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陳默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致詞1.85W

今年,垣垣成為國小生了,這是一個全新的階段。不論孩子還是媽媽,我們都需要及時適應國小的生活。為此,作為媽媽的我,提前看了不少育兒的書,很多理論都懂,但是真正面對現實情況,還是時常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上週,寶貝學校裏請教育心理學專家陳默教授給我們這些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做了一個針對孩子教育方面的報告,陳教授淺顯詼諧的語言,讓我豁然開朗,很多之前困擾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陳默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首先是整理收納的問題,垣垣的書包一直是我家老大難。學校里老師開學就教過如何用文件袋理書包。但是我們寶貝的書包大部分時候卻是“雜亂無章”的。我和他一起理好早晨整整齊齊帶到學校的書包,晚上回來一看,文件袋都摺疊起來擱置了,有時甚至發生卷子被揉成團塞到書包角落裏,一家人到處找不到的失蹤迷案。對此,我三番五次教育,但是效果不好。沒想到陳教授的辦法一下子有了明顯作用:文具分類訓練。幾次訓練下來,回家看書包,果然清爽多了:書、本子、卷子和教具分門別類。早聽到陳教授的方法,就可以避免那麼多次發脾氣了,看來不是孩子不肯做,是媽媽方法不對。

其次,陳教授關於媽媽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對我觸動很深。現在回家是第一件事是擁抱一下孩子,而不是復讀機一樣的問:今天作業做了嗎?中午吃的什麼?我能從垣垣臉上看到開心的笑容,這是如此愉悦的體驗。在陳教授看來,孩子的情感體系是家庭關係的投射,孩子的行為是媽媽行為的一面鏡子。攻擊性強的孩子一定有一個歇斯底里的媽媽,這讓我時刻審視自己,是不是自己又焦躁了,為什麼又要發脾氣?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

另外是對孩子的學習態度。陳教授説,孩子生下來不是來比賽的,我們要培養競爭力強的孩子而不是競爭感強的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而不是處處跟別人比,落後就要超過別人。做一個陽光開朗有愛心的孩子,經常問孩子“你今天有幫助別人嗎?”對孩子的成績要肯定,欣賞自己的孩子,給他成就感。寫字難看了,不是擦掉讓他重新寫,籤作業本不是直接否定威脅他不給你籤,這樣只能把孩子越推越遠。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聆聽如此有意義的講座。陳教授的教育理論非常貼近我們一年級的家長,形象生動的將家庭教育理論聯繫到家庭教育的實際中,案例很容易借鑑,讓我感覺受益匪淺。 (一(1)班 孫樹煊媽媽)

陳默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篇2]

聽陳默教授講座《提升教師素養, 關注學生心理》心得體會 3月22日,我們一起聽了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陳默教授的講座,她講的內容是提升教師素養,關注學生心理,聽完這次講座,我收穫良多,也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陳默教授説教師是個好職業,是一個不朽的職業。教師不僅僅只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同樣也是心靈的締造者。教師是一個自由度高、有研究性、休假較長、影響他人的職業,因此教師的自身素養是及其重要的。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我們教師也應該隨着不斷的發展壯大,不光是要不斷的研發出新的教學方法,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素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不斷的輸送新時代的合格的人才。下面我談一談自己對這次講座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教師應該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的示範作用。

常言道:藝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的舉止言行無時不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低素質的教師無法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就道德素質而言,教師應做到人為本、德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質、良好的修養與人格去感化、影響所教育的對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從而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嚴謹地治學,勤奮地工作,無私地奉獻,對學生必然產生一種無聲的教育。通過各種渠道,營造一種氛圍。通過課堂的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人生觀及未來的生存觀教育。通過平時的言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養成教育,在規範學生的不良行為時,杜絕簡單粗暴等現象,使學生在學校能感到集體的温暖。對教師產生敬慕的感情。教師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説教在學生那裏就會擲地有聲,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創新素質

21世紀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奠定紮實的基礎。要提高教師創新教育,首先要讓教師樹立教育創新觀念。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只有掌握豐富知識的教師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其次抓教師的繼續教育,建立終身學習體系,鼓勵教師繼續深造學習,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教師應該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基本功。

俗話説:“名師出高徒”,連基本功都不過關的教師,何談贏得學生的依賴,何談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來。沒有高水平的知識,創新能力就沒有根基,沒有創新能力,所謂使命感、責任感就是一句空話;沒有獨立人格和主體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創新精神。這諸方面結合起來就是無窮的創造性,因此,應注重內強素質,外練操作能力,開展教師大練基本功、大比武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我們能認識到教師的素質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通過自身知識的內化形成和積累的。

