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全省民政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全省民政工作會議講話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和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0年民政工作,部署2015年工作。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2010年民政工作情況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時期是我省民政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是我省民政事業投入最多、發展最快、困難羣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各級民政部門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快社會福利社會化發展步伐,深入紮實開展擁軍優撫安置工作,不斷推進城鄉基層***政治和社區建設,積極改革和創新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加快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穩妥開展行政區劃和地名工作,狠抓婚姻登記、流浪乞討和生活無着人員救助、殯葬管理規範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民政工作服務民生和社會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為加快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矗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民政部的直接指導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級民政部門圍繞工作大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實施《規劃綱要》,履行《部省協議》,珠三角先行,輻射帶動其他地區,民政的保障能力,改革創新,服務社會水平和能力建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明顯

——救災減災高效有力。2010年我省災害頻發,重災多發,其中“凡亞比”颱風災害重創我省,損失嚴重。全年受災人口109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71.43萬人,國家對我省啟動救災應急響應5次,省啟動救災應急響應9次,市、縣啟動救災應急響應77次。針對“凡亞比”颱風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我們採取有力措施,及時出台救助政策,提高自然災害救助補助標準;省級下撥救災資金3.26億元,全省投入救災資金5.91億元,發放帳篷、衣被、糧油等救災物資一大批,救助受災羣眾270萬人次;18914户全倒户重建家園工作進展順利,至去年底,竣工率達92.3%,春節前基本完成重建家園任務。省政府出台《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市、縣(區)修訂本級應急預案,進一步提高了救災應急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出台了《廣東省救災物資管理暫行辦法》,將救災物資儲備和管理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規範救災儲備工作。建成4個區域性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為縣以上民政部門配置救災專用車輛。防災減災活動廣泛開展,羣眾防災意識進一步增強;129個社區被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國防災減災知識大賽廣東代表隊奪得冠軍。

——社會救助水平穩步提高。各地基本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低保,58個縣(市、區)提高了城鎮低保標準,60個縣(市、區)提高了農村低保標準。全省低保對象91.4萬户、224.65萬人,支出低保資金24.05億元。《廣東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規定》頒佈實施,“農村五保社會參與機制及未成年五保對象免費享受高中教育”兩項工作榮獲“全國五保供養工作創新獎”。全省五保供養對象25.6萬人。48個縣(市、區)五保供養標準達到當地上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廣州、珠海、汕頭、佛山、韶關、惠州、東莞、中山等8市五保供養標準全部達標,韶關市政府發文統一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出台《廣東省城鄉特困居民醫療救助辦法》,各地陸續制定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全年支出醫療救助資金2.14億元,救助困難羣眾135.52萬人次。

——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快發展。省政府首次召開全省社會養老服務工作會議,確定了“十二五”期間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9073”目標。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分別視察我省社會養老服務工作,促進了養老服務機構特別是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居家養老服務示範活動開展。規劃建設廣東省養老服務楊村示範基地、廣東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積極促進粵港澳社會福利界合作。目前全省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562家,養老牀位11萬多張,收養老人7.4萬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254家,服務老人292萬人次;社區“星光老年之家”5700多個,總建築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推進孤兒保障工作,實施“救助孤兒”行動,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全省涉外收養兒童數量首次居全國首位。21個地級以上市已建立10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佛山、惠州、江門等市已建立9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等市已建立8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全省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省慈善總會共接收社會捐款7.9億元。全省各界為西南旱災、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區踴躍捐款捐物。“愛心助行惠萬家”、“明天計劃”、“重生行動”、“大愛救心”、“微笑列車”等慈善項目持續開展。

(二)雙擁優撫安置改革穩妥推進

——雙擁創建亮點紛呈。全省各地掀起了新一輪爭創全國、省級雙擁模範城(縣)熱潮,全面貫徹落實《廣東省擁軍優屬規定》,積極為部隊做好事辦實事。去年全省各級政府支持部隊建設資金達18億元。由省雙擁辦、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攝製的全國首部雙擁題材20集電視連續劇《國事家事》完成攝製工作;與省委宣傳部、省軍區政治部聯合舉辦了“共譜新篇”——廣東軍民慶祝建軍83週年雙擁文藝晚會;緊扣廣州亞運會廣泛開展“共樹文明新風、共保亞運平安”為主題的軍民共建活動;我省評選雙擁模範城(縣)試點經驗在全國介紹推廣;擁軍慰問活動受到了汪洋書記的高度讚揚。社會化擁軍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雙擁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優撫保障力度加大。不斷完善撫卹優待增長機制,進一步提高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佛山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與物價指數掛鈎的聯動機制,分檔次提高優撫對象撫卹標準,河源、梅州、東莞等地對優撫對象發放臨時物價補助。全省全面建立優撫對象全員參保、政府適當補助、醫療機構優惠減免的新型優撫醫療保障制度,及時總結推廣海豐、博羅等地經驗,全面推行優撫醫療費“一站式”結算服務。進一步規範了傷殘等級評定辦理程序,加強了烈士褒揚工作。深入組織實施“十百千萬關愛功臣”行動,開展走訪慰問抗日老戰士活動;為1200名在鄉複員軍人、港澳烈屬和老戰士提供康復療養服務,為3.2萬名重點優撫對象免費開展“關愛功臣送醫送藥”活動;各級投入1.08億元,對優撫醫院、光榮院、烈士紀念建築物進行升級改造。堅持一手抓疏導轉化,一手抓幫扶解困,確保了重要節日、重大活動期間我省復退軍人的基本穩定。

