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鄉鎮財政 工作職能

鄉鎮財政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設立的, 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 鄉鎮財政所在加強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組織地方財政收入、開展財政監督、發展地方經濟、維護政權建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鄉鎮一級財政來説, 取消農業税後, 鄉鎮財政所的職能無疑將發生深刻變化。在當前逐步建立農村公共財政的形式下, 如何定位鄉鎮財政的職責、職能, 如何實現財政職能的轉換, 是當前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

鄉鎮財政 工作職能

一、取消農業税、建立農村公共財政, 鄉鎮財政所的職能職責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鄉鎮政府是我國政府構成中最基層的一級政府, 是傳達黨和政府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 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 是服務於廣大人民羣眾的最基層的具體執行者。無論農業税取消與否, 鄉鎮財政的調節、分配、監督職能仍然需要充分發揮, 鄉鎮財政所在維護鄉鎮政權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立農村公共財政、理順農村經濟關係等方面都將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是鄉鎮政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有鄉鎮政府的存在, 就有鄉鎮財政存在的必要。

(一) 鄉鎮財政財務管理離不開財政。鄉鎮財政所是鄉鎮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把抓”。鄉鎮政府既要負責政府機構運轉和幹部職工工資待遇, 又要擔負本轄區內的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從幹部職工工資福利的發放, 到農村烈、軍屬的優扶和五保户的`供養, 從各項涉農資金的兑現, 到上面各級各部門下撥的各類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的監管使用等, 都要通過鄉鎮一一落實到具體單位或個人, 這些寵大的資金必須在鄉鎮財政部門的有效管理和監督之下, 按照規定的用途和標準不折不扣的予以落實。因此, 在新形勢下, 鄉鎮財政所在理順國家、集體和農民三者利益關係, 落實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 維護鄉鎮政權運轉, 將發揮更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 推進農村税費改革、化解農村債務、理順農村經濟關係離不開財政。取消農業税後, 鄉鎮財政所從繁重的農税徵管工作中解脱了出來, 但農村中存在的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還需要鄉鎮財政部門積極參與和化解, 這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取消農業税後, 農村土地承包又將是一個新的矛盾焦點。過去農業比較效益低, 農民負擔較重, 大量的民工外出, 導致大量的農田無人耕種。隨着農業税的取消和各項涉農資金的發放導致農民的負擔進一步減輕, 大量農民必將返鄉種田, 而水產養殖的蓬勃發展又使農田成為“香餑餑”。因此,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又將成為一個新的矛盾焦點; 二是村級債權債務在短時間內將難以化解。村級債務的形成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 即: 村級基礎設施舉債(如村級公路舉債、農村通電舉債等) 、義務教育達標舉債、上交鄉鎮税費舉債等; 村級債權主要包括外遷農户欠交的税費、農户欠交的一事一議等公益事業的籌資、農村特困户欠交税費以及部分承包人拖欠承包費等。這些債權債務若得不到妥善化解, 勢必影響税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甚至危及農村社會穩定; 三是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強, 制度不嚴, 帳務不清, 村級財務和資金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因此, 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化解農村債權債務、理順農村經濟關係、規範村級財務管理, 還需要財政部門發揮主導作用。

(三) 建設農村公共財政、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離不開鄉鎮財政。與城市相比, 農村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目前仍然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農業基礎設施落後, 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 農民的生產生活得不到有效保證; 農村醫療衞生條件差, 農民看並住院存在較大困難; 農村社會保障滯後, 農村五保户、特困户、烈軍屬、殘疾人以及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等得不到有效保障。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 國家在民生及“三農”方面的投入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因此, 鄉鎮財政部門在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縮小城鄉差別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四) 扶持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村脱貧致富離不開鄉鎮財政。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 重點難點都在農村。近年來, 國家在推進深化農村税費改革、大力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 逐步加大了對農業村的扶持力度, 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這些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 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 必將成為“脱韁之馬”, 其使用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 鄉鎮財政所在選擇項目、落實扶持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等方面, 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順應形勢, 主動應對, 切實轉變鄉鎮財政所職能

