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實施“123”就業指導工程論文

職場1.67W

論文摘要: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實施“123”就業指導工程,即:構建和完善一套就業指導工作機制,落實兩個支撐和實施三項制度,是全面提升高職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重要舉措。

實施“123”就業指導工程論文

論文關鍵詞:核心能力,就業指導,高職學生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政府、社會、學校關注的焦點;此外,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完全散去,進一步突顯出了社會就業矛盾。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

一、高職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內涵及特點

就業核心能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礎上加以提煉的,能區分其他學生的特有的個人深層能力,並支撐畢業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進行主動競爭的綜合能力。高職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可以模仿和學習他人的個人簡歷、面試技巧、自我推銷的技巧等,但個人的就業核心能力卻是無法複製的。因此,就業核心能力是高職生實現成功就業的根本保障;是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是顯現職場價值,從而獲得晉升的強大支撐。

具體而言,高職生的就業核心能力包括工作勝任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工作勝任能力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基礎,是通過展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工作,並在工作中證明自己能勝任從而保持工作的能力。因此,具備工作勝任能力是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成功踏入職場的必要前提。職業發展能力是學生擁有可持續發展職業生涯的關鍵,是學生在工作穩定後,通過不斷提高自身職業價值、展現核心競爭力,獲得職務晉升、薪酬提升的機會,從而在職業發展道路上不斷前行的能力。因此,具備職業發展能力是學生競爭優勢的源泉。

綜上所述,高職生就業核心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關係到學生的成功就業和職業可持續發展。與一般能力相比,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獨特性。就業核心能力是求職者特有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個體能力,無法輕易被競爭者模仿;是學生在求職和職業發展過程中凸顯的競爭優勢,充分體現出求職者的專業素質、品行特質、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特徵。第二,延展性。就業核心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知識積累、技能錘鍊、素質提高的基礎上培育而成的,是可以通過適當途徑和方式進行培養和提升的。同時,就業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的耐力和韌性,競爭優勢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喪失。第三,綜合性。就業核心能力不是對高職生某方面能力的要求,而是全面素質的反映,既包括專業知識、實際工作能力、性格、態度、自我形象等外顯特質的要求,也包括動機、品質、價值觀、自我認知、角色定位等內在特質的要求,是大學生思想、心理、知識、技能、身體等的綜合表現。

二、提升高職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措施

實施“123”就業指導工程,是全面提升高職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重要舉措。“123”就業指導工程指的是構建和完善一套就業指導工作機制,落實兩個支撐和實施三項制度。