聽完陳默教授的講座,我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教師是一個職業,是一份工作,但教師又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是幸福的,教師可以看到並且體會到別人所不能體會的東西,同時教師是神聖的,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影響着我們下一代的成長。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着很重的責任,我們是影響國家發展的天平。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師素養,努力的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讓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陳默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接到通知,3月22日在高青電影院聽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默報告會《提高教師素養,關注學生成長》像這樣的專家講座自工作以來是初次,

陳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內容豐富並且有實效性。她就教師的職業,教師的基本素養,教師的教育信念等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向全體教師詮釋了教師這個職業的複雜性和深遠意義。她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豐富誇張的表情及鮮活生動的案例,使大家明白教育需要科學的方法,教育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一個優秀的教師,只有明白自己職業的優勢,勤於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善於觀察每一個學生,懂得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真正瞭解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也才能收穫它給我們帶來的幸福。

陳教授指出教師是個好職業,不僅自由度高、有研究性,而且休假較長、影響他人;教師也是個任重道遠的職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才能積極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很好的教學成績。她對如何提升教師基本素養,提出了八點要求:

一、要有工作激情,它包括教師的精神狀態和語言感染力。精神狀態:教師在進教室前,調整自己的心情,可以醖釀一下情感,可以做個深呼吸,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語言感染力:教師可以瞭解一下新新人類的語言,網絡用語,儘量靠近孩子的語言系統。用美麗的笑容和積極的語言感染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首要條件。

二、要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覺察能力,做到善解人意。教師覺察力非常重要。好教師一定要善解人意,學生是成長中有差異的人,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話,然後把學生的感覺説出來。如果你是一個共情的人,也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學生會把自己的心裏話告訴你。

三、要掌握課堂教學技巧,包括支持的技巧和傾聽的技巧。課堂中的非語言交流也很重要。如果課堂中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聽講,未必要點名批評,可以走過去摸摸他的頭,或者走近這個學生的時候提高一下嗓門,學生會知道你給他留了面子。高年級常見課堂發言不積極的情況,所以教師要學會煽動學生課堂討論。有些學生的觀點有失偏頗,他會挑戰老師,那教師要認同學生的觀點,與學生一起探討,不能一下子就反駁學生的説法。

四、要了解自己的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生理特點、個性特徵,還要了解學生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因素。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做到:在家訪的時候做好家記錄,包括學生的體質潛能及幼時疾病。有些孩子學業成績不理想,可能是一些源發性的因素導致的,所以不能一定要求他必須怎樣。碰到有缺陷人格的學生,教師的對策也是隨機應變的。如:偏執的人就是很頑固的,別人有錯誤,總是抓住不放,總是對他人持有懷疑。班主任的對策是要柔軟,以柔克剛,絕對不能針尖對麥芒;自戀的學生是那一種自己最重要,自己最完美的人,而周圍的人卻都討厭他。班主任的對策是個別表揚,不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否則會引來更多學生的捉弄與嘲諷。當班主任與學生獨處的時候,可以告訴他,老師很欣賞你,你很優秀。

五、要增強師生關係。這就要求老師要做到:給學生一張笑臉,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正確與家長溝通。與家長溝通時,一定要弄清與家長聯繫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向家長抱怨他的孩子在學校怎樣不合作。找出問題的所在與解決的對策。老師要向家長表達善意與期許,還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告訴家長老師對他的期望。

六、班主任要正確運用批評。不僅是班主任,所有的老師都要注意區分批評與辱罵,避免情緒化批評,批評後老師有可行的操作化建議,否則起不到批評的作用,批評是有一定的目標性的行為。

七、班主任要有技巧地處理學生的矛盾衝突。不能輕易地將學生的問題上升到道德品質問題。有些學生家裏很有錢,但他還是去會拿別人的手機,這是因為該生心裏有恐懼,有壓力,教師就應該幫學生逐條分析,找到這種壓力源。學生的不良行為都是某種不為人知的情緒導致的,只有找到這種情緒才能改正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

八、利用好班會的作用。把班上一些棘手的難以處理的事情編成一個小劇本利用班會演一

演,讓問題學生把問題本質自己演出來,自然而然地解決。不要充當“能老師”、“能媽媽”角色,否則學生會變得呆板木訥,遇事不會處理。

陳教授説:“教師所做的事就是讓學生心神安寧下來,沉下心來讀書。”

我的理解:這句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很細,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很考究的藝術,所以優秀班主任成長之路很辛苦很漫長,但是這改變不了:教師是個很好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