在實行“鄉財縣管”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新的鄉鎮財政管理辦法後, 鄉鎮財政所的工作必須以服務“三農”為重點, 在“不越位、不缺位、補到位”的前提下, 積極轉變職能。

(一) 轉變思想觀念。思路決定出路, 面對新形勢, 鄉鎮財政所的廣大幹部要切實轉變觀念, 理出新思路。要由過去注重面向千家萬户抓收入的“徵管型”向面向農村實施公共財政政策的“服務型”轉變; 由過去負責農税徵管的“單純業務型”向落實財政政策的“綜合協調型”轉變; 由組織收入為主的“收入型”向以管理財政收支的“收支並重型”轉變。要由思想觀念的轉變入手, 加強學習, 更新知識, 提高應對新形勢的本領, 做到有為有位。

(二) 做好監管文章。徵管職能弱化, 財政監督職能就顯得尤為突出, 要認真做好監管文章, 通過有效的監管提高財政的整體管理水平。一是加強對財政收入完成質量的監管。當前鄉鎮為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買税、拉税、墊税現象比較普遍, 從而導致了國家税收的流失和鄉鎮債務的增加, 財政所應從税源監管入手, 積極做好財政收入質量的把關工作。而鄉鎮政府主要領導日常工作繁忙, 其他鄉鎮領導對財政工作的瞭解也不全面, 這就客觀上要求財政部門發揮主導作用。一方面為領導分析本地區的財政形勢, 尋求增收途徑, 真正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另一方面發揮好橋樑和紐帶作用,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確保收入的圓滿完成。二是切實轉變過去重撥付、輕管理的作法, 加強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全過程的監管, 對資金的審核、撥付、使用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控。特別是對專項資金、轉移支付資金要加強監管和跟蹤問效, 及時發現並糾正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防止資金被擠佔、截留、挪用。三是加強非税收入的監管。非税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財政新的增長點。由於單位部門利益的驅動, 少數單位把非税收入視為單位自身收入, 擅自設立收費項目, 提高收費標準, 截留、挪用非税收入和私設小金庫, 因此要完善非税收入的“徵、管、查、處”制度, 實行非税收入徵管查處相分離, 保證非税收入規範運作, 做到應收盡收。四是統籌兼顧, 合理安排資金。目前, 大多數鄉鎮的招待費、辦公費、燃修費、電話費等日常公務開支都已得到有效控制, 而招商引資、城鎮建設、項目的配套等支出, 由於沒有標準限額, 彈性較大, 在支出總額中所佔的比例卻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財政部門要根據本鄉鎮的全年工作計劃和上級政府的任務安排, 積極和領導溝通, 認真拿好全年的支出預算, 真正做到量入為出, 變被動為主動; 在日常支出安排時, 要隨時向領導彙報資金使用及結存情況, 給領導以適當的提醒, 從而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另外還要靈活調度資金, 調節季節收支不平衡, 從而保證各項各作順利開展。

(三) 積極主動服務。鄉鎮財政所今後的工作重點是服務“三農”, 我們的工作人員要從過去的“財神爺”轉變為人民羣眾的“勤務兵”。一是落實好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出台的扶持農村發展的惠農政策。如農村低保、新型合作醫療、糧食直補、各種扶貧、支農項目的實施等, 要真正把這些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必須認真細緻地開展調查、走訪, 需要鄉鎮財政部門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將各項支農資金及時、準確發放到農民手中。二是為招商引資資企業做好政策諮詢、優惠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服務, 充分發揮財政幹部財會業務熟悉的優勢, 幫助企業做好財務管理。三是大力倡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精神, 不斷改進工作作風, 對經濟運行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敏鋭地把握經濟形勢, 主動履行好財政職責, 變“事後出手”為“提前介入”和“全程跟蹤”, 變“被動付帳”為“主動買單”, 不斷提升財政服務水平。

標籤:鄉鎮財政 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