1.構建一套立體化就業指導機制:提升高職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根本

針對不同年級段學生,構建立體化就業指導機制,全方面地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我、瞭解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培養他們的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職業指導工作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①大一為了解期。這一時期我們以入學教育為契機,通過介紹院系的發展、學科與專業的設置、教師隊伍的構成、培養方向與途徑等方面的情況,使學生對自己所在的院系和所學的專業有比較詳細和清醒的認識;再次是讓新生明白大學的學習任務、管理方式,以及個人發展的目標與規劃,通過介紹職業選擇與發展定位、人才供給與需要、就業政策與形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人才觀,科學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與職業選擇。②大二為內化期。這一時期可以向學生灌輸“學習與實踐齊頭並進”的理念,踐行“三早”措施,即:“早規劃、早內化、早實踐”的可行性實踐方案。要求學生充分認清自身的特長和能力,根據自身特點,培養和發展同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培養自身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充分挖掘社會、家庭、教師、同學等各方面的人力資源,去企業進行崗位角色體驗,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的技能通過社會實踐內化成自己的東西。③大三為收穫期。學校利用畢業前後這一特殊時期,針對畢業班學生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紮實有效的畢業教育工作,例如:簡歷設計大賽、求職技巧講座、名企老總座談會、入職適應教育講座等,積極激發畢業班同學熱愛祖國、熱愛母校、成長感恩的思想意識,養成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道德品格;引導畢業生積極面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順利實現從校園人到職場人的身份轉變。同時進一步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蒐集各類招聘信息,並通過例會、QQ羣、飛信、櫥窗張貼等各種方式發佈。此外,突出畢業生的個性化指導,建立完善“雙困”畢業生就業幫扶機制。在掌握學生共性的基礎上,承認差異性,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並根據其特徵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同時,以高度的責任感關心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羣體、就業困難學生羣體的工作,通過重點培訓、重點指導、重點推薦,對“雙困”畢業生實施“一對一”的就業服務,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努力幫助他們緩解因就業壓力而產生的焦躁情緒和心理負擔,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實現就業願望,從而增強畢業生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業指導工作不應該僅僅着眼於學生的初次就業,而應該更加註重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今後的可持續發展。畢業生要想獲得高質量的就業和獲得今後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兩個方面的支撐,一是以團隊協作精神、吃苦精神、自主學習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文精神,二是表現個人能力特質的某個方面的特長。在當今激烈的就業形勢下,這兩個重要支撐,不僅體現了一個畢業生求職擇業的就業核心能力,而且也是他在就業崗位上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保證,是其獨有的、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的精神特質和特殊能力,這對畢業生順利求職、成功就業和職業生涯的良性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2.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個人特長,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錘鍊大學生的就業力,學校應積極開展各類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使他們的社交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創造能力等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揮,從而最大限度地施展個性、激發潛能。此外,學校應嘗試“專長”、“特長”人才培養,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踐載體,鍛鍊學生的個人特長。例如,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具備製作簡歷的技能,提高學生求職簡歷製作的整體質量,學校可以在舉辦“簡歷設計大賽”的基礎上,開展“完美簡歷製作”活動。通過首期簡歷製作指導講座、二期簡歷製作和上交,除了幫助學生掌握簡歷製作技巧之外,還讓學生在瞭解單位用人需求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針對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要求,展示自己與之相匹配的素質和能力,避免以不變應萬變,對所有用人單位都投放千篇一律的簡歷。此外,針對勞動力市場急需、緊缺的人才類型,學校可結合專業特色,以系列技能大賽為創新載體,推出“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特”的人才培養模式,落實兩個支撐,實現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培養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真正對接。

3.實行三項制度:提升高職生就業核心能力的保障

1)實行導師制。為充分調動全校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由校系部領導、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擔任畢業生的“就業導師”。“就業導師”扮演的角色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者、家長的代理人,而且還是心理輔導員、職場知識介紹者、勞動力市場信息提供者。負責為學生在就業觀念、職業素質、求職技巧、個人形象設計、擇業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專業知識諮詢服務,使學生在用人單位面前充分展示自我,達到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三方滿意。“就業導師”將採取“結對子”、“一幫一”等方式,通過面談、QQ來聊天、電子郵件、電話督導等形式對畢業生進行就業輔導,突出個性化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指導。在交流過程中及時瞭解學生就業情況,並在就業觀念和就業技能上給予指導,幫助解決學生職業規劃不清、就業心態不穩、就業信息不靈、就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使他們儘早地融入到新的社會工作環境中。

2)實行責任制。為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全校應堅決貫徹“全員參與、全過程服務、全方位落實”的工作思路,成立由各系部領導任組長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畢業生就業責任制。上至領導,下至普通教師,全員動員,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源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崗位。營造全校上下人人關注學生就業、全員參與學生就業的良好氛圍。同時,專人負責就業信息落實體系,對日常就業信息和招聘會信息,分別通過“收到信息—發佈信息—指導學生—追蹤回訪”的流程,瞭解學生投遞簡歷、面試等就業中間環節,加強學生簽約的落實和學生的後續推薦。

3)實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制。為掌握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動態趨勢,瞭解畢業生質量、工作流向和用人單位意見,學校還應實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該制度目的是要了解畢業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後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綜合運用以及適應工作程度等情況,這為調整和改進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並極大地提高了畢業生的市場適應性和就業競爭力。此外,通過實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制,選出學校優秀畢業生及創業典範,歡迎他們回母校作報告,並宣傳他們的成功之道及先進事蹟,從而對新生進行專業思想、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在校學生順利走向職場。

參考文獻

1 範澤瑛,謝超,高磊.關於畢業生就業力培養模式的初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0.

2 吳薇. 生涯發展觀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08,10.

3 向從武. 略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7,5.

4 謝志遠.關於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