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大紅袍茶藝表演解説詞開場白台詞

致詞1.32W

大紅炮,茶之王者也。生於武夷峭崖懸壁之間。自然純粹,品高自顯,向謂“巖茶之首”。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紅袍茶藝解説詞,僅供參考。

大紅袍茶藝表演解説詞開場白台詞


更多熱門的茶藝表演解説詞(↓↓↓詳情入口↓↓↓)

☧鐵觀音茶藝表演解説詞

☧大紅袍茶藝表演解説詞

☧黑茶茶藝表演解説詞

☧普洱茶藝表演解説詞

☧紅茶茶藝表演解説詞

☧綠茶茶藝表演解説詞


  大紅袍茶藝解説詞【篇一】

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不僅是風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葉名山。提起武夷山,不少茶人都知道,這裏是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如今盛產武夷巖茶。提起武夷巖茶,則普天下茶人都渴望能有幸品到中國茶王—大紅袍。大紅袍是清代貢茶中的極品,乾隆皇帝在品飲了各地的貢茶後曾題詩評價説:“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頤。,現在我們就請各位嘉賓“當回皇帝過把癮,品嚷茶王大紅袍”。

第一道:恭迎茶王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武夷山“曲曲山迥轉,峯峯水抱流,陰陽相激盪,和氣滿六合。在碧水丹山的良好生態環境中,所生產的大紅袍“臻山川精英秀氣之所鍾,品俱

巖骨花香之勝,。現在茶藝小姐正在為我們請出名滿天下的茶王—大紅袍。

第二道:焚香靜氣

茶須靜品,香可通靈,沖泡品飲茶王,更要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我們焚香一敬天地,感謝上蒼賜給我們延年益壽的靈芽;二敬祖先,是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把靈芽變成了珍飲;三敬茶神,茶那赴湯蹈火、以身濟世的精神我們一定會薪火相傳。

第三道:滌淨心源

在沖泡大紅袍之前先要用泉水洗手。洗手時,洗掉的不僅是手上的灰塵,而且洗淨了心中的凡塵,讓自己的心變得純潔、空靈,只有這樣才能從容不迫地泡出大紅袍的神韻。

第四道:喜遇知已

這是請大家賞茶。清代乾隆皇帝在品飲了大紅袍之後曾賦詩説:“武夷應喜添知己,清苦原來是一家。,這位嗜茶皇帝,不愧為大紅袍的千古知音。大紅袍外觀“容貌如鐵,資質剛勁,,確實不如一般的名茶那麼娟秀,但是,內質卻風味恬淡,飲之能使人的精魂不覺酒然而醒。現在請大家細細觀賞名滿天下的大紅袍,並希望各位嘉賓也能像乾隆皇帝一樣,成為大紅袍的知已。

第五道:大彬沐淋

時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製作的紫砂壺貴逾黃金,被後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常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在茶人眼裏“水是茶之母,壺為茶之父”。要衝泡大紅袍這樣的茶王,只有用大彬壺才能相配。

第六道:茶王入宮

即把大紅袍請入茶壺

第七道:高山流水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這傾瀉而下的熱水,如武夷山的瀑布在鳴奏着大自然的樂章,請大家靜心聆聽,希望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鳴。

第八道:春風拂而

即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而泛起的白色泡沫,以便使茶湯更加清澈亮麗。

第九道:烏龍入海

武夷山人品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大紅袍屬於烏龍茶類,其湯色呈亮麗的唬琅色,出湯時如皎龍吐水,我們把頭一泡的茶湯用於燙杯或直接注入茶盤,稱之為“烏龍入海”。

第十道:一簾幽夢

第二次衝入開水後,茶與水在壺中相依偎,相融合。這時,還要繼續在壺的外部澆淋開水,以便讓茶在滾燙的壺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味,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巖韻。這種神祕的感覺,恰似一簾幽夢。

第十一道:玉液移壺

沖泡大紅袍最忌諱在壺中長久積湯,因為這樣會使茶湯變得苦澀。我們通常要準備兩把壺,一把用於泡茶,稱為母壺;一把用於儲存茶湯,稱為子壺,把泡好的茶倒入子壺稱之為“玉液移壺”。

第十二道:祥龍行雨

把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茶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十三道:鳳凰點頭

當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改用點斟的手法,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徵着我們向嘉賓們行禮致敬。

第十四道:敬獻香茗

即把沖泡好的大紅袍敬獻給各位嘉賓。

第十五道:三龍護鼎

這是特杯的手式。三個手指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名“三龍護鼎,,這樣特杯既穩當又雅觀。