——安置改革紮實有效。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和江門6市積極推進退役士兵城鄉安置一體化進程。接收安置2009年冬季退役士兵2.6萬人,圓滿完成傷病殘退役軍人的接收安置任務。做好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共有1.2萬人報名參加培訓,參訓率創近三年來的新高。在全國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會上,專門推廣了我省經驗。順利完成接收安置軍休幹部任務,加快推進軍休幹部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落實軍休幹部“兩個待遇”,積極探索國家保障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軍休服務管理新模式,啟動了軍休幹部服務管理社會化改革。軍供站正規化建設不斷加強,汕頭、東莞、海豐新站建設全面竣工,軍供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軍供保障任務全面完成,全省有3個軍供站和6位同志受到民政部和總後勤部的聯合表彰。

(三)創新社會管理與服務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基層社會管理與服務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體制改革全面鋪開。重點指導珠海市開展了以釐清政府與社區責權為突破口,構建以“兩個平台(街道社區政務服務中心、社區公共服務站)、三大組織(社區黨組織、居民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六項機制(社區黨建工作、居民自治、行政事務准入、便民利民服務、政府購買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深化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推廣珠海經驗,部署全省鋪開試點工作。社區建設成效明顯。盛市以聯席會議或領導小組的形式建立健全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協調機制。新創建1116個拾六好”平安***社區,全省66%的城市社區達到了“六好”標準。啟動“強居促***、強村促穩定”計劃。農村社區建設步伐加快,全省覆蓋面達到10%,其中中山市、佛山市南海區被命名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修訂了《廣東省志願服務條例》,推動社區志願服務發展。村務公開和***管理不斷深入。建立了村務公開***管理示範單位分級表彰制度,省級命名錶彰了31個“村務公開***管理示範縣(市、區)”,市、縣分別命名錶彰一批示範鄉鎮、示範村。全面完成333個“難點村”治理任務,開展村委會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探索建立“難點村”治理長效機制。全省19506個村全部建成農村黨風廉政暨村務公開信息平台,推行網上村務公開。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啟動。修訂實施《廣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下發5個指導性文件,建立“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聯席會議,舉辦換屆選舉培訓班,完善選舉觀察制度,完成換屆選舉試點工作。

——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邁出新步伐。行業協會改革進一步深化。90.7%的行業協會會長由企業家擔任,70%以上的祕書長由專職人員擔任,逐步邁向民間化、自治化、市場化。民政部在廣東召開全國行業協會改革發展經驗交流會,推廣廣東經驗。異地商會蓬勃發展。出台《關於異地商會登記管理的`指導意見》,全省共登記成立異地商會53個,其中在省民政廳登記的30個,在各市民政局登記的23個。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加快。出台《廣東省民政廳關於公益性社會團體登記的指導意見》,社會各界自發成立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熱情高漲,全省已有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2037個,僅基金會年公益支出4.3億元。社會組織規範化建設穩步推進。社會組織評估工作逐步鋪開,已完成185家社會組織評估。出台《廣東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共處理非法和違法違規社會組織108個。開展清理社會團體小金庫工作。圓滿完成社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立了省社會組織婦工委和紀工委。廣州等14個市和博羅縣等28個縣(市、區)成立了社會組織黨工委。

——區劃地名管理工作服務社會功能逐漸增強。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穩妥開展。做好廣州、肇慶、茂名撤縣(市)設區審批跟蹤工作;完成了珠海、陽江、肇慶、雲浮市撤併鄉鎮(街道)等行政區劃調整的調研、審核和報批工作。地名公共服務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滿足城市建設、便民利民的地名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我省地名公共服務工程順利通過民政部驗收。台山市地名普查試點工作任務基本完成。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廣泛開展。17個市及部分縣(市、區)制定了邊界糾紛事件應急預案,界線管理長效機制更加完善。粵桂線及省內地、縣、鎮三級界線年度聯檢任務全面完成。

——婚姻、殯葬和救助管理與服務繼續加強。婚姻登記進一步規範。全省被命名“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的婚姻登記機關133個,佔全省市、縣級婚姻登記機關的87.8%。推動全省婚姻登記機關實現聯網辦理登記,完善婚姻登記歷史數據信息庫。殯葬改革進一步深化。全省地市級、縣級完成“館所分設”的分別佔81%和79%。“祥安”計劃取得新進展,盛市、縣共投入資金2.4億元,殯葬公共設施不斷改善。廣州、珠海、汕頭、潮州、深圳寶安區、佛山南海區等地落實困難羣眾基本殯葬服務政府埋單;東莞、揭陽等地出台惠民殯葬政策,減免困難羣體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流浪乞討和生活無着人員救助管理進一步加強。認真做好第16屆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流浪乞討和生活無着人員救助工作,廣州、佛山、東莞、汕尾等亞運賽區加強力量、加大救助力度,確保兩個亞運會舉辦順利、圓滿;救助、管理、服務基本實現制度化、常態化、人性化。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討和生活無着人員10.53萬人次。

