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關於高校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

職場1.16W

  一、高校就業指導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

關於高校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完整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仍然是主要面對畢業班,基本上還是侷限於信息發佈、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就業指導急需有完整的課程、科目和服務。具體講,就業指導課程應該涵蓋“四大體系”:“專業知識技能體系”,如學習方法指導、介紹新思想、新觀念、幫助個人完善知識結構等;“健康成才體系”,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體系”,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誠信意識的引導,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利益受到侵害時,能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職業發展體系”應使大學生了解職業對人的要求,職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關係、自我優勢分析、侷限性判斷、並可藉助於心理測試,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達到對自我及其適應職業的判斷。

  (二)、根據大學不同階段的特點安排就業指導課程並有所側重

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對職業對社會的瞭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於一年級大學生,應着重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特別是發展性的指導。使學生順利實現由中學到大學的角色轉換,並進行人生觀、成才觀教育,認識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以及適應的職業。

對於二年級大學生,應着重進行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提升。幫助學生分析自我特長、優勢和侷限,向他們灌輸自身綜合能力在今後就業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使他們開始具有就業的壓力和危機感、緊迫感。在這階段可請能力較強、全面發展的高年級學生與他們座談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請事業有成的校友談工作體會和社會需要大學生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和能力;也可請企業家談他們對人才的要求等等。

對於三年級的大學生,應着重提供儘可能多的鍛鍊機會。要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或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調適。學校可以聯繫定點單位,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提前走向社會,參與實踐鍛鍊。

對於畢業班大學生,應針對畢業就業期間的問題進行指導。指導主要圍繞價值觀的引導、就業形勢、信息服務、政策諮詢、技巧商談、心理調適等方面展開。這個階段,鼓勵學生主動走向社會尋找自己的鍛鍊機會;同時學校應為畢業班學生牽線搭橋、多方聯繫,給學生提供必要的鍛鍊機會和便利條件;也可以聯繫有關單位給予學生參與做課題、做項目的機會:使畢業班學生從中瞭解社會、瞭解企業、瞭解有關工作的常識,在思想上、能力上做好畢業就業的準備。"

  二、加強高校就業信息化網絡建設。拓展服務平台。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途徑的技術、信息和互動含量

利用網絡,在網上建立應屆畢業生簡歷庫,介紹面試技巧,製作履歷,應試心態等實戰知識。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加強信息收集力度,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用人單位需求信息。要應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及時反饋畢業就業信息,作出人才需求的分析預測,應進一步擴大與用人單位的合作,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充分發揮高校這一就業主體的作用。當前,要重點研究、探索和放大網絡求職功能,讓網絡招聘“動”起來,提高網上投遞的有效性和網絡就業的成功率,使網絡真正成為人才供需雙方便捷交流的平台。

  三、探索多方位的就業指導模式

  (一)實踐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最終目標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最終目標:一是幫助學生“知己”,即使學生在瞭解自己的興趣、性格、愛好、能力、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和職業定向。二是幫助學生“知彼”,即要通過信息網絡讓學生及時瞭解社會需求及要求。

目前,高校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一般分為五大主題:職業生涯的發展與規劃、求職擇業的準備、求職擇業的基本程序、求職擇業的方法與技巧、我國現有的就業政策與就業形勢分析。許多高校引進“畢業生職業素質測評量表”,主要是對畢業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觀進行測評。這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科學、理性地認識自己的職業發展傾向,另一方面也便於老師針對不同的畢業生情況進行更為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另外還有一些指導模式也值得探討和借鑑,如模擬競聘、面試闖關等。

  (二)就業指導體系實施過程中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第一、重視擇業觀念教育。高校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幫助大學生將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將祖國需要和個人價值的實現結合起來,樹立全方位就業和敢於競爭的意識,在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當前特別要引導畢業生樹立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建功立業的思想觀念。

第二、注重融人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高校就業指導體系應將素質教育滲透其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一是適應職業需要的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創造能力、決策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等等;二是適應變化的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如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思維和創新能力等等;同時還要培養他們具有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和求知慾望。這些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大學生就業後能不斷地挖掘自身潛力,主動適應複雜多變的競爭社會。"

第三、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大學畢業生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在傳統求職指導教學中融人創業意識和自立精神的培養,使大學生逐步意識到不能僅滿足於做現在就業崗位的競爭者,而應該成為就業崗位的開拓者和創造者。

第四、強化畢業生擇業的心理諮詢。引導學生儘快走出各種心理誤區,幫助他們消除各種心理疾患;掃除學生在畢業就業過程中的心理障礙,使他們能夠擺脱一切精神負擔,正確認識社會、評價自我;能以平靜之心態、坦蕩之胸懷,接納就業的挑戰,容世界之萬象,因己制宜地確立擇業目標,不失時機地把握機遇,努力進取,頑強拼搏,真正實現“英雄有用武之地”。

四、建立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社會服務網絡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仍處於“政府誘導型”,即較多由各級教育部門和高校採取各種措施和政策,引導和推動畢業生到市場擇業。但隨着畢業生的逐漸增多,就業市場需要逐步向“市場主導型”轉變,即主要依靠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作為社會人力資源配置的主渠道。充分發揮企業、社區、中介組織、羣眾團體、網絡媒體等在社會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分工協作,在已經成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等現有機構、載體和機制的基礎上,及時瞭解畢業生就業情況,建立和完善一個動態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網絡,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當作社會系統工程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