第十六道:鑑賞雙色

大紅袍的茶湯清澈豔麗,呈深橙黃色,在觀察時要注意欣賞茶水的顏色以及茶水在杯沿、杯中和杯底會呈現出明亮的金色光圈,所以稱為鑑賞雙色。

第十七道:細閉天香

大紅袍的茶香鋭則濃長、清則悠遠,如梅之清逸,如蘭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潤,如乳香之渴馨。諸多香型巧妙地混合在一起,飄渺不定,變化無窮,所以茶人們把這種茶香稱之為“天香,。來,請大家細閉這妙不可言的大香。

第十八道:初品奇茗

即品頭道茶。品頭道茶時,我們在嚷入一小口茶湯後,不要急於嚥下,而是用口吸氣,讓茶湯在口腔中流動並衝擊舌而,以便精確地品嚷出這一泡茶的火功水平。看看是否“老火,或“生青,。

第十九道:再斟流霞

大紅袍的茶湯橙紅豔麗,在斟入杯中時如朝霞般流光滋彩,美妙動人,所以我們把第二次斟茶稱之為再斟流霞。

第二十道:感受心香

在第二道茶中,大紅袍的本香已完全顯露了出來,大紅袍的`香包含了真香、蘭香、清香和純香。表裏如一,日純香;採擷適時,日清香;火候停均,日蘭香;雨前神具,日真香。大紅袍的香氣沁人心脾,怡情悦志。乾隆皇帝閉茶香時,覺得如“古梅對我吹幽芬,。我們也只有帶着豐富而浪漫的想像力,才能感受到大紅袍的“心香”。

第二十一道:含英咀華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總結品飲武夷巖茶的經驗時説,應“徐徐咀嘴而體貼之,。確實如此,品大紅袍,我們應當像在口中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咀嘴,細細品味。你若能像對待至親的親人一樣去體貼它,它一定會讓你體會到意想不到的温柔

第二十二道:三斟石乳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的貢茶。三斟石乳,即為嘉賓斟第三道茶

第二十三道:蕩氣迥腸

第三次閉香不再是用鼻子閉,而是從口腔大口地吸入茶氣,然後把茶香從口腔逼入鼻腔再呼出,這樣可以更精細地感受到大紅袍茶香的特點。當地茶人把這種閉香的方法稱之為“蕩氣迥腸”。

第二十四道:領略巖韻

大紅袍生長於丹霞地貌的風化巖上,具有獨特的巖韻。在品第三道茶時,我們全身的細胞已被頭二道茶激活,再喝入這道茶湯,我們會感到舌本回味甘甜,齒煩回味甘醇,喉底回味甘爽,全身血脈舒張,有一股祥和温暖之氣在經脈中律動,使人微微出汗,飄然欲仙。這種五體通泰,心靈暢適的絕妙感受就是“巖韻”。

第二十五道:游龍戲水

大紅袍沖泡後的葉底肥厚菜軟有絲綢光澤,最奇特的是葉底的周邊呈暗紅色,中間呈綠色,這稱之為“綠葉紅鑲邊,。因為茶葉在小茶杯中晃動,好像龍在游水,所以我們把這道程序稱之“游龍戲水”。

第二十六道:收杯謝茶

我們的大紅袍茶藝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嘉賓的配合。祝大家的生活像大紅袍一樣芳香持久,回甘無窮。

  大紅袍茶藝解説詞【篇二】

風景秀甲的武夷山是烏龍茶的故鄉。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寫詩讚美武夷巖茶:"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來,武夷山人不但善於種茶、製茶,而且精於品茶。現在由茶藝小姐為各位嘉賓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和其一起共享茶藝的温馨與愉悦。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其操作表演,後九道請各位嘉賓和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武夷山功夫茶茶藝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炷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温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裊裊的香煙,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説:"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們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們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温。

烏龍入宮,把茶葉放入壺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澈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原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温,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母子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

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們行禮致敬。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

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解説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

中國古代神話傳説,鯉魚翻躍過龍門可化龍昇天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並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為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得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通過捧杯敬茶眾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的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隨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成五彩。這時還要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巖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鋭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托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幹茶味兮輕醍醐,幹茶香兮薄蘭芷。"

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否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替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説"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蘭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山巖茶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比美妙的韻味。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

之味恰似在品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地嚥下去,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應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為國飲。魯迅先生曾説:"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大紅袍茶藝解説詞【篇三】

(一)茶具組合

紫檀木茶盤一個、宜興紫砂壺一對、白瓷品茗杯若干、紫檀茶道一套、茶巾二條、電隨手泡一個、茶葉罐一個、香爐一個、香一支、玻璃水洗一個。

(二)解説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很榮幸能為您表演功夫茶藝。在表演之前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下面就請大家靜下心來與我共享茶藝的温馨與愉悦。