——社會工作發展形勢喜人。制度建設有新進展。廣州、珠海市出台社會工作政策文件,深圳、東莞等地社會工作制度不斷完善。6個市成立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機構。省成立了社會工作師聯合會,開展省人大社工立法議案的考察調研。試點繼續深化。珠三角地區和周邊部分市縣繼續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全省已有6400多人通過社工職業水平評價考試。民辦社工機構發展迅速。全省民辦社工機構已發展到百餘家,從業社工2300多人。深圳400多名社工參加“***員工關愛行動”,省社工師聯合會組織54名社工深入“凡亞比”颱風災區開展“情暖災區服務行動”,社工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四)民政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提高

——民政法制和規劃建設進一步增強。“五五”普法工作基本完成。省和各地陸續出台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的政策法規,民政法制建設明顯增強。各級認真編制“十二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謀劃“十二五”民政工作的發展思路。

——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開展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撰寫研究論文108篇,獲得民政部評獎的,二等獎3篇、三等獎7篇、優秀獎4篇。

——福彩發行再傳捷報。以規範保安全,以創新求發展,全年銷售達113.55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5.02億元,福彩發行在全國率先突破百億大關。民政部分別給予省福彩中心、省福彩中心主任黃嚴冰同志記集體、個人一等功。

——創新扶貧濟困模式。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廣東扶貧濟困日。由各級民政部門牽頭組織,成功啟動首個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籌集捐款達30億元,為社會各界承擔社會責任搭建了良好平台,為扶貧濟困建立了長效機制。

——民政工作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建設啟用廣東民政福彩協同政務平台。韶關市民政業務軟件應用試點取得成功並向全省推廣,大力推進民政工作信息化。開發了廣東省高齡老人津貼系統、廣東扶貧濟困日和收養登記網站。積極開展網絡問政和政務公開工作。

——民政系統懲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逐步健全,懲治和預防***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救災、低保專項資金執法監察進一步加強,“民聲熱線”上線直播活動順利舉辦,民政系統行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年以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順應形勢,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但深入分析現狀,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和積極應對民政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我省部分民政政策與羣眾公共服務需求相比有差距,與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有差距,與一些兄弟省市民政服務保障水平相比有差距;民政服務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有些問題長期存在,反覆發生,社會廣泛關注;制度創新及長效機制的建立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和開拓。

二、2015年民政工作安排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對民政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對民政工作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對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進行了全面的部署。2015年全省民政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和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精神,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幸福廣東目標,以九項民生工程為抓手,切實提高救災救助和優撫安置工作水平,加快推進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堅定推動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發展,逐步推進民政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務能力。為“十二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進民政對象生活保障均等化

汪洋書記在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關係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重頭戲;並明確提出:今後每年省裏都要做幾件改善民生的實事,形成制度長期堅持;各市和各省直部門也要根據實際,切實抓幾件改善民生的實事,並向社會公開承諾。民政對象生活保障是民政工作的頭等大事。各級民政部門要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民政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民政對象生活保障標準,逐步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

一是做好救災減災工作。妥善做好去年受災羣眾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確保在春節前完成重建家園任務,讓受災羣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貫徹落實《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推進省救災物資中心倉庫立項工作,完成35個縣級救災倉庫建設。貫徹執行《廣東省救災物資管理暫行辦法》,完善市、縣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及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廣東省應急避災場所建設指導意見》。培育和發展救災應急志願者隊伍,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社會動員機制。深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組織300個社區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開展鎮、村應急避災場所建設。深化政策性農房保險工作。切實做好自然災害防範應對和綜合減災工作,全面提高我省救災工作水平。

二是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完成年人均收入低於1500元的農村困難家庭納入低保範圍任務。爭取提高財政對社會救助資金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推動建立低保標準與物價波動聯動機制、低保標準科學調整機制。依法落實五保供養標準,力爭大部分縣(市、區)按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確定供養標準。推進農村敬老院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總結推廣深圳寶安區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經驗做法,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建立各種專項救助有效銜接機制,形成合力,提高社會救助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貫徹落實全省社會養老服務工作會議精神,出台《關於加快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意見》和《廣東省2015—2015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繼續推動居家養老示範活動。出台高齡老人津貼規範性文件,推動全省逐步建立8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積極推進社會養老服務“五個一”工程建設,爭取早日消滅縣(市、區)公辦社會福利機構空白點。制定養老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基本標準,加強養老機構規範等級管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孤兒基本信息數據庫,落實孤兒最低養育標準,繼續實施“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進一步規範孤兒收養工作。加強宣傳貫徹《彩票管理條例》,繼續推進福彩規範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加強研發,推動福彩文化建設,爭取福利彩票發展再上新台階。