市場化趨勢,找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結果是從“有業不就”到“無業可就”。

  二、就業工作思路及對策

鑑於高職院校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及問題,高職院校應在工作總體思路中明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就業教育、創業教育。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完善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工作,把就業作為系部領導、就業幹事和輔導員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全力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的任務,逐步實現“就業指導理念人本化,就業指導工作系統化,就業指導人員專業化,就業指導服務全程化,就業指導形式多樣化,就業指導責任全員化”的目標。具體來説,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就業指導理念人本化

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現代職業指導和生涯輔導理論是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豐富的人本主義思想。因此,就業指導工作應確立以人為本的就業指導理念,對高職院校來説就是“以學生為本”。人本化理念要求我們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樹立為學生成才服務的意識,徹底改變過去“管”就業的思維模式,變“就業安置”為“就業輔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前提,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主動競爭意識和創業意識;應以人的發展為主旨,注重培養學生選擇和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應做好擇業心理教育,使大學生以積極的、健康的心態應對社會選擇。使我們的畢業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徵、個人能力及職業價值觀來進行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就業指導服務是一項服務學生成人成才的工作,其目的在於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與完善,這也是深層意義上的人本理念人本服務的標誌就是要體現“親情、周到、温暖”,全體教職員工要像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每一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為學生提供熱情、周到、優質的服務,從而讓學生滿意,讓用人單位滿意,讓社會滿意。"

(二)就業指導工作系統化

1.從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切入,力求實現“產銷”鏈接

解決就業問題的基礎環節要從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人手。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要瞄準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走向,在廣泛調研的前提下,組成由行業、企業、學校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對人才需求預測、產業發展前景分析、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安排、主幹課程設置、能力結構要紊、專業開辦條件以及專業建設的社會可利用資源等方面進行評議、論證、審核。通過這種產銷鏈接的形式,學校專業設置的定向才是明確的,專業建設的目標才是清楚的。同時,由於社會需求的不確定性,應及時進行專業調整、改造,同樣需要這種產銷鏈接的形式,給予專業建設以新的內涵。

高職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正確定位。才能辦出特色。首先,高職教育要堅持以社會需要為目標。堅持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根據崗位和崗位羣需要,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應用型人才。其次,在專業設置上,要突出地方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第三,專業建設應堅持“就業主導型”,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以就業為主導,形成有利予就業的教學鏈。做到教室、實驗室和現場相結合。書本教育和技能操作並重,使學生在校時與社會近距離,畢業時與社會零距離。

2.面向就業崗位需求,實施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做起,進行教學體系的改革,努力打造訂單式的培養方式,在滿足用人單位對應用性人才的需求方面做出努力:

2)實施訂單培養試點。高職院校可瞄準市場需求,主動根據用人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包括實施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等各方面的調整,適應了企業技術崗位對技術、工藝、技能性專門人才的需要,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很快能進入職業環境,適應技術要求,安心崗位工作,用人單位非常歡迎這類訂單培養方式,這種方式也減少了企業在崗前培訓所需花費的人財物方面的投入。

3)推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相結合的方法。以往的畢業設計方法正逐漸被畢業設計、崗前訓練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三合一”方式取代。畢業設計環節大都放到企業中去進行,同時進行上崗前的訓練,企業通過這一環節,瞭解畢業生並作為企業接收的考察過程。

4)建立多證培養制度。高職教育要鎖定“兩強”(比普通本科生動手能力強,比中專生知識能力強)目標,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多證書”可使學生既具備第一崗位的任職能力,又有轉換崗位的適應能力。它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性、多變性需求。因此,應逐步將多證書培養制度化,即正式納入教學計劃安排,組織評估,檢查實際成效。實施多證書培養制度,既是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重要保障。

3.學院統籌、系部負責,搞好就業指導工作的規劃、管理和考核

就業工作是否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構的良性運作。高職院校應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的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協調統籌全院的就業指導工作。系部應成立就業指導工作小組,由系領導、教研室主任、就業幹事、輔導員組成,具體承擔系部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形成院系兩級協作運行的就業指導及服務體系,理順關係,既保證院級統一管理和考核,便於宏觀調控,又直接面向系部學生,便於微觀搞活。

(三)就業指導人員專業化

擁有高素質的就業指導人員是開展高水平的就業指導工作的人才保障。應儘快提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將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整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之中,努力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不斷加強對現有就業指導人員的培訓,逐步建立一支具備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律、勞動人事學等相關知識的專業化、職業化師資隊伍。

(四)就業指導服務全程化

學生擇業觀的形成是一個連續的漸進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和積累。因此就業指導不應該侷限在臨近畢業階段,應貫穿全過程。就業指導工作必須從一年級開始,對學生職業生涯進行一個全面的、詳細的、具體的規劃,向各個年級的學生介紹就業的最新動態,而並不僅僅只侷限於畢業生。通過三年的就業指導過程,逐步構建“入學初引導教育、入學後滲透教育、實習中跟蹤教育、畢業前強化教育”的全程化服務體系。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1.通過提早開展就業指導教育,使每個學生明白國家的就業政策是“雙向選擇,自主擇業”,讓學生明白學生是就業的主體,使學生樹立起危機感和憂患意識;

2.通過就業指導教育,使學生能夠面對現實,轉變擇業觀念,樹立起“為了明天的就業,今天要努力學習”的良好心態,確立奮鬥目標和今後職業理想;"

3.通過就業指導教育,幫助學生在就業和人生方面得到科學規劃,啟發學生認識自我,從性格、能力、專長、價值觀、事業興趣、心理測試等提出人生規劃;

4.通過就業指導教育,傳授學生求職技巧,包括應聘信、面試、服裝、社交儀態、化粧、角色體驗等得到必要的培訓,使學生能真正做到面向市場,提前做好就業準備。

(五)就業指導形式多樣化

高職院校也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途徑有:

1.聘請相關專業教師或職業輔導專家對學生做就業形勢政策分析、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諮詢服務、求職技巧等方面的講座,提高學生整體就業素質。

2.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平台,同時,還應該加大畢業生就業信息和就業狀況的分析和調查,建立校友會。

3.拓寬渠道,擴大畢業生就業的領域。隨着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大學生就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就業單位既有國家機關、國企、三資企業、事業單位,又有民營、股份、個體等企業,而後者愈來愈多。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是在基層,在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一線。高職院校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業能力,要注重培養學生“白手起家”創辦小企業的精神,使更多的謀職者變成職業崗位的創造者。

4.瞭解市場需要,掌握用人動態,舉辦人才招聘會。

(六)就業指導責任全員化

如果説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那麼它的順利實施也一定要涉及此工作方方面面的人的共同參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高職學生在職業社會中的競爭能力。理應成為全體師生員工的責任。輔助開展這項工作的人員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高職院校各級領導、學校就業指導專幹、學生管理工作者、專業教師、心理諮詢人員、行政人員及後勤服務人員、社會各界等等。所謂全員的概念,就是要調動校內外所有涉及和關心大學生就業工作和職業發展的所有人士的關心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