現在給大家表演的是中國茶王——大紅袍茶藝。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的武夷山,不僅是風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葉名山,更是名揚天下的中國茶王——大紅袍的故鄉。武夷大紅袍是清代貢茶中的極品,現在就請各位嘉賓“當回皇帝過把癮,品飲茶王大紅袍。

第一道:焚香靜氣

茶須靜品,香可通靈,沖泡品飲茶王,更要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我們焚香一敬天地;二敬祖先,三敬茶神。

第二道:滌靜心源

在沖泡大紅袍之前先要用淨水洗手,洗掉的不僅是手上的灰塵,而且洗淨了心中的凡塵,讓自已的心變得純潔、空靈,只有這樣才能泡出大紅袍的神韻。 第三道:孔雀開屏

向嘉賓展示介紹今天泡茶的茶具??

即是孔雀展示自己的羽毛,我們藉助這道程序來為各位嘉賓介紹一下我們工藝精湛的工夫茶茶具,茶盤我們也稱之為茶海,這把壺是一把宜興製造的紫砂壺 ,是用來泡茶用的壺,我們把它稱之為母壺,同樣是一把宜興製造的紫砂壺,是用來儲備茶湯用的海壺,我們把它稱之為子壺,這兩把壺我們也統稱為母子壺。聞杯底留香的聞香杯,品茗及鑑賞湯色的品茗杯、茶道具,我們又可細分為 茶則:用它來量取茶葉;茶夾:用來夾取聞香杯及品茗杯,茶漏:用來擴大壺口的面積,防止撥茶時幹茶的外漏;茶匙:我們用它來撥取幹茶;茶通:我們用它來疏通壺口。

第四道:孟臣沐淋

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把名貴紫砂壺稱為孟臣壺。“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温。

第五道:茶王入宮

用茶導把大紅袍置入紫砂壺內。

第六道:高山流水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通過懸壺高衝傾瀉而下的熱水猶如武夷山的瀑布,使茶葉在壺內隨着水流翻滾,起到洗茶的作用。 第七道:春風拂面

即用壺蓋輕輕颳去茶湯表面的白色泡沫,以便使茶湯更加清澈亮麗。 第八道:烏龍入海

茶人品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大紅袍屬於烏龍茶類,其湯色呈亮麗的琥珀色,出湯時如姣龍吐水,把頭一泡的茶湯用於燙杯或直接注入茶盤,稱之為“烏龍入海”。

第九道:若琛出浴

茶杯洗淨浴出,若琛是清初人,以善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名貴的茶杯比喻為若琛杯。

第十道:一簾幽夢

第二次衝入開水後,茶與水在壺中相依偎,相融合,這時還要在壺的外部澆開水,以便讓茶在滾燙的壺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味,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巖韻,這種神祕的感覺,恰似一簾幽夢。

第十一道:母子相哺

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講究温馨,通常要準備兩把壺,一把用於泡茶,稱為母壺,一把用於儲存茶湯,稱為子壺,把泡好的茶湯倒入子壺,稱為母子相哺。 第十二道:祥龍行雨

把子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茶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十三道:韓信點兵

當壺中的茶湯所剩下不多時,改用點斟的手法,稱之為“韓信點兵”,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

第十四道:敬獻香茗

把沖泡好的大紅袍獻給各位嘉賓。

第十五道:三龍護鼎

這是持杯的手式,三個手指喻為“三龍”,茶杯喻為“鼎”。品茶時拿杯的標準姿勢是拇指,食指挾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持杯翹起蘭花指,男士則收攏無名指和小指。

第十六道:鑑賞湯色

大紅袍的茶湯清澈豔麗,呈深橙色,在觀察時注意欣賞。

第十七道:細聞天香

大紅袍的茶香鋭則濃長,清則悠遠,甜潤鮮靈,變化無窮,如梅之清逸,如蘭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潤,如乳香之温馨,所以茶人把這種茶香稱之為“天香“,請大家細聞這妙不可言的天香。

第十八道:品啜奇茗

品茶時,啜入一小口茶湯後,不要急於嚥下而是用口吸氣,讓茶湯在口腔中翻滾並衝擊舌面與味蕾充分接觸,以便更精確的品出大紅袍的真香、蘭香、清香和純香。

茶王大紅袍,茶藝十八道,暗含武夷山九曲十八灣之寓意。我們的大紅袍茶藝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嘉賓的配合,祝大家的生活像大紅袍一樣芳香持久,回味無窮,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